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狗莹莹》第211章 回家之路

    见那帮小流氓们走远,清荷又对二狗说:“你不要与他们一般见识,他们整天是混天聊日,无所事事,今天吃这家,明天吃那家,无非就是讨要两个钱。你要是与他们打架也不沾光,他们人多势众的,你打得过他们吗?即使你打得过,打得他们头破血流还会讹上你,让你出医药费,你说你划得来吗?”
    二狗说:“他们也太欺负人了吧,平白无故就来要钱,我又不欠他们的。”
    “你呀,就是书呆子一个,这是在市里面,不是你们老家农村,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人多了去啦,以后你还会遇到,要小心应付吆。”清荷在教导二狗,教给他在繁华都市的生存之道以及人心险恶。
    今天的事件又给二狗上了一堂别样人生的教育课,现实就是这么复杂,生活的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在象牙塔里面的教育是美伦美奂的,却缺少了生活中丑陋的一页。二狗掏出三十元钱递给清荷,清荷推让着硬是不要,二狗说:“如果你不要,我真的生气了,你帮我解了围已经很感激你了,我不能再让你替我出钱,不然我成啥人了?”
    清荷说:“这一点小事情,你不用挂在心上。”
    二狗说:“今天晚上我已经赚了七八十块钱,除去这三十块钱,我还剩余四五十块钱,你平常卖豆芽也是很辛苦的。”他说着硬是把钱塞在清荷手中,她的手是那样柔软和温暖,让他有一种心安的感觉。
    清荷见拗不过二狗,只好把钱攥在手中,又开玩笑地对二狗说:“以后你就在这里安心地摆摊吧,有姐姐我罩着你呢。呵呵。”姑娘说完跑回自己的菜摊,大声吆喝着:“豆芽,豆芽,新鲜的豆芽,马上收摊了,贱卖了。”大胆而泼辣,毫无做作。
    对于清荷的帮忙二狗仅存有感激之心,他的心已经全部放在田静静身上,但他在修理电器之余,对清荷关注的目光却慢慢渐多起来。这一切都被杂货铺大嫂看在眼里,看得她嘴角露着笑容,姑娘真是好姑娘,却怎么偏偏对这小林上心了呢?可怜了自家那个流里流气的兄弟了,原来她的小叔子也看上了清荷,已经不止一次向嫂子开口,让她帮帮忙说亲。她也曾经向姑娘的母亲提起过此事,姑娘母亲一口便回绝了这门亲事,原因是母女俩都看上了二狗,对别的小伙子不感兴趣。
    在小流氓们捣乱之后,财运却没有就此打住,二狗又接连接了几单生意,哈哈,今天晚上居然赚了一百多块,已经快赶上他半个月的工资,这要感谢对面的姑娘清荷,不然让小流氓们砸了摊位,今天就算白干了,他对清荷姑娘的感激之情更甚了。
    清荷已经开始收摊,把泡豆芽的清水倒进下水道,冲二狗摆摆手收摊回家了。二狗看着行人渐渐稀少,自己也开始收摊,桌椅、板凳全放在杂货铺的旮旯处,对老板娘说:“大嫂,我明天就回家了,不再出摊,麻烦你照看一下这些东西,我春节后回来再出摊。”
    “你放心回家吧,没问题的。”杂货铺大嫂答应的很干脆。二狗的月租费总是缴纳的很及时,一天也不拖欠,这每月多出的一笔额外收入,她还不愿意放弃。
    回到宿舍时已经晚上十一点钟,二狗又开始整理宿舍,把自己的东西全部打点好,准备春节回来就搬家,搬到自己刚买的房子里去。房子虽说还没有装修,但在那里打个地铺也舒心,毕竟是自己的家,无人打搅,不像在宿舍里平常进出的人很多,总是乱糟糟的。上四班三运转的工人还没有下夜班,他们仍然是照常运作着,即使过春节也没有假期,放假对他们来说一点激情也不存在。
    黑夜在夜班工人的倒换班中过去,又迎来一个静悄悄的黎明,一个车水马龙的早晨。二狗拉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赶往车站,那里面有他在市里为父母购买的营养品,有为侄子小狗购买的玩具、课外书、文具用品,这些东西在农村里面不好买。
    市里的汽车站本来就不大,过节时更显拥挤。平常日是一些司机大声叫喊着招揽顾客,现在是乘客们拥挤着排队上车,每到来一辆大巴车,乘客们便向潮水般涌过去,再叫喊着挤兑着乘车,大巴车已经忙不过来,车厢过道里面也塞满了拥挤的人。
