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伴君眠韫彧之晏殊言》第101章

    待临丰帝带着众御林军离去后,晏府的家丁便又合上了大门,将门外的一切阻挡在外,在府外观望的人们俱是悻悻离开。
    丞相府中,黑衣人跪地禀告道:“大人,想必那晏殊年是真的死了。这几个月过去了,阎罗殿的杀手四处寻找,也丝毫不曾发现他的行踪。再者,那沐家小姐道是她亲手将晏殊年安葬,且她回帝京后,不曾回家,便先去了晏府一趟,如今,晏府正在操办晏殊年的丧事。半个时辰前,临丰帝驾临晏府,收回了晏铭手中的兵权。而晏铭则因失子之痛向临丰帝请辞,告老还乡。”
    苏相在上座闭眼品茗,听闻黑衣人的禀告,蓦然睁开双眼,眼中尽是笑意,仿若胜券在握一般。如今,他已成功地斩断临丰帝的左膀右臂,那么,他离这至上的皇位,便又近了一步。
    晏铭因忧思过度而几欲昏倒,管家带着下人将他搀扶着回了厢房歇息。晏殊年关上窗后,坐在临窗的藤椅上,望着沐覃凌,低声说道:“我们已按照沐小姐的吩咐做了,沐小姐你如今能向我们说明这个中缘由了吗?”
    沐覃凌透过窗缝,仔细打量着屋外的动静,确保无恙之后,这才谨慎地开口,低声解释道:“此事说来话长。当时,我学武归来,坊间传遍了晏公子战死沙场的消息。可我赶来晏府,晏伯父却告诉我,晏公子还活得好好的。我当时便知晓,其中定有隐情,于是,便赶去了边关。果然不出我的所料,临丰帝与南韫新帝韫彧之达成协议,只要北临交出晏公子,南韫便退兵。我赶去时,晏公子他不幸被捕,身受重伤,正被送往南韫的途中……”
    “阿……弟他可还安好?”晏殊年闻言,急忙打断沐覃凌的话,出声问道。
    沐覃凌看了晏殊年一眼,笑着说道:“你们也无须再瞒我了,晏姐姐早已将你姐弟二人身份之事一一讲与我听。”
    晏殊年闻言,有些局促地笑笑,说道:“事关重大,不得不防,还请沐小姐莫要见怪。”
    沐覃凌满不在乎地挥挥手,示意无妨,这才又接着道:“当时,我救下晏姐姐后,护送她一路到了东垣皇宫,见到了女帝陛下。女帝待晏姐姐极好,封她为玑珞公主。只是,晏姐姐记挂着你们,便执意要回来,谁知,在回北临的途中遇到袭击,几欲丧命。幸好晏姐姐得到一颗九转还魂丹,这才勉强保住了性命。”
    “那我阿姊她为何未曾与你一同回来?”晏殊年问道,“难道,有人带走了她?那她如今身在何处,可还安好?”
