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紫薇》第305章 受封郡王

    汪伯彦点了点头,“官家,向民间富户借钱是件十分难办的事,如果您只是颁旨让别人去宣旨,那林冲定然会找些理由来推脱,如果官家您亲自上门以示恩宠,他想推脱也不能推脱了,所以,还请官家屈尊去一趟,这样做会稳妥些。”
    赵构还是不想自己亲自去,他一个皇帝让臣子去办差,还得屈尊上门去求他,实在是没有面子。
    汪伯彦看出赵构的心思,小声地劝道:“官家,想当年太祖爷刚立国时也经常去臣子的家里商讨国事,这是开国明君所为呀。”
    汪伯彦这番话一下点中了赵构的要害。
    赵构一直视宋太祖赵匡胤为自己的榜样,也一直想像赵匡胤那样励精图治开辟一个新时代。
    他点了点头,“那好吧,那我就去他家看看他去。不过,我也不能这么去,总得带着什么去吧?”
    汪伯彦笑,“微臣已经替官家准备好了一个大礼。”
    “什么大礼?”
    “户部尚书。官家您可以赏他一个户部尚书的职衔,让他感恩戴德,忠心办差。”
    现在跟着赵构的这些官员中,六部堂官只有三部,有三个部的堂官是缺的,其中就缺一个户部尚书,因为没有人愿意当这个最费心费力的差事。
    赵构向汪伯彦点了点头,笑道:“你给朕准备的这个礼物好呀。”
    这天晚上,吃罢了饭,林冲正要和岳飞、岳云父子在书话闲聊,他们探讨历朝历代的军事战役案例的得失之处。
    林冲因为是来自一千年以后,知道的战役案例涉及古今中外,而且他是军校出身,现代军事理论的功底也非常扎实。
    所以,他对战役案例的分析把岳家父子听得一愣一愣的,他们从来没听过这样的军事理论。
    三人正聊得开心,茗烟进来报说:“官家来了。”
    林冲马上站起来,来到客厅,果然看见赵构坐在客厅的椅子上正在喝茶。
    林冲抢步向前,“臣集贤院大学士林冲拜见官家。”
    赵构马上站起来扶住林冲的胳膊,“爱卿平身,此处是你的私宅,不是朝堂之上,咱们也算是亲戚,不必多礼,坐吧。”
    林冲在赵构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赵构问:“林冲,你最近在忙什么呀?”
    林冲答道:“也没什么事,读读书,逗逗鸟什么的。”
    ”哦,你倒是清闲得很呀,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你这样的大才这样清闲是我大宋社稷的一大损失呀。”
    林冲对赵构大晚上的到自己的家里来本来就有些诧异,再听他这话,更觉得奇怪,看了赵构一眼,“官家有什么事吗?”
    赵构就把要封林冲为户部尚书让他办理向扬州的富户们借钱的事说了一遍。
    林冲万没想到赵构会让干这个苦差事,他装着沉思良久的样子想了半天。
    然后,才神色犹豫地说:“官家,微臣眼疾一直未愈,背上的伤也时常疼痛,不敢多有劳动,所以,这个差事恐怕臣力所不能及。”
    赵构猜到林冲会拒绝这个苦差事,他干笑两声,摸摸鼻子道:“林冲,你是朕身边的肱股之臣,又是朕的亲戚,说起来也算是皇亲国戚,现在国家有难,你却不肯帮朕,实在是有失朕望呀。”
    林冲忙道:“官家,不是臣不愿意,实在是臣才疏学浅,有心无力,担心勉强为之误了国事,请官家别选贤能。”
    赵构有些不悦,问道:“那你觉得现在的这些大臣当中哪个更合适呀?”
    林冲想了想,“汪伯彦、黄潜善、王渊三位大人都是大才,他们三个当中任选一个都合适。”
    “哼,他们三个除了说嘴儿,什么也干不了。林爱卿,朕对你的才干还是颇为了解的,若论运筹帷幄,机谋百变,临变不惊,他们三个不及你万一,这个差事还是由你来办吧,对了,朕答应你,如果这个差事,朕封你个郡王的爵位,如何呀?”
    一个皇帝大晚上的到自己家来,用几乎是恳求加奉承的语气跟自己说话,而且还给了户部尚书的职位,甚至许下郡王之爵,林冲实在没办法推脱,只好答应试试看了。
    赵构走后,林冲信步往后院走,不由自主地走到了赵幼悟的门口。
    他看见两个侍女立在门口,似乎有守卫之意,就问:“你们在门外站着干什么呀?”
