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雎姜成》第54章 朝堂之上(二)

    一声脆响抽得空气生疼。
    姜平的脸上,一道血红的巴掌印分外可见。姜平一下子被抽得重新趴伏到地上。
    姜望收着手,站了起来,冷冷说道:
    “恭妃在后宫行巫蛊之事,其罪当诛,何来冤屈!”
    “陛下!”
    姜平重新跪坐起来,愤恨地喊道。
    “陛下知道恭妃性情淑娟——”
    “啪!”
    姜望又是一巴掌把姜平抽得趴伏到地上。
    姜望甩了甩手,正要再给一巴掌的的时候。
    “陛下,”姜成突然拦在姜平身前,抬起头来说道,“陛下……儿臣恳请陛下……重新调查恭妃案……”
    姜望低头看着姜成,说道:“四郎犯了谋逆大罪,六郎你还想维护他吗?”
    “儿臣的意思不是维护,”姜成喉头微微颤抖了一下,说道,“是希望还给恭妃一个清白。”
    姜望愣了一下,收起手笑着说道:“朕原本以为六郎你把四郎收拾得这么惨,你俩应该会是死敌才是……罢了,恭妃案暂且再说,休要担心,可是四郎起兵叛乱……是铁板钉钉的事……”
    言毕此处,姜平低下头去,喉头微动,不再说话了。
    “罢了!”
    姜望见他说出这话后群臣并未进谏,便大手一挥,说道:“诸位爱卿,先行论功行赏之事吧。”说完,便回到了龙椅上。
    姜望做回到龙椅上,看着下面诸位大臣,扫视一眼后,看向了姜成,说道:“六郎寄来的文书,朕已经过目过了,文书上面说,徐州平叛首功,当属一个叫许负的少年。”
    “是的陛下,”姜成抱拳说道,“许负现在就在殿外等候。”
    姜望也是赞许地点点头,说道:“朕也想好好看看这个少年郎呐,诏许负上殿!”
    “诏许负上殿——”
    很快,顾雎便趋步走上殿来,宫殿两边的大臣们都注视着这个少年郎。
    顾雎双手合十趋步走到姜成身边!跪下来,拜道:
    “小民许负,拜见陛下。”
    公卿大臣好奇地看着顾雎,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顾雎用眼角的余光瞥向一边,看见了同样看着自己窃窃私语的尚书令,她的养父,顾彻。
    “平身。”
    姜望说道。
    “谢陛下。”
    顾雎抬起头来。
    姜望坐在上头,看着下面的这个少年,忽然心中涌起一种心悸的感觉。
    准确来说,是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眼前这个少年……为什么会让我有种心慌害怕的感觉……
    姜望皱着眉头看着顾雎好一会儿,这才发现在这并不炎热的天气里,自己颈后竟然已经布满了冷汗。
    顾雎同意看着姜望,还有,他座下的龙椅。
    ——前世我在那个位子做过将近十年……这个位子……这张椅子……不管看多少次……都让我心潮澎湃啊……
    顾雎看着龙椅,几乎就要大喘气起来,按压不住自己对权力的欲望。
    皇权就像会让人上瘾的毒药,一旦尝过,就再也不会戒掉。世间很少有人能拒绝皇权的诱惑,能戒掉这甜蜜的毒药。
    顾雎也一样,她尝过,没能戒掉。
    ——早晚有一天……那个位子会是我的……
    想到此处,顾雎拼命地压抑住心中的欲望,毕恭毕敬地低下头来。
    姜望这才松了口气。
    ——这个少年……岂是池中之物……
    “少年郎,”姜望斟酌了一会儿,问道,“你是何方人士呐?”
    顾雎毕恭毕敬地答道:“小民姓许名负,字尽欢,北海人士,家中父母已经过世,只余小民一人。”
    姜望说道:“你为朕立下大功,说吧,想要什么封赏?”
    “小民只有一个请求,希望陛下能答应小民。”顾雎轻轻地磕了下头,说道。
    姜望笑了一下,说道:“什么请求,尽管说吧,无需担心。”
    顾雎深深地吸了口气,说道:“小民希望,陛下能彻查恭妃案!”
    “嚯……”
    此言一出,朝堂上立刻一片哗然。大臣们互相交头接耳,看着眼前这个少年,都不禁为他捏了把汗。
    姜平更是震惊地看向顾雎,心中既是讶异,又是感激。
    饶是姜成,也不禁吓了一跳,尽管事先打过招呼,可是真到了这个时候,说出了这话还是很吓人。
    顾雎知道,如果要保住姜平的性命,就必须得为恭妃平反才行。
    因为姜平是为了他的母妃恭妃才起兵叛乱的,起兵的口号也是为母杀贼。倘若恭妃这位母亲真的是一个在后宫行巫蛊之事的恶毒女人的话,那么无疑会加深姜平身上的罪孽,再加上姜平叛乱的罪过,一定是死罪难逃。
    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如果想要姜平活下来,就必须得为恭妃平反。
    “唔……”
    姜望脸上神色阴沉,看着台阶下的三人,这三人明明是互相征伐的敌人,眼下却为了一个妃子,竟然联合起来,要求重新调查。
    “请陛下明查!”