    “晏公子猜得没错,确实是有人将晏姐姐带走了。不过晏公子与晏伯父便放宽心,那人待晏姐姐极好,对她定是真心无疑。覃凌相信,普天之下,也便只有他才能护晏姐姐一生一世。”
    “那人是谁?”晏铭自榻上挣扎着起身,费力地问道。
    “南韫新帝,韫彧之。如若覃凌猜得没错,南韫新晋的皇贵妃,便是晏姐姐无疑。”
    “竟然是他!”晏殊年有些不可置信地说道。
    “南韫新帝对我说,不能将晏姐姐还活着的消息透露给任何人知晓,但我想,你们是晏姐姐这世上最亲近的人,亦是她最为挂念的人。她的消息,你们理应知晓,是以,我便也不曾瞒你们了。”沐覃凌解释道。
    晏铭咳嗽几声,这才有些叹息地开口说道:“我这一生,光明磊落,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更对得起这北临的万千百姓。我唯一对不起的,便是我的这双儿女,他们因为我这不称职的爹,吃了太多的苦。如今,我所求不多,只愿阿言与阿年能安乐此生便好。如若她能在南韫活得开心,我便也心满意足了——阿年,若你愿意,为父便将你送去东垣,我想,东垣女帝定然是愿意照顾你的。”
    “阿爹,孩儿只想与阿爹生活在一起,为阿爹养老送终!”晏殊年一脸坚定地说道。
    “为父这身子,许是活不了多长时间了。你还年轻,虽说身子不好,但也理应多出去见识见识。是为父的错,你都这般年纪了,却不曾娶妻生子,亦不曾有机会见识大好河山。”晏铭叹息着说道。
    “晏伯父,为何不与晏公子一同去东垣?东垣气候宜人,不似北临这般,一入冬,便是极冷。晏伯父如今身子不好,去东垣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沐覃凌有些疑惑地开口问道。
    晏铭闻言,有些怅然若失地说道:“这北临的江山,是我与先帝的心血,我为了它戎马一生,征战四方。如今,我又怎能割舍得掉我与它之间的牵绊?”
    “可是,晏伯父又岂会不知,三番两次暗害晏姐姐的人,便是苏相。而苏相他背后之人,无须覃凌多说,晏伯父与晏公子亦是明白的。既然如此,晏伯父你何苦还要留在这是非之地?”沐覃凌苦口婆心地劝道。
    “或许是人老了的缘故,总觉得要落叶归根。再者,圣上虽是允我告老还乡,不再过问朝事,可他生性多疑,又岂会真的放心?是以,他定会派人暗中监视我的一举一动。若是我离开北临,去了东垣,指不定会被安上什么罪名。覃凌,我意已决,你也无须再劝。只是,伯父有一事相求,还请覃凌一定要答应,如此一来,即便是有朝一日,我驾鹤西去,也能去得安心。”晏铭一脸恳求之色,对沐覃凌说道。
    “晏伯父有何事但讲无妨,只要是覃凌能够做到的,便一定竭尽全力。”
    “若是日后,我有何不测,还请覃凌将我儿护送去东垣,如此,我这一生,便再也没有任何牵绊了。”
    “阿爹——”闻言,晏殊年一脸忧伤之色,却又不知如何开口。阿爹的身子,恐怕真是撑不了几时了。
    “晏伯父,覃凌答应你。只是还望晏伯父要照顾好身子。”沐覃凌一脸坚定地应道。
    晏府办完丧事后的第二日清晨,晏铭便带着老仆数人启程回乡,未在帝京多留片刻。临丰帝果真如他之前所说那般,派来一队御林军前来护送他们。这偌大的晏府,便只剩下忠心的仆人在此处守着。百姓听闻晏铭告老还乡之事,纷纷前来送别,一路热泪相送。
    沐覃凌站在人群中,望着晏家的马车远去,消失在浓雾之中,心中竟有一种预感,这一去,前路未卜,这一别,便成诀别。她微微叹了一口气,这才想起她已回帝京多日,却一直在帮衬着晏伯父打点大小事宜,还不曾归家。是以,她转身向尚书府,她阔别多年的家走去。
    她当真是多年不曾归来,那守门的护卫竟认不出她来。见她腰间别着大刀,一脸痞笑,一身江湖气息,便将她拦在府外,不许她进府。她正思索着是否该翻墙而进时,便恰巧瞧见才送别晏铭归来的沐尚书。沐尚书才下软轿,便瞧见不远处一位身着红衣,发丝高束,腰间别着大刀的女子,正笑吟吟地朝他走来,开口唤道:“爹——”
    沐乾闻言,这才瞧出面前这红衣女子竟是自己好些年不曾见到的女儿,他一脸怒色,有些气急败坏地吼道:“你这兔崽子还知道回来?若不是你在途中遇急,这才想起向我这个爹求救,否则,你怕是不会回来了!你给我解释解释,你回京这几日,是不是又去了晏府?”
