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图南陆游柯》第132章 奔波前行

    梁图南笑了一声“我们走了但有一个人还留在这里。”
    陆游柯皱了皱眉“沈凤楼是邑王推荐的人,总不至于用他吧。”
    “自然不能用他,我说的是廖鸿雪。”梁图南敲了敲案几说道。
    “廖鸿雪?他一直跟在施瑞身边,并不懂排兵布阵之法,若是完颜尤反咬一口,到时候我们辛苦打下的基业要如何?难不成就这样丢掉吗?”世子爷看的十分长远。
    梁图南笑了笑“完颜尤现在也不好过,看似登上大位,顺风顺水,实际上他们内部的争斗从未停止,且不说大臣们与他不是一心,部落中多的是王位的继承人,他虽然公开了自己的身份,但又有多少质疑的?现在的他比起我们更加的危险,朝上多少大臣多少的王位继承人正死死地盯着他,一旦他露出一点破绽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他现在根本没有时间想来暗算我们,一旦他想出兵征讨,在他踏入城门的那一刻,他的王位也就不保了。”
    梁图南浅浅的笑了笑,陆游柯淡淡的说道“怕是催我们上路的圣旨马上就要到了,而此刻这是朝中内斗的时刻,我们只是回去路途怕是不好走。”
    “路途不好走才能证明皇后此次才是狗急跳墙,若是一路的阳关大道,我倒是要考虑考虑皇后是不是又有什么后招。”她打了个哈欠伸了伸懒腰,碧如寒潭的镯子在她手间摇晃,皓腕白雪,碧潭深幽,看上去很是动人。
    陆游柯不动声色的移开了视线,梁图南伸手理了理袖子“现在宁国公设施瑞一员大将,怕是找我们拼命的心思都有了,若是皇后得知我们回京的消息,在半路上埋下杀手,到时候我们两个就是危在旦夕了。”说是危在旦夕,脸上的笑意依旧没有停止。
    陆游柯早已习惯了梁图南的这幅样子,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头,并没有放在心上。
    两人这次回京身边带的自然是亲卫,身边皆是由梁图南一手栽培起来的,让北戎闻风丧胆的骑兵。
    虽说骑兵在帝京威力并不如在草原大,但这个架势摆出去足以唬人,且皇后虽然贵为国母,但终究是一个女人。
    即使她的娘家骁勇善战,但梁图南的骑兵也是经过特殊培训的。
    输人不输阵,起码气势上是不会输给帝京卫威的。
    所以两人虽然手握重兵,但打算带回去的还没有十分之一,一路上虽说有危险,但危险总是小的。
    已经是早春二月,春寒未消,草原上依旧是一片皑皑白雪看不到尽头。
    梁图南站在门外眯缝着眼看着远处,施瑞的主帐已经归了廖鸿雪所有,原本是一片赤红色的上书宁国府三个大字的军旗,此刻早已换成了黑色。
    上面的人名早已换了,战争结束,所有的队伍是要退回到安狮城内,待北戎内战结束,双方开启互市之后,原本在沙场上杀敌的士兵任务也会结束,再过几年,等到这片地方彻底平静下来之后,这些人会陆陆续续的离开。
    小部分军队继续驻扎在此,一方面是因为威慑,另一方面则是处理两国的关系,贸易往来。
    三月,嫩草探出。梁图南坐在马上看着身后城上的少年,笑了笑,冲他比了一个手势。
    转瞬打马,扬鞭而去。
    两人带着数千人星夜兼程赶回帝京的消息早已在朝中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
    一批大臣冒死进谏认为诸侯带这么多兵进入帝京,实在是有些越矩,简直是藐视皇上。
    还有一部分人不同意,认为诸侯王就应该有诸侯王的样子,且陆游柯队伍中还有重犯,若是有人想要劫持,带这么多人也是为了确保安全。
    双方说各的理在朝上吵成一片,但精神稍微好点,准备出来坐坐的皇帝,看到这个情况,立马回了后宫。
    第二日照旧是由邑王暂代职权处理国事,只是邑王对此事不发表任何看法,并没有说要如何处理,只是说此事由皇帝亲手处理,他没有权力处理此事。
    此事便如此搁置下来,叫嚣着不合祖宗礼法规矩的自然便是太子的那一拨人。
    而在一旁跟他们唱反调的自然便是四王的人。
    以前皇帝身体健康的时候,双方见面表面上还会客气客气,可现在双方见面不仅当对方是空气,有时候还会冷嘲热讽。
    当然文官是动嘴不动手的,武官并没有这么好的脾气,双方见面,轻则吵架,重则动手。
    这让两方的矛盾又加深了,新仇旧恨总会因为一个导火索而爆发。
    而后宫中人人也不平静,后妃们除了几个家世显赫位高权重的,剩下的整日便在啼哭。
    也不知是在为皇帝哭,还是在为自己的凄惨的命运哭。
    整个后宫也是乌烟瘴气,太后回京后整个人精神了很多,不知道是因为在外面休养疗效甚好,还是因为皇后已经称病多日。
    整个后宫的大权便交给了下面的几个妃嫔,现在的安家在后宫的声势越发浩大。
    不少存了心思的妃嫔便开始竭力讨好他们。
    生活中只有一点不舒心,便是安渺出乎意料的怀孕了。
    而贵妃则天天到太后的宫中哭,搅得她不得安宁。
    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只要能扳倒皇后,眼前的这些事情都不算事。
    所以太后便由着她三天一小哭,五天一大哭。
    反正此刻后宫都是安家掌控的,由着她闹,又有谁敢在背后嚼舌根?
