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雎姜成》第129章 行刺之人

    ……
    “殿下!”
    府里的卫兵听到了姜成房里的搏杀声,立马抄着家伙冲进房里。房里的白雾已经散去,这六个刺客中已经有两个死去了。
    “殿下没事吧?”
    卫兵们慌慌张张地问道。
    “没事……”姜成抬起手阻止了卫兵靠过来,慢慢地蹲了下来。
    “哪来的刺客……”
    姜成看了这些刺客一眼,伸手摘下了一个刺客的面罩,很意外,这些刺客的容貌竟然清晰可辨。
    “怎么回事……刺客的真面容……”
    姜成深感意外,而一口气来了六个刺客也让姜成着实有些讶异,派出六个刺客,被发现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啊,而且武器不是选匕首短刀之类的便于携带的武器,而是选择长枪这种比较长的不容易带的武器,好像不是来行刺,而是来打仗的。
    “殿下!”林叔也听到了消息,半夜被卫兵晃起来,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姜成站起来,说道:“我没事,林叔,快去派人通知陛下。”
    “喏。”
    林叔得令,立马出去派人去宫里送消息去了。
    ——这些刺客……不但脸部的面容清晰可见,没有易容的迹象,而且就连武器……都是长枪这种不易携带的武器……分工也不明确,身手也不算上乘……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失败的刺杀。
    “啐!回个洛阳……天天都有人想我死!”
    姜成愤怒地拍了一下桌子,卫兵们吓了一跳,姜成看向默然不语的卫兵等人,这次,是他们的失职。
    “快去给我搜!”
    姜成怒喝道:“这些刺客身手不算上乘,要么是府上防卫疏漏了,要么,就是府里有内应!”
    “喏!”
    卫兵们立刻准备动身,出去搜寻踪迹,姜成突然又喝道:“回来!”
    “喏!”
    卫兵们再度回来,在姜成面前站成一排。
    姜成冷着脸,在卫兵面前来回踱步,猛然喝道:“把所有府上所有人都集结起来,在我房门前集合!去!”
    “喏!”
    卫兵们立刻跑了出去,姜成这才在桌边坐了下来,看着躺在地上的刺客们。
    还有四个刺客还活着,不过已经晕了过去,姜成看着他们,思索着是谁派来的,忽然听见外面一阵急匆匆的奔跑声。
    姜成回头望去,正是顾雎。
    顾雎喘着粗气扶着门框看向姜成,见姜成也转过头来,立刻朝姜成跑来。
    姜成站了起来,问道:“尽欢——”
    “殿下!”
    顾雎直接扑进姜成的怀里,抱住了他。
    “殿下……”
    顾雎紧紧地抱着他,小小的身子像筛糠一样不断地抖动着,整张脸伏在他的肩头。
    “我没事……尽欢……”
    姜成没有动作,任由顾雎抱着,肩膀上已经感到了些许湿润。
    “我没事……”
    顾雎赶忙跳开一步,抹着眼泪说道:“对不起殿下……我不该……”
    姜成笑了一下,指着躺在地上的这些刺客,说道:“尽欢,你看看他们,然后。”告诉我你的想法。”
    顾雎蹲下来细细查看了一会儿,站起来,说道:“这些家伙……不是专业的刺客啊。”
    “嗯。”姜成点了点头。
    顾雎说道:“他们的装备,也是不便行刺的……而且就连身份也没做好保密措施,竟然连妆也不化一个,好像就抱着行刺一定会成功,并且还能全身而退的心思来的一样。”
    “是啊……”姜成说道,“我也是这么看的,这些……到底算刺客吗?”
    “至少不会是荀睿干的。”顾雎说道。
    “哦?何以见得?”姜成问道。
    “颍川君不是这种粗枝大叶的人,”顾雎说道,“相反……他很小心,就像毒蛇一样,如果他要刺杀殿下的话,一定会做好万全的准备,而不会像这样,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这么随便的刺杀……”
    姜成点点头,说道:“我也觉得……可是除了他还有谁?任何有脑子的人……都干不出这事吧?”
    顾雎想了想,忽地问道:“杨明?”
    姜成神色一滞。
    “杨明?”
    顾雎点点头,说道:“他算是个没脑子的人吧……”
    正在这时,外边的一个卫兵进来,说道:“启禀殿下!府上所有人已经全部集结完毕了。”
    姜成说道:“把这几个刺客给我拖出去!”
    “喏!”
    卫兵应道,随即又叫来几个卫兵,一起把躺在姜成房间里的这几个刺客给拖了出去。
    ……
    泾阳,城外军营。
    已经是深夜了,姜恪还在军营里看着地图,研究着作战计划,对旁边的一位副官模样的人问道:“最近……壶关那边有什么事发生吗?”