    沐夫人在府中听闻有江湖女子找上门来,便知晓许是自己的女儿回来了,是以,她当即便带着婢子出来。见着女儿还不曾回府,便已被自家老爷呵斥一番。她心下不满,急忙走过去,挡在沐覃凌身前,扬声对沐尚书说道:“有什么事回府再说,你不嫌丢人,我也替你丢脸!”说罢,她便拉着沐覃凌离开,一路嘘寒问暖。沐尚书见状,只得灰溜溜地跟在她们母女二人身后走了进去。
    “女儿,你这些年过得怎么样啊?平日里捎信回家,也不许我这个做母亲的来辛沂山上看看你。前些日子,你父亲收到你的信,可真真是将我给急坏了,生怕你遇到什么不测。你这些日子,是不是真如你父亲所说那般,一直待在晏府?你一介未出阁的姑娘,怎能待在别人家?再者,那晏殊年确是人中龙凤,虽说母亲也挺钟意他,但他如今不在这世上,你便也早些打消对他的情意,免得贻误终生。”沐夫人一脸殷切地劝说道。
    “娘亲,这些事,女儿心中自有想法,娘亲便无须多言,”沐覃凌打断道,继而,她面色微红,吞吞吐吐地说道,“再者,女儿心中也有了意中人。”
    沐夫人闻言,一脸惊喜,问道:“哦?那是哪家的公子?模样是否俊俏?是否满腹经纶?最好是个不会武的男子,如此一来,咱家女儿若是嫁了过去,也不至于被他欺负了去。女儿,你与为娘说说那男子,届时,为娘才好替你想想办法。”
    一旁的沐尚书闻言,一脸不悦地说道:“你说,你离开辛沂山的这些日子,究竟都干了些什么!你……”沐夫人一个眼刀子丢过去,沐尚书便讪讪地不再做声。
    沐覃凌有些羞涩地低下头,一脸娇羞地说道:“待他上门提亲,届时,你们便知晓了。”
    沐尚书闻言,气得吹胡子瞪眼,说道:“为父眼中,还是觉得这晏殊年甚好,他倒是为父极为满意的乘龙快婿。奈何天妒英才,如今,晏老将军也已告老还乡,哎……”
    “爹,事已至此,你又何必再提?”沐覃凌说道,即便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她亦不会将晏家的秘密告知他。
    “虽说那晏殊年他年纪轻轻便为国捐躯着实可惜了些,但如今,女儿能够有钟意的男子自然是极好的,你又何必再提及那少年。你也不想想,当年你带着咱家女儿去了晏家一遭,回家后,她便寻死觅活的,非得去江湖拜师学武。害得我这个做母亲的,这么多年都不曾见到自己的女儿,如今,咱们女儿终于回来了,其他的事,又怎会有咱们闺女重要?”沐夫人抹着眼泪说道,“你瞧瞧,咱们女儿离家时,也算是珠圆玉润的可人儿,现今回来了,瘦得跟竹竿似的,你这个当爹的不心疼,我这个做母亲的还心疼呢!”
    “娘,是女儿不孝,这么多年也不曾回家看娘。如今,女儿既然回来了,一定会好好孝顺娘亲!”沐覃凌依偎在沐夫人的怀中,笑着说道。
    “你如今也到了成亲的年纪,这次回来,你可不要再离开了!你留在府中,娘亲为你好好补补身子!”沐夫人说罢,便转头喊道,“管家——今日,你便将咱们府中那些珍藏的名贵食材全都拿出来一锅炖了,为小姐接风洗尘,知道了吗?”
    管家闻言,笑容可掬,应道:“是,夫人!我这便下去准备准备!”
    沐覃凌闻言,不由得忆起当年她离家前的那些日子,沐夫人亦是如此,道是要为她补补身子。是以,短短几日,她便圆润了一圈。她转头向沐尚书求救,沐尚书却偏过头去,装作不曾看见她的眼色。见状,她笑得有些勉强,对沐夫人说道:“多谢娘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