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纨绔王爷林冲紫薇》第498章 请君入瓮

    两人都使出全身本领,打了三十多个回合,势均力敌,不分胜败。
    陈五心想:没想到这小了还真有两下子!
    他又想使刚才那个“卧马回身枪”的绝招,所以,把长矛向前一刺。
    仡灌扎摆镗一架,陈五装作一趔趄,叫了一声,“哎呀,好厉害!”拨马就走。
    那仡灌扎举镗就下陈五头顶砸去,陈五一个“蹬里藏身”把身子躲在马腹之下。
    仡灌扎一愣神儿。
    就在他这一愣神的工夫,陈五的身体一下从马腹上出来,伸手一矛向仡灌扎当胸刺去。
    仡灌扎的武艺可比刚才那大汉要高多了,手也比他要快得多,他见陈五的矛冲来,摆镗一打,一下把陈五的长矛给架了出去。
    可是,他架过了之后却没有继续和陈五纠缠,而是一拔马调转马头向山上跑了。
    他的那些手下也跟着他往山上跑。
    陈五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是他见这些土匪跑了,还是非常高兴,举起手中长矛指挥着那些官军在后面紧紧追赶。
    这些官军摇旗呐喊,如潮水般向山上追去。
    追着追着,陈五突然发现了问题,前面的那些人跑着跑着,就都不见了影踪,不一会儿的工夫,一个人也没有了。
    那些官军也不知道往哪里追,只得硬着头皮四下寻找,可是找来找去因为他们地理不熟,迷了路,在山上转起了圈子。
    转着转着,突然从山石和大树的后边射来无数的乱箭,那些箭恰似飞蝗一般飞出,因为距离太近,而且猝不及防,一下射倒了几十个官兵。
    陈五忙指挥着官兵向树林里追,可是追到树林里也没看见几个人,不得不又重新回到山路上。
    可是他们一回山路,马上又不知从哪里射出无数只箭来,陈五所率的人马死伤了近五分之二。
    陈五害怕损失太多,林冲会不高兴,不得不率领兵马向下山走。
    他们刚走了不过,后面一声炮响,仡灌扎率领不知多少人马又从后面杀了出来,陈五只得反身抵敌,可是两军还没接触上。
    那些土匪却突然又藏在树林这之,接着从山上突然滚下不知多少个大山石把官兵砸死砸伤了不少人。
    陈五正指挥兵马想冲上山去,不知从哪里飞来一粒铁弹丸儿“啪!&的一声正打在陈五的额角,陈五大叫一声,拽马就走。
    那些官兵也跟着往下山跑,后面的土匪见官兵又退了,又四下里出现了,在后面紧紧追赶。
    这一仗,陈五所率的五千人马,损失近半,被林冲好一通臭骂,关了他三天的禁闭。
    林冲要亲率大军上山剿匪,公孙胜和诸葛景等人都劝他。
    诸葛景说:“王爷,土匪在山上,我们在山下,我们在明,人家在暗,人家多年生活在山中,我们的这些兵不熟悉山野之战,如果强行征剿,吃亏的一定是我们,所以,下官认为我们不必强攻,可以另寻良策。”
    林冲问他,“什么良策?”
    诸葛景说:“王爷你看,眼看着就要到八月十五中秋节,这是个大节呀,最热闹了,我们不如设个‘请君入瓮,瓮中捉鳖’之计。”
    “怎么请君入瓮,瓮中捉鳖?”
    诸葛景就把自己刚刚想好的一条计策跟岳飞说了一遍,林冲想了想,觉得不错,就同意了。
    接下来的几天,宣抚府各处贴出告示,要在八月十月这天在城隍庙立个擂台举办比武大会,挑选五名剿匪勇士。
    最后胜利的五个人第一名授七品武职,其余各授八至九品武职,全是实职。
    告示的言辞之中极尽毁蔑之言,消息一下在全四川传开了。
    大宋朝向来是重文轻武,对于练武的人向来轻视,很少给官职,这个消息对那些练武多年想从军当官的人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没用几天的工夫练武的都汇集于成都,准备参加擂台赛。
    再说龙鹄山上的匪道仡灌扎因为大败官军,得了许多军器军资,而且接下来的几天官兵也没敢来,他非常得高兴,在山寨之中大宴三天,尽情欢乐。
    这一天,负责在山下打探消息的探子拿回来一张告示给仡灌扎,说成都城内八月十五要城隍庙立个擂台办比武大会的事。
    仡灌扎一看告示中极尽毁蔑之言非常得生气,同时他听说四川的各种武士全来了,一时技痒。
    他自幼练武,又武艺高强,最喜欢跟人比武,就像是下棋好的人,最喜欢跟人较量棋艺一样,一听说有这样的事,他马上让人准备下山参加比武。
    仡灌凤凰听说哥哥要下山参加比武大赛,非常担心,马上上了山寨劝哥哥,“哥哥,官军经历了一场大败,没有再上山征剿,却搞了什么比武大会,我觉得这就是引我们下山的,你可不能上了人家的当呀。”
    仡灌扎不以为然地说:“妹子,你不要长他人志气,灭我们自己的威风。那些官军全部是酒囊饭袋,我跟他们交了几次手,哪一次不是打得他们屁滚尿流,他们全是熊包蛋,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我才不怕他们呢。”
    仡灌凤凰又劝道:“哥哥不过是侥幸赢了几次,上上次还是我出手救得你,那个宣抚使林冲我是见过的,一看就不是普通人,而且我听说他在内地是个非常有名的大将军,几次以少胜多剿匪,咱们可不能大意了。”
    仡灌扎刚要说话。
    仡灌凤凰阻止道:“哥哥,你先别说话,我先听我把话说完。你和那官兵交了几次手,你的长相人家都认识,你说你去比武,一旦让人家认出来,你不就完了吗?”
