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紫薇》第661章 卸磨杀驴

    赵构笑着摆了摆手,“行了,朕意已决,你们就不要劝了。”
    说着赵构拿起龙书案上的玉玺金册等物亲手递给了赵眘,然后说道:“眘儿呀,以后大宋的江山就在你的手里了,你要好好干呀。”
    赵眘又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才接了玉玺金册,赵构转身在几个太监的引领下走了。
    赵构一走,陈忠马上扶着赵眘坐上了龙椅,下面八位宰相以及三省六部、御史台、诸寺监、翰林院等朝廷重要部的堂官向新群行了三跪九叩大礼,恭贺新君继位。
    赵眘让陈忠宣读了他继位后的每一份诏书。
    陈忠清了清喉咙,用略带嘶哑的嗓音,摇晃着脑袋地读道:“朕绍承大统。遹骏燕谋。于乎皇王。永世克孝。维予小子。未堪多难。业业兢兢。夙夜钦止……
    门下。生黎民而立之君。所以出四方之令。有天下而传于子。所以维万世之安。先皇帝道极圣神。德兼文武。图治三王之上。储精七闰之间。缉熙事功。董正法度……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念完了诏书,陈忠把诏书卷好,交给宰相万俟卨,万俟卨又转给内阁学士礼仪性地看了一遍后,让陈忠拿来玉玺在上面恭恭敬敬加盖上大印,然后将诏书交礼部尚书。
    接着赵眘又让陈忠宣读了另一道旨意,尊赵构为太上皇,赵构的太后吴皇后为太皇皇后,下面的大臣也各有封赏。并宣布大赦天下。”
    接着,王珪又恭恭敬敬取过另一卷圣旨,乃是改元诏书,吟哦道:
    非常奇怪的是,百官都有封赏,独独对林冲没有任何封赏,好像赵眘把林冲给忘了似的。
    有些官员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林冲。
    几道诏书宣读完后又交礼部司官捧奉,赵眘在黄罗伞导引下,出勤政殿进了内宫,当起了皇帝。
    林冲回到府里闷闷不乐。
    他倒不是因为赵眘没有封他的官爵,而是今天林冲本来是站在百官的第一排,和万俟卨并肩而立。
    自己怎么说也算是助赵眘继位有功,可是赵眘从头到尾都没正眼看自己一眼,好像在故意回避着自己,这让他非常得不开心,而且心里十分的纳闷,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林冲心里纳闷儿是自己儿子怎么对自己这么冷淡呢?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师师看出来林冲的满脸的不快问道:“老爷,您,今天怎么不高兴啊?”
    其他的几个妻妾也发现林冲的一脸愁云。
    林冲就把今天在在登基大典上赵眘对自己很冷淡的事说了一遍。
    同时说了赵眘加封百官,唯独自己没份的事情。
    紫薇生气的说:“这不是卸磨杀驴吗?咱们王爷帮了他做了那么多事,临了临了,没有咱们事儿了,这是什么事呀,真是忘恩负义的家伙。”
    张贞娘瞪了她一眼,“四妹妹,不得胡说,那是现在的官家,再说了,谁是磨,谁是驴?”
    紫薇这才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不过她还是不服肠子。。
    吃完了饭,林冲宿在李师师的房里。
    李师师侍候林冲脱了衣服,犹豫了一下对林冲说:“王爷,按说呢,我们妇道人家不该管爷们的事,可是,现在既然弄成这样,你是不是把咱们把官辞了,解甲归田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也比在朝堂之上受气的好。”
    林冲正在脱衣服,听李诗诗这么说,愣了一下,回头问道:“我为什么要辞官呀?”
    李师师说:“今天官家对你这么冷淡,我想他这是故意的。俗话说一朝君王一朝臣,王爷您手握兵权是在前朝,而今,这新官家必然要有自己的人来当重臣要职,换人是早早晚晚的事。
    咱们如果自己主动辞了职,不比让人家免了职好看呀,再说了,你说咱家现在什么没有,两位公子都是高官,家里的钱几辈子花不完,你在朝堂之上还受气,何苦来呢、”
    林冲觉得李师师说的很有道理。
    要是按林冲以前的脾气,不管是谁就算是皇帝要打压他。他要和他斗上一斗的。
    但是现在要打压自己的是自己的儿子,他自己一个老子。怎么可能跟儿子斗呢呢?
    再说了,他现在的官已经做到头了,官居极品,已经是生无可生了,何不如像李师师说的那样卸甲归田,享受天伦之乐呢?
