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紫薇》第635章 敌酋潜逃

    林公瑾之所以这么急着找到蒙哥是因为他现在身上还背着私放敌人的罪过,所以,他必须得立一件大功才行。
    另外,他久在军中深知,像这样的两国几十万大军交战,一个人一生也难得遇到几次,如果步点儿踩正了,一个人就可以从此飞黄腾达。
    基于这两点,林公瑾安全不顾浑身的血,满脸的血带着手下满城搜捕,可是找了半天,他也没找到蒙哥的影子。
    他万分沮丧,手拄着长枪站在街边喘着气,这个时候他才感觉到自己浑身上下几处伤痛。
    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他的一个手下关切地上前扶住他,“小王爷,您身上有好多伤,不如先找个地方先治治伤再找。”
    林公瑾生气地一把推开他,“滚一边去,我练过金刚罩铁布罩怎么会受伤。”
    旁边的源赖朝说道:“我说小三儿呀,你的金刚罩功夫还没完全练成,你就不要死撑了,还是去治治伤吧,你看看你,浑身上下像个血葫芦似的,吓死个人。”
    林公瑾指指他,“黑猪也说乌鸦黑,你瞅瞅你,比我好多少。”
    源赖朝这才低头看了看自己,原来这小哥俩儿昨天晚上这一场大战都杀的全身是血,有自己的血,也有敌人的血,反正是身上黑衣已经变成了红黑衣了,看上去十分的诡异。
    正这时,林冲和赵眘在几个部将的陪同下,从远处走了过来,林公瑾和源赖朝一瘸一拐地走过去参拜。
    林冲问:“蒙哥抓到了没有?”
    林公瑾低了低头。
    林冲眉头一挑,“怎么,让他给跑了,你说你们,我昨天晚上是怎么说的……”
    赵眘轻轻地拦住了林冲,“吴王,你看这他们这些人个个都是血染征衣,也算杀了一夜,你就不要责怪他们了。”
    原来,蒙哥昨天晚上在院子里放出那两只凶猛的豹子后,在几个侍卫的保护下杀出重围,借着夜色和纷乱的局面率领十几万人马突围出城向东北楚州方向逃去。
    楚州位于蒙古、宋国的边界,原来是楚州是宋国的国土,后来被蒙古占据了,也是蒙古在宋国最后占领的一个州城。
    林冲本来打算率大兵直逼楚州,可是粮草不够。
    原计划以战养战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本来,林冲原来不打算烧扬州的蒙军粮仓的,因为他们也没有粮草,可是城里的蒙古兵马太多,而且蒙古士兵向来是非常凶悍的,他们要是真的反抗起来,实力并不占优的宋军必定是有太多的死伤,而如果把他们的粮草烧了他们就失去了战心。
    因为蒙古人绝大部分是骑马,人得吃粮,马得吃草料,一旦粮草没有了,他们就没有心思打仗了,也就不会造成宋军太多的死伤了,所以,林冲经过再三衡量之后,决定还是烧了。
    他只寄希望于不会攻得太多,多少还会留下一些,但是因为昨天晚上风很大,火势又急,也没剩下多少粮草了。
    正这个时候,林自强带着粮草来了,林冲非常得高兴,现在粮草充足了可以进攻楚州了。
    林冲在扬州修整了半个月,正准备北上杀奔楚州,却意外得到了一道圣旨,让他把所有军马交给马运超,并任命马运超为扬州知州兼二路军节度使。
    并且命令没有朝廷的旨意,大军不得擅动。
    这道圣旨是秦桧的主意,他听说林冲和赵眘在前方大胜蒙军之后,担心他们再立大功影响了他的计划,就唆使人让赵构下旨让两人收兵议和。
    赵构一向是个不喜欢打仗喜欢议和的皇帝。
    他之所以总是这样有两个原因。
    一、打仗是最耗费钱的事情,现在宋国的国库本来就非常空虚,一旦再打起来,又不知要消耗多少银子,国库承担不起。
    二、那些原来被蒙古国治理下的百姓,因为多受蒙古盘剥和压榨,要是全收回来了,几年没办法收税,最少也得几年由国家救济,又是耗费银子的事。
    赵构最怕的就是这两件事,所以,赵构是最不愿意打仗的,更不想收纳那些敌州百姓。
    因为是赵构的意思,没办法,林冲只得和赵眘回到了扬州交了旨。
    回到京城之后,赵构先封赵眘为尚书左仆射,正式参与政事,又加封林冲加封了一个太傅之职,赏黄金二百两,白银五千两,两处毫宅,几个如夫人均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林冲长子林自强加封龙图阁学士兼户部侍郎,开国侯爵位,赏一处宅子,白银五百两。