    等待着乘车的旅客越来越多,大巴车却越来越少,先前还是间隔五分钟过来一辆,慢慢变成间隔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车站上的旅客一点也不见减少,还有继续增多的趋势。二狗拖着个大行李箱随着众多乘客挤完这辆车,再挤下一辆车,整整两个小时过去了,愣是没有乘上车,还热得满头大汗。就在他绝望的时候,呼啦啦车站上一溜来了五六辆大巴车,原来是路上出现了堵车,运送旅客的大巴车均被堵在了路上,现在路况好转,一辆辆都开过来了。二狗终于趁这个时机挤到一辆大巴车跟前,把自己的行李箱由车屁股处运送到车顶行李架上,再挤回到车厢内,里面已经没有了座位,二狗就从司乘人员手中接过一个马扎,坐在过道里。这已经算是好的了,好多人希望即使是站着也愿意乘上车尽快回家过年。
    两三个小时的颠簸后,汽车由市区行驶到县城的汽车站,二狗再转乘到由县城开往镇上的汽车,县城车站不像市里车站那么拥挤,二狗在车厢内有了一个正规的座位,可以坐得舒服一些了,又是一两个小时的颠簸,汽车终于到达了二狗家乡的镇上。从宿舍出来时还是黎明,到镇上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
    二狗在镇上的汽车站四处张望了一圈也没有发现熟人,他希望能碰上村里的熟人,搭乘他们的自行车回家。失望之后二狗索性迈开有力的双腿徒步回家,他觉得这两年自己变得有些懒惰了,一点也不想走路了,原先初中上学的时候,不都是靠两条腿步行吗?二狗在为自己打气,走得更带劲了。
    还是那样的月夜,就像当年上初一时放假回家,树影婆娑,月色朦胧,鸟声瑟瑟。鞭炮时而稀疏,时而稠密,这是催人回家的号角。
    “汪汪,汪汪。”一阵急促的狗叫声在自家门前骤然响起,这陌生的狗叫使二狗觉得自己是那么地陌生,连自家的狗都已经不认识了自己。“去去。”二狗呵斥道,这老黑狗跑哪去了,怎么不见了踪影?“汪。”一声嘶哑而低沉的叫声响起,是老黑,二狗对这狗叫声再熟悉不过,那是他儿时就已经耳熟能详的声音,“汪。”嘶哑声再起,老黑狗的眼神和嗅觉严重退化,黑夜中老黑狗还没有认出自己的主人二狗。“老黑,是我。”二狗高声叫道,老黑狗一怔,接着跑过来摩挲着二狗的双腿,表达着自己的亲热,它已经不能双腿翘起扑在二狗身上,只能围绕着他的双腿打转转,二狗高兴地在它头上抚摸了几下,算是对它的最高奖赏。
    小院大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从门缝里探出头来,看了看二狗突然间大叫起来:“二叔,是二叔回来了。”
    “小狗,吃过饭了吗?爷爷奶奶都在家吗?”二狗急切地问。
    “刚吃过,爷爷奶奶都在看电视。”小狗边回答着边从二狗手里接过行李箱,二狗抚摸着他的头说:“小狗长这么高的个子了,也懂事了。”小狗呵呵笑着算是对二狗的回答。
    听到大门的声响,大狗、小翠也出来探个究竟,见是二狗回来了,小翠欢笑着迎上来,“兄弟,你回来了,单位放假了?”
    “是,嫂子,单位放了年假,我回家过春节。”二狗亲切地回答。
    “兄弟,还没有吃过饭吧,我这就去给你做饭去。”小翠说着麻利地进入了厨房。二狗说:“谢谢嫂子了。”
    大狗说:“二狗,快进屋,外面挺冷的。”二狗还没有进屋,立刻感觉到家庭的温暖,这使他在外漂泊多年的心情立刻放松下来。
    二狗的父母已经年迈耳背,外面的声响丝毫没有影响到两位老人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直到二狗站在他们面前,才知道自家小儿子回家了,这是他们的骄傲,是他们的自豪。两位老人立刻忙碌起来,二狗娘慌慌着去厨房帮衬着小翠给儿子做饭,二狗爹拿了一个马扎让小儿子坐在自个身边。缺齿少牙的嘴里漏着风说:“二狗,在单位工作好吗?要听领导的话,好好工作,为国家做贡献。”
    “好,一切都好着呢,爹,你不用为我操心。”二狗报喜不报忧,安慰着老父亲,没必要把城市生活的巨大压力告诉老父亲,他已经不再是罩在头顶的那把遮风挡雨的伞,也不能撑住多变天空的乌云压顶。
    “一切都好就好。”二狗爹的思维又陷入了一片混沌,不知道再怎样与儿子啦啦家常。年老了糊涂了,唯一的喜好就是在地上磕巴磕巴烟袋锅,再装上一烟袋锅老旱烟,舒心地抽上两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