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纨绔王爷林冲紫薇》第261章 洞内之战

    原来这方肥本来是方腊的一个原支叔叔,是个秀才,后来跟了方腊,经常给方腊出谋划策,被方腊提携着一路高升到宰相。
    可是后来吕将来了之后,跟着方肥争宠,慢慢地开始威胁到方肥的相位了,两人明争暗斗了已经很久了。
    现在,方肥见吕将落到如此田地,心里说不出的痛快。
    几个侍卫把吕将拖走了。
    方肥来到方腊的寝洞,深深一躬,方腊正生着气,看见方肥进来了,厉声问道:“怎么,方肥,你也要请假回家看老母吗?”
    方肥拱手道:“圣公,微臣从来没想过回家,微臣一定在要这里护着圣公,如果战到最后剩一个人的话,那就一定是微臣方肥。”
    方腊一拍桌子,“好,果然是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好好好,到底我们姓方的是一家人,到了关键的时刻还得是我们自己人。方肥,你坐下,跟朕说说你有什么事呀?”
    方肥四视了一下四下的侍卫,并不说话。
    方腊向那些侍卫挥了一下手,“你们全部退下。”
    侍卫全退了出去。
    方肥这才小声地说:“圣公,现在外面大兵人马众多,我们这里边不过才一千多人,微臣替圣公想了个意外之备。”
    方腊怔了一下,“什么意外之备?”
    方肥说:“微臣在这洞外的洞壁让人挖了一处小小的洞穴可能五六个人,微臣的意思,一旦宋军攻进来了,我军无力抵挡,乱军之中请圣公暂避此洞,等宋军离开了,圣公再从里面出来,重整起鼓重振大业!”
    方腊正为一旦宋军攻进来自己应该怎么办没有什么好办法躲避,没想到方肥给自己想了这么妙的一个办法。
    他一下站了起来下意识地拱了拱手,“方肥,朕要谢谢你呀。”
    方肥忙跪在地上,“皇上,这是一个做臣子份内的事,这是应该的呀,哪敢受皇上的谢呢。”
    方腊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方肥,这个洞穴那些挖洞之人……”
    方肥马上说:“皇上放心,那些挖洞之人,微臣早就把他们全部杀了灭口了,除微臣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知道。”
    方腊这才放下心来,伸手把方肥给扶了起来。
    方肥趁机又说:“圣公还有件事要跟您说。”
    方腊因为方肥刚才给出的这个主意,非常高兴,他马上说:“说说说,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方肥却犹豫了,看着方腊半晌也不开口。
    方腊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你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不说话呀?”
    方肥又跪下道:“圣公,这话事关重要,微臣不敢说,若圣公要听,请圣公先免了微臣的罪,微臣才敢说。”
    “好,朕赦你无罪,你说吧。”
    方肥这才说道:“圣公,刚才微臣进来时遇见吕将因为想离开此洞来惹怒了皇上,微臣以为,现在这个洞里除了他吕将之外至少还有十几、二十几个人也有这样的想法,尤其是一些将领。”
    这事方腊也想到了,可是他也是没想出好办法来,总不能把这十几二、二十几个全部杀了吧?
    他看着方肥,有些为难地说:“方肥,你不会是让朕把这些人都杀了吧?”
    方肥摇了摇头,“圣公,微臣不是这个意思,也没有请圣公杀了这些人,微臣想只要圣公杀一个人,其他人就不敢再有此念了。”
    “杀一个人?杀谁?”方腊突然想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要朕杀了吕将?”
    方肥重重地点了点头,“正是。圣公,杀了他就可以杀鸡儆猴,以儆效尤,震慑全军,再不会有人敢有逃跑的念头,也必将齐心协力抵挡官军了。”
    方腊站起身来回踱了几步,前后想了想,咬了咬牙,“好,方肥,这件事就由你去办。”
    方肥连磕了三个头,“圣公圣明烛照,微臣请旨去办这事。”
    方腊点了点头,拿起笔纸,亲自写了份圣旨,盖上玉玺给了方肥。
    方肥拿着方腊墨迹未干的圣旨来到狱洞把吕将这个政敌给杀了。
    方肥这一招是借刀杀人之计。
    以前,方肥和吕将两人为了争权斗来斗去,多是方肥失败,方肥正是要借这次机会报了以前的大仇。
    不说方肥为了自己妙计除了吕将而得意洋洋。
    再说洞外的宋军,林冲和众将连续开了几次军事会议。
    原来林冲的计划是进攻前洞的部队是佯攻,偷袭后洞的是实攻,但是他认为后洞的压力过大,所以,他改了主意,他认为进攻前洞的部队只有实攻才可能吸引贼军的兵力和注意力,这样可以替后面韩世忠和陆云天两兄弟分担偷袭的压力。
    除了这些之后,林冲还和众将把攻洞的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想到了,也都做了相应的准备,最终决定第二天攻洞。
    第二天,林冲身着龙鳞甲,立在一个洞口前,面对着几万将士,大声地喊道:“各位兄弟,此战你们必须做到人必带伤,刀必带血,战后本官要逐一检查,如果你们当中哪个身上没有伤,刀上没有伤,本官必立斩了你们!”
