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物语EndlessStory!麦卡维蒂布莱尔》(一)被战争选择的人(上)

    War,warhaschanged.(战争,战争已经改变了)
    不再是为了食物、水源、财富这种物质层面上的东西,而是为了“意识形态”这种虚幻的存在。人们彼此杀戮,但却不明白为何而杀戮,人们彼此仇恨,但却不知道这仇恨的源头来自于哪里,战争成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玩具。
    战争,战争已经改变了。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这个世界进入了被称为“两极格局”——或是被称为“冷战”的时代。美国和苏联——壮硕的北美水牛和凶猛的西伯利亚巨熊,彼此虎视眈眈地对视着,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战争,战争已经被改变了。
    杀人的方法在不断进步着,由刀剑、枪械、炸弹演化到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核弹,从一秒钟杀死一个人进化到一秒钟杀死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人,并且还在不断进步着。地球上的武器已经多到足以将这颗肮脏的星球清洗四五遍的地步了。
    战争,战争已经被改变了。
    (一)被战争选中的人
    一九七四年,三月十八日。
    美国华盛顿郊区机场。
    “放射尘”“曼陀罗”与“银环蛇”。
    美杜莎打着雨伞在机场等待着,雨点从她的雨伞上滑落。空气里的潮湿水汽让她感到很不自在,正当她失去耐心准备回到室内的时候,一架军用人员运输机从阴霾的天空中飞过来。
    运输机缓缓地停在只有美杜莎一人站立着的停机坪上,打开了舱门,从楼梯上走下来两个灰头土脸的还穿着战术服的人影,他们是从越南撤军的最后一支队伍,由于军方的命令,他们时隔一年才从越南被秘密撤回。雨点刷拉拉地打在他们的头上,美杜莎打着雨伞向着二人走去。
    “‘曼陀罗’和‘放射尘’,别来无恙啊。”美杜莎一脸坏笑地说道:“越南怎么样?好玩吗?”
    布莱尔和麦卡维蒂各自咂了咂嘴,露出厌烦的表情:“这里又不是战场,别用代号来称呼好吗?——‘银环蛇’小姐。”布莱尔真是不明白为什么军方要给他们取这种莫名其妙的代号,说什么是为了保密,但是布莱尔更觉得这是某种嘲讽。
    美杜莎笑了笑,手中的伞并没有移向两人为他们遮雨,像是嫌两人在越南淋的雨还不够似的。“还没说在越南过得怎么样呢~越南人很可怕对吧?”
    “我以后再也不去东南亚了,热得要死。”
    “我也不想再到那里去了,免得被自己设的地雷炸断腿。”
    麦卡维蒂和布莱尔是最后一批回到美国的士兵,具体来说他们并不是“士兵”而是某种“雇佣军”,只是美国针对越南进行的“特种战争”计划的一枚棋子。三人在雨中漫步,美国的雨不同于越南的雨。越南的雨水闷热而且潮湿,滴在脸上如同鲜血一样温暖,美国的雨水寒冷刺骨,让布莱尔不得不打了个冷颤。他们在机场跑道上走过,几名军官打着雨伞登上专机,其中一名用异样的眼神盯着三人看,麦卡维蒂和布莱尔对此早已习惯了。
    “雇佣军”是不同于正规军的“特殊部队”,他们不需要遵守军队的规矩,不需要服从长官下达的命令,甚至不需要尊重人类的道德,只需要听他们雇主的话,完成他们雇主交代的任务便是了。“雇佣军”是他们体面的说法,他们更贴切的名字是“杀人机器”。五角大楼与好几支雇佣军都有密切的联系,但却将这种“联系”从公众视线之中隐瞒起来,甚至总统也不一定知道他们的存在。
