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纨绔王爷林冲紫薇》第295章 加官进爵

    林冲在众人的扶持之下跪倒接旨。
    张迪宣读了圣旨:因林冲此次北狩、护卫康王有功,特晋封从二品太子少保,开国郡公爵。林冲的夫人张贞娘封二品诰命夫人。
    林冲谢了恩后,请张迪坐下来喝茶。
    张迪笑着说:“恭喜林少保了。”
    林冲客气地说:“公公同喜,公公不要走了,坐下来喝一杯酒吧。”
    张迪摇摇头,“酒就不喝了,要是能给碗好茶喝,最好不过了。”
    林冲连忙让人奉上茶来。
    张迪喝了口茶,缓声说道:“林少保,此次加官进爵一则呢是康王的竭力保荐,再则呢,皇上觉得以前……以前听信了某些大臣的谗言委屈了林少保,所以这次才降下隆恩。”
    原来,赵构感激林冲两次舍命相救,让自己两次死里逃生,又想把林冲收纳为自己的人,所以一回来就向赵佶细说了林冲在金国的种种英勇的壮举替林冲求官,赵佶也觉得以前有些对不起林冲,所以才给了这么大的官爵。
    所以,才派张迪亲自来传旨,让张迪把自己的意思说给林冲听。
    林冲说了些应酬感激圣恩的话,张迪刚要起身离开,却见赵幼悟走了进来。
    原来,林冲不在家,赵幼悟经常来照顾林家,慢慢地仿佛成了林家的人,来去也不用禀报。
    赵幼悟一直惦念着林冲的安危,听赵构说林冲眼睛和背部都受了伤,再也坐不住了,马上从宫里拿来了最好的眼药,骑马来到林府。
    张迪见到赵幼悟马上要下跪参拜,“公主殿下,老奴……”
    赵幼悟摆了摆手,“罢了罢了,这里又不是宫里,不用那么大的规矩。张迪,你来这时干什么呀?”
    张迪连忙说:“哦,老奴是来传旨的,皇上刚刚封了林大人为太子少保,晋开国郡公爵。”
    赵幼悟生气地说:“我们眼睛都没有,要这些破官儿有什么用。”说着话,眼睛已经有些泪光闪烁。
    张迪一听赵幼悟说“我们眼睛”四个字,略略呆了一下。
    赵幼悟也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忙掩饰道:“你还在这儿干什么呀,都传完了旨,快走吧,人家这里没有留你吃饭的意思。”
    张迪笑了笑,拱手离开了。
    赵幼悟见张迪走了,马上走到林冲面前轻抚着他的眼睛,“伤得重吗?”
    林冲让他摸得有些痒,推开她的手,“没事儿,你不用担心,还没瞎,只是金国的太医说在多养几日。小五哥,你近日还好吧?”
    赵幼悟已经长成大姑娘,已经对林冲芳心暗许,赵佶几次要把她嫁给蔡京之子蔡攸,都被她断然拒绝了。
    现在听说林冲叫她“小五哥”,嗔了他一眼,道:“人家一个女孩子家家的,你天天哥呀哥的,多难听呀。”
    林冲奇怪地问:“以前不都这么叫的,不叫‘小五哥’,那叫什么呀?”
    张贞娘已经把赵幼悟当成了林冲的第五个女人,笑着说:“官人,你不知道,你不在家里,多亏有公主照应,我看你以后你在咱们家里不如就叫‘五儿’算了,这样显得亲切,和一家人一样,是不是?”
    林冲戏谑地说:“她要是愿意当我的第五个女人,那倒是不错,可是人家是公主呀,怎么能当我的小妾呢?”
    张幼悟气得推了林冲一下,又用手掌在林冲的脖子上砍了一下,“就凭你这句话,冒犯公主有大不敬之罪,就该砍了你的脑袋。”
    众人哄堂大笑。
    张贞娘早就看出赵幼悟有下嫁之意,看了赵幼悟一眼,却对林冲说:“官人,咱们大宋男子有三妻四妾之说,五儿人家是公主,身份尊贵自然不能以妾的身份嫁进咱们家来,不如就以平妻的身份嫁进来吧?”
    接着转过脸问赵幼悟,用开玩笑的语气问道:“公主殿下,意下如何呀?”
    赵幼悟脸腾了全红了,忸怩着也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另外三个女人见状,都笑。
    李师师平时跟赵幼悟最要好,两人经常说些女儿家才能说的悄悄话。
    李师师走到赵幼悟面前,拉着她的手说:“看看,我们五儿脸都红了,五儿呀,今天爷回府是大喜的事儿,一看今天就是个良辰吉日,不如今天你就嫁到我们家来吧?”
