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布拉格》127-132

    第127章 chaer128
    此为防盗章于是躺着的她一下坐起身来,并从卡夫卡的手里抽走了那封信。【..】卡夫卡似乎是想要从林雪涅的手里拿回那封信,可奈何这个女孩在拿到那封信之后就背过了身去,在转身之前,她还看了卡夫卡一眼,在被太阳晒得有些红扑扑了的脸蛋的映衬下,还真的有了一种娇羞的意味。那显然让她所看向的青年愣了愣,而后就笑了起来。
    转身后的林雪涅先是扫了一眼信的最后一段,本以为这样就能看明白了,可卡夫卡的书写笔迹却显然无法让她轻松做到这一点!于是先前的自信满满瞬时就没有了,她甚至还凑到了信纸前很努力地去辨别卡夫卡的字迹。
    但是她却依旧辨别得十分艰难!
    就是在这个时候,身后的青年似乎已经明白了什么,并又一次地说出了那句话:“因为信的最后一行一定写着我的请求——请允许我,只是在我的想象中,且仅此一次……”
    “我说的就是允许你只在你的想象中,且仅此一次地吻……吻我可爱的嘴唇!”
    在卡夫卡还没把那句话说完的时候,明白了刚刚对方到底都说了些什么的林雪涅就抢先一步地这样说道。可即便是在火车上的洗手间里都能照着镜子自我欣赏那么好一会儿的林雪涅,在第二次说到“我可爱的嘴唇”这种句子的时候依旧还是会觉得这实在是太羞耻了!
    如果不是那样的动作看起来太疯癫,她可能真的会现场表演“活人刨土”,然后就这么钻进去!
    可幸好,幸好就坐在她身后的那个是一旦脱离的文字就会变得不善与人交流的弗兰茨·卡夫卡,这让她绝对不会在这种时候听到她不想听到的调侃!可饶是这样,林雪涅也不知道这种情况她应该怎么接下去了!
    放轻松,放轻松,这些都只是我的臆想——林雪涅在试着平复呼吸的时候这样在自己的心里说道。
    可才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林雪涅就又受到了惊吓一般地要把这样的想法赶出自己的脑袋!这当然是因为收了她一百欧的心理医生伯洛赫教授告诉过她,想要加重她的癔症,就一定得有心而发地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script>s3();</script>
    也就是在林雪涅纠结不下的时候,她听到身后人叫出了她的名字。
    而后,在她转头的时候,对方就倾身吻了吻她,却并不是吻在她的嘴唇上,而是吻在她的眼睫上。
    完了,这下可完蛋了。放烟花的声音在林雪涅的脑袋里炸开了花!并且每一个烟花的花束升天之后炸开都会变成这样一行字——我最最亲爱的弗兰茨吻了我!
    并且,那行字还是用德语写的!
    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晕乎乎了的林雪涅连忙把卡夫卡写给他的信全都收了起来,然后笑得比她脑袋里炸开了的烟花还灿烂地说道:
    “我会给你写回信的!然后就把它们放进你家门前的那个小邮筒里!”
    说着,林雪涅还主动牵起了卡夫卡那很瘦很瘦,一把抓过去几乎能被骨头磕着自己的手,说道:“我们走吧!你送我回去,然后你就回家等我给你的回信。”
    当两人向着查理大桥走去的时候,卡夫卡在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才开口说道:“您允许我用‘你’来称呼您吗?”
    “当然!你难道没发现我就从来没用您这个词来称呼过你吗?”
    在林雪涅毫不犹豫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后,这位在人群中总是不怎么表达自己的作家试着说道:“也许我们还不够了解彼此。我通常会在早上八点的时候开始上班,然后在办公室里待到下午两点,或者是两点二十分。回家后我会随意吃些东西,然后很快睡下,一直到晚饭的时间。晚饭过后我会做一会儿操,然后出去散散步。等到接近午夜的时候,我就坐到了我的书桌前,开始写作。通常我会写到凌晨三点之后,有时我会写到四五点,甚至是六点。”
    如果不是真的了解这个青年,你不会知道他究竟得鼓起多大的勇气才在你的面前对你说出这些。并且你也不会明白他隐藏在这些话语之间的,真正想表露的信息。
    但林雪涅可是和他背对背地坐在咖啡馆的沙发椅上也能一下把他没能想好的句子给接下来的超级迷妹!
    将对方的那封读完之后会让人很是心疼的,《写给父亲的信》读过很多遍的林雪涅在细细地感受了对方说出这些话时所流露出的情感,紧了紧对方被她牵着的手,并在向前走的时候问道:“你的家人并不赞成你这样的生活方式?”