    众将士齐声应道:“尊命。”
    林冲一伸手,“别忙着应,本官的话还没说完,本官要你们人必带伤,刀必带血,本官也要和你们一起杀进洞去,战后如果本官身不带伤,刀不带血,尔等可斩了本官这颗头,献给皇上!”
    众将一听这话,都惊得目瞪口呆。
    韩世忠拱手道:“恩公不可轻动,您是大军主将,主将的主职是指挥全军的,而不是冲锋陷阵,恩公你冲锋陷阵,要我们这些将领何用?”
    众将也一同来苦劝。
    林冲一摆手,“行了,本官此意已决,你们不必劝了,劝了也没有用,来人呀,替我拿戟备马!”
    花荣把龙吟戟拿给林冲,林冲把龙吟戟一挥,“进攻!”
    几万人马马上分兵两支,一支由林冲亲自率领冲进洞里各洞寻查,另一支来到西溪河,在那个老农的带领下来到那个河段纷纷跳下河向河底的洞中游进了另外的洞里。
    林冲手持龙吟戟身着龙鳞甲率领兵士们在一个洞里慢慢地向前走,突然从里面射出如蝗虫般的箭矢。
    众将士忙用手中的兵器拨打那些箭矢,但是因为里面射出来的箭太密集,一下有几十个兵将倒在地上。
    林冲因为身上穿着龙鳞甲那些箭射在他身上不能穿透,纷纷坠在地上,但是还有一枝箭射在林冲的手掌上。
    花荣见了上前要护着林冲,林冲眼一瞪,大喝了一声,“退下!”喊罢,他一伸手把那枝箭从手上拔了下来,扔在地上。
    血从他手上的伤口淌了出来,林冲不管不顾,就像没受伤似的,挥动着龙吟戟带着众军奋力往前杀。
    因为林冲的步伐太快,加上他身上穿着方腊的盔甲,手中拿着方腊的兵器,洞内的光线也比较暗淡。
    那些贼兵弓箭手还以为方腊不知从哪里冒不出,不敢往他身上射箭。
    林冲冲了过去,挥动手中龙吟戟连杀了二十几个弓箭手,其他的弓箭手见势不妙,扔下弓箭调头就跑。
    林冲率兵往里追杀。
    众军杀到另一个洞里,林冲看见一个胖大的和尚,手持一条浑铁禅杖大声吼叫着带着不知多少贼兵从洞里冲了出来。
    这个人正是邓元觉,他见到宋军到来分外眼红,大声嚎叫着,声音把整个洞都震颤了,非常得恐怖。
    林冲见状。怒喝了一声挥龙吟戟直取邓元觉。
    那邓元觉叫了一声“来的正好!”就和林冲战在一处。
    两人手中的兵刃一撞,“当”的一声巨响,二人都感觉手中一震。同时叫了句,“好大的力气!”
    林冲展颜一笑,说道:“好好好,林冲总算遇上了一个对手了,来将通名,本官戟下不死无名之鬼!”
    邓元觉一声冷笑,大喝了一声,“某乃国师邓元觉,小娃娃,你着家伙吧!”
    说着扬起50斤重的禅杖向林冲头顶砸去。
    林冲举架龙吟戟向上一迎,又是“当”的一声响,接着林冲把戟往横里一扫,顺着禅杖杆向邓元觉的两手扫了过去。
    邓元觉知道林冲手中这杆龙吟戟的厉害。
    这杆眼龙吟戟是他和九九八十一个弟子用了一百八十斤九天玄铁和九十九条灵血的血炼成的,颇具灵性,尤其是一沾上血,这杆戟会嗡嗡作响有如龙吟,所以,方腊才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龙吟戟。
    这杆戟一旦叫起来,更是有如神助,碎石破铁,无坚不摧。
    所以,他见着林冲手中那戟马上就要削到自己的手,来不及反应,只得撒开手中的禅杖,调头就跑。
    邓元觉一跑,他手下的兵也跟着往后跑。
    林冲率众军在后面掩杀,一时之间不知杀了多少个贼兵。
    林冲紧紧跟着那个邓元觉,眼见着他快掉了,林冲心中一急举着那只带血的龙吟戟奋力向前一掷。
    那杆龙吟戟由于一条银龙轻啸着飞向邓元觉,“扑”的一下正扎在邓元觉的后背,邓元觉身子一颤,晃了两晃,扑倒在地。
    林冲飞身过去,一戟割下了邓元觉的头,举在手上高喊着:“众贼兵听真,你们的国师邓元觉已经死了,方腊已经被捉,你们不用再抵抗了,不抵抗投降者赦你们无罪,有敢再不降者定斩不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