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隋风云张青仁秦嶷》第73章 捷报频传进幽燕

    伍建章喟然长叹道:“伍魁、伍亮这二人,落入的,可以说是一个天衣无缝的局。臣本不多虑,只是觉得两个不成器的侄儿咎由自取。但臣回想起来,却是越发觉得奇怪,也是此局的天衣无缝让人心惊。难道说,陛下您不觉得整件事中发生的巧合太多,几可说环环相扣,如同有心人设计的结果吗?”
    “那罗艺竟敢如此欺心!”想到这里,杨广不由得拍案大怒,“先皇不但赐他高官显爵,更应许他的约法三章,允他永镇幽州,几如割据自立。朕又赐他燕王爵位,直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如今他竟变本加厉,设如此阴毒诡计来排除异己,却将朝廷威严置于何地?也罢,朕便即刻下旨,大兴王师讨之!”
    “陛下少安毋躁。”伍建章摆手止住暴怒的杨坚,“此刻却是不可兴兵,以朝廷如今的实力,平灭罗艺当可办到,但却是必须倾举国之力不可。方今天下刚刚承平十余年,人人厌战思定,若贸然兴兵,势必使民心不稳。且战后必会使国力大损,那突厥可汗启民,与高丽王高元虽表面臣服我朝,实则无时无刻不在觊觎我大隋的锦绣河山,只待我们稍稍露出弱点便会扑上来撕咬。在外患未得彻底解决之前,国内实不宜再动干戈。”
    杨广叹道:“难道此事就这样罢了?”
    “当然不能!”伍建章斩钉截铁,目中犹带三分恨意,道,“眼下我们固然无法掘其根本,却可以先断其羽翼。却不知陛下可曾注意到在这件事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嗯?”杨广眉头一皱,随即点头道:“你可是说秦琼?”
    “正是。”伍建章道,“那罗艺的计谋虽然周密阴狠,但若无秦琼这等高手实施亦难成功!伍安福那不成器的小子老臣且不去说他,但伍魁的一身艺业却是老臣一手调教出来,虽比之云昭差上许多,但放眼天下亦是第一等的人物!能将他如此玩弄于股掌之间,不着痕迹取他性命,老臣都自恃不可,如此可知秦琼的武艺胜他绝不止数筹!”
    杨广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
    伍建章续道:“再从他后来阵挑突厥猛将红海,五百破三千大败突厥,日未移影复夺古北口,可见此人是一员难得的良将。罗艺得其相助,实如猛虎添翼。”
    “你的意思是……”杨广做了一个挥掌下劈的手势,示意要杀了。
    伍建章却是摇头,道:“皇上此言差矣,如此人才,杀了岂不可惜?伍喜曾说起秦琼是罗艺的内侄,但却又是一配军,秦琼怕正是因此,才投入罗艺麾下,以为倚靠图一功名,但说到倚靠,还有比陛下您更大的靠山吗?”
    杨广眼前一亮,鼓掌道:“这倒是一妙计,只不过,伍魁、伍亮兄弟毕竟是你侄儿,这……”
    伍建章长叹一声,慨然道:“此事说来是伍魁他们理屈在先,况且又是为国取贤,只要秦琼他识得大体愿意弃暗投明效忠朝廷,老臣便将这私仇揭过又有何妨?”
    杨广万分沉重的点了点头,道:“如此一来,只怕是委屈伍叔叔了。”
    伍建章道:“皇上说笑了。为我大隋江山,便是折了我伍家上下,我也要报答先帝知遇之恩!”
    杨广哈哈一笑,只是脸上的神情却没有那般开心。
    先帝,又是先帝!
    次日,杨广便当朝颁下圣旨,首先言道伍氏兄弟及伍安福既各有取死之道,便不再追究任何人责任。因念及伍氏一门有大功于国,也不再追究伍亮叛逆之罪,只令罗艺派人将他们三人尸首及家眷送回京师。
    后来,又道靖边侯罗艺对此事处置得当,指挥有方,收复国家关隘,特下旨褒扬。旨意最后提到罗艺麾下旗牌官秦琼智勇兼备,于复夺古北口一役中功勋卓著,现查明其本为齐州人氏,故特旨嘉奖,准许回乡任职云云。
    “哈哈,叔宝啊,真有你的!”幽州燕王府里,罗艺弹了弹桌案上的圣旨,道:“想不到一切皆如你所言,事情如此顺利。”
    秦琼摇头道:“姑丈谬赞了。我想朝中定然是有识货之人,看的出来咱们的计策,只不过投鼠忌器,不敢有所动作罢了。”
    罗艺点了点头,道:不过不管怎么说,咱们目的也算是达到了,你也可以‘衣锦还乡’了。”
    秦琼笑着摸了摸头,道:“让姑丈取笑了。叔宝未曾想过要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
    罗艺叹了口气,道:“你也是,有什么心事也不说出来。今日我去你房间里,见你在桌案上写写的哪首诗,什么‘一日离家一日深,恰似孤雁宿寒林。纵然此处风光好,却有思家一片心。‘墨迹还未干,定然是方方写完的了!足见你是思家之情日日加深了!”
