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雎姜成》第18章 添灶诱敌

    田浜这才发现自己捅了篓子,赶忙闭嘴不说话了。
    韩军也奇怪呢,只不过是木牌上面多了几个字而已,怎么齐王就退兵了呢?于是问道:“大人,恕末将愚钝,为什么这些木牌子能把齐王逼退呢?上面也只不过是写了几个字而已,齐王倘若真的那么愚孝那么他也不会起兵叛乱啊。”
    顾雎只是笑道:“这不是道德问题,这是个政治问题。”
    “我问你,齐王殿下起兵的口号是什么?”顾雎问道。
    “为……为母杀贼?”韩军迟疑道。
    “对,就是这个,”顾雎看着退却的敌军,说道,“这四个字,就是齐王起兵的政治口号,倘若他攻城的时候把他母妃的灵位给打坏了,那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
    韩军得到了答案可还是有些不清不楚,为什么只是一个口号而已,竟然能逼得齐王退兵呢?
    顾雎拍拍跺墙,轻笑着说道:“等韩将军你什么时候能明白这个问题,韩将军就能出将入相,担任一军之统帅了。”
    韩军还是不明白,便蹲在城楼上琢磨了起来。
    ……
    琅琊郡国边界。
    姜成和荀睿带领着两万轻骑快马加鞭日夜奔驰,总算是赶到了琅琊郡国的边界。他们刚到边界的关口就撞上了一队慌不择路的商队。
    姜成立即拍马上前,问商队的老板道:“请问先生,徐州到底发生了何事,你们为何如此慌张?”
    商队老板只叫苦不迭,反而是问姜成道:“将军呐,这些士兵都是您的部队吗?”
    姜成连连点头,说道:“是,不知道先生您发生什么事了?”
    商队老板拍拍胸口苦着脸说道:“哎哟,徐州这下可是有救了!”
    “徐州?徐州发生什么了?”姜成心里一惊,难道……顾二小姐说的那些都已经发生了?
    商队老板托着姜成的手苦着脸说道:“将军呐,你是有所不知呐,就在前天,齐王殿下在即墨起兵叛乱,昨天就到了徐州把徐州给围了好几匝,我在即墨的朋友提前通知我,我才侥幸比别人都快了一步啊……”
    “那先生你快走吧!我立马领兵赶过去!”说完姜成立刻上马,饭也来不及吃,大声喝道:
    “以徐州为目标,日夜奔袭!”
    “喏!”
    ……
    姜平退兵了,回到了自己的军营中。
    但是顾雎知道这撑不了多久。
    毕竟十万人,是货真价实的十万人,哪怕士气低落,受了冻伤,那也还是十万人。
    就算是十万个馒头,也够自己啃上很久了。
    姜成……快点来啊……
    顾雎一整天都坐在城楼上没下来过,披着那件白色的狐皮裘盯着远处。
    那是姜平的军寨。
    姜平……为了自己的母亲你真的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吗……
    那我……我的亲生父母又是谁……
    ……
    “殿下,我真的不明白,”一个将军在姜平面前踱步道,“为什么我们要退兵?殿下一定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吧?我们来这里两天了,别说攻城,连徐州的砖头都没摸到,这样下去,等到敌人援军到齐,咱们就任人鱼肉了!”
    “如果把本王母妃的灵位打坏,本王又成什么了?”姜平猛地一拍桌子,喝道,“本王起兵,打的旗号就是为母杀贼,如果砸了这个牌子,如何服众?”
    “这……”这个将军话被噎住了,只得拜服。
    “齐王殿下莫要忧愁,破解此法很简单。”
    帐里,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说道。
    是一个幕僚。
    “哦?那你有什么办法吗?”姜平问这个幕僚道。
    “齐王殿下只需如此如此。”幕僚微微一笑,说道。
    “齐王殿下起兵的口号是“为母杀贼”,如今“为母”二字显然已经行不通了,但是“杀贼”二字仍然大有文章可作。”
    “武帝有言,若后世圣上不明是非,不辩奸邪,藩王可提兵入京,清君侧,定太平之世。”
    “齐王殿下的母妃遭到楚王姜白所害,而圣上却不责罚他……”
    姜平拍案而起,大喝一声:“我明白了!”
    清君侧……
    姜白……誓要取你项上人头……来告慰母妃的在天之灵!
    ……
    徐州边界。
    “报——”
    一个斥候快马飞报入营,觐见姜成。
    “殿下!”斥候翻身下马说道,“刚刚属下奉命出去侦查,抓到齐王殿下派来的一个斥候!”