    “时隔三年,这家伙也老了啊。”
    坐上“特别行动部队玖机关”的专车——布莱尔的一辆黄色大众甲壳虫车之后,美杜莎递给布莱尔一把外壳稍有磨损的M1911,这种手枪火力很大,能在近距离上保证一枪制敌。布莱尔将手枪拆解查看着枪管,确保内部没有被灰尘侵占。
    “五角大楼不让我们休息呢,两个星期后我们要去中东的阿富汗,阿富汗共和国……”
    “先不说这些,结衣还好吗?听说她受伤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布莱尔点燃一支烟。在越南,抽一支烟都要小心翼翼,敌人的狙击手很有可能通过烟头的火光来瞄准自己,于是布莱尔养成了用手将烟头挡住的习惯。
    美杜莎叹了口气:“那孩子在哥斯达黎加执任务时,所在的小队被当地的极端反美势力袭击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回来……一颗子弹打穿她的右肺,如果没有使用精神力场把伤口堵住的话结衣早就死了。那孩子也真是厉害,能将精神力维持着挺过整场战斗……”
    “极端反美势力吗……看来已经到了恐怖主义与地区冲突的时代呢。”麦卡维蒂并没有对结衣的伤势表示过多的担心,这对军人来说是常有的事。只不过一般的士兵在肺部中了一枪的话会马上死掉,而结衣不会罢了。
    甲壳虫在弥漫着低迷气息的美国大街上行驶,穿着怪异的年轻人们坐在角落里抽着大麻,墙壁上到处都绘画着反战的标志,还有和平主义者与嬉皮士们到处写着的标语。随着美国从越南的撤军,街上已经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反战游行了,虽然“热战”已经停止,但是针对于苏联的“冷战”还在继续,对共产主义的敌视和惧怕笼罩着美国。但是总会有一些年轻人不羁地反抗着这种浪潮,有的人身穿印有切·格瓦拉照片的衣服,有的人在公共场所讲解着共产主义,宣称自己是个共产主义者,美国需要一场革命,当然对于这种孩子气般的小打小闹,当局并没有对此作出任何回应,狂热者们马上便会失去兴趣,喝喝酒抽抽烟来排解自己无聊的心境了。
    除了军人,没人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反对战争,没人见识过战场的恐怖,而像布莱尔与麦卡维蒂这种为战场而生的人却每天都生活在战争的恐怖之中。
    ···
    “到了,五角大楼。”布莱尔看起来心情并不是很好,她一甩方向盘将甲壳虫停在车位里。由于力量过猛,保险杠撞上了旁边的某位高官光滑的高档轿车车门。
    三人快步走进这栋五角形建筑物的大门,坐在安保亭中的保安人员对他们侧目而视,不敢正视他们的眼睛。布莱尔将战术服脱下,里面穿着一件军绿色的T恤,她没好气的将战术服随手扔给一边过路的士官接住,径直走向走廊的深处。他们走进电梯,并没有按下任何楼层的按钮,美杜莎从身上穿着的白大褂胸前口袋中拿出一张证件放到了电梯的监控摄像头前,经过蓝色光线的扫描之后,一个甜美的女声响起来:
    “身份确认,玖机关‘银环蛇’,欢迎回家。”
    电梯缓缓下沉,不知道过了多久,终于在五角大楼的最深处停下,这里是给玖机关专门的办公地点,比起地面上那些宽敞明亮的办公楼来说,这里又小又窄,简直像是避难所。不过,这间“避难所”远离烦人的官员们的视线,不用顾忌是否整洁规范,所以桌子和橱柜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零食和小玩意。比起办公室来说,这里更应该被形容为“家”。
    “结衣?”
