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乡》第一一五章选择了路,就别停止前进

    第一一五章选择了路就别停止前进
    有何愁有在,张汤就很少来云氏。
    只有确定何愁有不在,张汤才会在云氏流连忘返。
    他喜欢云氏,喜欢在云氏吃东西,看风景,看人,哪怕是放弃份,在山坡上放一天羊,他也乐此不疲。
    按照他的原话——只有在云氏的草地上休憩,才不担心这片草地下的亡灵来找他。
    云琅明白,张汤这种人最怕的就是后事,平里坏事做绝,总是担心有什么奇怪的神落在他的头上。
    他说云氏的草地下干净,这句话可能要见仁见智的说,只有云琅跟何愁有才知道,云氏的土地下面,可能有一支最庞大的亡灵军阵。
    这件事云琅自然是不会说破的,看着张汤在家里换上一麻布衣裳,背着手四处游走,且一个护卫都不带的样子,打破他的憧憬是很残忍的一件事。
    云氏的葡萄还有极大的改进空间,虽然已经长出来了,密密匝匝的挂在葡萄架子上,青色的外皮证明这东西距离成熟还早的很呐,张汤却迫不及待的往嘴里放了一颗,一脸的满足表让云琅差点怀疑自己的判断。
    “酸,涩,不过味道好极了。”
    张汤面不改色的吐掉葡萄皮,仰着头瞅着架子上的硕果,满怀期望的道:“好东西啊!”
    云琅大度的道:“喜欢就移栽几棵回去,明年说不定就有葡萄吃了。”
    张汤想了一下,最后还是摇摇头道:“我不置办家产!”
    云琅笑道:“没必要把自己bi)迫到极致,为人臣子,不置办家产是好事,可以成为纯粹的臣子,也受陛下待见。
    我以为,在成为陛下的臣子之后呢,也要照顾到自己的家人,不必大富大贵,至少,给儿子买匹好马,好刀子,给闺女置办几衣裳,给老人孝敬几顿正经吃食,给老妻一两样首饰,还是很有必要的。
    家人,而后天下,陛下,这并不矛盾,陛下也喜欢看见自己的臣子首先是一个人,而后才是一个臣。
    心思纯粹的人,对所有人的要求也纯粹,你能做到的事,别人未必能做到,你这样克己奉公的时间长了,会没有朋友的,容易给自己招来无端的灾祸。”
    张汤背着手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回头瞅着云琅笑道:“云侯可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云琅笑道:“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若不能明察于秋毫,山风浩dang)之下,必有毁伤。
    有时候退而求其次,未必不是一桩美事。”
    张汤笑道:“我生于刀口,游走于刀锋,快活于血之间,快刀斩风若不成,则死于刀口便是,陛下要的是无畏的猛士,要的是咬人的獒犬,我若不能斩风,陛下就会换一把刀,换一条獒犬。
    我这把刀子,只能抵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困于狱卒之间,或为锄头,或为犁铧,只能与粪土为伍。
    既然后路如此,不若见神杀神,见鬼杀鬼,一路这样拼杀下去,直到刀折断为止,如此,也可快活一生啊。”
    云琅施礼道:“既然如此,我们共谋一醉,庆祝一下这个快活一生吧。”
    张汤大笑道:“正和我愿!”
