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如孙策》第417章 诀别4

    一切全在我的掌握中,皇宫和荀府派去找曹洪的人当然没找着,曹洪的偏将曹径带着着急上火的两个人跑到我府上,叫出了喝的满身酒气歪戴头盔的“曹洪”。我和“曹洪”打马跑到荀彧府上,荀彧已经等得不耐烦了。“曹洪”和荀彧,还有我秘密谈了一会儿,“曹洪”出来把曹径叫到身前,口舌不清地吩咐他一切听我的,指了指我,把将军大印往我怀里一扔,便踉跄着和荀彧一起出门坐上马车就跑了,扔下曹径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一点反应都没有。等马车去远了,曹径才傻傻地追了几步,又回头看向了我。
    我呵呵笑着上前拍拍他的肩膀,一嘴酒气地道:“别怕,没事,你主子报喜去了。咯,不行了,今天酒喝多了,我还要赶去皇宫见皇帝。你先回去吧,明天一早我去将军府衙再和你细说。”挥挥手,我是向家走。
    曹径急忙跟上几步:“可,我家将军……”
    我回身摇摇手:“我说了没事。他和文若大人在一起,能有什么事?回去休息,这是军令。”吓唬人地扔下这句话,我径直进宫去了。
    我当然不是去见刘协,现在的他在张飞的“保护”中,万不会接见我的。我来皇宫是到高墻别院里见董妃和刘享的,随便去找董承聊上几句。董妃很吃惊地听完我的话,把刘享抱的紧紧地,她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等她明白了这些,低头想了想,才问我以后会怎么样。
    “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吧!我这些年对曹公颇有些功劳,如果他能放我一马,我不会有事。”
    董妃让小虎把刘享带出去玩,等他们走了,她才道:“我不知道这事对我们母子到底是好还是坏。这些年我也想明白了,皇上已经不是皇上了,我想安稳地过了这一生,竟也是办不到。赵如,看在这孩子叫了你几年舅舅的份上,你能帮就帮帮他吧。”
    我也想,可现在的我却是无能为力:“娘娘,离开这里后会发生什么事,赵如也猜不到。只有一点,你们的生活应该比现在好一些,小皇子甚至有可能成为太子。所以,您不必操心。”
    “赵如,你既是曹操的心腹谋臣,应该清楚这朝堂上的争斗。什么太子或皇帝,不过是别人手中的玩偶而已,我并不愿意我的儿子再成为他父皇那样的皇帝。然而,这些都不是你我,甚至是皇帝能做主的事了。你答应我。如果你不死,就帮帮享儿,好吗?”
    “娘娘放心,只要赵如还有一口气,就不会让小皇子出事。您心里也清楚,小虎子他们听我的,他们会舍命照顾好小皇子的。”
    对我的保证,董妃很满意地点点头。我把小虎叫到董妃跟前,仔细叮嘱了许多事,教他们以后怎么做才能保全自己,保全刘享,我不在他们身边,这也是无法的事。
    董妃这边交待完了,我才去见董承。董承对于马上就可以离开这个高墻别院异常兴奋,不仅他,这高墻别院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兴奋得,终于逃脱囚笼的想法让每个人脸上都带上了活人的颜色。当然,董承对我提醒他注意刘备这个人的话是毫无表示,我也不想多说,刘备的为人,他跟刘备一起是福是祸,他心里最清楚。
    一切安排妥当后,我才回了家。第二天一大早,我来到了皇宫,让秦勇持大将军印将曹径等人召集到皇宫。他们到的时候,皇宫里已经是一片混乱,皇帝的銮驾,董妃等妃子的车驾,董承等刚被我从高墻别院中放出来,随行皇帝一起东巡的各大臣极其家眷等,一大群人乱哄哄地站在宫门口。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混乱,听完皇帝东巡的圣旨,曹径等人傻在了当场,曹径唯一的举动就是死死把住宫门,看向我却说不出话来。
    手举大将军印,我毫不客气地怒斥曹径让开:“尔等想抗旨还是想弒君?还不命令护卫皇宫的将士恭送皇帝东巡?”
