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色冷花多情事程昊东南宫伊月》第147章 物是人非

    伊月小时候居住的檀溪县在襄阳市襄阳城西南。
    《梁书武帝纪》载:“东昏即位,高祖潜造器械,多伐竹木沉于檀溪,密为舟装之备。”按水经注应劭曰,檀溪当即襄水。元和志谓今已干涸。
    檀溪,又名檀溪湖,在襄阳城西真武山北面,和汉水畔的白马洞及江中蔡家洲具为佳境。
    尽管这里至今仍无亭榭寺院,楼台亭阁,但有罗贯中传神之笔把刘备马跃檀溪描写得那么神奇,那么动人,故千百年来不乏游人到此一顾,以凭吊历史之遗迹,寄发思古之幽情。
    伊月家住的地方,以前是檀溪县人口最为稀少的区域,当地只有几处晚清民国时的宅院。
    南宫伊月的家自从被烧毁以后,她就再也没能回来看过……
    凭借儿时的记忆,她找到了原来居住的地方…….
    但是,她却发现,这里早已经没有了原有的古雅风貌,就连被烧毁过后的痕迹都一点也找不到了。
    这里比原来要繁华了许多……
    附近搬来了很多居民,而且原来她们家的地方也成为了一家纺织厂的家属区。
    院子里面不知谁家说话很大声,伊月在院外都听得清清楚楚的,还有不知谁家的婶婶巴掌打在孩子屁股上面清脆的巴掌声,孩子的哭闹声,邻居的劝解的声音,老人晨起的咳嗽声,整个院子里热闹的很……
    一缕阳光照耀在伊月的脸上,清晨的阳光额外的温暖,照的她本来苍白死寂的脸庞,也露出了生动活泼的颜色。
    伊月敲了敲院门,已经有人跑过来开门。
    伊月见开门的,是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子,刚刚洗漱过的样子,头发上面还留有水滴,见到陌生人,一时有些害羞。
    “姐姐,你找谁?”男孩挠了挠头问道。
    伊月愣了愣神儿……
    “姐姐?”男孩轻声提醒发呆的南宫伊月。
    伊月回过神来,微笑说道:“我想问问这家纺织厂是什么时候建成的?还有这里原来住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会搬走?”
    这个时候,院子里的几位年轻人,估计是纺织厂里面的工人,走过来看热闹。
    他们见伊月是新来的面孔,还打听之前的事情,但是看起来她弱弱的一个姑娘家又不像是什么坏人,于是,如实的告诉了伊月,他们所知道的事情。
    “这位姑娘,我们纺织厂都在这里建了十多年了,我们是连人带厂还有家属一同迁移过来的,至于这里之前住的什么人,他们怎么的情况,我们就不清楚了。不知道你为什么打听这些?我们可能帮不上你的忙了。”为首的一个青年人诚恳的回答说道。
    伊月点了点头,心中失望难过,在这里看来是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线索了。
    她看着原来自己家的地方,现在如此的有烟火气,有人在此快乐的生活,她的心中的悲凉感也仿佛得到了一丝慰藉。
    只是,宋阿姨家那晚失火,让她想起了十几年前,这里的那场大火中,惊心的片段…..
    伊月在当时受到了刺激以后,以为忘却了一切,可是记忆的洪闸伴随着宋阿姨家的那场大火被再次打开!
    她觉得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失火那么简单!
    南宫伊月到附近寻找,想要找到附近的邻居打听一下当年失火过后的情况,可是,当年这里居住的邻居,基本都已经搬走或者外出谋生打工……
    不知不觉的,她走到了儿时最喜欢玩耍的清水河边。
    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思绪纷飞,想起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捉鱼戏水儿时快乐的情景,伊月不禁抿嘴微笑……
    可是随后,有居民将生活垃圾倒在了一旁的河水中,伊月仔细一看,上游的纺织厂拍出来的废水,也注入到了清水河中,当年的清水河的河水此时却已经不再清了。
    垃圾和脏水此时散发出恶臭来,南宫伊月从美好的回忆中走出来,她起身,发着呆,不知道此时此刻,到底要干嘛?到底该怎么办?
    这时,有一个年轻人,踩着河中间的大石头,跨越着,一步一步迈到了对岸。
    南宫伊月好似忽然想起了什么,快速的离开了清水河畔,搭上了去往二十里地外檀溪湖景点的山轮车!
