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紫薇》第65章 血海深仇

    赵佶在东京时,曾几次在张迪的引领之下,以大商人赵乙的身份去勾栏院里玩粉头。
    民间那些技艺超群,什么花样儿都可做,又极会讨男人欢心的粉头和这些出自大户人家,从小就规规矩矩的嫔妃们大不一样。
    这几天,赵佶心情烦闷,总想出去逛逛。
    张迪怕出去有危险,苦苦相劝,并安排从东宫带来的几个美艳的嫔妃轮番侍候赵佶。
    可是赵佶是个贪玩,喜欢新鲜气儿的人,这几个嫔妃虽说美艳终究是不知玩了多少次了,对赵佶来说已经没什么兴趣了,
    有一次,他在床上竟然不能“行事”,下面的那个妃子不由得笑了一下。
    赵佶大怒,让张迪把这个嫔妃投进井里了事。
    自那次以后,也不知怎么回事,老赵的“家伙”就不行了。
    张迪找了几个太医弄了几个方子调理,也没什么效果,气得赵佶把几个太监全找了借口给杀了(主要是怕他们把皇上不能行事的事儿传扬出去,丢丑)。
    这个病是老赵家的家族遗传病,后来的南宋的首位皇帝宋高宗赵构也是因为这个病,连一个儿子也没生出来。
    赵佶并不懂什么家族遗传病的事,他把自己的这个病归结为“审美疲劳”,想出去试试新鲜的野味,说不定自己的病就好了。
    这一天,他不知道怎么的一下想起了李师师,已经几次听人说这个李师师长得倾国倾城,国色天香的一个大大的美人儿。
    赵佶要张迪带自己去绕凤楼会会李师师。
    这座绕凤楼表面上是一家酒楼,其实是皇城司(类似秘密警察机构)的一个秘密据点,主要是想通过来这些酒楼暗中查访那些来此寻欢作乐官员的言行。
    因为是皇城司所管,里面的掌柜的、小伙计都是皇城司的人,可谓是守卫森严,相对安全一些。
    张迪知道赵佶是个很任性的人,总这么拘束着他,怕他弄出什么事情来,他毕竟是皇上,要是弄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来,最后倒霉的一定是他。
    所以,张迪也就同意了,两人又扮成主仆模样,赵佶还是一身大商人的打扮,张迪是一身老家院的打扮,又叫了大内四个最顶尖的侍卫,身藏利刃跟着。
    六个人从秘道里又偷偷地溜了出来,向绕凤楼走去。
    走到那个彩色瓦肆,赵佶又看见一群人举着钱要往里挤,一下又想起了那个美艳的舞娘,不觉一时心痒,给身边的张迪使了个眼色。
    张迪见那边人多眼杂,怕出了乱子,小声地苦劝赵佶,要他去绕凤楼,说那里安全些。
    赵佶这个人一向任性,这些天憋了一肚子的闷气,现在想去看看那个绝色的舞娘,张迪竟然不同意。
    他一怒,自己迈步向前就走。
    张迪慌了,马上拉住赵佶让他先等一下,自己走上前,又找到那个管事儿的,经了他几颗金瓜子,让他像上次那样安排他们一行人从后面的小门进去,坐在包厢里。
    这一回可能是进来早了,舞台上并没有李香云在跳舞,而是几个小孩子扮成小猴子模样在耍猴戏热场。
    下面的观众都是来看李香云跳舞的,并没有几个人在看台上的猴戏,有的在下面说笑,有的进进出出找朋友。
    也有人刚刚进场找位子,还有几个年轻的女孩子拿着一个漂亮的小篮子在观众中来来回回地在兜售瓜子、点心等物。
    李香云正在后台候场。
    她闭着眼睛躺在一把竹椅上闭目养神,她的一个随身丫头在后面轻轻地给她捶着肩膀。
    正这时,李香云的另一个随身丫头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走进来,在李香云的耳边说了几句什么。
    李香云一下从椅子上坐了起来,大瞪着两只眼睛,厉声问:“你没有看错?”
    小丫头摇摇头,“那画像我已经按姑娘说的记了几百遍,绝对不会有错。”
    李香云暗想:他一个皇帝怎么跑到这种地方来了?