    曹径颤抖着看看我,再看看索索发抖的刘协,又看看刘协身边的刘备等人,就是死不松开把门的手。他身边的军士也站在那里,就是不开门。我示意秦勇去拉开曹径,自己一步步走向宫门:“曹将军临走前将大将军印交给我,我的命令就是他的命令。你们违抗军令在前,又抗旨在后,都想干什么?造反吗?”
    我厉声的怒叱让众军士不知如何是好,他们被我的气势所逼,一步步离开宫门两侧。曹径被秦勇硬拉开,他绝望地看着我大喊:“赵大人,使不得呀!”
    我过去把他拉往一边,示意秦勇去开宫门。曹径在我手中挣扎不停,我小声劝他:“这事子廉将军知道,他和文若大人就是为这事去了洛阳。”
    曹径傻眼了,从嗓子里憋出一句:“你撒谎。”
    我微微一笑:“你相信我会背叛魏王吗?我告诉你,如果不是皇帝东巡对魏王有莫大的好处,我和子廉将军能这样放任他们离开?这其中的关节你不清楚就不要乱来。我可告诉你,皇帝真在这儿出了什么事,你、我,子廉甚至魏王会担上什么罪名?你还想不想魏王成就大业了?”
    宫门已经打开,没有得到我和曹径命令的军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帝车驾在刘备等人的簇拥下急速离开向许都东门方向而去。跟在帝驾后面的是董承等三百余人。看着车驾完全离开了宫门,曹径一屁股坐在了门口,脸色灰白地望向蓝天。
    来不及安慰他了,我急忙跟在了这浩浩荡荡的车仗后面,半是相送,半是监视着把他们送出了许都的东门。一路上看见车仗的人都吃惊地纷纷议论,更有不少所谓的“大汉忠臣”扶老携幼拖儿带女地跟着皇帝走,看得我暗笑不已。我当然要笑,因为随着跟从的人越来越多,刘备的眉头也越皱越深,诸葛亮的眉头也皱在一起了。哼,你们以为皇帝是那么好带走的?他们可不比你们在襄阳带走的老百姓,这似逃非逃的一路上,够刘备他们头疼的啦。而到了成都以后,刘备的头会更疼的。
    等这一行人都走出了东门,我无视诸葛亮频频回顾的眼神,拨马回城,命令守城军士收起吊桥,关闭城门,全城戒严,没有将军府的手谕,任何人不得出入城门。回到皇宫,曹径还呆呆地坐在地上,他依然无法相信刚才发生的一切。
    我过去把他拉了起来,拽到一旁:“现在不是你发呆的时候。皇帝东巡的圣旨还有其他内容,你马上命令快马将圣旨传送各地,要各地太守郡府务必按圣旨行事。还有,这是几份盖了将军大印的文书,你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去汝南荆州等地,军情火急,不得耽搁。”
    曹径还是懵懵懂懂的,拿着我放在他手里的文书,半天不挪动脚步。我知道,现在必须要骗得他的配合,否则,许都城里就乱了:“曹径,我告诉你皇帝东巡是魏王掌握皇权不得已而为的事情,要不,皇后怎么不走呢?你仔细看看这道圣旨的后面部分。”
    曹径这才把手中的圣旨拿过来看了起来。看到后面,他一个激灵,面露喜色:“赵大人的意思是,皇帝东巡是魏……”
    我捂住了他的嘴:“你这幺聪明就闭嘴,这话能说出来吗?你也不想想,这事为什么要我来做?就因为子廉将军身份特殊嘛!你还不快按我交待的去办。”
    曹径果然被我误导,他一下子就高兴起来:“末将明白了。嘿嘿,这皇帝离开后,是死是活,那个,嘿嘿。我马上就去办,您瞧好了,不会耽搁事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