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紫薇》第208章 方腊之乱

    林冲愤怒地说:“你们怎么都是这副口气,圣人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他蔡攸也不是王子,我怎么就不能告他?”
    “恩公呀,你先消消气,圣人说的话呢是没错,可是那毕竟只是一句话而己,不要说真的王子,就是这位蔡公子,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告倒的。”
    “你少费话,快点跟我通报,我要见童相。”
    韩世忠向里面通报了一声,童贯听说林冲要见自己,马上让韩世忠请他进来。
    林冲一时童贯办公的房子,见他正在看一桌子的军报。
    林冲拱了拱手,刚要说话。
    童贯向他招了招手,“林冲,我正要派人去叫你来呢,你就来了,正好,快快,我有要事要跟你商量。”
    “什么事呀,童相。”
    童贯指着手中的一份军报,问,“江南方腊造反的事,你听说了吗?”
    林冲点了点头,“听说了一点儿。”
    “你怎么看?”
    “怎么办,无非的官逼民反吗?”林冲没好气地说了一句。
    童贯这才注意到林冲一脸的怒气,笑着问:“林冲,你这是怎么了,谁招惹你了?”
    “蔡攸。”
    林冲就把蔡攸公报私仇的事前前后后地说了一遍。
    童贯沉思片刻,“这件事呢你不用去大理寺打官司,我可以帮你把东西全部要回来,不过,我帮你要回来东西,你是不是得也帮我一个忙呀?”
    “帮您什么忙呀?”
    童贯叹了口气,站起来,走到林冲旁边,指了指旁边的一把椅子,“林冲,你坐。”
    林冲坐下。
    童贯围着他转着圈儿说道:“现在江南乱成这样,皇上一定要派兵去剿匪平叛,派谁去呢,我想呀,九成又是要派我这个老家伙去。我老了,得有些得力的人帮我,我看上你了,所以,我帮你把这些东西要回来,你得跟我一起去江南平叛。”
    林冲冷冷地摇了摇头,“童相,我林某人何德何能,能帮你办这么大的事,别的不说,就说平定独龙岗五霸的事,我平了,可是结果怎么样呢,没有升官不说,反而降了半级,你说我要是再跟你去,回来是不是要再降半级呀?”
    童贯苦笑了一下,拍了拍林冲的肩膀,“我的林大人呀,官场上这样的事太多了,老夫不是也打过几次大胜仗,没升反降吗,不像有的人,在朝堂之上吧吧吧地说上几句,就是当朝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说我到哪儿说理去呀?”
    林冲还要说话,童贯摆了摆手,“你先听我把话说完。林冲呀,你怎么说也是大宋的正三品官,吃着朝廷的俸禄,既然咱们吃皇上的,就要替皇上,替国家分忧解愁,是不是?”
    林冲沉思不语。
    童贯又说:“林冲呀,现在国难当头,四周国家环饲我大宋,现在又起了内乱,我等臣民如果不出力,恐怕大宋就要亡了,你和我也当不成什么官了。”
    林冲摇了摇头,“童相,你误会了,我刚才不说话是想别的事。”
    “什么事呀?”
    “我觉得如果皇上真的派你去平叛,要平叛之前先要做一件事。”
    “什么事呀?”
    “惩办造成这次江南乱局的首犯。”
    童贯一听,“你说的是朱勔?”
    “没错,就是他,他才是这场乱局的始做俑者,必得先惩办了他,才能平民愤,这样咱们再去剿匪也会容易一些。”
    童贯赞佩地点了点头,“嗯,你说得不错,看看,你想得就是比我远,所以,我才要你帮我嘛。不过,这朱勔可是皇上最宠信的人,办他不就是打了皇上的脸吗,这事儿不好办呀。”
    “童相,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国家已经让方腊占去大半,皇上也是聪明人,难道他不懂孰轻孰重?”
    两人正说着,一个书记官走了进来,拱手道:“大人,皇上有旨,在意三品以上官员马上去文德殿面圣议事,马上去。”
    童贯皱起了眉头,“皇上已经一个月没上朝了,怎么今天突然要上朝呢,难道是要议征方腊的事?”
    林冲站起来,拱手道:“童相的事情要紧,我先告辞了。”
    “慢着,林冲,你也是三品官呀,这里也包括你呢,你要去哪里呀?”
    林冲苦笑了一下,“童相不说,我都忘了我还是个三品官呢,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两人乘着马来到皇宫的朝房里侯驾。
    朝房里挤满了三品以上的官员,大家都在小声地议论皇上今天为什么急着叫大家来。
    蔡攸看见林冲也来了,走上前,用讽刺的语气问道:“哟,这不是林大人吗?”
    我们三品京官上殿议事,你来干什么呀,你不是去大理寺告我吗?”