    第二天林冲把赵鼎,朱胜非等几个跟自己亲近的大臣请到家里,跟他们商量自己辞官的事。
    这些大臣一听说林冲要辞官,先是不同意,并且说如果他辞了,他们也要辞,都不干了。
    原来自从万俟卨当了宰相之后,权力越来越大,手也越来越长,四处培养自己的势力和党羽,慢慢的地排挤这些与他不对盘的大臣,甚至比前秦桧有之过而无不及。
    有林冲在,这些大臣还有主心骨,林冲一走,他们也就没了主心骨。所以,他们也要辞官不干了。
    见众大臣都要辞官,赵鼎连连摆手,“各位大臣,你们都是国家重臣,世受皇恩的,不要因为自己的义气用事,而误了国事。
    现在,有万俟卨一党在朝中弄权,我们就更不能想轻闲,避是非了,这不是一个良臣应该做的事。
    现说了,朝廷马上要派兵去抗击蒙古大军,我大宋除了王爷之外,有哪个武将可以抵挡住蒙古大军,一旦有失,我们大宋国就亡了,王爷,各位大人,你们可要想清楚呀。”
    朱胜非说:“赵相,不是还有张俊吧?”
    赵鼎鄙夷地说:“朱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呀?是气话吗?那张俊是什么货色难道你不知道吗?他张俊除了声色犬马,贪钱弄地,他会带兵打仗吗,他带兵打仗有几回赢的?
    你们都不要辞,明天我就找官家,替你们说话。”
    第二天,赵鼎直接去找赵眘。
    赵鼎先是拐弯抹脚地问赵眘为什么封了百官,没有封林冲。
    赵眘微微一笑道:“赵师傅,林冲他现在是一品大官,王爵,已经封无可封,难道要朕把这位皇位让给他不成?”
    赵鼎一时没听出赵眘的意思,“官家,你不要这么说,如果你觉得林冲不可封,可是封他的儿子,也给他些地或者赏物,他是当朝一品官,
    现在,您这新君登基,一品官连点封赏都没有,这在历朝历代都是没听说过的事。”
    其实那天登基大典赵眘这么做是故意的,她他是让林冲感觉到自己对她的冷淡。
    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赵眘不希望自己的生身之父在自己,在自在朝中当官在自己眼前晃来晃去。
    在他的心目中,自己姓赵,是赵构的儿子不是林冲的儿子。
    他不想有个爹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因为他非常了解林冲这个人。
    第二个原因,他知道林冲这个人非常厉害。也知道林冲是一个不好惹,很麻烦的人物,尤其是他在军中诸将当中一呼百应,非常有威望。
    赵眘不想自己是刚刚登基,只是一条孱弱的小龙,他不希望有一只凶猛巨龙在自己身边。他要培植一批属于自己的。听自己的话文臣武将,而林冲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以内,所以,他那天才那样做的。
    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林冲自己知道自己已经不是新官家所要的人了,要他自己辞职,这样两面都有脸。
    当他听赵鼎说,林冲要辞职后,非常得高兴,马上说:“既然他不想做了枢密使了,那就不做了吧,朕会赏些银两、田地给他养老。”
    ,就让他就不用他做了。赏他些银子,可田地,让他做妾家归田。
    赵鼎没想到赵眘会这么说,他十分惊讶地说:“官家,你也知道蒙古大军大军压境,如果林冲掌握军,那我们大宋的安全为呀?请回官家三思呀。”
    赵眘听了这话,满脸的不悦,“赵鼎,你这话说的,就好像我大宋朝没有林冲就不行似的,我们不是还有一个张俊吗,他也是中兴四将,也能带兵打仗的。”
    赵鼎苦笑道:“官家,别人我不知道,那个张俊是中兴四将中最名不符实的一个,他除了声色犬马,趋炎附势在行之外,别的就没有什么在行的。
    他之所以成了中兴四将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他一直是太上皇身边的人,是沾了太上皇的光,这样的将领养着行,让他带兵打仗,那是要误了大事的,官家。”
    赵眘一听这话,心里大为光火,他毕竟年轻,而且是新君刚立,一心想着要按自己的意思干一些大事,想要有一些改变。
    可是,现在,他连派一个领兵打仗的将领,下面的大臣也说这个不行,好个不可的,在他看来,这分明就是瞧不起他。
    他站起来大声地嚷嚷道:“赵鼎,你好大的胆子!朕是看你是我的开蒙师傅,平时敬你三分,你不要忘了君臣之分。
    朕刚刚继位,正要干一番大事业,这就么点事儿,你就推三阻四的,这分明是看不起朕嘛。
    既然你觉得朕这也不行,那也不可以,你来坐这个龙椅好了,朕让给你!”
    赵鼎一听赵眘的这话不由得大惊失色,赵眘这话说得已经非常严重了。
    赵鼎怎么没有想到以前非常乖巧听话,聪明灵利,会听别人忠人的的学生,怎么一继位就变成这么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