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紫薇》第593章 不背黑锅

    刚才那些官员明明都是一副要造反的样子,个个明面上是求他,实际上是欺负他年少,是在胁迫他。
    可是,现在呢,林冲一通连咒骂带威胁,这些家伙一个个马上都变成了可怜的哈巴狗。
    赵眘今天才算对官场有了新的认识。
    之前,赵构为了培养赵眘和赵璩二人理政的能力,经常让他俩一起跟着赵构上朝听政。那些官员一个个都对赵构恭恭敬敬。
    原来在赵眘的身眼,官员就应该像那样的一定要对自己的上司、君主恭恭敬敬的,可是刚才的情形让他改变了过去的看法,也认清了这些官员的真实嘴脸和可恶之处。
    林冲先是让众官起来重新坐下,然后转了转眼睛,心里盘算了一下,指着曲光裕说道:“曲大人,等回去了,你在你的通判衙门门口放一个箱子,要大一些的,用锁封好。”
    又对那些官员说道:“各位大人,自即日起,你们在座的所有人必须要把自己的事说清楚喽,自己有罪说自己的罪,但凡有自首行为的,本王将视他所犯的罪行,予以减轻处罚,可判十年的,判八年,可五五年的,判四年,如果你检举别人的罪行……”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了一下,加重了语气说道:“……如果你检举的那个人的罪行,比如所贪墨的银两财物超过你所贪墨的数额,那么你的罪就可以免除。”
    众官都默默点头答应,个个面带惊惧和恐慌之色,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嚣张气焰。
    林冲震住了那些官员,可是秦昌还是不服气。
    秦昌认为即便自己被判失察之罪,有自己的叔父,现在权力熏天,连赵构都得让三分的秦桧给自己撑腰,大不了或贬官或免官,不到半年之后,他又可以东山再起继续做大官。
    所以,他并没害怕,反而硬气了起来,看着林冲和赵眘一副爱怎么办怎么办的样子。
    林冲久历官场和战场,在江湖上也经历了很多人和事,秦昌的这点小心思,他心知明了。
    他知道现在他治服秦昌,让他吐出大笔银子,必须要判定他更重的罪,最好的牵连九族的大罪,到那个时候,就算秦桧也不敢袒护他。
    刚才,秦昌说是那个粮商彭三山通匪劫粮,朝廷命官通匪可是弥天大罪。
    林冲心里暗笑了一下:秦昌呀秦昌,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你自己给自己找的这条死路,可别怪我林某人再推一下喽。
    想到这里,他走到秦昌面前,微微笑了一下,问道:“秦昌,刚才你自己说是你让那个叫彭三山的粮商替你购粮办差的,对吗?”
    秦昌肯定地点点头,大声地说道:“没错。”
    林冲环视了一下众官,又接着问:“秦昌,也是你刚才说的,你说那个彭三山暗中通匪,与盗匪联手劫掠军粮,是这样的吗?”
    愚蠢的秦昌并没有意识到,林冲把一条粗-粗的套索已经套在他的脖子上了,他一心自己撇干净,只认失察之罪,所以,他更大声地嚷道:“没错,就是那个彭三山与盗匪联手劫掠军粮,这是确定无疑的。”
    林冲挥手叫来一个书吏,把刚才秦昌所说写与供状,让秦昌签字画押后,林冲对众官说道:“在坐的各位大人。你们都要做个证,可是秦昌自己说的,是他让那个叫彭三山的粮商替你购粮办差,
    也是他说的,他查到那个彭三山暗中通匪,与盗匪联手劫掠军粮,各位大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对吗?”
    众官面面相觑,他们都听出林冲好像话里有话,可是他们一时摸不清林冲这话里面藏着什么针,所以,谁也没有敢应声,只是看着林冲,都不说话。
    林冲脸一沉,扬了扬手中秦昌刚才刚刚签完的那张供状,扫了众官一眼,用略带威胁的口吻说道:“怎么着,各位大人,你们都不出声,是什么意思?”
