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纨绔王爷林冲紫薇》第111章 连升三级

    高俅冷眼看着蔡攸,冷冷地问:“蔡大人,有何不可?”
    蔡攸斜了林冲一眼,对高俅说:“高太尉,官职是朝廷名器,自我朝开国以来,还没有一个人能一下从一个正四品的左卫大将军连升三级升为从二品的兵部尚书,这样轻易升官置朝廷的脸面于何地?”
    高俅嘿嘿冷笑了一下,“蔡大人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对了,我想起来了蔡大人现在是龙图阁学士、淮康军节度使,正好是正三品,升从二品是名正言顺,要不然这趟差事就请蔡大人辛苦一趟,怎么样?”
    “你!你!你!”蔡攸气得连续说了几个“你”字,最后说了句,“你荒唐,国家大事,你怎么能如此儿戏?刚才我不是说了吗,我不能去……”
    高俅哼了一声,大义凛然地说:“蔡大人还知道我们现在说的是国家大事,老夫以为正因为这件事是国家大事,而且形势危急,才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既然你蔡大人不愿意去,”
    说到这里,他扭脸看了林冲一眼,继续说道:“那就只好让林大人去了,可是要林大人去却不授予合适的官职,让林大人如何统率那些骄兵悍匪?如何能平定内乱,内乱不平,国家如何能安宁?”
    赵佶摆了摆手,“好啦,好啦,你们俩个不要吵了。”点手指了指童贯,问“童贯,你说说你的看法。”
    童贯也觉得这么让林冲一下从正四品升到从二品多少有些过分,可是他认为林冲是自己的人,如果林冲能升到从二品的官,自己这一派的实力就增强了。
    所以,他拱了拱手道:“老臣赞同高太尉所议。”
    赵佶捋了捋胡须,沉吟了片刻,看了看林冲,又看了看蔡攸,“蔡攸,拟旨吧,封林冲为河东征剿大都督,领兵部尚书衔,钦差大臣……”
    蔡攸看着赵佶,眼神有劝阻之意,赵佶淡淡地笑了笑,“朕还没说完呢,你以监军副使之职和林冲一同去剿匪。”
    蔡攸怔了一下,他万万没想到赵佶会让自己跟着林冲去剿匪,而且只是个监军副使。
    他还要再说,赵佶向他使了个眼色,不让他说话。
    蔡攸只得去拟旨,林冲跪在地上谢了恩,却并没起来。
    赵佶看着他问:“林冲,你还有什么事呀?”
    林冲一拱手,“臣斗胆请皇上再下三道旨让为臣带走。”
    “哪三道旨呀?”
    “第一道旨意是给所有愿意受招安之人赦书,赦免了他们作乱之罪;第二道和第三道旨意,请皇上封曾头市的曾弄和他的五个儿子,还有宋江、卢俊义两人相应的官职,另外,对其它的受招安的人也赏赐些东西,以安其心。”
    赵佶想了想,点了点头,又让蔡攸似了三道旨。
    第一道旨意是赦书,赦免所有受招安之人的作乱之罪;
    第二道旨意:封曾弄为步军观察使,曾家五子封为正七品的员外郎,辖下所部统归河东征剿大都督调遣。
    第三道旨意:封宋江为步军观察使,卢俊义为观察副使,余下头领各有赏了些御酒,金银牌面,红绿锦段,表里之物,辖下所部统归河东征剿大都督调遣。
    同时让高俅从禁军调二百锦衣校尉,再调了五百民夫和林冲、蔡攸一起去。
    蔡攸把所有的四道旨意写好了,赵佶叫来掌印太监拿来玉玺用了玺,太监把那四道旨意交给了林冲。
    林冲又谢了恩,这才和高俅和童贯从宫里退了出来。
    两人刚出宫门,童贯拱了拱手,“林大人年纪轻轻就当上从二品的高官,老夫恭喜了。”
    高俅也拱手贺喜。
    林冲当然知道高俅和童贯两人让自己升官各自的心思,不过他还是非常客气地向两人分别鞠躬致意,“林冲能得此官,实在是两位大人的提携、栽培所致,林冲在此多谢了。”
    三个人又各自客套了一番,拱手作别,各自回到自己的府里。
    贞娘等人听说林冲连升三级成了从二品的大官,都满心欢喜。
    夏婉秋吩咐茗烟让人在院子里扎了四座喜棚,上面结彩悬花,下面陈设笙箫鼓乐,又吩咐人去采买海味,酒肉,乾食等物,大摆流水筵宴,宴请街坊四邻和上门贺喜的官绅亲友。
    林府一连热闹了三天,直到第三天晚上,贞娘特意让夏婉秋在后院里又摆了一桌酒,三个妻妾陪着林冲喝酒,边喝边唠家常。
    一家人正欢欢喜喜地说着话儿,紫薇从外面走进来,走到林冲的身边,一脸喜色地说:“爷,家里来客人了,你还不出去接一接。”
    林冲扭过脸问:用开玩笑的语气问:“什么样的贵客好大的谱儿,还得本大都督亲自去接?”
