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布拉格》133-138

    第133章 haer 134
    1938年5月,
    德国柏林。【全文字阅读..】
    “在与我们国家边境相邻的两个国家中, 生活着一千多万的日耳曼人。德意志有责任对这些日耳曼同胞加以保护, 也必须为他们争取到一般意义的自由——不但要有人身自由,还要享有政治和思想上的自由。”
    1938年是一个多事之秋。无论是对于欧罗巴大陆而言, 还是对于美洲大陆而言都是如此。又或者说, 紧张的局势已经持续数年, 但直至1938年,一切的矛盾都攀升到了一个零界点。
    对于这一年的欧洲各国领导人,尤其是英国与法国的领导人而言,面对重重矛盾以及就在他们眼前的紧张局势,他们似乎只有两个选择了——让矛盾即刻爆发, 以战争的形式;或是给重重矛盾盖上厚厚的一层土, 让一切都推迟一会儿, 哪怕只是一会儿。
    至于和他们远远隔着整整一条大西洋的美国?
    美国人似乎从来就对于阻止一场战争的爆发毫无兴趣。
    在首都柏林的街头上, 电台广播里播放着他们的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在国会中发表的演讲录音。尽管距离他们的元首发表这次演讲已经过去快三个月了, 可民众们依旧对此感到津津乐道。
    事实上,早在他们的元首发表这次演讲的半个多月后,他们就和“与我们国家边境相邻的两个国家”中的一个——奥地利合并了。
    是的,合并。那当然是合并,而不是“吞并”。<script>s3();</script>
    每一个生活在德国的日耳曼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是因为,元首的这项行动丝毫没有花费一兵一卒,也没有引发战争或者是激烈的矛盾和争端。
    3月的时候,奥地利的总理宣布“就奥地利是否并入德国”进行全民公投。这位奥地利的总理声称“他因不愿看到同是德意志人的血流成河,所以决定放弃抵抗”,可摆在人们眼前的事实是——在那场全民公投中,超过99%的奥地利人都投了赞成票,并且对于纳粹政权接管自己的国家表示欢迎。
    有许多记者都在3月12日的下午跟随德国国防军一起进到奥地利,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天。而希特勒身边的空军副官所说的一句话则更是被许多报刊争相刊登:
    单这并非纳粹宣传部与那位空军副官的夸大其词。事实上,它就是3月12日那一天的真实记录。奥地利也就在那一天被正式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东方省。
    所以,时隔两个月,慕尼黑的广播电台又为何会再次播放起他们的元首在2月20日所作出的国会演讲?
    这当然是因为,最近有太多太多传言都指向了“与我们国家边境相邻的两个国家”中的另外一个——捷克斯洛伐克。
    继承了前奥匈帝国四分之一的人口,五分之一的领土以及三分之二工业基地的捷克斯洛伐克与奥地利一样,同样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并且,相比起奥地利来,捷克斯洛伐克的成分或许还要更为复杂。在1918年的建国之初,捷克斯洛伐克大约有700万捷克人,200万斯洛伐克人、300多万日耳曼人、75万匈牙利人、50万鲁塞尼亚人以及8万波兰人。
    光是从这些人口组成的数字来看,就已经很能够明白阿道夫希特勒为什么会在他的国会讲话中说出那么咄咄逼人的话语了。
    事实上,在捷克斯洛伐克生活着的日耳曼人比起斯洛伐克人来还要多出了那么多,可这个国家却不叫做捷克日耳曼。
    在与英、法两国领导人的会晤中,希特勒表示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的日耳曼人是饱受压迫的,无法达成自己政治诉求的。并且这部分聚居在苏台德地区的日耳曼人其实有权要求实现他们的“民族自决”。
    哦,“民族自决”,这可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它大约是在一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的时候被美国发明出来的。
    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大概是生活、聚集在某一地区的同民族的人有权决定自己归属的政府体制和执政政党组织,甚至是独立成一个新的国家。
    可事实上,“民族自决”只发生在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身上。
    当然,那还有在一次大战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已经被本国国内爆发的革命推翻了政权,并最终被布尔什维克军取代了的友军——俄罗斯帝国。
    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了民族自决。于是在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尸体上,像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波兰、立陶宛、芬兰、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这样的,大大小小的国家站起来了。
    现在,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向美英法再一次地提起了“民族自决”这个词。让“民族自决”这块大石头第一次砸到了美、英、法三国的脚。
    因为根据盟国所提出以及所倡议的,德意志理应有权向捷克斯洛伐克提出他们的领土要求——把日耳曼人聚居的苏台德地区划给德国。
    可是英国人和法国人会愿意吗?
