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诏主照源宗宜》第236章 是必修功课

    石门仙翁指着直松对照源和沟路:“他俗名直松,我已经给他赐名清木。”
    又向直松:“这是照源,赐名清修,这是沟路,赐名清水。”
    他们三人相互见过了礼。
    石门仙翁:“清木已经在清凉山修炼了十来年,道行颇深。
    就由清木师兄带你们练功,不得偷懒,不得乱跑,凡事要听清木师兄的话,记住了吗?”
    清修和清水连连点头。
    石门仙翁吩咐清木带他二人各处走走,熟悉周边环境。
    清凉山位于样备川东面,点苍山西面,与样备诏隔江相望。
    由蒙光上清凉山,可经飞凤山下的博南道,过样备江铁链桥。
    沿博南道穿过上街,过雪山桥。通过下街,顺江而下,经过蒙光渡口。
    也可不去绕桥,直接由蒙光渡口过样备江。
    因过渡受时间限制,遇急事还得绕铁链桥过江。
    过了样备江,沿博南道一直往下游走。
    到了石门河边,过了石门桥就是博南道上的金牛铺。
    不过桥顺石门河而上,就到了石门关。
    石门关左侧的崖顶上,是玉皇阁。
    玉皇阁左上是舍身崖,边上是仙人洞。
    玉皇阁下方有一个宽大的崖洞叫崖房,面临悬崖绝壁。
    玉皇阁左下方,是“天下第一急”茅屋。
    往下是祭天石、怪石堆、老石洞、放羊坪、牛泥塘、跑马地。
    再往下,就到清凉山山脚了。
    师兄清木直松,精心照看清修照源、清水沟路两个师弟。
    过了两年,清木直松看出来了,清修照源总是比清水沟路悟性高。
    辨鸟音,识兽语,是必修功课。
    清修照源的辨识功夫,在清凉山众弟子中,那是独一无二的高手。
    清修照源十二岁那年的秋季。
    一天傍晚,清凉山老石洞前的松树林中,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引起了弟子们的兴趣。
    石门仙翁带着众弟子来到林中。
    石门仙翁:“你们仔细辨认,有几种鸟在叫,报出鸟名。”
    过了一会,有的说是八种鸟在叫,有的说是九种,也有的说只有七种鸟的声音。
    清修照源:“我听出有十二种鸟在叫。”并一一报出了鸟名。
    石门仙翁摸摸清修照源的头,满意的点点头:“那你知道,鸟叫的意思吗?”
    清修照源:“我知道,这些鸟叫的意思是,今夜,有一只大野兽要从这里经过。”
    众弟子七嘴八舌,都说清修照源胡乱猜测,没有的事。
    石门仙翁:“清修说的对,今夜就是有一只老虎要从这里过路。”
    有好事大胆的弟子,就到祭天石上观察。
    月明星稀,后半夜,果然有一只老虎慢慢走过去了。
    这一下,可不得了了,清修照源,成了众弟子崇拜的偶像。
    石门仙翁规定的功课,清修照源全都是优等。
    特别是饿鹳功的功夫,更是技压群芳。
    石门仙翁不单是给弟子传授功夫,还把教弟子怎么做人,始终贯穿在修炼的全过程。
    石门仙翁的独特之处,在于给弟子们传授文化知识。
    讲古论今,天文地理,八卦算术,花草鱼虫,民情风俗,无不涉猎。
    石门仙翁对清修照源的教导更细致深入,要求也更加严格。
    这在照源今后继任样备诏诏主时,一一显现出与众不同。
    照源和沟路上清凉山拜师石门仙翁,是则天顺圣皇后垂拱元年。
    现在已经是则天顺圣皇后神功元年,一眨眼十三年就过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