《探客奇遇暮小星秦天》第4章 斗枪

    这个地方环境僻静,景色优美,附近就是墓园,死了往墓地一埋完全不费事,所以这里简直就是个难得的决斗宝地。
    暮小星不知道他们为何要决斗,也不知道他们为何要来这里决斗,既然偶然遭遇了这种难得一见的场面,那就不妨睁大双眼仔细瞧得了。
    他想看看谁将埋骨此地。
    “钳子”败后,黑衣擂主便闪亮登场。
    黑衣擂主是个大络腮胡子,国字脸,身材壮硕,一看就令人印象深刻,这点和白褂擂主正好相反。
    但奇怪的是他居然也戴着一顶帽子和一副眼镜。
    帽是草原民族常戴的毡帽,镜是沙漠旅游常用的防沙风镜,这种组合有点怪。
    白褂擂主此时不再漫不经心,烟斗也摘了,遮阳帽下的身体也紧绷着,宛如一张蓄势待发的满弓。
    黑衣擂主却很镇定,背着手慢慢地踱进场子,站定,冷冷地看向白褂擂主,道:“比枪吧。”
    白褂擂主稍一迟疑,旋即点点头,算是同意。
    高端人物通常都这样,没有夸张的言语和动作,即便是表达最生死攸关的决定,也总是一副很轻巧的样子。
    无论面对什么,他们绝不会像愚夫蠢妇那样呼天抢地,而是一颦一笑皆有料,一言一语恐多余。
    中立的灰衣人宣布,按照江湖规矩,双方需各派一人到场地中间当众验枪,枪里都只能留一颗子弹,一枪定胜负。
    这种枪斗局除非都不中,否则定有死伤。
    都不中的事在高手那里几乎不会发生,这种局一向号称生死局,多数是一枪致命。
    两人拿回配枪,插好,然后各自后退,范式是西部牛仔的决斗范式。
    两条决斗线相距六十米,要等到双方双脚均退至线后才可以拔枪,这是规矩。
    四周并不寂静,树叶沙沙作响,偶尔也有鸟鸣,但场内仿佛死水一般,众人宛如雕像。
    高手对垒如参禅,待细微处见真章,于无声处听惊雷。
    两人均退至线后。
    “嘭!”
    这响声很奇怪。
    正常的枪声应该是“砰砰!”两声或“砰!”的一声,两声表示双方开枪有先后,一声表示双方同时开枪。
    而这声“嘭”像是某种爆炸的声音,不是子弹出膛声。
    这爆炸从何而来?
    众皆错愕。
    再看两擂主,都好好的,似乎没有受伤的样子,也无一例外都是一脸惊愕。
    黑衣擂主惊愕的是,自己手中的枪竟然没有响,那个唯一的子弹居然是个哑弹!
    白褂擂主惊愕的是,他的枪响了,却炸了膛。
    幸好他这是一把名枪,够结实,不然就不仅仅是手受震伤这么简单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有人大叫“有鬼!有鬼!”
    大白天哪来的鬼?
    再说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信神信鬼?
    但他这么一叫,似乎很多人都点了头,好像真有鬼呢,而且灰衣人带来的两只猎狗也忽然一齐朝墓园跑去。
    难道是他们在墓地旁的决斗打搅了亡灵们的安息?
    人群中有这种想法的人还不少,虽然现在已是科技时代,但迷信者依然大有人在。
    曾有智者言,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猴子还大,这句话貌似偏激,其实没错,要知道,大自然从来无意在物种之间划上一条不可逾越的智力鸿沟,老天爷没有种族歧视,即便不谈道德只论智力,实际上确有些人简直蠢不忍睹,真的是连禽兽都不如。
    虽然普通人中难免有蠢货,但首领得是个明白人,不然这世道可就乱了。
    作为领头羊,黑白两擂主当然都不信神信鬼,但今天这事的确有些邪乎。
    黑衣擂主不信自己的配枪居然会在关键时刻哑火,这枝枪就像他多年的老伙计,他对它的熟悉和了解远远超过哪怕是最亲近的情人。
    一个人的老配枪就是个不说话的老朋友,老朋友通常是可以信赖的,尤其是不会花言巧语的老友更加可靠。
    他把枪拆开,发现那颗留在枪膛里的子弹并不是自己的,子弹被人掉了包。
    毫无疑问,这是对方验枪人在交换验枪的时候以魔术手法下的套,幸好这只是一颗哑弹,哑弹不能炸膛,不然他这把普通的老枪还真抗不住。
    他拿起这颗子弹,冷冷地问白褂擂主:“这是不是你们的?”
    白褂擂主倒也干脆:“是的。”
    黑衣擂主捏着子弹,对中立的灰衣人说:“他们就喜欢干这种事。”
    白褂擂主淡淡地道:“都走了程序,只能怪你们验枪人没看清楚。”
    这句话有理,意思是验枪就是决斗的开始,眼神不好的一方当然要吃亏。
    黑衣擂主笑了:“我知道,你们信奉成王败寇,为了成功往往不择手段。”
    白褂擂主依然淡定:“约无限制皆可为。”
    这句话也有理,借用的是钻洞者最爱的一句法律术语“法无禁止皆可为”。
    黑衣擂主一时语塞,陷于了沉默。
    白褂擂主却也沉吟不语,对方的疑问他已解,他的疑问谁来解?
    他这把枪虽然不是佩戴多年的老枪,但好歹也是一把名枪,炸膛这种事是几乎不可能发生在这种顶级牌子上的,除非子弹有问题。
    难道对方也偷梁换柱把他的子弹调了包?
    果真如此的话,以本方验枪人的魔术功底,对方如要调包岂能逃过他的法眼?
    而假如不是调包,那这微乎其微的子弹炸膛几率怎么会刚巧在这节骨眼上发生呢?
    一念至此,白褂擂主猛然惊出了一身冷汗,不过,他依然保持着冷静如初的样子,完全不动声色。
    当然,此时的暮小星全然不知黑白两擂主的心中所想,这两个决斗者讲出自己此时此地的心思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之所以在这里先行写出来只是为行文方便,并非用了上帝视角,毕竟这是奇遇类故事,所以故事情节必须是主角所知所见所闻所感的,虽然不一定要当场知道,但后来一定要有所闻。
    诸如此类做法后文也会出现,当不再赘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