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宇》第46章 70-20-10自我发展法则

    70-20-10法则说,对一个人的成长帮助最大的是在工作中学习,也就是70%的部分;其次是向别人学,也就是20%的部分;最后才是传统的读书、培训、教育,也就是10%的部分。
    一个人的成长究竟得益于哪些活动?可能得益于教育,可能得益于读书,可能得益于工作本身,可能得益于向别人学,可能还得益于他的课堂培训,等等。到底哪一部分价值最大呢?70-20-10法则说,对一个人的成长帮助最大的是在工作中学习,也就是70%的部分;其次是向别人学,也就是20%的部分;最后才是传统的读书、培训、教育,也就是10%的部分。
    我们以前也一直讲,一个好的销售人员不是课堂培训出来的。他在课堂获得了基础知识,接下来还需要一个好的师傅带他,把他扔到“游泳池”里让他自己扑腾,然后才能把“游泳”学会。当然,这里还有一个职业匹配度的问题,他可能特别适合,人又很刻苦,所以他才能够做得很好。
    我们以前也采访过很多高管,我们会问他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觉得对你个人职业发展受益最大的一件事。每到这个时候,就特别有意思,基本上这些高管都会开始回忆一段特别黑暗的经历。一家跨国公司亚太区的老板回忆了自己年轻时被派到印度农村的经历。他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当时的汽车还是沼气汽车,车顶上顶着一个大包,这位老板没座位,就趴在汽车顶上,从熟悉的城市跑到了陌生的农村开拓市场。他回忆起各种痛苦的经历,直到他熬了过来,做出业绩,又被调回总部。他的这段分享让人印象很深,这恰恰也证明了70-20-10法则,实践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好途径,尤其是这种从黑暗的低谷走出来的经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巨大的价值。
    为什么吃苦能够带来价值呢?你痛苦、郁闷、彷徨,都是因为在做自己舒适圈以外的事。也正是因为你做的全是让你不舒服的事,所以你才会觉得压力很大,才会觉得痛苦。其实,换个角度来看,这不是正在成长吗?
    在网上,很多朋友说他们很迷茫,很痛苦。其实,越是到了这种时候,就越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在一个让你痛苦的环境中,如果你能扛得住,挺得过来,5年之后回头再看,这段经验对你来说就是最宝贵的经验。在70-20-10法则中,把在实践中学习,作为对成长帮助最大的方式,对应的是70%。
    20%指的是跟人学。很多企业里都有导师项目、教练项目。除此之外,我们作为员工,可以自己主动找人学。有一年,我招了两个实习生,发现其中一个很机灵,他会留心观察周边的人怎么打电话。不到一个月,他打电话时已经有模有样了,看起来已经很像一个有工作经验的人,而另一个还是刚来时的样子。我以前一直讲,有心和无心差别很大。有心就能主动学习,无心就是被动学习,被动学习就是发现问题别人教你你才会,主动学习就是自己主动地去找。20%从别人这儿学,更多的其实是主动学习。
    最后来说这个10%。无论是读书、教育,还是课堂培训,这些方式其实解决的都是知识技能层面的问题。
    说到“70-20-10”原则,有一种误区。我看到有的企业在给员工做职业发展计划的时候,他们会要求员工按照这个比例来写计划,比如整个发展计划里要有70%是在职培训,20%是向人学等。对不对呢?不能说不对,但这样太机械了,以至于有一些主管会说:“你看,公司都已经告诉我们了,发展来自于工作本身,所以你干活就行了,我给你安排一个项目,这就叫发展你。”对于这种做法,我一直不认同。发展并不是让员工把一件事重复一百次,而是每一次员工都能够有一些新的收获。同样的项目,原来有人带,现在没人带;原来要求是这样的,下次要求变一变;这样,员工才能得到发展。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要提高管理冲突的能力,怎么做?
    首先,尝试去解决一些小的冲突。如果没有冲突,可以跟老板聊。这个时候,老板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你把你的想法和老板说,老板可能就会给你安排一些相关的工作。
    其次,站起来,环顾四周,看看哪些人特别擅长做这件事。找到这样的人,请他做你的师傅,或者你不用说我要拜你为师,而是私下里跟他多接触,平时多观察他是怎么和人打交道的,他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处理的。
    最后,看一下有没有这方面的书,有没有这方面的课程、培训。有的话,可以去读,可以去参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