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宇》第20章 直面办公室政治,学好职场人士的必修课

    无论是什么样的公司,职场政治其实都是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的。对于身为职场人士的你而言,只能学会与之相处。随着工作职责不断增多,你会不断地去融入职场。所以,早一点建立对于职场政治的敏感度,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职场“潜规则”是职场人士的必修课
    所谓“潜规则”,就是“潜在的规则”,它是一个中性词。职场“潜规则”是职场人士的必修课。君子善假于物,用好“潜规则”,职业之路就会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和绕过大坑。
    一提起“潜规则”,大家难免有一些误解,认为它就是职场中一些错误的做法和原则,是需要被改正和被消灭的。其实,现在我要讲的“潜规则”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潜规则”就是“潜在的规则”。
    职场“潜规则”是职场人士的必修课。
    职场“潜规则”产生的原因
    在职场里,“潜规则”产生的肥沃土壤就是复杂的人性,总结下来只有七个字,叫作:趋利避害,被认可。
    先来看“趋利避害”。所谓“趋利”就是走捷径,用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益。在职场里打拼,有人毕业之后努力工作,不仅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就是同事也服气,三年之后就成功地升职加薪了。这是大家都认可的职场发展路径。可是,偏偏有的人更愿意走捷径,通过某种不太正规的方法跳过了所有的环节,将自己的目标一步到位地实现了。别人看到了忍不住会想:既然他能做,为什么我不能做?慢慢地,这种不太正常的“潜规则”就被建立起来了,很多人就照着做了。
    而“避害”和“趋利”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从动机上来看,“趋利”更多的是主动,“避害”更多的是被动。职场人选择“避害”,在我看来,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人是出于自我保护,为了防止自己被惩罚,才接受潜在的规则的。比如,加班竞赛,我坐在办公室里并没有妨碍到别人,我只是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才选择坐到这儿,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再来看“被认可”。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培训,印象特别深刻。在培训中,我看到了两段驯马的视频。在第一段视频中,驯马人采用的是传统的驯马方法。他们先用绳索把小马套住,再摁到地上,强制性地给小马戴上嚼头。为了让马驯服,他们把小马打得很惨。在第二段视频中,驯马人则采用了完全不一样的方法。小马被赶到一个圆形的围墙里,驯马人骑着一匹马,站在圆形围墙的中心。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小马想要靠近驯马人骑着的这匹马,驯马人就用鞭子不断地把小马往外推,动作很轻,慢慢地缩小了和小马之间的距离,并且开始接触小马的身体,直到戴上嚼头。在整个过程中,小马表现得非常顺从,而且驯马人用了更短的时间,就实现了驯服。
    为什么第二种方法更好呢?因为驯马人充分利用了马群居的特性,具备社群属性的动物有被认可的需求。有人在开会时,明明不同意大家的意见,但是因为不想和所有人表现得不一样,不想从团体中被分离出去,他会选择不吭声。所以,基于人性的心理需求非常强大,哪怕不舒服,它也会驱动着我们去做。
    底线是职场“潜规则”的重要判定标准
    如何去判定职场“潜规则”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是黑的,有人认为是灰的。就是我们自己,似乎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自己制定一个标准出来,画一条底线出来,底线以下的事情坚决不掺和,底线以上的可以接受。
    每个人画出的底线高低不同,对于我来说,底线就是做一个好人。所谓做一个好人,是指不违法、不害人、不害己。我们在职场里工作,由于能力有限,有时候会犯错误,犯错误不要紧,可以做错事,但不要做坏事。再有,就是不要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获取你想要的东西。
    从“做一个好人”再上一个台阶,我把它叫作做好职业品牌,做专业人士。做一个好人,其实不难,但是有可能只是一个“老好人”,一个糊涂的“老好人”。做职业品牌,就意味着有所为、有所不为,你必须有自己的标准。如果一件事超出你的职业范围,那就不要做。
    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我做人力资源这一行很多年了,跟不少员工既是同事,又是好朋友。如果他们私下里来问我一些不该讲的事,我的原则是,宁可朋友不做了,我也不能讲,因为这是我的底线,这是我的职业品牌。如果我讲了不该讲的事情,就是对个人职业品牌的亵渎,就是对做专业人士这一底线的背叛。
    从“做好职业品牌”再上一个台阶,叫作“我不喜欢”。但是,我觉得,我们有的时候不要基于自己的情绪去做决定,而是要基于自己的判断。基于情绪的决策,常常会带来令人后悔的结果。
    从“我不喜欢”再上一个台阶,可能就达到了个人底线的顶点,我把它叫作“捍卫我的主张”。一些朋友曾经向我吐槽:“企业里有各种各样的‘潜规则’,你要去抗争,如果你不抗争,别人也不抗争,到最后不就变得一团漆黑了吗?这个社会还有希望吗?!”对于这种论调,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现实世界是复杂的,很难用非黑即白这种二分法去判断。只有小朋友才去区分好人和坏人,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世界除了黑白,剩下的大部分是灰色的这一事实。一件事情到底是对是错,取决于你的标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很难说一个选择比另一个选择更高尚。坚持自己的立场,令人敬佩,但是自己坚持去做就好,不要期待别人也如此,因为这完全是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
    用好“潜规则”,走好职业之路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它在制定规章制度约束员工行为的同时,还会有一张大网把那些规章制度管不到的事情全部兜起来。而组成这张大网的经线、纬线,就是一条条的“潜规则”。这张大网是什么?我们把它叫组织文化。所以,管理一家公司,千万不要指望着光靠制度就能把公司治理得很好,制度一定会有缝隙,有管不到的地方。制度制定得越精密,管理成本越高,需要监督,需要奖惩,否则就是一纸空文。善用“潜规则”,能建立起健康的组织文化,实现企业管理的最大投入产出比,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优管理。
    那么,身处其中的我们该怎么做呢?希望大家能够有自己的立场,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职业追求的人。人在职场,“潜规则”无处不在,与之和谐共处才是聪明的做法。君子善假于物,用好“潜规则”,职业之路就会更加顺畅,我们就可以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绕过很多职场中的“大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