    “是的。”
    “那是正确的。”林雪涅很肯定地说出这样的话语,并在卡夫卡那点亮了期望的眼睛又暗了下来的时候继续说道:“但你坚持这样的生活方式也是正确的。”
    说着,林雪涅转头看向卡夫卡,嘴边带着鼓励的笑意说道:“他们不赞成你以这样的方式生活,那是因为他们在乎你,胜过在意你的作品。他们希望能看到你健康,精神好又快乐的样子。但你坚持这样的生活方式,那是因为你在意你的作品,胜过在乎你的健康,你的身体。每一位作家都有最适合他们的写作时间的,弗兰茨。当然,这些对于平庸者来说并不重要,但它对于你来说一定会很重过你作品的人,就会能够理解你为什么一定坚持要在那个能让你产生许许多多怪异想法,并且容易让人胡思乱想的时候写作。”
    “他们是……在意着我的,也是爱着我的?哪怕他的口中总是说出羞辱我的话语?”
    当卡夫卡说到这句的时候,两人正好走到了查理大桥在老城区那一侧的引桥上。林雪涅就他所问出的话语给了一个十分肯定的回答,并在带着那些珍贵的信离开之前给了对方一个轻轻的拥抱。
    “他们当然会是爱着你的。也许他们并没有以你希望方式去爱你,也没有关注到你柔软的内心,但你不应该怀疑这一点。”
    说着,林雪涅向卡夫卡挥了挥手里拿着的那些信,并转身走向查理大桥,走向属于她的那个年代。
    2018年,
    布拉格大学,卡洛琳娜校区。
    “我认为如果想要读懂卡夫卡在《判决》一文中表现出的情感,就一定得去看他写的《致父亲的信》。虽然这两篇著作完成的年份相差很多。但卡夫卡所表露出的,对于他的父亲的感情却并没有变化。我甚至认为《致父亲的信》可以看做是《判决》一文的注解。”
    这一堂是日耳曼生的课。而这节课上所讲的,则正是德语作家卡夫卡的《判决》一文。在这篇中短篇中,男主人公回去看望自己的父亲,带给对方自己很快就将与未婚妻结婚的消息。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展现出了男主人公对于父亲的复杂情感,并层层拨开往事。在年迈而依旧巨人一般的父亲给出了对于男主人公的死刑判决后,男主人公最终就这样死去。
    而现在则正到了讲课之后的,学生们的自由发言时间。而现在,在举手之后发言的则正是有着黑色头发以及黑色眼睛的中国女孩林雪涅。
    “在《致父亲的信》中,感觉自己已经过了壮年,慢慢走向衰老的卡夫卡回忆起年少时的事,那时候他可能还不到五岁,出于想要恶作剧的心理,他不断地问他的父亲要水喝。他的父亲强硬地威胁他,让他不要吵闹,但在发现这样做不起作用之后,老卡夫卡就把他抱起来关到了阳台上。让他一个人只穿着衬衣站在那里很久很久。
    “卡夫卡说——自那以后,我当然是听话了。但在很多年以后他依旧忘不了那个场景,他的父亲就好像巨人一样,作为审判他的最后法庭,毫无理由地向他逼近,轻而易举地做出对他的判决,就好像他根本无足轻重一样。而在《判决》中,他也同样直白地表现出了这样的情感——无论男主人公有多么努力地努力去寻求属于自己的新生活,最终都会被他的父亲轻而易举地否定一切,包括他的存在。”
    对于林雪涅的这份发言,他们的授课老师毫不吝啬地夸赞了她。而此时已近下课时间,因此授课老师就给自己的学生们布置起了这节课后的作业。
    “通过阅读卡夫卡写给不同人的书信和他的日记,我们会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位表现主义大师在他的作品中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东西。那么现在,我要求你们各自挑选一封卡夫卡所写的书信,并假设你们就是收到了他书信的他的父亲母亲、妹妹、朋友、以及他的恋人,然后写出一封足够合适的回信。”
    在信中扮演卡夫卡身边的那些与他有着亲密关系的人,并写出足够符合时代背景以及自己所扮演身份的回信,听起来这可真是一项足够有趣的课后作业。
    而这项课后作业也的确在这个班的学生中引起了热议。并且由于这已经是今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了,他们不会赶着去上下一节课,彼此之间也能有更多的讨论时间。
    “我觉得我可以扮演卡夫卡最喜欢的小妹妹奥特拉给他写一封回信。在与卡夫卡的父亲作对的统一战线上,奥特拉做的可得比卡夫卡出色多了。找准这个定位之后,我就能够很容易有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有着一头棕色卷发的女孩一边用笔卷着自己的头发,一边这样信心满满地说道。
    另一个女孩则表示:“我觉得我可以代入卡夫卡的情人密伦娜夫人的角色。在她的身上会有更多的人性矛盾点。首先她为卡夫卡翻译他的作品,也是最了解他内心世界的女人。她在最大程度上完整保存了卡夫卡写给她的每一封信,但她一直到最后都没有选择和卡夫卡在一起。”
    第128章 chaer129
    此为防盗章但在听清了电话那头的人正在怒火冲冲地说着什么之后,林雪涅也脾气上来了,她走过去拿起手机对着它说道:“妈!我和你说过了很多遍了!我爱他!我很爱很爱那个男人!所以我一定要去布拉格!一定要去布拉格大学!而且还一定要去布拉格大学的卡洛琳娜校区,因为那里以前是他们的德国大学部,卡夫卡就是在那里学的和法律。【全文字阅读..】”
    林雪涅话音刚落,电话那头的女人就更生气地说道:“爱什么爱!卡夫卡死的那年你爷爷还没生出来呢!”