    副官答道:“启禀将军,今天晚上,匈奴单于唐古拉正在大肆操练。”
    “唔……还有什么别的动作吗?”姜恪仍然看着地图,问道。
    副官答道:“没有了殿下,还在等最新的消息。”
    正在这时,姜恪听到了外边传来了一阵喧闹。
    “嗯……等等,外面什么动静这么大?”姜恪皱着眉头问道。
    “好像是他们抓了个小偷,殿下。”副官仔细地听了一会儿,说道。
    “跟我一起,出去看看。”姜恪按剑走了出去。
    “喏。”
    姜恪和副官一起出去,只见操场上黄土飞扬,一群士兵围着一个衣衫褴褛矮小瘦弱的男人踢打着。
    “干嘛呢?快住手!”姜恪赶忙厉声喝道。
    “殿下!”众士兵立刻停住手,指着那个瘦小的男人气呼呼地说道,“他偷我们的粮食。”
    姜恪皱着眉头问道:“偷谁的?”
    士兵们气呼呼地说道:“偷我们军队的军粮!”
    姜恪大手一挥,说道:“又不是偷老百姓的,放了!”
    “殿下!”士兵们纷纷叫唤起来。
    姜恪厉声喝道:“还记得陛下怎么教育我们的吗?要爱护百姓!爱民如子!给我放了!”
    “殿下,可是……”士兵们急于争辩,却被姜成一口回绝,说道:
    “偷?偷又怎么了?饿急了我还抢呢。放了。”
    士兵们只能应道:“喏!”
    “谢……谢谢殿下!”
    那个瘦小的男人赶紧连连谢道。
    姜恪和副官回到营中,副官说道:“殿下还真是的爱护百姓呢。”
    “陛下的教诲,不敢不记,”姜恪对副官摆摆手,说,“我……睡一会儿,你去把那小偷好生招待一下,放回去吧。”
    “喏。”
    副官领命出去,姜恪按按太阳穴,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又给一个空杯倒了一杯,一饮而尽,对着空气说道:“冒顿啊冒顿……你死了……是解脱了……我还要在这里……继续挣扎吗?”
    ……
    数个时辰之前。
    老者连着跑出去好远,确认姜成和顾雎没有追来后,赶紧回到了自己家中。
    “呼……真险啊……”
    老者叹道。
    ——那个小姑娘……该不会真的是……梁王的女儿吧……长得和梁王妃……简直是一模一样……
    老者不禁想起了十六年前,那个下午,他第一次见到梁王的女儿的时候。
    ……
    魏历太康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河北郡,白马城。
    “啊!”
    杜峰惊叫一声,从原来趴着的桌子上拍案而起,按着自己的额头直喘气。
    “下一个!杜连山!”一个仆人模样的人站在杜峰的案边大声喊道,目光不屑地在杜峰身上一譬。
    “啊?到我了吗?”杜峰揉揉脑袋问道,连日的赶路让杜峰几乎没怎么休息过,只是在这里坐了一会儿,便一不小心,睡过去了。
    “是啊!许先生已经等候多时了。”仆人答道。
    “好,谢谢先生提醒我,我知道了。”杜峰恭敬有礼,并不因为仆人之前粗暴地叫醒他而羞恼。
    杜峰腿上睡着的女婴,这时突然哇哇大哭起来。
    “好了好了,少主……女儿……不怕,不怕啊。”
    杜峰赶紧把女婴抱起来,好生安慰着,轻轻地拍着女婴的襁褓,动作并不熟练,却十分小心。
    这一口“先生”让仆人十分受用,仆人虽心中大喜但仍面不改色地说道:“连山先生,沿走廊右转直走就是许先生的房间了。”
    杜峰赶紧道谢,抱着女婴离开了这个房间。
    杜峰抱着女婴走在这小院的走廊上,这条走廊优雅别致,别有一番风味。
    许先生,也就是许临,是大魏最有名气的相师。
    可是这个许临不相金石不相字画,他,相人。
    说白了,就是对一个人给予评价,对这个人的品性和能力进行评价,拿到这个评语,才能举孝廉,才能做官,才能进入上层社会。
    约见最顶级的相人师的费用极其昂贵,所以只有富家子弟或者朝堂中人才能约见像许临这种最顶级的相人师。或者像顾礼这样,拿到一张有分量的推荐信。
    一介平民,要想出头,要想摆脱散发着铜臭的举孝廉,那就只能拿到一张有分量的推荐信了。
    杜峰抱着女婴站在许临房间的门前,整理一下衣冠,敲了敲门。
    里面的人调子颇有几分清冷,好像有些不以为然地招呼道:“连山先生吗?请进来吧。”
    “是,先生。”
    杜峰抱着女婴唯唯诺诺地应着,推门进去,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门,坐到了许临案前。
    “连山先生是要相面吗?”许临看了杜峰怀里的女婴一眼,笑了一下,问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