    林冲指了指自己的三品官服,笑道:“蔡大人怎么忘了,林某人和蔡大人一样也是三品官,皇上有旨,在京三品官以上的都来,你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呀?”
    蔡攸皮笑肉不笑地说:“我们来是议大事的,你这个闲官没有必要,你还是去大理寺那里告我的好。”
    林冲刚要说话。
    童贯插话道:“蔡大人,这件事我正要找你说呢,现在你在这儿,正好。林大人采办的那些物资是我们枢密院委托他们皇城司采办的,皇城司采办的东西会有什么违禁之物吗?”
    蔡攸一听这话,不由和张口结舌,半天才说:“童相,可是林大人也没说这些东西是枢密院委托皇城司采办的呀?”
    童贯眼一瞪,“荒唐,皇城司向来是皇家办事的,这种事能随便对外人说吗?”
    蔡攸一时哑口无言。
    一直坐在旁边不说话的蔡京站起来,指着蔡攸喝道:“蔡攸,你马上让人把林大人的那些货物给送回去,不得有误!”边说边向蔡攸使眼色。
    蔡攸只得让随从去把林冲的那些货物送还回去。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太监走进来,“各位大人,皇上要来了,让各位大人上文德议事。”
    百官跟着这个小太监来到文徳殿门前,只见一个小太监用一条鞭子在空中抽了三下,这叫静鞭鸣御阙。
    鞭响过之后,文武百官这才进了文德殿分列金阶两旁,文臣在左,武将在右。
    大家刚站稳,一身皇袍的赵佶在张迪的陪伴之下从侧门出来,坐上了龙椅。
    两旁的文武百官一齐跪倒,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
    赵佶面色威严地轻轻地伸了伸手,“众卿,免礼平身。”
    百官站起来,又分站两旁。
    赵佶轻咳了一声,“今天,朕把众位爱卿叫来是想跟大家商量商量如何征剿江南方腊的事。”
    百官都不说话。
    赵佶皱了皱眉头,“众位爱卿,方腊贼寇累劫城池,现又杀害多个朝廷大臣,实乃反国贼子,大家看谁可领兵去剿灭此寇呀?”
    这些百官,平时说起来话个个都是满嘴正义,可是真到了要去杀敌剿匪的关口,没有人愿意接这个苦差事,都垂头躲避,生怕皇帝点到自己。
    赵佶脸色发白,怒视着百官,厉声道:“常言道,你们这些官享受着江山社稷的高官厚禄,平时没什么事个个都是忠心不二,哦,现在国家想用你们了,你们都没声了,你们真是让朕伤心呀!”
    站在文官首位的蔡京忙出班奏道:“皇上,我大宋这些武将当中,要说通晓兵事,能征惯战,可以在运筹帷幄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除了童相之外,再没有第二个人,所以,老臣建议此次江南剿匪还得麻烦童相一趟。”
    赵佶扫了那些武官一眼,冷冷地说:“又是童贯,好像咱们大宋朝能打仗的只有童贯一个人,那国家养你们这些闲人干什么?童贯现在要协助朕与金国联手攻辽的事,他哪分得开身呀?”
    蔡京说:“皇上,攻辽之事并不是急事,可以暂缓,可是江南之乱,如果不马上平定的话,因为江南各地乃朝廷的主要贡税之地,一旦那里乱得不像话的话,税负不继,国库没了银子,就是咱们想打辽国,也没有军饷呀,所以,以老臣看来,两者相权,还是平定江南之乱更为要紧。”
    赵佶看了一直没说话的童贯一眼,问道:“童贯,你以为呢?”
    童贯出班奏道:“老臣以为蔡太师所言极是,江南之乱与联金攻辽相比,两者相权,江南要更紧要一些。”
    赵佶点了点头,“那你愿意去平定江南之乱吗?”
    童贯犹豫了一下,“皇上,老臣年迈,精力体力已远远不比从前,可是如果皇上让老臣去平定江南,老臣万死不辞,不过,老臣想带一个帮手协助老臣。”
    “你想带谁去呀?”
    “宁国军节度使林冲。”
    赵佶扫了百官一眼,“林冲来了吗?”
    林冲出班奏道:“微臣来了。”
    “林冲,你愿意和童贯一起率大军平定江南之乱吗?”
    林冲拱手道:“皇上,童相偌大的年纪都不辞辛苦远征,微臣就更不敢推辞了,可是微臣以为,现在最紧要的事还不是出兵。”
    百官一听林冲这话,都是一怔。
    蔡京一直看不起林冲,听林冲这么说,低声喝道:“林冲,你小小年纪,才当了几天官呀,这是天子朝堂,不可妄言。”
    赵佶冷笑,“蔡京,朕看呀,现在咱们这些官儿里边就是少了几个敢妄言的人,林冲,你倒跟朕说说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