    这句杀手锏一出,林雪涅怎一个捶头顿足又胸闷气短,只能回上一句:“我也很爱我爷爷的!”
    林雪涅,今年19岁。在这个学期结束之前,她还是一名柏林音乐学院的大二学生,主修长笛。但是从下个学期起,她就将在位于捷克首都的布拉格大学学习日耳曼了。
    在结束了那通电话后,林雪涅就在她租住的这套位于柏林的小公寓里又慢慢地转了一圈,确定没有任何遗漏后她就把装着自己那把镀银长笛的小箱子装进随身的背包里,又把行李箱给合上,提起来走出门去。
    这是中午十分,而林雪涅叫的出租车则已经停在楼下,现在去到柏林中央火车站正好可以赶上下午一点零三分出发的,开往布拉格的火车。如果不出意外,那么她就会在下午五点二十八分的时候到达那里。
    是的,下午。对于夏季的布拉格来说,下午五点二十八分还是阳光明媚的时间,这里甚至得到晚上九点半才会开始天黑。而后,你就可以看到这座城市在一天中最为美妙的色彩。
    林雪涅无法形容当她拖着行李箱走上这列火车的时候内心究竟是有多么的兴奋与激动。为了这一天,她已经努力了一年了。又或者说,自从她在一年零两个月以前读到那个已经逝去了半个多世纪的男人写的与散文之后,她的心中就有了这样的想法。
    这真的是一种足够疯狂的想法。她想要走过那个人曾经走过的路,去那个男人曾经念过的大学学习他真正喜欢的日耳曼,并住到曾禁锢住他心灵的布拉格城。
    尽管布拉格距离她先前所在的柏林并不远,即使是乘坐火车也只需要四个半小时就能够到达,可在今天之前,她的确还从未去到过那里。那是因为她告诉自己,在她实现去到布拉格大学学习日耳曼这个目标之前,她绝不会踏进布拉格。
    而现在,她已经做到了!她终于可以去到她梦中的布拉格了!
    只要一想到这一点,林雪涅就不自觉地想要发出一阵欢呼声!
    但是在那之前,她或许可以先找到一个包厢坐下来,不堵到在她后面上车的那些乘客。
    可怎料林雪涅才坐下来,她的好友海伦娜发来的短信就已经追杀而至。在这样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她的朋友居然问她那本《癔症的研究》她看得怎么样了!
    作为一名布拉格大学的心理学系学生,林雪涅的好友海伦娜曾在一年前的时候来到柏林,并在柏林洪堡大学做过一学期的交换生。两人相识于柏林洪堡大学附近的一家便利店,当时林雪涅吃着水果,海伦娜则用一盒沙拉来解决她这一天的午餐。
    没曾想,坐在了同一张桌子的对面两侧的两人就这样成为了朋友。
    在四个月之前,这位经常会让林雪涅觉得她有一点神神叨叨的心理学系的学生给林雪涅推荐了弗洛伊德的著作《癔症的研究》推荐给了她。
    当然,四个月来,这本《癔症的研究》林雪涅当然是一页都没翻过的。
    想一想吧,如果这个时候让对方知道真相,那等待着她的,何止会是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残忍对待!
    思及此,颤抖了的林雪涅连忙从自己的包里拿出那本书,一边翻起来一边在whatsapp上给自己的友人发起语音短信。
    “我觉得,这手里拿着的这版的《癔症的研究》很有问题。它的导论居然有25页!”
    “在25页之后,主编给写的弗洛伊德传居然还有95页。看起来这一点也不像是《癔症的研究》,而像是《弗洛伊德的研究》……”
    才一翻开这本书,林雪涅给自己的朋友海莲娜连着发了好几条如此这般的语音短信,用来向对方告状,并抱怨现在的一些出版社骗钱实在是太厉害了。可还没等林雪涅把抱怨全都说完呢,捷克女孩海莲娜就给她发送了这样一条文字短信:
    “嘶……”被人瞬时就戳穿了的林雪涅倒吸一口气。可正在她瞪大着眼睛思考应该怎么和对方解释的时候,火车已经又停下来了。那是柏林的又一个火车站,从柏林中央火车站出发到这里仅需要五分钟。
    在林雪涅并没有意识到的时候,有几名乘客就在火车停靠着站台的时候上了车,一名有着金色的头发,个子很高,并且肩膀处的骨架很漂亮的男孩拖着他的行李经过了林雪涅所在的包厢。原本要拖着箱子就这样走过去的他仿佛只是因为看到了包厢里的那个女孩而顿住了脚步。
    在顿住了脚步之后,男孩停了一会儿,又转头看了桌子上摊开着一本书,显得很烦恼的女孩一眼,而后他就转身敲了敲包厢的门。
    因为那个敲门声,林雪涅转过头去看向那个男孩。只一眼,她就被那个男孩吸引住了全部的注意力。
    n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