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莹莹》第250章 烈士遗孤(二)

    老人为自己的困惑而感到郁闷,端起酒杯自个又闷下一大口白酒,继续他的讲述:在做了几年搬运工的工作后,总算熬到一丝喜讯,老者被转正了,成为外贸公司一名正式工人。时间也很快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在全国深入推进,商业系统在大潮中迅速响应,积极探索。商业系统成了率先改革的试点单位,当时各行各业大力推行所谓的责任制、承包制、租赁制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方式。外贸公司也开始大搞承包制、租赁制等各种形式的经营。可是由于缺乏经验,经营不善,致使外贸公司的经济效益出现了滑坡。老者千方百计找出路,想方设法找关系。亲自上门洽谈业务,同时还得追讨各种债务。
    1988年的一个晚上,老人到市郊区的一家机械厂讨要装卸费,回来的路上,因为天太黑,又正赶上修路。结果掉进了正修筑的市区西外环路与国道公路交界处二米深的大沟里,落下了终身残疾。当时幸亏还有一个同事相随,要不然说不定命都不保了!而老人所在那家外贸公司连支付他工资和医药费的能力都没有!
    从此,老者的一条腿落下了终身残疾,走路一瘸一拐,就这样当时外贸公司也未给他报销过医药费并且连工资都没发。从此老者又一次灰心丧气了,再也没有了往日争强好胜的劲头,也就再也没有心思工作了。
    到了九十年代外贸公司出现了更严重的亏损,成了市区商业系统的一大包袱,最后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淘汰,被在市区做出口外贸生意的纺织品公司兼并。
    这时的老者已到了退休年龄,可是祸不单行。前两年7月退休时,发现1958年参加工作的档案材料找不到了。后来劳动局让出个证明材料,可劳资科的同志说:“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弄丢的,还不知道是那一派弄丢的。”结果退休时就少了四年工龄。
    这两年的养老保险金发放仍不规范,各企业都是根据自家公司经济条件发放。现在老者原单位外贸公司与市纺织品公司合并后,纺织品公司也出现了经济效益下滑。一年只能领到几个月的养老金。
    老人的老伴单位是市区糖酒副食公司,也因经济效益不好发不了工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窘境。老两口只能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度日。可现在唯一的女儿清荷已经到了结婚年龄,由于经济困难问题,女儿的工作、终身大事也正在给耽搁着。后来清荷姑娘只能在夜市上摆摊卖豆芽,栉风沐雨地聊以糊口。老者因腿有残疾,没法出去打工,也只好让50多岁的妻子到市区百货大楼当了临时清洁工,挣钱养家。
    老者叙述完了自己的大半生,反而平静下来,一付淡定的模样,他说出了心中的痛,就不再觉得是那么的痛了。
    二狗听着有些伤心,对老者说:“既然你们家有这么光荣的革命历史,你现在又身有残疾,你为何不像政府部门求助?”
    老者呵呵一笑,大度地说:“国家也有困难,不能光照顾我们一家人吧,我这一辈子是不想再有什么特殊照顾了,但是考虑着把女儿清荷安排个好单位,她年纪还小,不能再受我这样的苦难。”
    清荷一直在听父亲讲着家庭的革命史,此时插口说道:“是呀,爸爸,咱们家为国家做了这么大的贡献,却落魄到这种境地,就不能去民政局里为我找一找安排个工作吗?”女孩子都是很现实的,她可没有老父亲那种坦荡的胸怀。
    老者说:“闺女,甭急躁,爸爸已经在向民政部门反应咱们家的情况,上周刚去了市区民政局办公室询问办理。但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对咱家的身份表示怀疑,还用一种怀疑和藐视的态度对待咱,问我:为啥你姓上官,你父亲却姓王,谁能证明你是王烈士的儿子,烈士证怎么跑到了你手里?这些话极大地刺伤了咱的心啊。当时我向工作人员解释了,在那个年代父亲一直是用化名在敌后做斗争,不敢使用上官这个真姓,怕给家庭带来灾难。工作人员还是不相信,说要具体调查调查再说,我只能生气地表示:如果你们不信,请给写个收条,把烈士证明收走吧!”说这话的时候老者又有了无名之火。
    二狗听着也是非常气愤,在大学里面学的中国革命史里,一些先烈们使用化名工作在敌后战线上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说这些话的民政局工作人员,请问你:身为公务员,起码也应该懂点政治,了解点历史吧!如果真的是不懂、不了解。那可能你就是混进公务员队伍里的一个糊涂虫吧!
