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紫薇》第655章 小不忍则乱大谋

    林冲有些激动地站了起来,“你!你这样办事操切,将来怎么能当好一国之君呢?”
    “怎么不行,我哪里不行?”
    “你这样城府浅,办事急就不行,你别忘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你现在最要紧的事是赶紧继位而不是杀谁,尤其是大皇子,你一定不能杀他!”
    “我父皇现在还在位,他都敢杀,我就是继了位,他不是连我都敢杀吗,所以,我一定要借这次机会除掉他!”
    林冲无奈地摇了摇头,“那我问你另外一件事,你说官家恨不恨秦桧?”
    “当然恨他了,我不跟你说过,我父皇见秦桧时经常会在靴子里带一把刀嘛。”
    “这就是了,官家恨秦桧恨了二十几年,要杀他可以说是轻而易举,手刀擒来,但是官家为什么从来就没有想过杀他,而且一直抬举他,这是为了什么呀?”
    “那是因为,秦桧这个人很聪明,很识趣,会为我父皇背黑锅,跟这个有什么关系?”
    “你前面说得很对,可是后面说得不对。官家之所以不杀秦桧除了你刚才说的之外,还有一种官家不想让人知道他是一个杀心太重,狡兔死走狗烹的人。
    比如杀岳飞,那是官家的主意,可是现在满朝文武都把这笔账算在秦桧的头上,官家为此对秦桧非常认可,所以故意对他一忍再忍,让别的人认为他是个仁君,以后别的人也愿意这样替官家背黑锅,卖命。
    如果,官家早早地杀了他,以后还有谁愿意替官家背黑锅,卖命呢?
    果一个君王没有人替他背黑锅,卖命,他是做不长远的。
    你将来也是要当皇帝的,你一定要懂得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杀人是最愚蠢的,也是在完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使用的一种最低级的招术,杀人会留下很多的一时难以解除的后患。”
    赵眘被林冲说动了,他沉思不语。
    林冲接着语重心长地劝道:“殿下,太子离皇位虽说只差一步,但是太子就是太子,并不是皇帝。历代皇帝最忌惮的就是继位者不按照自己的意思执-政,更怕自己的继位都不是仁君,你现在还只是太子,就杀气这么重,杀了自己的哥哥,官家会怎么看你?
    你也知道官家一直有禅位之心,现在你还没当上皇帝就如此六亲不认,会不会让官家担心,如果自己禅了位,你会对他动手呢?
    那样的话,他怎么会让你顺利继位呢?”
    赵眘又沉思良久,之前跟随林冲四处征战,回到杭州后又多次得到林冲的点拨,现在赵眘对林冲是深为叹服的。
    刚才又听到林冲的这一番入情入理的话,赵眘也明白了现在最要紧的事是不要得罪了赵构,尽早顺利继承大位是最关键的事这个道理。
    他点了点头,“那好吧,既然吴王这么说,那么这一回我就听吴王的。”
    林冲回到府里,把赵眘不再一心要置赵璩于死地的事跟儿子林自强说了一遍。
    林自强又说:“父王,这件事关系重大,我还年轻,我想着您能不能帮我找几个得力的助手,帮我办差。”
    林冲点了点头,“儿子,这件事为父早就替你谋划好了。为父手下有两个人周必大、陈俊卿,这二人都是才德兼备之人,将来必能助你登上相位。”
    接着林冲让人把周必大、陈俊卿叫了进来,吩咐他们二人以后跟着林自强。
    二人都是年轻人,一直受林冲提携,现在听说要和林自强一起办大事,都非常得高兴。
    第二天,林自强带着二人去见万俟卨说要让这二人当自己的助手审理案子。
    万俟卨终于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了林自强,听林自强的意思是让自己保举二人为官,马上满口答应,写了个呈文保举二人为从四品的左、右谏议大夫。
    赵构马上批了文,让吏部照办。
    于是林自强就带着二人开始办案。
    最后的结果就是按林冲说得那样,只办了秦熺的栽赃陷害之罪,因为秦家有功于朝堂,免去所有官职俸禄在家反省,并没有追究赵璩的罪过。
    因为刺皇杀驾是灭族之罪,现在判秦熺了栽赃陷害之罪,简直等同于大赦,秦熺老老实实地认了罪。
    赵构对这个结果也非常满意,赏了林自强一个开国郡公的爵位。
    林府上下欢欢喜喜,尤其是张贞娘,自己儿子年轻纪纪就成了副相,而且有了郡公之爵,离郡王只差一步,她天天乐得嘴合不拢。
    这一天,她正在府里和李师师、夏婉秋两人说闲话,一个丫头进来了,“大奶奶,冯南山冯大人携夫人要见您。”
    张贞娘愣了一下,“你没告诉他王爷不在家吗?”