    很多时候,云琅都觉得大汉的聪明人其实没有那么聪明,主父偃算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一生用尽手段,没有衰落之前,他就知晓自己的弱点在那里,却丝毫不加掩饰,反而将自己的**无穷的放大,最终被人家群起而攻之。
    只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暮途远,我将倒行逆施这样的千古名句。
    张汤对自己的位置也有清醒的认知,不用云琅说,他自己也知道危机来临了,自从他处置了庄青翟,朱买臣之后,满朝文武就对他心生警惕,唯恐有一天会落到庄青翟,朱买臣的下场,现在,随着庄青翟事件逐渐平息,反攻倒算张汤的人已经在积极奔走。
    张汤落到一个什么下场,云琅是不在乎的,他只是不忍心这个自己认识了很久的熟人,最后落到一个连丧葬钱都出不起的地步。
    更不愿意眼看着他的亲眷被人弄进青楼,成为旁人用最下作的手段泄恨的目标。
    说到底,张汤是大汉所有酷吏中,云琅最欣赏的一位,毕竟,他们很熟。
    一场酒宴下来,张汤喝的酩酊大醉,时而纵酒高歌,时而痛哭流涕,时而瑟瑟发抖,时而困兽犹斗,最终,他还是沉沉睡去了。
    等云琅从大醉中清醒过来之后,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张汤已经离去了。
    宋乔将丈夫的脑袋放在腿上,轻轻地揉捏着他的太阳,苏稚站在一边不断地埋怨丈夫根本就不该喝这么多的酒。
    一碗苦涩的醒酒汤下肚之后,云琅变得更加迷糊,他准备继续睡觉,清醒的人子不好过,还是迷糊一些比较好。
    睡了不到一个时辰,曹襄就来了,这让云琅再一次肯定曹襄就是他的灾星。
    很神奇,几千奴隶进了长安城,却没有疫病的消息传来,酷的长安城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奴隶水土不服还是死了百十个,其实都不是病死的,好多奴隶才开始有了发病的征兆,就被官府给结果了,都是被你最后一句话给吓的。”
    “你是说,这些人到底还是做了防疫准备?”
    “是啊,当然做了,你家全是高明的大夫,谁敢不信你们家的的话?
    长安城里发疫病是个什么恐怖的结果你以为那些人不懂?
    奴隶们没有一个能走进长安,阳陵这些都邑,全部都被养在乡下农庄里,跟你家一样,把大门关起来豢养。
    你出去看看,就会发现满长安乡下都是光脑袋的奴隶,你当初怎么对待那些军医的,那些军医就是怎么对待奴隶的,不过也好,一个个顶着一颗蛋头看着清爽。
    就是那些人家都托我来问问,你家什么时候才打开大门过子,你家大门不打开,他们就不敢放奴隶出来,那些奴隶们就整里不干活白吃白喝的,也是好大一笔开销。”
    云琅莞尔一笑,摇着头道:“其实有十五天的观察期就足够了。”
    曹襄怒道:“你家关大门,关了一个月!”
    云琅皱眉道:“这关你事,你家又没有奴隶!”
    曹襄冷笑一声道:“作为兄弟,看来你对我曹氏的规模还是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
    依附在我曹氏门下的家族就有十一支,我曹氏本宗当然不用奴隶,丢不起那个人。
    可是,用奴隶对家族不是坏事,本宗不用,难道那些分支也用不得?
    告诉你,这一次的奴隶买卖,曹氏分支拿到了一千三百个奴隶。”
    云琅惊愕的张大了嘴巴,瞅着曹襄道:“你家是最大的奴隶主?”
    曹襄摇头道:“才不是呢,卫皇后才是最大的奴隶主,她准备效仿阿,准备在新丰市也建立一座大城,你看着,用不了多久,卫皇后就会亲自来你家视察农桑,说不定会带刘据过来亲农,你还是早作准备吧,如果阿不满意,你到时候生死两难呐。”
    云琅微微一笑,拍拍依旧发昏的脑袋道:“别忘了,我们是司农寺少卿,皇后想要问农桑事,不问我们问谁?
    我当初打造云氏农庄的时候,就是抱着要把这里弄成一个人人都可以来看,人人都可以效仿的地方。
    别说皇后来我会招待,哪怕是黄氏派人来学农桑事,我也会让他们满意而归。”
    曹襄吧嗒一下嘴巴道:“这些话你该等陛下与你奏对的时候说,在我跟前说太浪费了。”
    云琅点点头,觉得曹襄的话说的非常有道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