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功科陈圆圆》第158章 如火如荼的日子(二)

    “可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用,毕竟他们这么多年都没见过面了?”李小军问。
    “有没有用只有试试才能知道,不试怎么能知道呢?”李大伟道。
    “我们说试试当然可以,可就是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帮这个忙呢?”母亲拿不准。
    李大伟想了想说:
    “据我所知,孟功科一心为国为民,是个很有爱心的人,应该问题不大。往常在镇上开会时,我们经常见面,关系还算不错,我想如果我给他说说,他应该不会拒绝。”
    “是吗?老头子,如果这样那就太好了,那就辛苦你去跑一趟,求求孟功科,让他帮忙去说说,替儿子快点把媳妇找回来吧!”母亲比儿子还心急。
    李小军到这时也没有别的办法,有病乱投医,说不上还真能有用。急忙道:
    “爸,那就麻烦你辛苦一趟?”
    “不用客气,应该的,应该的,你是我儿子,为了你的前途和幸福,爸爸我山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我一定尽心尽力说服孟功科,让他替你找把兰小柔找回来,让你早日过上激情缠绵,失魂落魄,如火如荼的美好生活。”李大伟为了自己儿子的幸福,也为了让老婆放心,连忙答应。
    李大伟作为一个革命经验丰富,思想成熟的村长、革命干部,既然答应了老婆和孩子,就不敢马虎,经过一番思考,觉得很有把握时,才来到上观村找孟功科。
    听了李大伟的一番话,孟功科心想,这是不是也有点太扯蛋了,这么多年没有见面,还人家还记不记得自己都成问题,怎么去说话?同时也感叹李大伟为了自己儿子的幸福真是用心良苦,什么都知道,连儿媳妇的一些事都了解的如此清楚,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与自己的儿媳妇有什么不正常的革命关系呢。笑道:
    “李村长,你说的没有错,我以前和兰小柔确实是初中同学,关系也很好。可你也知道,多年不见,我一个农民,要权没权,要势没势,就不知人家还记不记得我,还认不认我?就这样贸然去见人家好像有点不太合适吧?”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兰小柔那孩子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她是个很念旧的人,更不是那种嫌贫爱富的势利小人。我还听儿子说,兰小柔经常提起你,说你是她最好的同学,对你念念不忘呢。”
    听了这话,孟功科心一动,不由得想起了他和兰小柔的过去。
    像当年上初中时,他们两个在一个班,一个漂亮迷人,一个英俊帅气,且都处在对感情的朦胧好奇阶段,兰小柔觉得他好,他也觉得兰小柔不错,所以相处比较亲密。同学们背地里都称他们是金童玉女,有一些不怀好意的同学背地里甚至称他们为潘金莲和西门庆。对于这些无稽之谈,他们都一笑了之。
    在友好的相处过程中,有一天,兰小柔害羞地递给他一张纸条。
    无人处,孟功科打开一看,不由得心跳加快,又惊又喜。
    那张纸条可不是一般的纸条,确切地说,那应该叫情书,是一个花季少女初恋,是一颗纯洁心灵对自己的召唤,而且表现得那么主动,那么勇敢,完全出乎孟功科的预料。
    面对这样一个花枝招展,婀娜多姿,美如仙子的少女,孟功科青春年少的心又何尝没有过心动,又何尝不喜欢她呢?可自己一个农家子弟,又没有父亲,完全依靠母亲一人支撑着生活,吃饭上学都有困难,哪敢向这方面想呀,所以只能压抑着,不敢有任何表现。可现在人家女子主动出击,怎么能不让孟功科又惊又喜呢?
    可无论兰小柔怎么主动,孟功科都不能不面对现实。
    现实是兰小柔是城里人,家庭条件优裕,听说父母和外公都是城里的大干部,要权有权,要钱有钱,要什么就有什么,算得上是一只金丝雀,小公主,虽然现在在这里上学,可总要回到城里去的,繁华的大城市才是她的天地。
    而自己一个农家子弟,除了英俊帅气、潇洒迷人、学习努力之外,一无所有,和兰小柔拥有的物质条件相比较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有癞蛤蟆想吃天儿肉之嫌,怎么能够相配呢?
    如果勉强在一起,不但会给兰小柔带来麻烦,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怎么对得起辛辛苦苦供养自己的母亲呢?由此带来的恶掠影响自己想都不敢想。
    有了这些顾虑,孟功科只能压抑自己的冲动,把自己对兰小柔的情感深深地埋在心里,硬着心肠,谢绝了兰小柔的一番情意,只答应做她一生一世最好的朋友。
    初中毕业后,兰小柔回到了城里,两人从此也失去了联系。
    现在听李大伟说兰小柔常常提起自己,知道兰小柔也许并没有完全忘记他们的过去,也勾起他的美好回忆,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是啊,有谁能忘记自己的初恋呢?那可是世界上最纯真最美好的感情呀!