    一个失去父亲的遗孤,需要付出比别人更艰辛的心历路程才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父母在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父亲能给予力量与方向,母亲能给予爱和安全感。对于这一切,老者都没有得到。他的人生也因此或多或少留有缺憾,不完美甚至不幸福。这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痕迹,更是一个民族惨痛的历史和刻骨铭心的记忆!
    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也许老者的人生就是他选择的。他所受到的磨难是坏事,也是好事,他期待着日子能一天比一天好,期待自己的儿孙能一代比一代强。
    “来,喝酒,小伙子,我们家清荷吧有些小脾气,但勤快能干,又孝顺,是个好姑娘,我这条腿呀拖累了闺女了,拼着老命我也得为闺女找个好工作。”老人在向二狗推销自己的女儿。因为老伴和闺女都相中了面前的这个小伙子,在家吃饭闲聊时他们娘俩嘴里整天冒出的就是‘小林,小林’。“小林今天生意很好的。”“小林哥今天为咱们家又收拾了一通电线线路。”等等。
    二狗说:“伯伯,你老人家甭着急,有时候政府工作人员有失误也是难免的,他们在核实后肯定会给您老有个交代,清荷姐是个好人,也一定会有好报的。”
    “嗯,你这话我爱听,对我的脾胃,来,大口喝酒。”老人爽快地说。
    一老一少聊着天、喝着酒,尽享闲情逸致,两三个时辰过后把面前的饭菜也吃尽了,二狗歉意地说:“清荷姐,你的饭菜让我吃掉了,到现在你还饿着肚子,真是不好意思了。”
    “你呀,总是把自己当做外人,经常给我帮忙,一分钱也不收,吃顿饭又到哪儿,改天我请你去家里吃饭,你可一定要答应。”清荷笑着说。
    二狗敷衍着:“一定,一定。”但在心中根本没有当回事,他以为那是她的客套话。
    他心中还在想着利用个周末去北京,把静静接回来,再一块去探望她还在老家的母亲,老人家一个人生活在小镇上太寂寞了。
    清荷见他们已经吃喝完毕,开始收拾着碗筷说:“我回去了,爸,我把你钓的鱼带回家了。”
    二狗忙说:“清荷姐,把我的这些鱼也一块带走吧。”
    “不了,你还是自己留着吧,我爸的这些鱼已经不少了。”
    “你还是一起带走吧,我一个人也不会做,放在我家里纯粹是浪费,我今天就是来闲玩,没想到收获倒是颇丰的。”二狗说着把自己水桶里的鱼全部倒进了清荷手中的塑料袋里。
    老者说:“清荷,你就甭给小林客气了,我们爷俩再玩一会,说不定还能再钓很多。”他在心中已经慢慢接受二狗,认为迟早是一家人,还客气啥!
    清荷对着二狗甜甜地笑笑,收拾起水桶里的鱼,骑着单车长发飘飘地离开了这一老一少。二狗陪着老人继续垂钓,也许今天的运气特别好,老者居然把那条脱钩的三四斤中的大鲤鱼重又钓了上来,二狗蹦跳着帮老者抓住这尾大鲤鱼,不小心还被大鲤鱼的尾巴扫中,胳膊上立刻红肿一片。老者特别开心,哈哈大笑说:“这尾鱼的劲还挺大的。”
    二狗自嘲地说:“被鱼尾扫中,就是被财运砸到手了,今天晚上的修理摊生意肯定好。”说完自己先哈哈大笑起来。
    时光流逝,夕阳已接近西山,西边的天空一片通红,把青山的轮廓清清楚楚地勾画出来,微弱的光芒给大地披上了蝉翼般的光彩。夕阳映在护城河的水面上,金光闪闪,让无数的碎金塞满整条河道,晃得人睁不开眼睛。火红的晚霞,绿油油的柳树叶、榆树叶,悠闲散步的老人、孩子,构成一片片祥和的美丽景致!一老一少在夕阳的余晖中,收起鱼竿,踏上回家之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