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纨绔王爷林冲紫薇》第284章 调虎离山

    析津府这边,耶律淳因为自己屡战屡败,再也不敢贸然出击了,而是采取了坚城不出对策。
    双方进入了僵持的阶段。
    耶律淳在宋国生活多年,他熟悉宋军的实力和实情。
    他知道宋军远征而来,后续的粮草支援非常慢,他就要等着宋军粮草不继,兵将们都饿得不死不活的时候出倾城出击,那样就一举击败宋军,解析津府之围。
    而宋军这边,童贯指挥兵马连续攻了几天,死伤了几千人也没能攻下城池,而且天越来越冷了,那些宋兵不习北方寒气的宋军也因为连续几天的挫败和寒冷的天气,士气都极为低落。
    童贯非常清楚,自己远征而来,而耶律淳以逸待劳,这样下久地围城对自己非常不利,最大的问题是粮草不继。
    现在他们十万大军的粮草都需要雄州的谭缜供应,而这具谭缜一心是要取自己而代之,他非常担心谭缜用个什么借口,不给自己供应粮草,那么这十万大军就不战自败了,所以必须得速胜。
    可是辽军现在坚城不出,而且他们又攻城不下,想速胜的难度非常得大。
    所以,他把众将召集到自己的中军大帐商议速胜辽军的办法。
    几个将领提醒童贯,军中的粮草不多了,要马上派人去向谭缜要求粮草和补给。
    其实,这件事童贯早就知道了,他已经几次派人去雄州催粮,可是谭缜一直用恰逢冬季,粮草筹措和运输都不易为由让童贯再等些日子。
    童贯心里这个苦呀。
    他可以等,可是他手下这十万兵马天天得人吃马喂,等不了呀。他几次写了亲笔信用近乎哀求的语气请谭缜多少送一点过来,哪怕是十万担也行,但是谭缜并没有给他回信。
    童贯这几天急得整夜睡不着,行军打仗最可怕的就是断了粮草,一旦断了粮草,不要说大宋这样的军力,就是再强大的军队也会不攻自败的。
    可是,为了稳定军心,童贯不敢把这些事跟众将说,害怕一旦说出去,造成军心不稳,坏了大事。
    所以,当又有将领催粮时,童贯说道:“你急什么,老夫刚刚接到雄州谭大人的信,不日将有四十万担的粮草运来,到时候够你们随便吃的。”
    接着童贯又马上跟众将研究如何破城的事,有的将领提出用佯攻加土攻的办法挖地道攻城。
    马上有将领以天寒地冰很难挖地道加以反驳。
    接着,林冲又提出了一个假装退兵诱敌出城,分割包围的办法,可是问题是如何让敌军出城,一时林冲也没想出好办法来。
    众将正在议论,一名小校进来报说,雄州的谭大人派人送来粮草了。
    童贯一听大喜,忙问:“来了多少粮草?”
    小校道:“五万担。”
    童贯一怔,怒问:“你没弄错吧,五万担够干什么的?”
    小校连忙拱手,“大帅,小的没弄,真是五万担。”
    “押粮官是谁,把他给我叫进来!”童贯咬牙切齿地吼道。
    小校出去了,不一会儿的工夫,小校带着汪伯彦走了进来。
    童贯是认识汪伯彦的,也知道他是谭缜的心腹,他强压着满肚子的火气,很客气地上前道:“哎呀,这种粗笨之事怎么敢劳烦汪大人你亲自跑一趟呀?”
    汪伯彦很矜持地说:“谭大人知道粮草之事,事关重大,所以派下官特地走一趟。”
    童贯客气地请汪伯彦坐下,然后问道:“汪大人,刚才我听小校报说,你这次只带了五万担粮草来,是不是搞错了?”
    汪伯彦淡淡地说:“童相,没搞错,我这次来的确只带了五万担粮草。”
    童贯有些压不住火了,加重了语气,“汪大人,我这可是十万人马,天天人吃马喂的,五万担怎么够呀?”
    汪伯彦诡异地一笑,“童相,你不要着急,谭大人在雄州另外准备了四十万担,只不过……”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下来看了一下周围的众将,然后说道:“童相,谭大人有件机密之事让下官代言,您看,是不是……”
    童贯挥挥手,众将都出去了。
    汪伯彦让众将出去了,这才把赵构写给童贯的信拿了出来。
    童贯一看那信的内容,当即跌坐在椅子上,接着重重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怒道:“这不是釜底抽薪吗,这不是釜底抽薪吗,我这里正是用人之际,你们却要把林冲给调走,还要调走一千骑兵,林冲走了,我这里怎么办呀?”
    汪伯彦早知道童贯会这么说,他也早就准备好了说词儿,他站了起来,走到童贯跟前,皮笑肉不笑地说:“童相,林冲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皇城司公事,他走了,这里还有您这位老帅主持大局,有什么妨碍呀?”