    顾雎说着,重重地磕了下头。
    “请陛下明查!”
    姜成也磕头道。
    “你们……”
    姜平热泪盈眶地看向身边的这两个人,明明之前是你死我活的敌人,现在却为了自己的母妃,不惜以身犯险。
    “都安静一下,”姜望招了招手,示意大臣们安静,说道,“许负呐,你可知道,恭妃犯了什么罪吗?”
    顾雎抬起头来,答道:“回禀陛下,恭妃无罪!”
    “那你的意思,就是治她罪的朕,有罪了?”姜望突然沉了语调,不善地说道。
    所有人都暗自替顾雎捏了把冷汗,姜平更是想冲过去捂住顾雎的嘴,让她不要再说了。
    “陛下无罪,但有错。”
    顾雎郑重地磕了下头说道。
    “小民听闻,徐州城内有一张公,生得面容俊俏,听闻城南李公的面貌相对于他有过之而不及。某日早上,张公引镜自照,问其妻:“我与城南李公孰美?”其妻答道:“夫君甚美,城南李公的尖嘴猴腮样岂能与夫君你相比?”张公不自信,中午,张公复问府中丫鬟道:“我与城南李公孰美?”丫鬟说:“老爷相对于李公美甚,李公岂能与老爷相比?”张公暗喜,下午,有一宾客来访,张公复问道:“我与城南李公孰美?”宾客答道:“君美甚,城南李公不及张公之伦也。”自此,张公切以为自己美甚。数日之后,张公与李公相遇,张公细细端详李公相貌,心觉自己不如李公,再照镜子,感觉自己和李公的差距更大了,复将此事告知与小民。”
    “那你想说什么?”姜望听了这个故事后,脸色稍稍好看了一点,问道。
    “陛下,小民想说的是,张公之妻说张公比李公美,只因为偏爱他,张公的丫鬟说张公比李公美,只因为丫鬟畏惧他,张公的宾客说张公比李公美,只因为宾客有求与他。放眼天下,后宫妃嫔莫不偏爱陛下,公卿大臣莫不畏惧陛下,黎民百姓莫不有求与陛下,由此可见!陛下之耳目,遭受蒙蔽已久。”
    顾雎继续说道:“小民听闻,陛下听信他人之言,冤杀了恭妃,小民虽不知晓其中细节,但是小民认为以齐王殿下的品行,不至于如此,所以小民认为,陛下的耳目遭受蒙蔽已久,希望陛下能广开言路,重新调查恭妃案。”
    朝堂上一片寂静,顾雎所言甚是有理,可是这还是得看姜望的意思啊。
    只见姜望脸上阴晴不定,皱着眉头,随即又舒展开来,最后说道:“许负所言甚是有理,准奏,即日起重新调查恭妃案,倘若恭妃确实有罪,那就怨不得朕了。”
    “谢陛下!”
    顾雎惊喜地说道,深深地磕了下头。
    “谢陛下!”
    姜平也热泪盈眶地磕头道。
    姜望继续说道:“在此之前,四郎就先由天牢关押,待到恭妃案彻查完毕之后,再做打算。”
    顾雎姜成姜平三人相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姜望又说道:“另外,许负言之有理,即日起,有谁能当面之言,指出朕之过者,受上赏,能以文书说明者,受中赏,能诽谤与闹市,让朕听闻者,受下赏,以此广开言路,天下升平。”
    “谢陛下!”
    三人一起拜道。
    “退朝,午后再议!”
    姜望站了起来,说道。
    ……
    退了早朝之后,姜成和顾雎还有大臣们一起走出登龙殿,而姜平则是被侍卫们暂且先关押到天牢里边去了。
    荀睿远远地看着二人,拂袖而去。
    姜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笑着看着身边的顾雎,说道:“刚刚真的是吓死了,许先生的胆量真是非比寻常呐,没想到许先生三言两语,便能改变陛下的心意。”
    顾雎笑了一下,说道:“陛下本就不是昏庸之主,陛下只是好面子罢了,所以进谏陛下不能面刺直言,这才编了个故事。”
    “这可是欺君之罪呐。”姜成笑着说道。
    顾雎点点头,笑道:“在下相信殿下不会告发在下的,陛下本就知道恭妃无罪,如果陛下真的认为恭妃有罪,那齐王殿下早就被斩于殿外了,只是陛下好面子,不能面刺直言,才给了在下一个给陛下台阶下的机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