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诏主照源宗宜》第516章 打歌打到了皇宫里

    这时,天已经黑了,明月高照,特意为照源准备的篝火也燃烧起来。
    皇帝和照源手牵手来到篝火旁,老郑们早已经围着篝火打起了歌。
    皇帝也加入了打歌的行列。
    大臣们见皇帝兴致这么高,也融入到打歌的人圈中。
    打歌调欢快的旋律,在宫中回荡,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
    这是史上唯一一次大唐皇帝和大唐诏主一同打歌。
    一直到深夜,狂欢才结束。
    照源们回到皇家驿站,兴奋得一夜没睡。
    男的围在照源身边,问这问那。
    女的围着瓦是男,打听这,打听那。
    老郑:“诏主,我以为让我当你的翻译呢。”
    照源:“宫中翻译什么语言的人都有。”
    提起皇帝御赐团圆酒的事,照源也来了兴致。
    照源:“皇帝一点架子也没有,跟平常人一样,与我无话不说。
    他说,太宗手上第一次酿造出葡萄酒。
    宫廷中酿造的名酒有酴醾酒、凝露浆、桂花醑、李花酿。
    他让太监领着给你们送去一坛子酴醾酒。
    我说,你们在金凰井金凰酒庄设席,皇帝就叫直接送到那里去。
    没想到,竟然会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老郑说到“大唐诏主酒庄”一事时,照源:“由他去吧,不必管那么多。”
    客师傅:“皇帝给你们吃什么月饼?”
    照源:“我带了一些回来,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提到月饼,皇帝说,他们打江山的时候,用饼解决了军粮难题。有了饼,才有大唐。
    想出这办法的那天,恰巧是八月十五。
    于是,大唐就把八月十五这一天,订为节日。包含纪念,庆功,圆满的意思。
    八月十五正好是中秋,就定名为中秋节了。”
    老郑:“皇帝怎么想起乌蛮打歌,还烧起了篝火。”
    照源:“前些天,只顾逃命,我不是让大伙丢下驮子,马匹不要了吗?
    为这事,我们和门卫发生了冲突。
    为了缓解和门卫的关系,我们不是烧起篝火,打了一夜的歌吗?
    这事不知怎么就传到了皇帝耳朵里。
    在用膳时,皇帝就提出,要我们在宫中搞一次别开生面的篝火打歌,以助兴。”
    老郑:“幸亏诏主已经吩咐我们全都换上了乌蛮服饰,要不然真的不知怎么办才好了。”
    照源:“你们都看到了,皇帝那份高兴是真心的。”
    绵泡蛮憨憨地笑着:“没想到,我们乌蛮打歌打到了皇宫里。”
    照源感慨万千:“我们不白来这一趟,真是开了眼界,我们原来真是井底之蛙啊。”
    瓦是男那边,多半是些“吃什么菜”,“见到皇帝娘娘了吗”,“娘娘穿什么呀”的事。
    第二天,唐九征又来“皇帝口谕”
    照源:“臣大唐诏主蒙照源听谕。”
    照源进宫,皇帝让他明确了自己的身份,是大唐的臣。
    大伙跟着照源,很快就跪好了。
    唐九征:“皇帝口谕:特赐大唐诏主绸缎五驮,官窑瓷器五驮,金银珠宝一驮,
    农耕优质籽种一驮,书籍字画一驮,钦此。”
    照源:“臣大唐诏主蒙照源领谕谢皇上恩典。”
    大伙跟着照源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九征:“平身。”
    大伙起身围住那些御赐珍品,赞叹不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