    童贯不耐烦地摆摆手,“汪大人有所不知,这个林冲是老夫手中最重要的一张王牌,是老夫的左膀右臂,有了他,老夫打析津才有底气,一旦他走了,那是卸了老夫的一条臂膀呀!”
    汪伯彦收回了笑容,冷冷地说:“童相,你好好想想,是你童相这边的攻城重要呢,还是九王爷的安危重要呢,你这边就算攻不下城,也可以围着,可是九王爷那边要是出了什么差池,却是因为你童相不肯放人……你也知道的,皇上一直非常喜爱九王爷,差点立他为太子,一旦……”
    汪伯彦并没有把话说完,可是他知道自己该说的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童贯还是摇头,“不行,不行,绝对不行,我不能放林冲走,他一走,那一万铁骑由谁来指挥,那一万铁骑只听他的号令的。”
    汪伯彦面色一寒,冷冷地说:“童相,这一万铁骑要是没有了粮草,和一万头死猪有什么区别呀,现在九王爷还在雄州等着林冲呢,如果童相你不放人的话,那边早就准备好的四十万担粮草恐怕近日很难运来了。”
    童贯一听这话,彻底软了下来。
    他知道这个汪伯彦这是在威胁自己,如果自己不放林冲走的话,那四十万担粮草就不会很快地运来,要是那样的话,自己的这十万大军就会不攻自破,四散溃逃甚至有可能哗变甚至投敌,到那个时候,自己的这条老命就没了。
    过了好一会儿,呆呆坐在椅子上的童贯才万般无奈地点了点头,“那好吧,我放林冲走,可是汪大人你得向我保证,我一放林冲走,你那四十万粮草必须尽快运来。”
    汪伯彦见童贯答应放林冲走了,马上展颜一笑,“童相尽管放心,下官带林冲回去之后马上派人把那四十万担粮草送来。那现在是不是请那位林冲出来,让他跟我一起走呀?”
    童贯只得叫人把林冲叫了进来,把赵构的信给他看了,万般苦涩地说:“林冲,恭喜你升任正四品的左卫大将军了。”
    林冲怔怔地看着童贯,有些激动地说:“老倌儿,这个时候你让我走,你是不是疯了?”
    童贯长叹了一声,不由得老泪纵横,“林冲,你以为我愿意让你走吗?这不是被逼到这份儿上的吗?如果你不走,我这十万大军就得全部饿死……真是……真是老天不佑我大宋呀。”
    林冲这才明白童贯为什么要自己走,他看了看站在旁边的汪伯彦,沉思片刻,说道:“汪大人,你能不能容我再在这里多呆几日,等攻下了析津府,我立即率一万铁骑去护卫九王爷?”
    汪伯彦摇了摇头,“林大将军,康王那里可是揣着圣旨的,一天也不能耽搁,你放心吧,这里有童相呢,童相在军中几十年,他的本事难道不如你吗?”
    林冲还想争几句,童贯向他摇了摇手,悲怆地说:“好啦,林冲,你不要说了,你走……也算是帮我,如果你不走,那十万饿疯了的人马会把我这个老头吃了的。”
    林冲见童贯这么说,知道已经是无力回转了,不得不率领一千铁骑跟着汪伯彦离开的析津府向雄州而去。
    再说那谭玉林,星夜兼程回到了析津府向耶律淳说了谭缜用计把林冲调走了的事。
    耶律淳一听这话大喜过望,可是他还有些不相信宋人会这么蠢,他不顾身上的伤病,天天站在城头向城外的宋营远远地眺望。
    这一天,他远远地看着一哨约一千人的骑兵开拔远去,为首的是一员银甲将军,那银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而且这员将骑的是一匹赤红的战马,正是那个他最害怕的林冲。
    耶律淳见林冲真得走了,兴奋不己,哈哈大笑了起来,因为他身上有几处伤,这一笑,一下把伤口给抻了,他“哎呀”一声倒地地上。
    左右的侍卫吓了一跳,赶忙上前扶起他。
    他使劲地推开左右的手,几下扯下了身上的纱布,兴奋地大声喊道:“真是天佑我大辽国,天佑我大辽国!”
    他边叫着边走下城头,马上召集众将开会,研究晚上悄悄地出城夜袭宋军大营的事。
    众将并不知道林冲已经被调走了的事,都有些担忧地问:“大人,那宋营中的林冲勇不可当,现在宋营的人马比我们多出几万,我们打得过他们吗?”
    耶律淳难掩心中的喜悦,满脸笑容地扫了众将一眼,“各位,我告诉大家一件天大的喜事,那个林冲现在已经被调离此去,去雄州去了,我们不必再怕他们宋军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