    仡灌扎摇头,抚了下自己脸上浓密的络腮胡子,“没关系的,等我把这刮了,就没人认识我了,我一定要打败所有的四川武夫,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苗人的厉害!”
    仡灌凤凰见苦劝不住,只得提出自己也跟着哥哥一起下山,顺便保护哥哥,仡灌扎同意了。
    兄妹二人带着七八个随从扮装拿了些山珍野味扮作山货商的模样趁着夜色偷偷地下了山,来到成都。
    因为明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成都城内非常得热闹,大街之上,人来乍往,川流不息;做买做卖,列立两旁,看灯的,看杂耍的,摩肩接踵。
    他们几个人觉得非常新鲜,东瞅两望地随着这些人各处游玩,十分得开心。
    一直玩到很晚,才在城隍庙附近的一家客栈内住下。
    第二天,他们刚起身,就从屋内的窗户看见楼下更加热闹了。
    几个人洗漱过后就出了门,只见城隍庙前人山人海,正中间高搭擂台一丈二尺多高,木板木术,芦席棚顶,摆台前挂了一串儿红纱灯。
    擂台的周围是竖着许多五色栏杆;擂台的两侧有一副对联,上写:“掌打南山苗山虎”;下联配:“脚踢北海仡灌龙”。横批书:“专捉苗王”。
    两边台口有梯子,供比武的人上下台用的,台上的西侧摆的是是兵刃架子,东侧摆了一张桌子,后面坐着一个书吏模样的人,他是录比武之人姓名和签生死文书的。
    擂台后面有上下场门,门上挂着半截红门帘,台后面摆着三张桌椅,应该是供考官坐的。
    东边还搭个观擂台,是供给那些达官贵人观擂的,在上边一坐,居高临下,非常得,而且还摆了好几张桌子,桌子上摆着几碟茶壶茶碗、瓜子糖块儿什么的。
    擂台之下站着不知多少看热闹的各地观众和一些准备参加比武的练武之人。几个小贩拿着装着小吃的篮子在人群中售卖各式小吃。
    过了一会儿,就听见有人高喊:“众人闪开,主考官大人到了。”
    众人纷纷让开一条路,一阵马挂銮铃响过,紧跟着,前呼后拥地来了一伙官军,为首的是三个人,他们是诸葛景和两名五品武官。
    三个人来到擂台前,下了马,上了擂台,在三个桌子后落座。
    仡灌扎等人挤在人群上向上张望,仡灌凤凰见这三个官员中没有林冲,多少有些失望。
    一个差役模样的人走到台前高声宣读了比武的各种规则和奖励的方法,每人胜一场可得五两纹银,连胜三局可得二十两纹银。
    宣布完了,旁边另一个差凤敲了下云牌。云牌当啷一响,宣布开擂了。
    台下刚才还吵吵闹闹的人立刻肃静下来。
    一个站在擂台最近的汉子一个“旱地拔葱”跳上擂台,因为这个汉子的上台身段非常得漂亮,下面一阵的叫好之声。
    但见这人身高八尺,身板儿挺直,头戴素缎八楞抽口壮士帽,迎面高挑一顶荷叶,颤颤巍巍,鬓角插一朵黄绒球。
    身着素缎儿的大氅,上面绣富贵花,里面是洁羊白的靠袄,洁白的中衣,上勒十字绊;胸前叠有蝴蝶扣;海底兜跟窄靿快靴,上有绿皮条和绿牙缝。
    那汉子先得意地向下面叫好的人拱了拱手,接着转过身子向三个主考官深鞠一躬,朗声说道:“在下高大年,二十三岁,自幼练武,遍访名师,这次来成都讨个功名,请三位大人多多指点。”
    诸葛景傲然地点点头,指了指说道:“好,录名去吧,记着要签生死文书的,打死打死,知道吗?”
    高大年一拱手,“在下知道了。”去旁边报上名,又签了生死文书。
    高大年签完了生死文书迈着四方步走到擂台当中站住,向台下一拱手,大声说道:“各位,在下高大年自幼学得几手花拳绣腿,却也有两把刷子,不知台下有哪位不怕死的敢上台与我较量几招呀?”
    刚才他露的那一手“旱地拔葱”非常漂亮,再看他的身形步法应该是武艺高强之人,所以他喊过之后一时竟然没有人应声,台上的人小声地议论着。
    高大年见没人敢上台与他打,非常得意,冷笑了一声,“怎么着,偌大的成都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敢与我高大年过几招儿的吗?”
    他话音刚落,一个矫健的身子突然从台上飞了上去,大声喝道:“小子休狂,小爷来领教你几招儿。”
    高大年一见来人,不由得眉头一皱,心中一凛,先生了几分怯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