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1988》159、人有一怪必有一才

    陈凡一听笑了,李青比陈凡大一岁,思想却还停留在80年代以前,那种非黑即白的思维。就像若干年后,那些张口闭口三观的人。
    “啥道德问题?”
    “就是他在学校受过处分。”
    原来,这伙计叫李克宾,1962年生。
    比他大两三岁的都赶上上山下乡的尾巴了,他们那一拨基本没赶上,但念书还是受到影响了,三天两头搞运动,中学也读四年(高初中一起)。
    他们毕业时正赶上就恢复高考,他们这些学渣哪比得过那些功底扎实又刻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考上大学都都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都待业了、上班了。
    李克宾中学毕业后在毛纺厂干了几年装卸工,一边干着一边复习功课,打算继续参加高考。
    他文化课不行,但多少有点特长,他会画画。
    从小学到中学,李克宾都是班级里的美术委员,班级、学校的墙报一大半都是他的作品。
    不过,他那三脚猫功夫考美术学院还是不行的,连最基本的素描都画不好。
    李克斌先是买美术书籍回来自学。
    落榜两次后,他又和其他十来个人拜了文化馆一位老师为师,刻苦练习素描,画人、画石膏像。
    21岁那年,李克宾终于考上了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分配在本市化工学院当一名大学老师。
    工作两年后,这哥们儿突然来了一个骚操作,追求学校的一个女生。
    歪瓜裂枣人见人咬。
    这个漂亮女生还有很多其他追求者,基本都是学生。
    李克宾又不像北电的老师们那样,可以用郭嘉的钱帮自己泡妞儿,给自己的学生拍电影。
    几番折腾后,丫竟然可耻地败下阵来。
    那个抱得美人归的男生家里比较有门路,得了便宜还不肯罢休,直接把李克宾告到教委了。
    学校迫于压力,象征性地给了李克宾一个处分。
    此时,搞了几年艺术,也搞了几年艺术生的李克宾脾气见长,跟领导一拍桌子便辞职了。
    “哈哈哈哈!”听了李克宾的情况,陈凡大笑:“这个道德败坏分子可以有!”
    “您觉得行吗?”
    “什么叫行妈啊,必须行啊!”
    “嗯,那我让他下午过来。”
    一直到下午两三点钟,李青才着急忙慌地过来了。
    “来了吗?”
    “来了,可怎么是个老头儿啊。”
    “呵呵,他们这种人就这样,叫他过来吧。”
    陈凡还特地走到门口儿迎一迎。
    刚站了一会儿,就看到院子里有工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顺着他们的目光看去,只见一个长发披肩、胡子拉碴,穿着红裤子的伙计走过来。
    陈凡不由得苦笑着摇头。
    这会儿的艺术家、作家之类的都跟精神病似地,穿着打扮怎么怪怎么来。
    他们这种在北上广还好,大家见怪不怪了。
    在小城市里,不挨打都已经算运气好了。
    陈凡朝议论纷纷、看猴儿一般的工人们挥挥手:“去!去!都干活儿去了。”
    工人们这才一哄而散了。
    等李克宾走到跟前,陈凡怕拍他的肩膀:“是克宾吗?”
    “嗯,是我,您是陈总吧?”
    “是啊,来,进屋坐。”
    李克宾先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跟着陈凡走进办公室了。
    进到办公室后,两人先聊了会儿。
    从莫奈到毕加索,从梵高到米开朗基罗,从印象派到抽象派,从水墨画到油画,陈凡把李克宾喷的一愣愣的,就仿佛碰到了一位大师,不由得诚惶诚恐。
    其实,陈凡想拿下李克宾并不难。
    眼下这个年代很奇怪。
    一方面专业人才奇缺,另一方面专业人才又难有用武之地。
    说白了,就是流动性差、信息渠道闭塞。
    需要人才的企业和人才双方都是盲人摸象。
    比如像李克宾这样,大学毕业国家是包分配的,但选择面儿狭窄。除了极个别优秀的学生能留在学校所在地,绝大多数都哪来回哪去。
    李克斌能分配到高等院校当老师已经算相当不错了,大学环境相对宽松,容的下特立独行的人。
    一旦他离开这个体制,就变得寸步难行了,即便到北上广这种包容性比较强的城市,他们也有可能沦落到圆明园里当流浪汉的地步。
    专业对不上口,一般单位的人也不敢要他这种。
    “在化工学院一个月工资多少?”
    “加上奖金啥的不到400元吧。”
    “嗯,少了点,咱们这里中层管理人员,起步工资500元,另外还有年终奖。”
    “是不少。”
    “福利待遇啥的,只会比学校好,不会比学校差。而且,上班时间你自己定。”
    “啊?”李克宾吃了一惊。大学已经够宽松了,没想到陈凡这里可以更宽松。
    “当然,必须干满8个小时。”
    “嗯,明白。”
    “还有,国有国法厂有厂规。你要是来上班了,必须把头发剪了、胡子刮了。至于穿着,你穿裙子来上班也无所谓。”
    “哈哈,好吧。”
    “嗯,既然没问题,我就让李青过来给你办手续。”
    “可是……”
    “还有啥想法?”
    “你招的是包装设计,可我看你们的产品就那么几种……”
    “担心没活儿干是吧?这就不用你操心了,到时候别嫌忙就行。”
    其实,像李克斌他们这些学美术的,要是不那么作,脑筋稍微活泛点的话,在90年代也能赚到大钱。
    比如,帮房地产公司设计沙盘,帮大一点的公司设计logo、造型,还有城市雕塑之类的。
    都可以几万几十万地赚钱,比一般的工薪阶层那是强的太多了。
    第二天,李克宾就剃了头,刮了胡子,穿上正经衣服来上班了。
    连李青都忍不住啧啧感叹:“收拾收拾还挺帅的。”
    李克宾给自己定的上下班时间是上午十点到下午六点。
    陈凡给他的工资待遇也是向中层管理人员看齐,跟老员工李青、张桂花他们差不多。
    上班第一天,陈凡就安排李克斌跟老耿交接,给李克斌三天的时间,设计出美观大方又实用的包装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