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紫薇》第686章 新君时代

    林冲这边刚要准备再打下一城,突然从杭州来了个太监宣旨。
    林冲赶快设摆香案,接旨。
    这个旨意是赵构和赵眘联名下的旨意,让林冲把帅印和军队交给韩世忠,马上进京议事,一刻也不要耽搁。
    林冲有点儿奇怪,什么事呀,还得两个皇帝一起下旨,还让他交了帅印和军队马上回京。
    就私下问那个传旨的太监,“陛下为什么这么着急召我回京呀?”
    传旨太监长叹一声,又四外看了看,这才小声地说道:“不瞒王爷您说呀,太上皇已经是病至膏肓,去日无多了。”
    林冲回到京城进宫一看,原来赵构真的病危了。
    那个太监连家都没让林冲回,直接带着他进了宫,来到赵构的的寝宫。
    赵构的寝宫内站着赵眘、赵璩,万俟卨、赵鼎等大臣。
    赵构正在安排后事,而众臣都劝他安心养病,早点痊愈。
    赵构见林冲来了,无力地挥了挥手把林冲叫到自己跟前。
    林冲赶到赵构的病榻前,给赵构识了一礼。
    赵构眼泪都掉下来了,“爱卿啊,朕还以为见不到你了,没想到我们君臣还能见最后一面。”
    赵构说得情真意切,林冲不免也有些感动。
    林冲连忙说:“官家,臣一接到圣旨,立即就回来了,看见官家您圣体不适,臣实在是难受,请官家安心将养圣体,早日康复,此乃我大宋国之幸,江山社稷和百姓之福。”
    “林爱卿,快快请起。”赵构让林冲起来,坐在他的龙榻之旁。
    又指了指赵眘,示意赵眘来到自己身边。
    赵构拉着赵眘对林冲说:“林爱卿啊,昔日刘备在永安城病危托孤,将他的幼子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诸葛亮自此对蜀汉殚精竭虑,竭尽忠诚辅保刘禅忠心耿耿啊。
    现在,朕也把这孩子交付于你,希望你能像诸葛亮一样,又指了指其它的大臣,希望你们这些人也要像诸葛亮一样竭力相辅。勿负朕心。”
    众臣连连点头。
    林冲知道赵构这是托孤
    赵构托的这个孤表面上和刘备托诸葛亮差不多,可是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区别。
    刘备托孤诸葛亮,是先封他为丞相,李严为副相,可是赵构并没有封林冲什么官,而且还让其它的大臣一起辅佐。
    简而言之就是让他办事,却不给封官,这是在历代皇帝托孤中也是非常少见的,也是很不寻常的。
    赵构又让赵眘向众大臣施了一礼。
    众大臣连忙都跪在龙榻之前,齐声道:“请官家善保龙体。臣等一定竭尽全力,忠心辅佐朝纲。”
    赵构泪如雨下,闭目而逝,众人这才放声大哭。
    赵眘以万俟卨为首、赵鼎为副主持了赵构的丧事大典。
    等办完了赵构的丧事,林冲正准备去找赵眘商量继续进攻蒙古的事,却得知自己的儿子林自强被提升为右仆射加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
    家里为了这件事欢庆了几天。
    可是没过几天,林冲自己也接到圣旨,免去他枢密使等实官之职,只留了个太尉的虚职。
    林冲知道这是小皇帝要夺他的兵权,因为这个小皇帝是自己的儿子,他也不愿意跟他计较,乐得在家享受天伦之乐。
    过了几天,他又听说赵眘传旨,从全国选拔能工巧匠啊一共二万多人给他造宫殿,而且是豪华宫殿。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议论纷纷,一开始都觉得这个小皇帝和赵构不一样,没想到赵构一死,他比他老子还能豁豁钱,还会贪图享乐。
    这还不算,又过了几天,赵眘又传旨,在各州县选拔绝美女充实后宫。
    赵眘天天在宫中是歌舞欢宴,好不快乐。
    不仅贪图享乐,他还跟他以前的皇帝也跟着修道炼丹吃药。
    命人在宫中铸了一个铜人,铜人手里托着一个盘子叫玉露盘,专门在半夜三更接这个露水。
    然后露水和那些玉沫子、丹药之类的东西混在一起吃下去以求长生不老。
    众大臣对赵眘的这种改变都大为诧异,以赵鼎为首的大臣纷纷给赵眘上表,劝赵眘节险办事,励精图治。
    可是赵眘把所有的这些折子全部压下来,不予理睬,依然如故,而且还提升了汤思退为参知政事兼任枢密都承旨,以副相之职行宰相之责,把林自强架空了。