    赵幼悟羞得不知该说什么好,推了李师师一下,红着脸说:“你们一家子人都欺负人,不跟人欠好了,我走了。”说着低着头转身走了。
    紫薇还在后面调笑,“公主殿下,你不跟我们几个娘们儿好,可以跟我们家爷们儿好呀。”
    几个女人又嘻嘻哈哈地笑了一场。
    第二天,童贯来到林府看望林冲。
    现在童贯不再担任枢密使,赵佶刚刚下诏封他为广阳郡王,却罢免了他的枢密使一职。
    原来,宋、金联手灭辽之后,金国指责宋国没有兑现诺言,没有按以前说好的攻下那几座辽国的州城,也拒绝了以前密约上说好的事成之后把辽国的燕云十六州给宋国的承诺。
    童贯没办法只好和金国谈判,最后宋国以二十万两银、三十万匹绢的报酬给金国,还以一百万贯钱向金租下燕云十六州。
    金军在撤离燕京前,把城内财物、人口搜刮一空,只留下一座空城给宋国。
    赵佶对童贯办的这些事非常得生气,可是因为这个国策又是在他的主持之下进行的,本来就是不得己而为之,有许多大臣并不赞同,他也深知这一点。
    所以,宋徽宗赵佶以童贯收复燕山有功加封他为广阳郡王,同时下诏解除他的兵权,由谭稹接任他的枢密使之职。
    童贯一时成为朝廷大臣们的笑柄,明里暗里都讥笑讽刺他,童贯不想在汴京呆了,要回老家,在离开汴京之前来看林冲。
    一老一少说了许多,童贯说到自己的委屈,几次老泪纵横。
    林冲递给他一块方巾,安慰道:“童老倌儿,你不要伤心难过,以我看来,那个谭缜并无执掌枢密院之才,我看用不了多久,皇上还得启用你。”
    童贯抹了抹眼泪,摇了摇头,“老了,不中用了,大宋国的将来还得靠你们这些年轻一代来执掌。”
    突然,童贯拍了自己脑袋一下,“看看我,真是老了,今天来你这里本来是有一件大事要说,说着说着给说忘了。”
    林冲问:“什么大事呀?”
    童贯压低了声音说道:“当今皇上有禅位太子之意,可是我刚刚听说你和康王打得火热,林冲呀,这件事你的脑子要清醒一些,虽说康王赵构素来礼贤下士,不过太子是将来的皇上,而且他一直非常看好你,你不能站错了队,铸成大错呀!”
    林冲来自前世,知道宋钦宗当不了几天的皇帝,最后的天下是康王赵构的,也就是宋高宗,但是他并不想把这些说给童贯听,也知道童贯这样提醒自己是出于好心,向他道了谢。
    一个月后,金太宗听说童贯被罢了官,非常高兴,马上命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率两路军大举南伐宋国,宋国边境连吃败战,眼看着金兵就要打到汴京了。
    惊慌失措的宋徽宗在下了一道“罪已诏”后,把帝位内禅给皇太子赵桓,自称太上皇。
    宋钦宗桓本来还想当皇帝,可是现在看见大厦将倾,几次推脱继位,在赵赵佶面前哭了几场,提出要让更有才能的赵构继任皇位。
    可是此时的赵构已经被赵佶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派到河北、河东等征兵筹饷筹粮,并不在汴京。
    经过赵佶的力劝,以及许多大臣的劝说,赵桓心不甘情不愿地继位当上新皇上改年号为靖康,也就是宋钦宗。
    因为近段时间,各路大军多派往各地防敌、剿匪,汴京城内只有区区7000,赵桓急忙下诏让各路大军来京勤王,最终只有张叔夜邓州知州,兼任南道都总管(都总管为总督一路军马之职)一支部队突出重围,抵达汴京城。
    此时金兵已经逼近京都开封,张叔夜到任后立即接到宋钦宗的手札,亲自率两个儿子张伯奋、张仲熊及部下三万人星夜兼程入京护卫。
    途径尉氏地方,便与入侵金兵遭遇,张叔夜率军且战且进,一路杀敌,于十一月底辗转到达京都。
    宋钦宗在南薰门亲自接见了浴血奋战前来勤王的张叔夜,接连赐予张叔夜延康殿学士、资政殿学士之衔,授予签署枢密院(枢密院的副长官)之职,委以指挥军事全局之重任。
    张叔夜向宋钦宗提议说:“现在敌人的锋芒正锐,还是请皇上暂时前往襄阳避兵。”
    然而形势之严峻已使张叔夜无法实施撤退计划,金兵进一步加紧了对京都的围攻,张叔夜临危受命,组织宋军在京畿地区开展了激烈的保卫战。
    他亲自率军与金兵连战四天,斩杀、俘获了大量的金兵,斩对方金环贵将二人,取得了局部范围的战斗胜利。
    宋钦宗大喜,派遣使者出京传递檄文,告示全国各道,宣扬褒奖张叔夜的战功,再次下令各州郡长官率兵勤王,并罢免主和的唐恪和耿南仲,而改命主战的何樐、孙傅为相,但可怕的是仍然没有将领前来援助。
    何樐、孙傅两人本是无能之辈,靠吹嘘拍马、阿谀奉承登上相位,登上相位之后他们不积极和众将团结守城,却做了一件非常荒唐,让人啼笑皆非的事——用一个骗子道士郭京抵御金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