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如孙策》第280章 梅花二弄4

    环顾一下众人颌首享受无上春色的神色,我瞥向诸葛亮。他却是神情寥寥,低首闭目,嘴角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我心下一狠,笛声突变,急促地拔高,但闻雨声萧萧,一片凄凉肃杀之相突现。疾风劲雨中,百鸟离去,春残花落,一股缠绵哀怨尽现眼前。满目凄凉中,少女倚栏望水,陷入了对心上人的思念。接着,少女那无人理解的悲哀,刻骨铭心的记忆,满心痛苦的失望展现在众人面前。
    屋中的人,除了诸葛亮,没有人能听懂笛音中的含义,他们被这种突如其来的凄苦幽怨,缠绵苦涩的笛音惊动,每个人都感觉极端不舒服,紧皱眉头看着我。只有诸葛亮双手紧紧握在案几下,嘴唇闭的死死的,眼睛盯着案几上的茶盅,身子也有些微微发抖。
    眼见效果已经达到,我把笛音一转,雨后天晴,云淡风轻,鲜花清泉依旧,只让涓涓清流带走了淡淡的哀怨,带走了少女的思念。万物慢慢复苏中,笛音渐渐变低变远,若有若无,终于万籁俱寂。
    我慢慢放下笛子,饮了一口冷茶,淡淡一笑:“献丑了。这茶已冷,我重新沏过好了。”不理会每个人不同的探询表情,我神情自若地重新烹制了一壶好茶:“今日这茶叫雨前,全是谷雨前一天的嫩尖,清晨采下后,马上翻炒烹制晾晒。晾晒的时候,要人守在旁边每小半个时辰翻一次,直到完全干透,时间绝对不能超过4个时辰。”
    我转移话题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显得有些欲盖弥彰。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向朗马上就关心地问道:“子云,你可是遇见什么困苦之事?还是辜负了什么人?”
    我口中的茶差点喷了,旋即笑道:“向兄开玩笑了。”
    韩德高摇头叹惜:“子云性情中人,有这般思念之情,也是必然。不过,也太……”
    我真是一脸尴尬了:“我说你们这是怎么啦?我不过是有感而发,至于你们都这样看着我?好像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人的事。”眼睛不由地瞥了一眼诸葛亮,果然他一脸地落寞。
    石韬哈哈大笑了起来:“有感而发?莫非我听错了?笛音表述的竟然是你自己的哀怨?哈哈哈哈。”
    我苦笑着直摇头:“广元,看来州平兄不在,你就放肆起来了。或者你想起什么话题来找骂了。”
    石韬嘿嘿直乐:“你别转移话题。唔,表现的很反常,你是真有心事。”
    望了一眼低头默默品茶的诸葛亮,我冲石韬道:“唉,你倒是说对了,确实是有心事。昨儿,我看了一首诗,到现在心情都平复不下来,笛音中自然就带了出来。”
    “哦?什么诗?”
    我慢慢为自己续了一道水,方笑着回答:“也算不上是诗,一人的信手涂鸦之作,说出来倒叫大家好笑。我只不过看着它过于哀怨,心有不忍罢了。”顿了顿,我念道:“清风徐徐月如钩,梅枝斜影照篱头,香消雾缈琴弦冷,带动往事几番忧;突闻天外梵音起,林中已无赏梅人,知己难寻人难留,曲终人散独自愁;水光月光又交融,云想衣裳花想容,疾风不解伊人意,狠叫落红铺满地;罗矜不奈五更寒,醉看春怨入帘笼,花自飘零水自流,万般相思为谁种?”
    一时间众人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儿,庞德公撇嘴摇头:“你们这些年轻人呀,总是这幺多愁善感。有那功夫,不如多学点本事,多做点事。”
    我打个哈哈,顺着庞德公的话笑道:“叔父教训的是,今天是我不对,好好的聚会被我给搅和了。算了,不提了,这个世道,这种事情原也多,这人想开了就好。”
    石韬反复念叨着:“花自飘零水自流,花自飘零水自流。唉,这句真好。做诗人的才情可见一斑。子云,这人是谁,也该介绍我们认识。”
    我淡淡回他:“对不住,这个女孩是我的一位至亲,她不应该在尘世间露面。但事有特殊,偶尔出现一回,就已经哀怨如此了,我哪里还敢介绍她给你们认识。”
    众人都有些惊异,韩德高便问:“听说子云的夫人是个美女,莫非这是她的佳作?”