    起码,捷克斯洛伐克是一定不愿意的。
    至于发明出了这个词的美国?他们表示这件事我们是不管的。
    这样一来,这件事就会变得很有趣了。
    所以,向来就十分强势,并且行动迅速的希特勒会怎么做呢?
    他在5月28日的时候召集了他的主要军事顾问和陆军将领们,进行了一次会议。
    * * *
    “我要你们做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准备。”
    随着这句简单而有力的话被掷出,整间会议室内都鸦雀无声起来。在长达三十秒的时间里,被召集到这里的高级军事顾问们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而在阿道夫·希特勒的身边,一名以他副官的身份来到这里,并且身穿党卫军军服的年轻军官则看起来冷静得不可思议。
    那正是艾伯赫特·海因里希·格罗伊茨伯爵,从六年前开始成为柏林社交圈明星的,阿道夫·希特勒身边的红人。
    他明明应该是党卫军参谋部里的,党卫军全国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的一级副官。却经常出现在帝国元首希特勒的身边,陪伴他出席各种公开活动。
    艾伯赫特·格罗伊茨伯爵虽然一直与希特勒一同出席许多社交活动,却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爱交际”的人。他的外表出众,让人一见之下就很难忘记,并且气质高贵。这位年轻的军官虽然称不上少言寡语,但他的确并不那么喜欢和每个陌生人都交谈上几句。幸运的是,他身上冷冽内敛的气势在大部分时候都很能够让那些希望和他攀上关系的人知难而退。
    在大部分时候,比起表达自己,格罗伊茨伯爵更喜欢扮演倾听者的角色,并且他还能把这一角色扮演得十分成功。
    传言,他们的元首阁下很是喜欢这个年轻人身上的这一特质。
    现在,仅凭这个年轻人希特勒说出这一命令时的反应就足够让人相信,他在这场会议被召集之前就已经知道元首阁下有关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决定了。
    在漫长的沉默后,这群面面相觑的高级军事顾问和陆军将领们终于有人开口,说出他们的担忧,以及有关这个问题的反对意见。
    “元首阁下,我不认为现在就准备进攻捷克斯洛伐克会是一个足够好的决定。”
    一名年长的军事顾问说出了这句话,然后在和那位让人有着敬畏之心的帝国元首对上视线后,在得到对方的允许后才继续说道:“捷克斯洛伐克是法国忠诚的随从,多年来一直对他们的保护人法国政府忠心耿耿。并且他们的总统贝奈斯和斯大林之间也有着十分亲密的关系。”
    在这名满头白发的高级军事顾问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后,其他被召集到此的高级军事顾问也相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捷克斯洛伐克的军队战斗水平很高,他们的士兵意志坚定,并且也配有最新式的武器和装备。如果对他们发起进攻,我们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让他们屈服。”
    一名大约五十多岁的将军这样说道。在他之后,坐在他身侧第四个位置上的高级军事顾问很快接上道:
    “根据我们对捷克斯洛伐克兵力的了解,我们必须出动35个师才能击溃他们的军队,然后再去包抄波西米亚防线。但是我们的齐格菲防线虽然野战工事已经修好,可整个防务结构都还没有完善起来。一旦我们进攻捷克斯洛伐克,我们还需要有足够的后备师来保护我们的西线。可按照我们现在的兵力,在对捷克斯洛伐克发起进攻后我们最多也只能凑出5~8个后备师。但是元首阁下,一旦法国进攻我们,他们可以在三周时间内动员到100个师的兵力!”
    当那名对于三国兵力都十分了解,也负责研究战争一旦打响后所可能面对的各种军事层面问题的高级军事顾问说出这些话,被召集来此的陆军将领们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是的,他们都知道德国如果现在就要攻打捷克斯洛伐克,那么他们必定将要冒很大的风险。可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没有想到他们会需要冒的风险会大到这种程度。
    让5~8个后备师在西线面对法国的100个师,那简直无异于自杀!他们还不如直接就把德国交给法国算了!