    “说了,可是冯大人说得很明白,他要见的是您,不是王爷,说不是公事,是私事,是和冯夫人一直来的。”
    张贞娘看了看李师师和夏婉秋,三人一起来到客厅。
    坐在冯南山夫妇一见三位夫人出现了,马上站起来向三位夫人行了礼。
    张贞娘笑着问:“冯大人,什么事呀?”
    冯南山向夫人使了个眼色,冯夫人点了点头走上前来,把汪素衣现在在冯母家的事说了一遍。
    对于汪素衣这个女人,李师师和夏婉秋两人人在四川都听说过,尤其是李师师,听说过汪素衣为了林冲散尽万金自赎其身的事,也对张贞娘说起过。
    张贞娘听了,挑了下眉毛,问道:“冯夫人,你跟我说这事儿是什么意思呀?”
    冯夫人说道:“三位夫人,我也刚刚听说王府里大喜,我们夫妇想着能不能喜上加喜呀,再说了,汪姑娘总在我娘家里呆着,也委屈了她,不如让他来王府里更为妥当。”
    这些天,林冲的几个妻妾都三十多岁了,林冲经常外出公务,有时一住就是几年,张贞娘一直想给林冲娶一个年轻一点的妾,可以经常陪在他身边侍候他。
    张贞娘原本想在府里找个丫头纳为妾,可是,林冲一直也没答应,所以,这事就一直没弄成,一拖就拖了十几年。
    张贞娘和李师师和夏婉秋商量了一下,夏婉秋是个有主意的女人,她小声地说:“大姐,要不咱们三个去冯大人家瞧瞧,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子,要是真的好了,咱们就直接领回来给王爷圆了房就是了。”
    李师师也同意了这个意见。
    三个女人就坐着大车跟着冯南山夫妇来到冯南山母亲的家里,表面上的由头是说来看望冯老太太的。
    和冯老太太说完了话,冯夫人带着三位夫人以游园为名来到了后院。
    因为已是深春早夏的季节,一些春花的花瓣落了一地。
    汪素衣正带着小青二人在扫落花、埋花瓣。
    冯夫人装作是无意间撞见的样子把汪素衣介绍给了三位夫人。
    汪素衣一听说这三个女人是林冲的妻妾,连忙施施然行了个万福礼,问了安。
    张贞娘仔细地打量着汪素衣。
    只见她气质如兰,身材窈窕,艳如桃花,眉目如画,果然是个少见的美人儿。
    张贞娘笑着说:“哟,我看这汪姑娘怎么有点师师妹妹年轻时的俊模样呀?”
    夏婉秋打趣她,“大姐,您这话说的,难道二姐姐现在就不俊了吗?”
    李师师掩着嘴笑,“老喽老喽。”
    张贞娘开口说道:“汪姑娘,你总在冯老太太家呆着也不是个事儿,要不然回家吧?”
    一听说“回家”二字,汪素衣心中怦然而动,这就是说林家的几位夫人是接受她了。
    可是,她生性孤傲,不想就这么简单得就进了人家。
    她欠了欠身子,道了谢,却没有跟着走的意思。
    张贞娘一时有些愣了,不解其意。
    夏婉秋马上明白了汪素衣的意思,插话道:“汪姑娘,是这么回家,我们王府的后花园也是满地的落花,这不,昨个儿,二姐姐不能让那些花就这样被风吹得哪都是,让我派人给收拾一起,安放一个妥当之处。
    我就带着那些丫头婆子收拾,可是那些丫头婆子个个都笨得像老牛一样,做不好这些事,刚才我们见汪姑娘把这里收拾得妥妥当当的,就想请汪姑娘去我们府里住几天,教教那些丫头婆子怎么干这事儿,你看行吗?”
    汪素衣在冯母家也呆得久了,早想着能进到林家去,现在听夏婉秋这么说,马上说道:“如果三位夫人不嫌弃我笨,那我就去帮几天忙。”
    张贞娘连声说好。
    就这样,三个女人把汪素衣带到家里。
    张贞娘先把那些丫头婆子叫到一起,说汪素衣是她请来的贵客,所有人等不得怠慢。
    就这样,汪素衣就在林府以女客的身份住下了。
    汪素衣是个聪明、勤快的姑娘,非常喜欢做喜欢厨房的活,尤其是做豆腐,十分得美味。
    这天晚上,她连烧了三道豆腐菜。
    林冲这些天一直在跟赵眘忙反-贪的事,很少在家里,并不知道汪素家已经来到林府的事。
    在和几个妻妾吃饭时,他无意间吃了一口麻婆豆腐,觉得口味异于平时,非常得美味。
    他愣了一下,转脸问夏婉秋,“婉秋呀,怎么咱们府里换厨子了吗?”
    夏婉秋随口应道:“没有呀?”
    “不对呀,没换厨子,这麻婆豆腐的味道可是比以前要好得多,简直比外面的馆子里的味道还要好,这是怎么回事呀?”
    几个女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时笑出声来。
    她们这一笑,把林冲笑得有点懵,问她们,“你们这几个婆娘,这有什么好好笑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