    “放射尘,曼陀罗,你们回来啦。”结衣的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但是布莱尔很清楚地从衬衫下可以看到包裹着的绷带纹路。“在越南呆了三年,很辛苦吧。”虽然话语中充满着关切,但是结衣的表情并没有变化,会让人怀疑结衣的面部神经是否与大脑是分离的。
    “结衣,我们私下之间的对话就不要用‘放射尘’这种代号来称呼了吧。”布莱尔像兄弟之间那样抓了抓结衣那凌乱的蓝色卷发,这种怪异的发色是强大精神力给结衣身体上带来的副作用。“‘放射尘’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奇怪啦,我可不是什么散布在人类身边就能让别人中毒的东西哦。”“不会吗?我倒觉得这个代号很适合你嘛,布莱尔。”麦卡维蒂笑了笑,他们的代号是军方根据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而给予的,‘放射尘’这个称呼的确蛮符合布莱尔的形象的。正如麦卡维蒂的代号是“曼陀罗”,美杜莎的代号是“银环蛇”一样,结衣的代号是“沙林”,四种有毒物质集合在一起组成了名为“玖机关”的特殊部队,不同于一般的战斗编队,而是美军的秘密计划“雷万汀”的产物。
    “雷万汀”Project——指的是五角大楼在其暗部组成的一系列特殊编队,这些部队由一些“非常”的士兵组成,或是配给最尖端的科技装备,或是训练灵异能力者,或是雇佣有强大能力的生物为其战斗。雷万汀计划是无法对外公开的军事计划,这项机密行动甚至连美国总统也被蒙在鼓里。军方想要支持这项计划当然需要巨大的资金,而这些资金的来源自然是各个军械生产商和安保公司,无数的资金在暗流中涌动,战争越来越被当做一种商业来看待了。
    战争已经被改变了,生活在战争漩涡正中心的人们能清楚地感受到。
    ···
    一九七四年,三月,十八日。
    阿富汗北部军营。
    撒哈拉马可士
    “你这是在做什么?少将?”将军的后脑勺被那个女人用一把马卡洛夫手枪抵住。“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
    “我当然知道,将军,我在维护世界和平。”撒哈拉平淡地说着,昏暗的灯光在她的脸上摇曳,她的脸上没有写着一丝表情。“那么,请快点签字吧,将军,世界上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有人正在死去。”
    “如果我拒绝签字呢?”
    “你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将军沉默了下来,他接过递过来的钢笔,愤怒地、颤抖地在纸上写好了自己的名字,将文件交还给对方。
    撒哈拉仔细审查着那份文件,确认着军队管理权已经被移交到自己手中,她满意地点点头,扣动了扳机。
    “砰!”一小团血雾在将军脑后炸开,他的身体向前倒去,摔在了桌子上。
    “恭喜,你成为了英雄,将军。”
    撒哈拉将文件和手枪收好,她向包围着桌子的士兵们点点头,后者一一向撒哈拉敬起了一个个标准的军礼,这些军人都是被国家和民族舍弃了的弃子。
    撒哈拉走出营帐,外面集结了一大群全副武装的士兵,他们将视线聚焦在撒哈拉的身上,如同仰望黑夜之中的太阳,在他们的眼中,撒哈拉就像是圣母玛利亚一样的存在。一名老兵缓缓地举起右手,将手心向外放在太阳穴边,这是对于撒哈拉所作所为的无言认同,慢慢地,更多的人举起了手向她敬礼。几千名士兵保持着同一个姿势,撒哈拉环视着台下的人群,她铿锵有力地说出了四个字——
    “为了和平!”
    “为了和平!和平!!!”“为了和平!”“和平万岁!生命万岁!!!”“和平!和平!和平!”“结束战争!”
    撒哈拉像其他军人一样,将手慢慢地举起在太阳穴旁,这是作为一名军人对战友们最高的礼赞,这个动作沉重而有力,蕴含了无数战死的英灵们的信念。
    “为了和平。”
    撒哈拉悄声说道,如同母亲对孩子的耳语。
    当撒哈拉回到自己的营帐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身为少将的她并没有住在远离军队的指挥室里,而是选择了和士兵们住在一起,唯一的不同只是她自己有一顶单独的帐篷,而这顶帐篷也有一半的面积被用来摆放指挥桌和各种仪器了。
    “终于要开始了呢,这个庞大计划的第一步。”一个男人从黑暗中现身,虽然身上穿着军服,但是领口部位别着白色的领结,表明他是的身份是一名神甫,除此之外,他的鼻梁上还顶着一副橙色的圆形墨镜。
    “步步需谨慎,马可士,美国那边好像有动作了。”
    “你太过谨慎了,撒哈拉,只要我们抢先一步,美国和苏联都无法对我们指手画脚。”马可士的嘴角上扬,对于这个地面上最强的人类来说,美国或是苏联并不是什么值得害怕的存在。
    “能进行得如此顺利只是因为我们比美苏两国快一点罢了,这也证明如果我们慢下来就必然落后于他们。”
    “只是快一点而已?这可不是仅仅是‘一点’吧?”马可士的视线移向摆放在桌面上的几张草图,上面绘画着精妙而且富有美学的机械与钢筋铁骨,似乎是将属于生物的肌肉的美学与超科学的金属齿轮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像这样的东西——即使是爱因斯坦也不可能想象得到吧——”
    “巨石防卫者——MG。”
    “我说过别用那种不科学的名字来称呼兵器对吧。”
    ···
    “昨日,去年成立的新生国家阿富汗斯坦共和国北部一反政府组织对政府军展开突袭,在多处地区展开大面积军事行动。反政府组织的领导人和其目的尚且不明,据预测,该组织是反对穆罕默德·马茂德的共产主义亲苏红色分子,妄图将阿富汗共和国纳入红色阵营的荷包之中……”
    “烦死了,把电视关了吧。”布莱尔将手中的罐头扔向电视机,正巧砸在开关按钮上。
    “阿富汗?不就是我们任务的目的地吗?”美杜莎在研究室里面捣鼓着,她的新发明即将完成了。“最近每天都是政变呢,真希望哪天美国也来个政变……你说,我们把五角大楼炸了怎么样?”