    我摇头:“不是。我夫人虽与我是患难之交,却没有这样的才情。”
    众人见我不欲深说,也不再问。诸葛亮更是从头到尾不说不笑,仿若未闻一般,只有他一直紧握的双手暴露了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我也知道,他的思想斗争很激烈,再说,黄承彦在这里,我何苦逼他太急。此后,我们慢慢转移了话题,逐渐说说南北文章,说说时局发展等。眼见太阳西斜,大家也算尽兴,约好以后再聚,自然散了。
    几天后,我从外回来,出乎意料地看见诸葛亮坐在内堂。几日不见,他似乎憔悴了一些,见我回来,缓缓起身见礼。分宾主坐下后,两人默默无语了半天,诸葛亮才苦涩开口:“赵公子,我……我想问问,赵姑娘她……”
    我打断了他:“孔明兄,赵如兄妹在你眼中如此不堪吗?你左一个赵公子,右一个赵姑娘,怪不得愚妹深恨自身出身低贱,不入高士之眼了。”我一点也不客气,先发制人。
    诸葛亮苦笑了:“你们兄妹都是这样直,真叫我汗颜。子云,我不是有意如此,你也知道,我有妻室在堂,不可能再唐突佳人。”
    他说得是实事,本就是我过分了。沉默了一下,我只好摇头苦笑:“这事不是你的错,我过分了。其实,舍妹自小受苦太多,总是过于自卑,作为她的兄长,我只是……”
    诸葛亮点点头:“子云,你不用解释,我能理解。再说,这事,我是有些责任。”
    我淡淡道:“蕓儿向你提过我们的身世吧?”
    诸葛亮点头:“你们很像,那天见到你,我差点……唉,她也实在让人怜悯。”
    我长叹一声,继续给自己编造悲惨境遇:“岂止让人怜悯?孔明兄,我与蕓儿的容貌几乎一样,如果我刻意做女子装束,又洗去面容上的粉饰,你怕会认为我们是同一人。就因为我这幅男生女相,带累蕓儿吃了许多苦楚。”
    诸葛亮再次仔细看了我一眼,又尴尬地低头道:“你的容貌在男子中的确阴柔了些。不过你的气质与她不同。可你的长相,怎么会……”
    “蕓儿虽然娇弱,骨子里却是傲气,她不会给兄提起她的童年往事。”
    诸葛亮还在点头:“她的老家人给我提过,说她凄苦无助。只是,她说有你和你们的族兄疼爱于她,怎么还会凄苦无助?”
    我暗中叫好,为老牛的机智。顺着这句话,我开始了发挥:“你是不知道这其中的故事。蕓儿因为是双生子中的女子,差点被认为是妖孽,扔出村庄。如果不是我们的兄长心怀怜惜,不顾一切收养了她,早就……唉!虽然如此,村里人并不待见她。渐渐地,蕓儿也知道了自己和我的不同,性格变的胆小怯弱,只愿意躲在家里,也就只亲近我和兄长两人。谁知,不久又出了一件雪上加霜的事。六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个相士,竟说蕓儿天生是我的克星,若任由她在我身边,我的性命早晚不保。母亲的死,我的容貌,都让众人信了相士的话,看蕓儿的表情自然带出了许多憎恶。也因为这样,在一个雷雨天,蕓儿竟跑出了村子,若不是兄长寻找的及时……从那时起,蕓儿就固执地不再与我见面,已经快二十年了。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孩子,遭受了那么多的歧视,忍受了多少痛苦,她不说,我也想的到。”说到动情处,我的泪水悄然溢出眼眶,就像真的一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