    三轮车上面的大爷和伊月聊着天。
    伊月的思绪却不知不觉回到了儿时……
    那时,爸爸和妈妈会带她到檀溪湖玩儿。
    他们经常会一起来檀溪湖附近,这里景色宜人,一泓湖水,蓝蓝的轻盈诱人,夏日里是湖,秋日去了,阔湖会变成窄带,蜿蜒着如细带一般的,系在山腰下,变成为溪。
    岸边有一块大石头,能够容纳下他们一家三口,他们一家会在夏日里躺在大石上面,她会听爸爸给她讲故事,妈妈给她唱好听的歌,而在湖边附近居住的马叔叔会到湖里打渔做给他们吃……
    而马跃檀溪的故事,爸爸早在小时候,就讲给她讲过…..
    马跃檀溪的故事,在《三国演义》中被描写得那么惊心动魄,而留传在襄阳的民间传说,也可聊备一聆。
    传说,檀溪湖对面的蔡家洲,曾是蔡瑁的土地。不知何时,对面白马洞的一匹白马,常在夜间跃过汉水,跑到洲头尥蹶子撒欢,糟蹋庄稼。
    蔡瑁气得七窍生烟,发誓要弄个水落石出。他带着人马日夜埋伏,一连数日,什么也没有看到。
    就在他准备撤兵的那天晚上,突然从洲对面的山洞里跃出一匹浑身闪亮的大白马,窜到洲上,又是打滚,又是乱跑,然后大口啃食庄稼。
    蔡瑁一声呼哨,四周伏兵一齐甩出九百九十条绊马索,张开九百九十根套马绳,逮住了大白马,连夜牵回城,准备天亮宰杀。
    此时刘备正寄居荆洲,住在襄阳。
    半夜听到骏马长嘶,声音洪亮,便起身去看。俗话说,将士惜马,秀才爱书。
    他想,这么好一匹马,不可不救,便把它放走。白马淌出眼泪,屈下前蹄,向刘备点了三下头,然后一声长啸,飞奔而去。
    蔡瑁得知,气得咬牙切齿,眼睛发红。心想:“往日想杀你找不到由头,今天可是你自己找死,不除掉你这大耳怪,迟早要夺走我的地盘。”便来抓刘备。
    谁知刘备猜到凶多吉少,已掩面溜出了西门。蔡瑁笑道:“别看他出了门,还是瓮中鳖,罩中鸡,看我生擒了他。”带着人马一路追去。
    刘备逃到檀溪湖边,眼见湖水茫茫,追兵渐近,不禁失声痛哭。
    正在这时,那匹大白马忽地跃到眼前,咴咴直叫,贴近刘备屈下四蹄。眼看蔡瑁呐喊喧天,追至身后,刘备霍地抓住马鬃,翻身上马。只听一声怒吼,白马四蹄腾空,跃过檀溪湖,奔向万山丛中。真武山下深深的蹄印,就是大白马留下的神迹。
    ……
    大爷见伊月不再吱声,也没在继续聊下去,眼见到了地方,“姑娘,到了,就在这里下车吧。”
    “谢谢您了,大爷。”伊月将车费交给了蹬三轮车的大爷,然后便挥了挥手,走开了。
    刚刚她在清水河边,看到那个人在踏着石头,跃过河水的时候,她就想起了这里,她想起了和爸爸曾经要好的,住在马跃檀溪景点附近的马叔叔一家。
    她一边打听一边寻找,终于找到了马叔叔一家!
    当她敲开了马叔叔家的院门的时候,却发现马叔叔的媳妇喜凤,当年一个快人快语的乐天阿姨,现在却沉默寡言,不苟言笑,特别是伊月看到她的眼神,觉得有些不对劲,她的眼神中,有种惊恐的神色。
    伊月说明来意以后,喜凤却带着恨意推攘着将南宫伊月赶出门外!
    “我们不认识你说的什么马叔叔,滚!我更不认识你!”喜凤不留情面,近乎疯狂的推攘着南宫伊月,将她推出了门外。
    “喜凤婶子,你听我说,我只想…….”南宫伊月试图解释,这里是她唯一能够获得一丝线索的唯一希望所在。
    可是,喜凤的态度更加激烈,她破口大骂:“死丫头片子,你再不走开,我就放狗咬死你!快给我滚!”
    “哐当!”一声!
    喜凤家的大门立刻关闭了起来!
    南宫伊月被她推攘着,趔趄后退,差点摔倒,这个女人的力气还真的是不小。
    伊月觉得事情蹊跷,可是,如果再去冒然询问的话,她害怕这个疯疯癫癫的婶子,真的会放出大狗出来……
    她不死心,想要另外想办法再找那喜凤婶子问问,可是,这时,旁边有几位周围一位好心的邻居。
    她们悄悄的告诉南宫伊月,她的马叔叔早已经在十多年前,在檀溪湖里出工的时候,不小心落水淹死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