    “那么我们靠什么吃饭?”“也对……”美杜莎叹了口气,她将自己的视线望向远方。“我们真可怜呢,其他人是为了国家而战,为了民族而战,为了自由而战,我们却是为了金钱而战斗,感觉十分庸俗吧?”
    “是啊,为了几个铜板就在战场上拼命、杀人,还真是可悲。”布莱尔点燃一支烟,她再次用手把烟头的火光挡住。“战争,和平,革命如同一曲无尽的华尔兹在人类的历史上轮番上演,我们只是这首曲子里难听的几个音节而已罢了……我是搞不懂为什么人类要为生存以外的事战斗的啦,或许是我的思考回路太简单了吧。”
    “我回来了……”麦卡维蒂敲了敲门从外面走进来,他的手中拿着一份文件。“喏,上面发的作战纲领,你们看一下吧。”
    布莱尔接过那一本沉重的大册子直接扔到了垃圾桶里,拍了拍手:“那么,到底要做什么?”
    “唉……昨天,阿富汗北部一个反美武装势力发动了政变,五角大楼要求‘玖机关’立即前往阿富汗进行军事调查。反政府军在一天之内就攻陷了阿富汗北部的大片领土,速度快得难以置信,五角大楼对此感到很蹊跷,所以要我们渗透到阿富汗反抗军内部了解真相。”
    “非作战的机密行动吗?为什么要玖机关这种战斗部队来执行调查任务?国内应该还有更适合调查任务的部队吧?”
    “国内的调查部队都有任务在身,而且这次调查更适合雇佣军来做。”麦卡维蒂叹了口气。
    “SearchandDestroy吗?”布莱尔点了点头“总是把危险的工作推给我们呢。”
    “报告上说……反政府军正在兴建类似于核反应堆的设施,速度惊人。而且据无人机的调查,有一批来路不明的卡车将类似于核原料的东西送进了反抗军的工厂……这意味着……”
    “对方正在制造核弹?对吗?”
    “很难说……区区反政府军居然拥有制造核弹的技术和财力,这实在难以令人相信,一定是苏联或是中国在他们的背后撑腰……不过,很奇怪的是,如果红色阵营要支持反政府武装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卖给他们一颗核弹,而是协助他们‘制造’核弹呢?”
    “嘛……那种事,谁知道啊。”布莱尔掐灭烟头,她望向摆放在桌子上的那把M1911手枪。
    武器是没有灵魂的。
    手枪,步枪,机枪,冲锋枪,火炮,连射炮。
    坦克,战车,运输车,战斗机,轰炸机,侦察机。
    驱逐舰,战列舰,巡洋舰,航空母舰。
    还有核弹。
    武器是没有灵魂的,拥有灵魂的是手握武器的人类,武器只是科技的产物。随着科技的进步,武器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多样,甚至变得更加舒适。战争同样变得更加残酷,变得更加昂贵。人们将战争的过错怪罪于武器之上,他们要求销毁枪支,禁止导弹制造,解除国家军队武装,就好比是因为杀了太多人责怪剑,因为杀了太多的人而责备枪。
    然而,是科技造就了战争还是人类造就了战争?该被销毁的,是武器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