    一个侍女躬身答道:“老爷,公主要洗澡,让我们两个在这里看着。”
    林冲点了点头,这才意识到自己来到的赵幼悟的门口,他迈步走了进去。
    赵幼悟从小洗澡就不喜欢有别人在旁边看着,就是在宫里也是等着宫女们把水弄好了,就把宫女们赶出去,自己洗。
    今天晚上,她让人烧了一大桶热水,然后把两个侍女赶出门,让她们在门口守着,自己脱了衣袍搭在椅上,将自已整个身子浸入桶中。
    林冲一掀门帘儿踱了进来,瞧见赵幼悟娇美动人的浴姿,目光不由一凝。
    赵幼悟也吓了一跳,嗔了他一眼,“你怎么来了,今天晚上不是在李师师的房里睡吗,怎么到我这里来了?”
    林冲嬉皮笑脸地说:“微臣听说公主沐浴,没有人侍候,所以来侍候公主殿下的。”
    赵幼悟展颜一笑,“你来的正好,正缺个人给我浇水,你来吧。”
    林冲拿起旁边的一个水瓢一点一点地往赵幼悟无比动人的身体上浇水。
    赵幼悟见他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就问他,“怎么了,什么事烦心呀?”
    林冲就把刚才赵构来了让他以户部尚书之外向扬州富户借钱的事说了一遍。
    说完了,林冲长叹了一声,“江南富户向来以小心谨慎而闻名,而现在咱们这个小朝廷又动荡不定,他们怎么会把钱拿出来呢,难呀。”
    赵幼悟边轻轻地抚着自己的香肌玉体边思考了片刻,然后道:“这些富户之所以不愿意借钱,是担心新朝刚立,局势动荡,担心借出去拿不回来,如果想办法取信于民,让他们相信借出去的钱一定能收回去,而且还可以赚到利息,不就行了吗?”
    林冲舀了瓢水轻轻地浇到赵幼悟的胸口,又叹了一声,“小五儿呀,这话说得容易,可是以现在的局势取信于民,非常难呀。”
    赵幼悟一把打开林冲悄悄伸向自己胸部“意图不轨”的手,“这有什么难的,你没读过《史记·商君列传》吗,不妨可以效法商鞅取信于民嘛。”
    赵幼悟说的典故说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国群秦孝公决定任用商鞅实行新法,又担心百姓不相信,所以就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
    又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称如果谁可以做得到就赏给十两黄金。
    百姓们觉得这件事很奇怪,没人相信是真的,也没人敢动。
    商鞅见不行,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两黄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百姓中有一个胆子很大的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真的把那根木头搬走了,商鞅立即兑现了五十两黄金,百姓们这才相信了他,而商鞅的新法也顺利实施了。
    林冲最喜欢读史书,这个典故他当然知道。
    听赵幼悟这么一提醒,他如醍醐灌顶,笑道:“没想到我的小五儿,还有子房之大才呀。”
    说着,他觑着眼,腆着脸,一脸坏笑地问:“公主殿下,微臣可否与殿下共浴呀?”说着脱了衣服就进了大木桶里。
    赵幼悟笑着用水泼他,“你偷看本宫洗澡已经犯了不赦大罪,你还敢和本宫共浴,真是胆大包天!”
    林冲慢慢地逼向赵幼悟,“公主殿下,微臣不仅胆子大,别的地方也大。”说着上去要抱赵幼悟。
    赵幼悟笑着推他,嘻嘻笑道:“哪里大,让本宫瞅瞅看到底有多大。”
    ……
    第二天,林冲就去户部衙门任了户部尚书一职,马上命人以户部的名义各处张贴榜文,并让在东市的几个闹市区的牌坊上挂了一朵大大的红布花,在榜文上说但凡有人能摘取者,赏银二十两。
    一下子这件事在整个扬州城传开了,百姓们一时议论纷纷,但是他们都觉得这是个什么骗局,因为这件事太容易做到了,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让人得到二十两银子呢?
    这些百姓虽说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是他们愿意看热闹,天天围在那个牌坊下看看着。
    三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去摘那朵大布红花。
    林冲没办法,只好暗中让岳云扮成百姓模样去摘,并且当众亲自把二十两银子给了岳云,当时百姓轰动,没想到这件事是真的。
    接着,不断地有人尝试着再去其它的牌坊上去摘花,一样得到了二十两的赏银。
    林冲又让冯南山大肆宣扬此事,让满城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这事儿一下在整个扬州城传开了,都说户部守信用,重承诺。
    半个月后,林冲以户部尚书的身份找了几个扬州城有名的富户向他们借钱,并许以年利二分的重利,而且答应他们借钱的时候当时就给利,也就是说这些富户借八十两银子给国家,国家就算一百两。
    刚开始的时候,这些富户们还都有些犹豫,林冲就拿了自己的银子八千两让冯南山扮成客商的模样大张旗鼓地去户门衙门,户部马上给了一万两的借票。
    如此一来二去,那些富户们就相信了,纷纷借钱子。
    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林冲就借到了三百多万两银子,赵构大喜,马上给了林冲一个东吴郡王的爵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