    兰小柔是这样,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尽管这么多年杳无音信,可在日常生活当中,虽然革命工作很忙,为人民服务的胆子也很重,可有忙里偷闲,有时也会不由自己地想起兰小柔,毕竟那也是他的初恋,尽管很短暂,但却很美好。尽管没有情意绵绵,热血沸腾,如火如荼的场景,却很纯洁,很甜蜜,很值得回味,让人难以忘怀。
    现在既然知道兰小柔没有忘记自己,生活上又遇到了不如意,那是不是该帮帮忙呢?孟功科犹豫着。
    看见孟功科沉思不语,李大伟知道如何打动他,不由得笑道:
    “孟兄弟,其实这一趟你也不会白跑,如果你去了,说不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
    “哦,意外收获?什么意外收获?我是怕我去了不起什么作用,说服不了兰小柔。”
    “孟兄弟,这你就不用多想了,以你的能力,我想只要你去了,就有希望。至于说道意外收获,我想你是我们镇最年轻的村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昭然若揭,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家致富,共奔小康是你的最终目的。可你难道就没有听说过,‘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吗?你难道就没有发现,我们这里之所以这么穷,交通闭塞也其中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拿你们村来说,你们办了好几个厂子,货物不断进出,你难道就没觉得交通很不方便吗?”这是李大伟为了让孟功科出面去做兰小柔的政治思想工作,早就想好的。
    孟功科连忙点头道:
    “李村长,你说的一点都没错,我们确实感到了交通很不方便,直接影响了我们企业的发展。”
    “那你可曾想过,如果从我们这里修一条连接省城的高速公路,那将会是个什么景象?”
    “如果那样的话了,不但使得我们和省城连接了起来,也和周边的许多城镇连接了起来,对我们这里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你说的一点都没错,那你可知道兰小柔的外公是干什么的?”
    “以前只听说是省城里的大官,至于具体是干什么的,我就不知道了。”
    “不知道我就告诉你,兰小柔的外公现在是我们省最主要领导,说一不二。你想想看,在我们国家大搞基础建设的今天,只要你能做通兰小柔的工作,让兰小柔在她外公跟前说几句好话,帮我们修一条通往省城的高速公路,那不仅会给你们村的发展带来好处,也会给沿途的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好处,那可真说的上是利国利民又利己的大好事,你难道就不觉得很应该去一趟省城吗?”
    李大伟的一番话,直击孟功科的要害,对一个心怀国家和人民,一心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这确实很有吸引力,不由他不答应:
    “李村长,照你这样说,我觉得确实应该去,为了你儿子的幸福,也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就算是山刀山,下油锅,我都觉得值。”
    听了这话,李大伟开心地笑了,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有了这么大的甜头,不怕孟功科不卖力。接着又加了一把油道:
    “孟兄弟,我刚才说的还只是一个方面,如果说动了兰小柔还有其他好处呢。”
    “哦,李村长,还有其他好处?”
    “当然有了,我知道你是个想干大事业的人,就你们村子现在那几厂,说老实话,真有点小。要想干成大事,就不能受限于我们眼前的一片天地,要想办法走出去,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走出中国,冲向世界,那样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孟功科不由的连连点头,这个李村长眼光还真是不一般。忙道:
    “李村长,你说的没错,我最也时常想这个问题,要想发展,就不能鼠目寸光,不能只守着我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开阔视野,冲出亚洲,走向世界,那样才能有大的发展,才更有前途。可就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从哪里着手。”
    “兄弟,那你可知道我儿子是干什么的?兰小柔的舅舅又是干什么的?”
    “听说你儿子在机关工作,至于兰小柔的舅舅是干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那我就告诉你吧,我儿子是省发改委负责中外合资企业的干部,兰小柔的舅舅是省发改委的主任。”
    “是吗?要害部门,那又怎么样?”
    “如果他们能帮你们村引进一两家外国投资商,在你们村建立一两家中外合资企业,你认为会怎么样?”
    “那我们村的企业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直接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孟功科道。
    “那你现在是不是觉得更值得去一趟省城了?”
    “值,当然值!李村长,你放心,我这次去一定尽心尽力,一定要想办做通兰小柔的思想工作,让她回心转意,和你儿子破镜重圆,继续他们甜蜜而水深火热的日子,你觉得怎么样?”为了革命事业的大发展,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快乐,孟功科决心厚着脸皮去一趟省城,见见昔日心上人兰小柔。
    “好,孟兄弟,我相信你,我相信你一定能够马到成功!”
    “谢谢李村长的鼓励和信任,不过有一句话我不知该不该问?”
    “孟兄弟,我们又不是外人,你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李村长,既然你也懂得发展经济,又是村长,为什么不带领你们村的村民一起发财致富呢?”
    “孟兄弟,不瞒你说,我年纪大了,不想折腾,也折腾不起了,也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革命重担还是留给你们这些年轻人吧!当完这届村长,我也就该退了,让年轻人来接手吧。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我儿子能过得幸福,其他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
    孟功科点头,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李村长思想虽说有点消极,可人家也没妨碍自己。道:
    “李村长说的也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