    汤思退身登高位,立即向赵眘提出“宋蒙议和”的外交方略,这个宋蒙议和的方略有一个内核,就是打压以林冲为首的一些主战派的武将。
    为了讨好赵眘,汤思退还提向加征税赋为赵眘在各地修建漂亮的行宫,还提出让赵眘去各处以视察。
    没多久,就让户部拿出一大笔银子在各地修建行宫,从中大捞银子,中饱私囊,一时引得众臣激愤,纷纷上折子弹劾他。
    可是赵眘还是不理不睬,继续支持汤思退,汤思退因为有了赵眘的支持,更加肆无忌惮了。
    先派自己的亲信枢密院承旨陈康伯去和蒙古密谈议和之事,接着又派自己的党羽在全国各地奇花异草怪石珍禽,桃杏芭蕉松柏等东西,不仅替赵眘在各地修了许多行宫,也给自己在各地修了不少漂亮的园子。
    一时间大臣激愤,黎民百姓更是怨声载道。。
    又有大臣上折子弹劾汤思退,赵眘啊还是一个字儿也听不进去啊。谁劝他他贬谁。
    今儿把这个罢了官,明天把那个给下狱了,甚至还杀了几个人。
    接着赵眘又下旨封赵璩为枢密使和兵马大元帅掌握天下兵权。
    赵璩这人知道自己的本事不高,无力担这么重的担子,但是他很聪明,无论大小事情,一有什么事就去找林冲问计。
    基本上是林冲让他干什么,怎么办,他几乎全按林冲的意思办差,一时之间,林冲有了“闲居枢相”之称。
    这引起了汤思退的不满,汤思退为掌实权以后,林自强以有病为由上书辞了宰相之职,闲居在家。
    赵眘马上把汤思退扶了正,让他当了宰相。
    汤思退当上宰相的第一件事就是劝赵眘让赵璩当枢密使,因为他知道赵璩这个人胆小怕事,而且没什么大意思,让他当这个武官之首,便于控制。
    赵眘马上同意了。
    可是,赵璩当上枢密使之后却倒向了林冲,这让赵眘和汤思退都没有想到。
    这一天,汤思退来找赵璩,“枢密使,您这么高的职位,干嘛有事儿总是去问林冲呀?他不过是个无实权的王爷而己,而您可是一朝枢相呀。”
    赵璩呵呵一笑,“汤相,林冲是个老臣,他足智多谋,长于兵事,文韬武略过人,尤其受过先帝的托孤,我遇着些事去问问问他,讨些主意,有什么不好啊?”
    汤思退一听,“枢密使,你这么做可不对呀。你可别忘了,你是皇亲国戚,现在又是枢相,那林冲不过是一个异姓闲王,他算得了什么。
    话又说回来了,官家之所以罢了他的官,让他闲居在家就是要把我们大宋国的所有的兵权都得揽过来,不能让外人掌控,现在,你总是去找他林冲讨主意,都按他的意思办差,那岂不白费了官家的一番苦心吗?”
    赵璩不以为然地说:“汤相你是不是过虑了,我赵璩又不是傻瓜,当然知道轻重,我只是问他的计,如果他的计策不好,我也不会听,兵权还在我们赵家的手里,怎么会白费官家的一番苦心呢?”
    汤思退说:“枢相,你这么做时间长了就会大权旁落呀,林冲这个人~~心怀叵测,时间一长要是让他掌了实权之后,那可是后患可无穷啊。”
    “哦?”赵璩一听,“算了吧,汤相,你别说得那么玄乎啦,我觉得至于这样。”
    汤思退摇了摇头,“我说,枢密使,您相信我,如果林冲真的要得了势,他非杀你不可,而且会夺了你们赵家的天下的。”
    “啊?”赵璩吓了一哆嗦,“林冲真能这样吗?”
    “您以为林冲是善良之辈吗?他是一只大老虎呀,枢相。”
    赵璩这人,什么主意都没有,只会贪图享乐,遇到大事事就抓瞎,现在经汤思退一提醒,他真有点儿害怕了。
    “那我应该采取个什么对策呢?”
    汤思退往四外看了看,“枢密使,你不必如此紧张。从现在开始,你不要有什么事总去问他的计策,你来问我,我自会给你出好主意,这样林冲就是想揽权,也没有机会了。”
    赵璩点点头啊,“汤相,你可真是我的知心挚友呀,我以后就按你说的去办。”
    林冲从此托病不出,称病不能上朝,告诉他两个儿子林公瑾和林自强,也不上朝了。
    林冲这一不露面儿了,那赵璩可就折腾开了,整天他在府第里召朋引伴,吃喝弹唱,歌舞升平,手下的来蹭食的门客每天不下几百人呐。
    他的府门前更是是车水马龙啊,从早晨起来到午夜三更一天都是络绎不绝。
    而对于军事,他基本上是不管了,天天就知道吃喝玩乐。
    一些大臣见了,也不再说什么了,反而开始巴结于他,给他送礼,送钱,送女人。
    赵璩呢也不客气,全是来者不拒,坦而受之。
    这样一来,朝中军政大权全部掌握在汤思退一个人的手里,他更加肆无忌惮,飞扬跋扈起来。
    汤思退还借机把自己的几个兄弟、子侄也加了加了官进了爵,一时成了秦党之后的“汤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