    前朝原本有些消弭的安家力量,此刻已经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甚至比起以前势力更上一层楼,安家收买朝廷官员的力度比起太子的人要强上不少。
    在朝中,原本一些中立的大臣,此刻都因为诱惑或者是威胁,加入了四王的阵营。
    现在是四王阵营空前的壮大,前朝收买人心进行得火热,而后宫中虽然安家此刻正占据上风,但太后依旧在佛堂吃斋念素青灯古佛让人猜不出她的想法。
    虽说秦瞻现在已经代理国事,但在现在打得不可开交的两方人眼里,秦瞻倒是变成一个傀儡,虽说是傀儡,但双方都想将他拉到自己的阵营。
    无奈这位邑王殿下虽说不是朝中的老腐朽,但这左右逢源的本事倒是让众人吃了一惊。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双方都被他这样拖着,并没有说要加入哪一方,也没有说不加入哪一方,时间一长,双方都失去了耐心。
    但无奈现在最重要的是不是拉拢秦瞻,而是要趁现在陆游柯和梁图南没有进城之前,将双方扳倒。
    双方打的火热,没人注意到朝中的几个老官都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没有上朝许久。
    当然这些人身上都只挂着闲散的职位,这些职位并不是特别重要,若不是身后有家族支撑,怕是朝上没有几个人能想得起他们。
    当然也有几个人也盯上了世家大族,但因着自己官位不高,根基不厚,自然不敢威胁世家大族,所以只能好言相劝。
    孟家家大业大,自然是第一个被盯上,虽然孟鹤已经卸了丞相之位,赋闲在家。但没有几个人敢小瞧他。
    三朝老臣,德高望重,自然是拉拢的对象,无奈孟鹤不见客,而派去的这些人,因为官职不高,也不可能见到他。
    一般便是有孟儒来招待,虽然孟儒职位不高,但是背后有孟家撑腰,又有几个敢对他不敬的。
    孟儒为官几十载,门徒子弟几百,且有不少身居要位,每个人的算盘打得叮当响,若是能拉拢孟家到了自己的阵营,朝上怕是有一半是反对的声音会止息,但能请的动他又是谈何容易呢。
    孟家良相世家,即使现在孟家有些许的没落,但丝毫不影响孟家的地位,孟家虽然没有了长子,但还有一个长孙,孟家希望都在这个长孙身上。
    所以现在即使孟儒职位并不是很高,但在孟家却是十分受人尊敬的。
    官场上到处都是人精,自然有人懂得这个道理,也有不少人打算在孟儒身上下手,当然都被孟儒应付了过去。
    还有便是周家,情况与孟家大致相同,但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拉拢的对象则是周家的顶梁柱,周静。
    周静身为宰辅,自然属于众人拉拢的对象,且他的儿子有一个便是在四王手下。
    所以四王一党便觉得周静就是与自己一条心的,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人,周家的大公子周无名虽然在朝中只挂着一个闲散的职位,但真论起来,他才是周家的下一代主事。
    虽然他为人有官场的诸人格格不入,但他的才气满天下,没有在官场落下一个好声誉,但是在儒生中,名誉倒是十分的好。
    再加之,他对外宣称自己是个断袖,这一点倒是让不少官员有些避讳,毕竟若是跟她走得亲近一点,便会被人冠上断袖的名号。
    所有人都觉得是得不偿失,为了一个闲散的小吏,搭上自己建立了半辈子的名声,孰轻孰重一眼明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