    众官似乎这才醒悟过来,忙纷纷点头,“是的,是的,这些话的确是秦大人说的,我们都听得清清楚楚。”
    林冲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林冲和赵眘等人从霜叶楼出来,马上派人遍发告示各处通缉彭三山,在告示中特别提到秦昌所检举彭三山通匪劫掠军粮的罪状。
    自从上次出了事之后,秦昌就让彭三山利州去另处躲一段日子,等风头过了再回来。
    这彭三山本来是利州人士,一直在利州做生意,现在被迫离开利州,心中对秦昌满腹怨言,可是因为他是秦桧的侄,知道自己小胳膊拧不过人家的大腿,也是有苦难言。
    离开利州之后,他来到离利州不远的文州住下了,间隔几天,他就会派人到利州打探消息,看风声过去了没有。
    这一天,他的手下又来了,看上各处贴的通缉彭三山的告示,马上揭了一张偷偷地带回去给彭三山,并且把打听来了有关赵眘、林冲去利州查贪的事也跟彭三山详细详细地说了一遍。
    彭三山气得跳脚大骂。
    因为“通匪、劫军粮”不管在哪朝哪代都是大罪,弄不好还会被诛灭九族。
    彭三山不过是给秦昌送了些银子,充其量也不过是行贿之罪,这下好了,秦昌检举他“通匪、劫军粮”,这分明是把他和他的家人推进了火坑,他不能不发火。
    他吩咐人给他准备行装,他要回利州把事情说个明白,他的一个手下劝他,“大官人,你回利州不会是要去检举秦昌吧?”
    彭三山没好气地嘟囔:“那是自然,我不过是给了他几两银子和他做了几笔买卖,可是现在这王八蛋竟然把‘通匪、劫军粮’的黑锅扣到我脑袋上了,他妈的,炒豆大家吃,砸锅算我一个人头上,老子也不是好欺负的,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也不至于这么窝囊!”
    那个手下劝道:“大官人,秦家我们是得罪不起的。俗话说:‘民不与官斗,贫不与富争’,秦昌是秦桧的侄子,秦桧是什么人呀,连当今圣上都让他三分,我们怎么能和他斗呢?所以,我劝大官人还是忍下这口气静观其变。
    看看接下来那个林冲还有什么动作,咱们再相机而动,如果他还要继续严查下去,非要查个水落石出,我们再回去,如果他这次来和以前那些御史一样,只不过是做做样子,干打雷不下雨,那咱们就不回去,自会有人替咱们料理一切的。”
    彭三山冷静了下来,觉得这个手下说得有道理,他对林冲虽然有所耳闻,但是却不知底细,不知道他是哪路神仙。
    一旦自己回利州烧不好这柱香,弄不好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
    可是,他又非常担心,一旦这件事闹大了,这个黑锅真得让自己背,那也是麻烦事一件,所以,他又派了五个手下拿了些银两连夜回到利州各处打探消息。
    林冲让人各种遍贴告示就是为了敲山震虎,想把彭三山给逼回来,所以,贴了告示之后,他各处派些人打探消息。
    不久,就有人回来报说:彭三山没敢回来,而是派了几个手下回利州打探消息。
    林冲一听大喜,马上派人把彭三山在利州的家人全给抓了起来,并且抄了他的家。
    同时亲自带着孙权方和利州提点刑狱司余会机三堂会审,接连密审了秦昌几天。
    林冲的这个举动引起了赵眘的不满。
    赵眘对林冲说:“吴王,彭三山有罪,咱们抓他杀他都行,可是他的家人并没有犯罪,你这样抓他的家人这不是牵连无辜吗?
    我大宋朝自太祖立国以后,就广施仁政,你这样不是让人家背后骂我们吗?”
    林冲见赵眘有些生气的样子,他却并没有生气,而是笑着说道:“殿下,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
    你真的认为这个彭三山会通匪劫粮?绝对不会的,他不过是个粮商,没有那么大的胆量,也没那个必要。这件事是秦昌故意把黑锅扣到他的头上,‘通匪、劫粮’可是大罪,他一个小小的粮粮顶不起这顶大黑锅。
    可是呢,他现在对秦昌还心存幻想,想着咱们查不出个所以然,离开利州之后,这利州的天下又是秦昌的。
    我敢肯定,现在彭三山一定派人四处打探消息,如果他打听到咱们密审秦昌,而且把他的家眷给抓了,还抄了他的家,这就是以正和。
    彭三山当然不肯背这样的大黑锅,他听说了这边的情况必定会回来的。
    只要他一回来,检举所有的事都是秦昌办的,那么这个案子就有了转机,到时候,我们再把他的家伙放了,家财还给他不就行了吗?这就是以奇胜。”
    赵眘听了林冲的这一番解释,心有所悟,也明白了“以正和,以奇胜”的道理。
    通过这几天的事,赵眘对林冲渐生赞佩之意,也跟他学了不少执政之法,心理也成熟了许多。
    彭三山的那些手下来到利州之后四处使银子打探消息,打听了这些消息之后,连夜回到洋州,把打听来的消息告诉了彭三山。
    彭三山一听说林冲密审秦昌,而且自己的家人被抓,自己的家财也被抄没了,顿时慌了。
    他知道,自己必须得马上回利州,回去晚了,可能会出大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