    那就更不用说他们一直到1935年的夏天才开始以自愿为前提的征兵。也就是说,除了凡尔赛条约所允许的十万军队,他们的所有陆军官兵全都是入伍还不到三年的,从未在战场上见过战争真正模样的男孩们!
    他们甚至还没有参加过几次像样的演习!
    但是在一片反对的声音中,他们的元首阁下却看起来根本不为所动。毕竟,这样的情况都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因此他只是在他的这些高级军事顾问在说出了各自的看法后又看向他的时候说道:
    “如果我们向捷克斯洛伐克发起进攻,苏联不可能出兵援助。他们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间还隔着很多主权国家,这些国家都很憎恶他们。至于法国,法国现在国内政局动荡,新的政府根本不会有勇气和魄力去主动发动一场战争。只要稍加手段,他们就会帮助我们,让他们忠实的随从向我们屈服。”
    第134章 haer 135
    阿道夫·希特勒对于他们的此次行动满怀信心, 可他的那些高级军事顾问以及陆军将领们却并不是这样。【无弹窗..し显然身为一国元首的希特勒与被他召集过来的军官们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意见分歧。
    这份分歧源自于他们所站的高度, 以及他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
    这些军事顾问们以及陆军将领常年研究协约国的兵力和他们的装备武器情况。他们深知德国除了已经建立并赶超了英国的空军之外, 他们的陆军和海军对上协约国可以说是毫无优势。
    可阿道夫·希特勒却是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军事战略家和政治家。在他还很年轻的时候,这个从一无所有一直走到帝国顶峰的矮小男人就十分乐意为了更大的利益和机会而冒别人所不敢冒的风险。直到现在, 他依旧是这样。
    对于那些军官而言, 他们的陆军和海军都还没有准备好, 此时的他们对上法国的陆军根本毫无招架之力,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可对于希特勒来说,现在则正是最好的时机。
    一个德意志帝国无论如何都应该抓住的,千载难逢的时机!
    在这场争论中,那些高级将领们虽然人数众多, 却并没有占上风。
    并且, 这也是一场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的会议。这是因为作为一国元首, 阿道夫·希特勒根本就没想要就是否进攻捷克斯洛伐克这一问题询问他的高级军事顾问们。在那些将领们固执地和他反复强调起这次进攻行动的风险以及根本不可能成功后, 希特勒就失去了继续说服他们的耐心, 并只是在下达了他的命令后就宣布会议结束。
    当他和跟着他一起去参加这次会议的艾伯赫特走出那间会议室的时候,那些高级军事顾问们和陆军将领们还在面面相觑着。
    在会议室的大门关上之前,走在希特勒身旁的绿眼睛贵族朝着自己的身后又看了一眼,然后就跟在帝国元首的身边继续向前走去。
    “阁下。”
    艾伯赫特轻声唤了他所跟随的□□者一声,并在得到了对方的允许后说道:“也许他们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
    在听到绿眼睛贵族的这句话之后,希特勒的面部表情几乎都没有变化,却是对这个自己身边的年轻军官微微地点了点下巴。
    “用不了太久的。只要我们的军队开到捷克斯洛伐克,他们就会意识到他们的错误。只是那可能有点晚,就好像之前他们判断错误的那几次一样。但这也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接着,他就不再和对方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转而问道:“我听说,你今天晚上和塞西莉娅小姐还有一个约会?”
    “是的,我们约了今晚一起看电影。”
    在给出对方肯定的回答时,绿眼睛的贵族似乎还带上了一丝迟疑。可是他身旁的这个男人却似乎并不在意。在得到了这个答案后,他说道:“战争很快就要开始了。我认为你应当尽快完成和塞西莉娅小姐的婚约。那是一位很优秀的姑娘,她能够带给你很多出色的后代。这样我才能够安心把你派上前线。虽然你也可以去空军参谋部,但我更想把你放到装甲师去。在那里,对于你的晋升更有利。”
    说着,这个身材矮小的□□者停下了脚步,并很郑重地看向这位年轻的军官道:“我对你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也期待着你拿下战功。比起你的舅舅,你更让我感到信任。”
    说完,希特勒拍了拍绿眼睛贵族的肩膀,并径直走出这间大楼。
    至于这位被他寄予厚望的年轻军官?他只是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然后就也走出了大楼,并坐上了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