    次子林公瑾免前罪,加封正四品殿前副都指挥使,开国伯爵位,赏一处宅子,白银二百两。
    幼子林润泽(赵幼悟的儿子)封从四品的明威将军。
    下面的部下也各有封赏。
    林冲接道旨意之后,马上带着两三个儿子上朝,先是以自己功劳并不大,此次大功多是建王之功为由,请辞赵构的所有官位和赏赐。
    接着林自强也也以自己年幼功薄,请辞龙图阁学士官位和开国侯的爵位,以及房子和银子。
    林公瑾以自己有罪在先,请辞所有加封的官职和爵位以及赏物。
    赵构不允,驳了他们父子三人的请辞折子,三人只好领了旨意,再次谢了恩回了府。
    因为这次赵构的赏赐太重,林冲担心会受到秦桧等人的觊觎和暗算,所以,回府之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在府里和几个夫人吟诗作对,弹琴玩乐。
    只当纨绔王爷,连枢密院的差事也不做,一时过得好不快活。
    这几天,冯南山几次来林府向林冲请安。
    冯南山之所以来林府,是想跟林冲说汪素衣的事,可是他每次去见林冲,都有几位或者一位夫人在旁,冯南山也不便跟林冲说这件事。
    林冲以为冯南山是来找自己讨官的。
    因为这次帮林自强办差非常尽力,林冲把冯南山推荐给赵眘,告诉他,“建王,南山兄这个足智多谋,善于筹划,精明能干,一定会成为你的左膀右臂的。”
    赵眘知道自己回来最重要的事是继太子位的事,这是最需要有得力的干将和大臣支持自己的,所以,他就接纳了冯南山,让他在自己的建王府办差。
    那秦桧听说冯南山跟了赵眘,为了拉拢冯南山,马上主动向赵构保举冯南山为刑部侍郎。
    他这么做主要是因为他知道冯南山这个人是个非常能干和精明的人,一旦他留在赵眘身边,可能会对自己扶持赵璩为太子的计划有很大的影响。
    另外一个,他想借此来拉拢冯南山,让他成为自己的人。
    而且,他现在非常得后悔,后悔以前自己不该那么对待冯南山,硬生生地把这个得力干将又推回到林冲的那一边。
    秦桧的想法非常好,可是,冯南山经历了以前的事以后,已经没有再回到秦桧那一边的想法了,他看透了林家父子的险恶用心,现在他一心想攀附上赵眘这棵大树。
    因为他非常清楚林冲的力量,他看出现在林冲在全力支持赵眘继太子位,他知道一旦赵眘继了太子位。
    现在,赵构也有了禅让之意,那么不久赵眘就会当上皇帝,如果自己尽心尽力保着赵眘,将来就是开朝元勋。
    现在,他是个侍郎,将来最少也是个尚书,前途无可限量,所以,他现在虽说离开了建王府,但是和赵眘的联系还是非常密切的,经常会替赵眘拿些主意。
    时间久了,赵眘也看出冯南山的才能来,也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心腹。
    不知什么原因,最近一段时间大皇子赵璩几次来赵眘的府里也没有什么正事,只是喝酒淡天,尽述兄弟之情。
    赵璩之所以这样是受秦桧的指点所为。
    现在赵眘居一品高官,亲王爵位,参与政事,从各方位都超过了赵璩,秦桧让赵璩多接近赵眘的目的有两个。
    一个是让他多和赵眘亲近,迷惑赵眘让他失去对自己的防备;第二个原因是想让赵璩在与赵眘的交往中找到他的可攻击之点,一击打压他,从而让自己升位。
    虽说赵眘并不知道赵璩经常来自己府里的险恶用心,而且一直以来,赵眘心里很瞧不起这个只懂得天天风花雪月,吃喝玩乐的哥哥,觉得他不像一个皇家子孙,倒像上个没出息的纨绔子弟,但是表面上他还是和这个哥哥很亲热的,他这也是在做样子给赵构看。
    两人都心怀鬼胎彼此敷衍着。
    这一天,赵眘正在自己的建王府里喝茶,有下人进来报说大皇子求见。
    赵眘忙放下茶杯,整了整衣冠站起来,吩咐道:“快请。”说着走出门外迎接赵璩。
    一身郡王服饰,风神潇洒的赵璩站在院子中央,优雅地四下打量着四周的环境。
    赵眘从里面出来,见到赵璩快步向走,热情地说:“哎呀,王兄,你来弟弟这里就直接来嘛,怎么还用让下人通报,这这样让我这个当弟弟的如何自处呀?”
    赵璩貌似大度地笑道:“二弟,我知道你建王府上规矩大,虽说我是你哥哥,可我也不想破坏了你建王府上的规矩呀。”
    赵眘对侍立在旁边的府里的一个叫钱长远的管家叱道:“我跟你们这些奴才说过多少遍了,我王兄来了不用通报,直接请进来。你们没长脑子还是怎么的,真是混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