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宇》第28章 如何处理那些让人头疼的同事关系

    任何人在公司里都有一定的职责,都有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他在做事情的时候,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当和别人判断不同时,要去争取,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判断。如果选择做“老好人”,就会退缩,失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
    与“奇葩”同事的相处之道
    “奇葩”同事带来的困扰总是要解决的。到底怎么做才好呢?第一招,把“奇葩”同事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第二招,主动去接近“奇葩”同事;第三招,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说话。
    一个朋友讲他办公室里的“奇葩”:一个男孩子特别喜欢吃零食,在办公室里一直吃东西,咔嚓咔嚓地响,天天吃,后来他周围的人受不了,跑去跟他讲:“能不能不吃?或者吃一些安静点的东西?”那同事说:“你们为什么不戴上耳机呢?”周围的同事全被他的回答“雷”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油然而生。有些人确实行为很“奇葩”,他的一句话就能让你无言以对,一句话就把你放倒。
    如何才能和“奇葩”同事相处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什么叫“奇葩”。“奇葩”本身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奇葩”是相对而言的,简单来说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眼中的“奇葩”同事,可能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好青年,而且说不定,我们在人家眼里面还是“奇葩”。所以,所谓“奇葩”只表示人和人的不同。
    但是,确实存在着这么一类人,他们的行为确实让大部分人觉得“奇葩”。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奇葩”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曾经谈到过一个话题,叫作“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我觉得产生“奇葩”的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只在乎自己,不太关心别人怎么看他,别人怎么去评价他。
    如果你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奇葩”同事的话,估计很多人会这样评价他,说他三观不正。哪三观呢?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别人不一样。怎么看待一件事,好与不好、对与不对,不同的人标准不同。大部分的人标准差异不大,但可能“奇葩”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其他人比起来差异很大,或者非常高,或者非常低。这就是“奇葩”产生的第二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奇葩”产生还有第三种可能。同样一个标准,在这群人里面是好的典型,但在另一群人里面可能就是坏的典型。举个例子,我们在内地,如果你看到马路边上或地铁里有人在蹲着的话,你不会觉得那么奇怪。但是,如果你到了香港,再看见有人在地铁里蹲着,就会觉得别扭得很,甚至觉得此人素质有问题。在不同地方,出现这两种不同的见解是很正常的。原因很简单,大家依据的标准不同!
    当然,在这里我不是要给“奇葩”“翻案”,而是需要承认,所谓“奇葩”,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一个人不符合他周围大部分人的判断标准,在其他人眼中,他就是个“奇葩”。但如果你把他放在另外一个环境、另外一种文化里,有可能就不一样了。
    无论“奇葩”对错,“奇葩”同事带来的困扰总是要解决的。到底怎么做才好呢?
    第一招,把“奇葩”同事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特别和别人不一样的样本(我用“样本”这个词,就是把他当成一个实验对象),没事就分析一下,他为什么会这么想。这样,“奇葩”同事带给你的就不是困扰,而是好奇。你会觉得这个人挺有意思,值得去分析一下。
    如果真的能够分析出个一二三出来,你就可以预测,再遇到这类人、这种事该怎么办。慢慢地,就培养出对人的洞察力了。我们有时候会夸一个人看人准,所谓的“看人准”,就是说他对人有洞察力。洞察力每个人都需要,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要带团队,要招人,管理人。洞察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帮他们把这件事做得更好,而洞察力又不是那么容易培养的,所以能早就早培养。
    第二招,主动去接近“奇葩”同事。
    大家可以尝试一下主动去接近“奇葩”同事。一般来说,众人眼里的“奇葩”,往往是独来独往的,其他人跟他关系疏远,没有人愿意搭理。这时,如果你愿意主动去接近他,多了解他,没准就能交到一个朋友,多一个看待世界的角度。
    第三招,在适当的时候为自己说话。
    在工作中,偶尔会和同事闹矛盾,好多人都认为,“我和某个同事关系不好,我不能让别人知道,我起码不能让我的老板知道。因为老板知道了,可能会觉得我们不团结,可能会对我有什么看法”。但是,如果和同事的关系不好,到了某一个时间可能会爆发,会变成一场吵架、一次冲突。老板并不知道你们是经历几年时间的积累,最后才出现问题的,他可能会各打五十大板。
    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尴尬局面呢?提前主动把你的苦恼和老板讲一讲。我们在以前提到过,管理老板的一个技巧就是建立和老板的信任关系。怎么样建立信任关系呢?说说心里话。如果办公室里真的有一个同事让你觉得特别难受,你又不得不和这个人打交道,以至于影响到你的绩效了,影响到你的发展了,那你可以私下里找一个合适的机会,用一种比较合适的方法和老板去讲,但不是背后告状。背后告状是有问题的,你只是客观陈述事实。有一个小技巧,可以说这是你的苦恼,问问老板有什么办法没有,也就是把这个“球”踢给老板,让老板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讲的时候,不要讲太多负面的、情绪化的判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