    秦琼脸上暗生愧色,道:“姑丈,姑姑如此待我,我却如此思乡,实不应该啊。”
    罗艺笑道:“无妨。虽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但却还是要思乡顾土的。我看你与你表弟这几日互传枪锏,各自也有了几分本事,改日等全部传授完了,我便亲自与你送行!”
    秦琼一听,不胜感激,连忙跪倒在地,道:“多谢姑丈!小侄感激涕零!”
    半月之后,幽州城外。
    夏风微狂,激荡着众人的衣襟连连摆动,卷起阵阵涟漪。
    离别之际,总是无言。
    秦纲看着众人的沉默,连忙上前一步,打破僵局,道:“叔宝啊,你一举铲除了伍家,为哥哥我解了一个大麻烦,哥哥我心里实在是……”
    “大哥你此言差矣。”秦琼连忙说道,“你我本如亲兄弟,怎么说这等客套话?”
    秦纲道:“唉,客套是客套,感谢的话还是要说的。叔宝啊,为兄昨日夜里,和用儿说了,打算,让用儿跟着你回齐州去。”
    秦琼“嗯?”了一声,道:“大哥,你这是……”
    秦纲拍了拍秦用的脊背,道:“用儿,快叫义父!”
    秦用点了点头,立刻俯身到秦琼面前,口中喊一声:“义父在上,受用儿八拜!”说着,便恭恭敬敬的叩了八个头。
    秦琼连忙将秦用扶起,转头对着秦纲略带苦笑的说道:“大哥,我刚刚满二十岁,你就送我这么大一儿子!”
    秦纲只是摸着鼻子,笑呵呵的并不答话。
    秦琼这才转头看着秦用,道:“用儿,此后你我就是父子了!”说着指着秦纲,对秦用道:“那老家伙,你以后也不用叫他爹了!”
    秦用年纪方才十三,怎么能听得出来秦琼这句话乃是玩笑,只吓得脸色一变,连连摆头道:“不行的。用儿还是要叫爹的!”
    一句话,直逗的大家哈哈大笑。
    罗艺拍了拍秦琼的肩头,道:“叔宝啊,你此行回去,定要万分小心!回到家后,替我向你父亲问好。”
    秦琼点头道:“这个就请姑丈放心便是。小侄一定牢记在心。”
    罗艺点头,道:“叔宝啊,你为人虽宽仁有加,关键时候也能狠下心来。但是,却太有些执着于名声,重于义气,这本是你的优点,但也是你的缺点。我怕日后,这些事上你会吃亏啊!”
    秦琼道:“谢谢姑丈提点,小侄晓得了。”看了看身旁,没有找到罗成的踪迹,忙问道:“姑丈,姑姑和表弟呢?”
    罗艺苦笑一声,摇头道:“你姑姑舍不得你,又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怕到时候失态,所以便索性狠下心来不送你了。你表弟现在在府上陪着她呢。”随即捻须一笑,道:“你姑姑说了,你要是混不出个名堂,没有光大秦家的门楣,就别来见她了!”
    秦琼暗暗吐了吐舌头,道:“我一介武夫,此刻又是太平盛世,怎么来飞黄腾达,光耀门楣?”
    罗艺皱了皱眉头,随即说道:“会的。一定会的。“说着,抬头看了看天色,道:“也不早了。叔宝你还是快快赶路去吧。在盘桓一会,只怕赶不上下家的宿头了。”
    见秦琼应了,罗艺便从下人手里取过酒水,慢慢斟了三大杯,送与秦琼面前,道:“叔宝,喝了这三杯酒,就快赶路去吧!“
    “唉!”秦琼接过,一口一口的喝完,随即与秦用一起翻身上马,扬鞭而去。
    “义父,不对啊。“路上,秦用突然向秦琼发问,“我们不是应该往东南走吗?怎么往了西南?”
    秦琼点头,道:“不错。我要先去潞州一趟。”
    秦用“哦?”了一声,道:“义父,你是不是嫌那潞州人可恶,去教训他们的?”
    秦用这句话一出,差点把秦琼从马上惊了下来。秦琼连忙将马一带,道:“用儿,你怎么会这么想?此后行走江湖,要记住,记人百善,不记一人过失。若是整日为了报仇什么的,那这辈子就什么味道也没有了。”
    秦用连连点头,道:“义父,我听说潞州府有个单雄信,他帮了你许多大忙。你是去谢他的吧。“
    秦琼“嗯”了一声,道:“不止是他,还有许多人,许多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