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宇》第27章 成熟才是职场魅力的底色

    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他的成熟度也就越高。有感受他人的能力,同样是成熟的表现。在职场里,面试官通常会非常关注候选人的成熟度。
    有一次,我和一位以前的同事聊天。他提到最近公司效益不好,公司也比较折腾,有一些人离开公司了,等等。当时,我从心底里不由自主地涌起一种快感。下一刻,我立刻意识到这种反应不对,人家好不好和你有什么关系,你已经离开公司了。后来,我又在思考: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这种情绪呢?
    这应该跟我们之前一直在辩论的人性有关系。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关于人性的弱点,佛家叫作贪嗔痴慢疑,俗家叫作羡慕嫉妒恨。当看到别人比你好,做得比你成功的时候,不少人会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涌出一些情绪,只是有人能够管好这些情绪,有人则做不好,因为心智成熟度不同。正因为心智成熟度不同,二者的差别也就出来了。
    以前看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幼稚,就是既憋不住尿,又憋不住话;所谓不成熟,就是能够憋得住尿,但是憋不住话;所谓成熟,就是又能憋得住尿,又能憋得住话。其实,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尽管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不过,如果从心理层面来分析成熟的话,我觉得可以从“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两个角度入手。
    由内向外看成熟
    人的心理认知结构有点像金字塔,最下层是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包括了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每个人对自己都有一个自我认知,别人也会对你有一个认知。当你的认知和别人的认知发生冲突时,你可能会抵触,会反感。比如,在我的自我认知中,我是一个善良的人。我对善良有我的理解,我做到了,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但别人的理解和我的可能不一样,我的行为在别人的眼中,可能就是一个冷酷的人。
    对于成熟的人来说,当别人的认知和他的认知发生冲突的时候,他能够坦然地接受,起码不会在第一时间像点燃的炸药桶一样爆发。而有一些职场新人,他们受不得批评,被说两句脸就通红,再说两句眼睛就飙泪了,或者就不干了。这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自我认知还包括对于自己的能力范围有合理的认知,制定合理的目标。比如,我看到某些电视创业大赛的选手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成为世界首富,要颠覆淘宝,颠覆微信。这叫作目标远大吗?在我看来,这叫缺乏自知之明。再如,某家名企曾经录用过一个年轻的研究生。他入职不到一个月,就写了一篇洋洋万言的建议书。很快,这位研究生就被辞退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企业对员工是有一个定位的,员工对自己也是有一个定位的,当这两个定位发生冲突的时候,而且冲突很激烈,就会一拍两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自己其实是一件挺难的事情,再上一个台阶,管好自己,更不容易。家里有小朋友的朋友可能会有很深的感触:小朋友表达情绪是非常直接的,哭和笑转化得很快,前几分钟还在哭,一扭头就能笑。小汪在读幼儿园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耳朵被另外一个小朋友给咬坏了。倒不是因为俩小孩打架,而是那个小朋友特别喜欢这个小朋友,他的表达方式就是冲过去,对着耳朵咬一口。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管理自己的过程。人成长的过程像一条曲线,总有人跑得快一点,他的成熟度就高一点,留在后面的,很多就成了“愤青”(愤怒的青年)了。当然,在中年人和老年人中间,“愤中”(愤怒的中年)和“愤老”(愤怒的老年)也有一定的比例。
    成熟度高的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在错误中学习。当发现自己犯了错,他不会发牢骚,而是想办法去解决。这是一种难得的特质,因为我们周围有太多怨天怨地的人,而积极去解决问题的人总是那么少。
    由内向外还有一个角度,就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一个角度还是多个角度。家里有小朋友的,你会发现当他和大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有时候看到桌上有一个花瓶或者糖罐,他会尝试着去抓这个东西,大人们都很紧张,为什么呢?因为在小朋友的眼里面,他只看到了这么一样东西,其他东西都被忽略了,但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则不同。成年人是多点观察,而小孩是单点观察。成熟度高的人能够用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由外向内看成熟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他的成熟度也就越高。如果我们拿小朋友来做样本的话,很多细节都能看得出来。比如说,如果你问小孩喜欢什么样的人,他会告诉你,喜欢好人。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只有两类人,一类叫好人,一类叫坏人。这是非常典型的黑白思维。
    但是,世界实在太复杂,很难用二分法一刀切,而且价值体系本身就是多维的,除了白和黑,还有它们之间的灰色地带。当一个人开始接触灰色地带的时候,他的价值体系就开始变得丰满起来,他的成熟度也就提高了。前段时间有件轰动一时的离婚案,当事双方是各自所在领域的知名人士。有意思的是,双方各自所在的领域在评价这件事的时候,风向完全不同。为什么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共同认知的标准,或者说价值判断。这两个圈子的价值判断可能不一样。他们碰在一块儿的时候就可能会发生冲突。这话说起来挺拗口,换成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门当户对很重要。门不当户不对,两个人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可能都不一样,就会有剧烈的冲突。
    而要避免这种冲突,还需要双方具有同理心。具有同理心也是成熟度高的人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以前每天上班的时候都会去星巴克买咖啡,每天早上只要站在星巴克的店员面前,他一定会说一段话,介绍新的咖啡,问要不要办卡,等等。那段话我每天都听一遍,听得很烦,有一次忍不住,差点儿打断他,但是突然间我意识到,我都这样烦,他不更烦吗?
    我每天听一遍,店员每天可能要讲一百遍、一千遍。这件事情我后来反思了一下,觉得当时阻止我发火的,就是同理心。能够感受到对方的感受的能力,就是同理心。不以自己为中心,有感受他人的能力,这同样是成熟的表现。
    在职场里,面试官通常会非常关注候选人的成熟度。在生活中,交朋友或找生活伴侣时,我们也会被一个人的魅力吸引。成熟度高了,魅力值就会相应地提高,光靠颜值是不够的。再漂亮的一张脸,熟悉之后,很快就变得不再那么吸引人了。长久的魅力来自于成熟,颜值只是一张名片,它能引人进门,但能不能留得住人,还要看是不是成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