    这几天以来,随着行军不断接近徐州地界,一路上的流民也是渐渐多了起来。他们都告诉姜成一件事,他的四哥,齐王姜平,反叛了。
    “知道了,把他们处斩了,枭首示众。”姜成冷冷道。
    “喏!”斥候领命出去,这个时候荀睿走过来说道:
    “到蕴,根据我们之前获得的情报来看,齐王殿下号称二十万人,其实只有十万人,但是就算是十万人也比我们多得多啊。”
    姜成面色凝重,说道:“我知道,主要是徐州不知道能不能撑得住,那些难民说……徐州只有不到一万人……而且连一万把刀剑都凑不出来……他们觉得徐州根本守不住……所以才逃难的……”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要知道徐州沦陷了没……”荀睿也是很苦恼,“一旦徐州沦陷了……齐王殿下进可攻……退可守……麻烦可就大了啊……”
    “现在四哥的斥候在侦查着这一带,”姜平思虑了一会儿以后,说道,“我刚刚下令把那些斥候斩了,枭首示众,想必剩下的斥候应该不敢靠得太近,只敢一路跟着我们。”
    “可我们只有两万人……”荀睿面色凝重道,“要是让齐王殿下知道了……”
    “你忘了吗?”姜成拿出那个锦囊,说道,“分兵前进,添灶进军。”
    荀睿面色一滞,随即大笑道:“顾雎小姐真将才也!可惜啦,是个姑娘家!”
    姜成也是会心一笑,可是内心里一个更大的阴云浮现出来……
    徐州……要是徐州沦陷了……顾雎……顾雎小姐会怎样……
    姜成心里莫名地慌张起来,赶紧下令把所有将领集合起来,召开会议。
    “全军分为四部,每部五千人前进!”姜成左手按着剑,严肃道,“每日挖灶做饭的时候,多挖一倍的数量,明白吗?”
    “殿下,”一个将领开口问道,“昔日孙亚圣(孙膑,兵家亚圣)用减灶之计诱骗庞涓中伏,如今我们为什么反而要添灶呢?”
    “我们这是虚张声势,我们是最早得到齐王反叛消息的人之一,”姜成肃穆地说道,“现在齐王的斥候正跟着我们,我们更要虚张声势!不能让齐王知道了我们的底细!”
    “喏!”那将军抱拳领命,继而问道,“那,殿下,我们在哪里和殿下汇合?”
    姜成一指行军地图上的一处,说道:“北龙山!”
    ……
    姜平反叛的第三天,消息也陆续传到了附近的州郡。
    各州郡纷纷起兵应援徐州。
    “大人,”朱骏走上城楼,对顾雎说道,“我们的使者日夜奔驰,跑死了三匹马,刚刚才回来,说定陶太守已经起兵一万,直奔徐州而来,要我们帮忙解决军粮问题。”
    “军粮?”顾雎从公文堆后面抬起头来,问道,“什么军粮?他们没有粮食吗?”
    朱骏为难道:“定陶太守说,在路上遇到了不少难民,他们饿着肚子逃难,定陶太守就把自己的军粮拿出一部分来给他们……可是难民数量实在太多……”
    “而且其他太守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韩军说道,“我刚刚得到消息,下邳太守也遇到了不少难民,分了他们不少粮食。”
    “唔……”顾雎咬着笔杆子思索起来,随即问了一个让朱骏和韩军哭笑不得的问题,“你们的鸳鸯阵练得怎样?”
    朱骏苦笑道:“大人,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先解决援军们的粮食问题啊!你这——”
    “这有什么?”顾雎双手枕在脑后靠着椅背说道,“齐王殿下故意驱赶难民往我们的援军必经之地那里去,目的就是为了消耗我们援军的军粮。”
    “军中断粮超过一天,战斗力就要下降一半,超过两天,就会有逃兵,三天就会哗变,”顾雎冷笑道,“到时候齐王殿下只需将徐州围个水泄不通,我们的援军就进不来,就没有粮食,就可以一边围着我们,一边打援军,围点打援!”
    “而且援军一旦溃败……”朱骏禁不住细思极恐,说道,“徐州周围的州郡也无可战之兵了!”
    “所以他们的粮食问题很重要嘛……”顾雎咬着笔杆子说道,“徐州城外不是有个粮仓来的吗?”
    “泗水粮仓,”韩军说道,“在泗水东岸,北龙山下,平时通过淮水来运输粮食,自从齐王殿下起兵后,那个粮仓我们就没去过了。”
    “那边是什么情况?”顾雎问道。
    韩军上前拱手说道:“大人,根据我们的斥候回报的消息来看,齐王殿下并没有攻击泗水粮仓,也没有搬走里面的粮食。”
    “要不,让援军改道,路过泗水粮仓自己领走粮食?”朱骏突然灵光一现,说道。
    “这就是齐王殿下的另一个计策了,”顾雎眉头一皱,说道,“齐王殿下没对粮仓出手,肯定已经在粮仓附近设下了伏兵,只要附近郡县的援军过去搬运粮食,必定伏兵四起,不但丢了夫人还折了兵。”
    “这……那我们不是……”朱骏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来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