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诏主照源宗宜》第575章 那就要另选地点才行

    照源的这种见解,深得民心,也让夫人们更加敬佩和迷恋于他。
    因此,只要后苑的女眷,有正当的理由,在奴婢的陪同下,就可使唤男仆。
    今天,夫人们的本意,是要自己亲手搭建供台,以表示对诏主的赤诚之心。
    就这点忠心,才不要奴婢们插手。
    两奴仆用筐抬着一应物品回来了。夫人们帮着摆好物品,觉得像模像样了。
    源凤和源凰请来了郑师傅。
    郑师傅拜见了众位夫人。
    五夫人瓦是男:“郑师傅,你看看我们的这个供桌。”
    郑师傅已经听源凤详细讲了供桌的用途,心中为这些夫人们对诏主的赤诚叫好。
    郑师傅:“我十分钦佩夫人们的一片赤诚之心,可是,恕我直言。
    在花亭设供桌,不妥当。花亭是供闲暇赏花歇息之用。
    在这里摆设供桌,有对神灵不敬之嫌。再说,心动神知。
    只要夫人们心中有这份期盼,就可以了。
    如果,夫人们一定要摆桌设供,那就要另选地点才行。”
    夫人们听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了。
    五夫人瓦是男:“这是我们欠了思量,那就撤了吧。”
    六夫人火苗没想到,好心办了错事:“请教郑师傅,这供桌设在什么地方妥当呢?”
    郑师傅:“有关神灵的事,不能儿戏,还是由诏主来定夺吧。”
    夫人们白忙了一场,却心中十分畅快。
    第二天,六夫人火苗提议:“姐姐们,郑师傅说,心动神知。那我们就不设供桌了。
    每天早上,晌午,傍晚,一天三次,还是来花亭,默默祈祷。
    祈求上天护佑诏主眼睛明亮,心想事成。你们说,好不好啊?”
    夫人们都赞同。
    从此,夫人们一天三次,雷打不动地汇集到花亭中,跪在地上,面向南,虔诚地祈祷。
    当然,除了虔诚的祈祷之外,只要是对照源的身体有利,夫人们都尽力而为。
    为此,照源从心里感谢夫人们的关爱。
    他看到,夫人们亲如姐妹,和睦相处,使他没有了后顾之忧,一门心思都在民生上了。
    照源从长安带回来的槐树和垂柳种籽,已经发芽生根,悄悄地往上长。
    御赐:绸缎五驮,官窑瓷器五驮,金银珠宝一驮,农耕优质籽种一驮,书籍字画一驮。
    照源从长安运回来的这些御赐财物,绸缎、官窑瓷器、金银珠宝,入库封存。
    优质籽种,按田亩分配播种。
    书籍,由郑师傅统一管理。
    字画,诏主府厅堂悬挂一些,其余的分给各高级官员。
    这是御赐之品,悬挂起来,那是何等的荣耀。
    照源:“御赐之物,不能损坏了,要认真珍藏,这才是对大唐皇帝的尊敬。”
    那绸缎、官窑瓷器、金银珠宝,怎么处置才合适呢?
    文武两班议了好多次,也没议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
    因为,郑师傅曾介绍过:“御赐物品,就如皇帝本人一般。”
    文武两班就想不出怎样对待绸缎、官窑瓷器、金银珠宝的办法来。
    这事议而未决,就这样一年一年过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