    “爷去看看就知道了。”
    “非得我去吗?”
    紫薇笑着说:“不仅爷得去,大奶奶,二姨娘,三姨娘也得去,尤其是二姨娘,这位贵客可是二姨娘大大的恩人呢。”
    李师师问:“不会是那位替我在绕凤楼受委屈的李姑娘吧?”
    紫薇抿着嘴点点头,“还是二姨娘聪明,正是那位李香云李姑娘,刚刚从西京回来的,是皇城司的人给送来的。”
    张贞娘和夏婉秋也知道李香云换李师师的事,而且前几天也听林冲说了,皇上把李香云赏给林冲的事,没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林冲带着三个妻妾从后院出来,见两个皇城司的锦衣校尉护着李香云站在院子里。
    那李香云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如同一朵盛开的花,几个女子暗暗惊叹她的不凡美色。
    李香云见了林冲和三个妻妾来了,忙上前躬身施礼。
    张贞娘和夏婉秋一见,同时愣住了,看了看李香云,又看了看李师师,两人对视了一下。
    张贞娘上前挽着李香云的手又仔细地端详了一番,笑着对夏婉秋说:“三妹妹,以前我就听三妹妹说李姑娘长得和三妹妹一模一样,我还不信,今天看了真人,真是信了,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像的两个人呢。”
    夏婉秋提醒道:“大姐,天气热,别让李姑娘在院子里站着,咱们屋说话儿吧。”
    三个女人陪着李香云往后院走。
    林冲吩咐茗烟给两个皇城司的锦衣校尉各拿了一百两银子,两人推辞了一下接了银子,走了。
    林冲又回了后院,见紫薇已经给李香云添了把椅子,请李香云和张贞娘等三人坐在一张桌子上。
    李香云是个晓事的人,当然看得出来这张桌子坐的都是林冲的妻妾,所以,站着推辞不肯坐。
    张贞娘等人劝,她还是不肯坐。
    林冲向李香云招了招手,“来来来,你坐到我身边来。”
    三个女人又劝,李香云这才坐在林冲身边,李师师让紫薇添了套新餐具,亲自把筷子双手递给李香云,然后又亲自给李香云斟了杯酒,自己也倒了一杯,双手端起来,“姑娘舍身相救之恩师师一直想报,只是没有机会,这次姑娘来了,请受师师一谢。”
    李香云端起来,“二姨娘客气了,恩公几次救我性命,大恩难报,能舍身相救,是香云的福气。”
    夏婉秋笑着打趣道:“这马上都要是一家人了,还‘恩公、恩公’的,李姑娘得改改称呼了,跟着我们叫爷就是了。”
    李香云脸一红羞涩地低下头。
    张贞娘见状,嗔了夏婉秋一眼,说:“三妹妹,李姑娘刚进家里来,有些事还不适应,你就不要逼她了,等把喜事办了再改不迟。来来来,李姑娘,吃菜吃菜。”说着,给李香云夹了菜。
    李香云点起来,落落大方地说:“三位太太,香云出身寒微,不敢有非份之想,只想着几位太太能收留我在府里当个丫头使就知足了。”
    几个女人听她这么说,都怔了一下,相互看了看。
    她们本以为,李香云进府来就要当林冲的小妾,可是现在听她的意思,似乎是并不想愿意,只想当个丫头。
    夏婉秋脑子转得很快,像是突然想起一件事,问林冲:“爷,你这次去梁山要带哪个去服侍你呀?我看不如就叫李姑娘陪着爷去吧。”
    林冲摇了摇头,“我这次去梁山比上次在危险三倍不止,她是个女儿家的,不方便去,就让她留在家里就行了。”
    站在林冲身后的紫薇说:“爷,我是不怕危险,还是我去吧。”
    紫薇的一声爷,张贞娘、李师师、夏婉秋三个都愣了一下。
    在林府里的称呼大有讲究,张贞娘是首妻,所以称“官人”,李师师和夏婉秋两个妾称“爷”,其它的丫头、仆役都称“老爷”。
    现在紫薇突然称林冲为“爷”,三个女子都有些吃惊,紫薇也意识到自己称错了,窘得满脸通红,低着头搓着衣角,不再敢说话。
    林冲回头看了她一眼,笑了笑,伸手拉起她的手,对着三个妻妾说道:“有件事跟你们三个说一下,我打算把紫薇收到房里做个我的第三房妾,喜事嘛,明天就办,你们三个准备一下。”
    三个女人正叽叽喳喳地商量着明天怎么办喜事。
    张贞娘的丫头锦儿从外边走进来,在张贞娘耳边小声地说了几句话。
    张贞娘一下笑了,“今天晚上是怎么了,来了一个,又来了一个。”
    众人听了,都看着她,林冲问:“又谁来了?”
    张贞娘站了起来,对林冲说:“官人,这可是位贵客,你得和我一起去迎接。”
    林冲奇怪地问:“到底是谁呀?这么大的谱儿?还得咱们俩一起去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