    想到这里,她站了起来,走了出去,在舞台一侧的幔布后面按着那个小丫头所指向对面的一个包厢里望去。
    果然,看见对面的包厢里坐着一个人细皮嫩肉、五官清秀,圆脸小鼻子、小嘴巴,眉间印堂处左侧有一颗红痣,和那天那两个宫女侍卫说的一模一样。
    李香云的真实身份是叛将李筠的后代,当时禁军去李家抓他们全家时,她的曾祖父正好被奶娘带到乡下居住,当时孩子才三岁,也未入籍,所以,禁军并不知道还有李家还有他这么个人。
    自从李家出了事之后,奶娘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养在家里,后来年纪大了,托付给了李筠的一个多年挚友。
    这个人也是后周将领,因看不惯当年赵匡胤夺了柴家天下,就辞了官隐藏在民间,并一直把孩子当成亲儿看待。
    又过了几十年,到了李香云这一代,她父亲找人教她跳舞唱歌,读书写字,并亲自教她习学武艺。
    等李香云长到十八岁,她父亲把李家多少年前血海深仇讲给李香云听了,要她去东京替全家报血海深仇。
    就这样李香云带着四个从小在一起长大,同习武艺的随身小丫头来到东京寻找刺杀赵佶。
    她们夜里去了皇宫几次,都因为皇宫地方太大,路线复杂,房屋众多,加上戒备森严而没有刺杀成功。
    后来,有一次元霄节,赵佶出宫与民同乐。
    李香云听到消息,就带着这四个小丫头去行刺,可是她们还没等走到皇帝的仪仗队前,就因为行迹可疑让潜伏在四周的皇城司的人给发现了。
    四个小丫头掩护着李香云逃跑,两个被抓了。
    皇城司的人对这两个小丫头严刑拷打,一个直到被打死也一个字没吐,另一个只说了自己是李筠来报仇的,就因为伤势过重死了。
    皇城司的人因此知道了李筠的后人来报仇的事,可是他们找遍了东京的大街小巷,因为李香云三人藏在一家勾栏院里,皇城司的人没想到她们会藏在那里,也就没可到她们的行迹。
    她们侥幸得以逃脱,之后三人一直在勾栏、瓦肆等地以跳舞唱歌为生,谨言慎行,轻易不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这次,李香云又打听到说赵佶来了西京,她就带着两个随身的丫头追来西京,想找个机会杀了赵佶报家仇。
    上次,她跟着林冲去皇宫,因为知道进宫要被搜身,所以,没敢在身上带武器,只是带了一根绳子,想着一见到赵佶就冲上去,用绳子勒死他。
    没想到,没能见到赵佶。
    李香云知道跟着林冲是最有可能有机会接近赵佶的,因为林冲跟公主是好朋友,而且他的一个小妾被皇上抓走了。
    所以,她就想着跟在林冲身边,找机会干掉赵佶,以报李家的血海深仇。
    可是,没想到,这个赵佶不知死活,竟然会便装来这种地方看热闹。
    这个机会,对李香云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可以说是天赐良机。
    满腔的仇恨把李香云激得心脏砰砰直跳。
    她刚要冲出去,她身边的那个小丫头一把位住了她,指了指赵佶身后的四个大汉,小声地提醒道:“小姐,那四个大汉应该是皇帝老儿的贴身侍卫,功夫一定非常了得,不可莽撞行事。”
    她们三个人虽说都习学了武功,但毕竟是女儿家,气力不够,只凭她们三个想打败四个大内高手,是不可能的。
    这一点,李香云非常清楚。
    李香云皱着眉头想办法。
    那个小丫头突然小声地说:“小姐,要不这样,我和平儿扮成卖货的女儿家去吸引那四个侍卫,等把那四个侍卫吸引走了,你再去寻机杀那个皇帝老儿。”
    这个计划非常得冒险,一旦有失,她们俩个的小命就没了。
    李香云本来不想让她们这两个亲如姐妹的人去冒险,可是现在这个机会实在是太难得了,错过了恐怕以后就再没有这个机会了。
    她点了点头,“好,那就这样吧,记住,一定要千万小心,实在不行就跑,不可恋战。”
    那女孩子点了点头,回去和那个平儿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平儿同意了。
    于是,三个人各换了衣服,从后面拿了一个篮子装了些瓜子、果品、小点心,怀里都揣了柄短刀,扮成售货女儿家的模样出了后台。
    因为后台是几个班子的人一起表演,人多眼杂,也没有什么人注意到她们三个。
    三个女孩子两个在前,李香云在后提着篮子在观众席里四处叫卖,慢慢地向包厢那边靠近。
    赵佶正百无聊赖地向台上看着,等着那个跳舞的绝色舞娘出来跳舞,张迪和四个侍卫却一直无心看表演,紧张地四下查看着。
    突然看见两个卖货的女孩子提着篮子走过来,要他们买货。
    一个侍卫赶她们走,可是她们却说什么也不走,非要那个侍卫买。
    这个侍卫和两个女孩子缠纠在一起,平儿故意把篮子往地上一扔,篮子里的果口、瓜子、小点心撒了一地。
    平儿尖叫着扑了上去,非要那个侍卫赔,另一个女孩子也不依不饶地上前扯着那个侍卫的衣服和他理论,要他赔。
    赵佶在一旁被他们闹得烦了,看了张迪一眼。
    张迪没办法,只得掏出几钱碎银子走过去,想打发两个女孩子离开,可是他刚走过去,还没等说话。
    平儿不知怎么的一伸手探到那个侍卫的腰上,摸到了一把匕首,她一下把匕首给拔了出去,对着这个侍卫的胸口就是一刀。
    这个侍卫虽说武艺高强,可是他并没想到这个女孩子会刺他,毫无防备,又因为两人的距离太近。
    平儿这一刀竟然刺中了那个侍卫,侍卫“啊”的叫了一声,血喷了出来。
    现场见杀了人,顿时大乱,包厢的一些看客纷纷逃窜。
    平儿和另外一个女孩子转身就跑,混在人群当中,另三个侍卫纵身去追。
    李香云见此情景。掏出她表演用的面纱把脸给蒙上了,拔出身上的短刀向赵佶冲了过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