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第 65 部分阅读

    南地区大多都是这样的小土丘。“
    孙承宗看了看朱慈炅摆弄的那团粘土,再看了看桌上的沙盘模型,的确上面有很多这样的突起,这个只是放大了几倍的土丘而已。
    朱慈炅紧接着直接用抹子在土丘模型上’雕刻‘起来,边雕还边介绍道:”棱堡指的是带有很多棱角的城堡,这种城堡射击盲区多,敌人不管从哪个角度进攻都有很多面他们是看不见够不着的,而且棱堡还是分层次的,从高处不管是用火枪还是用火炮,甚至是用手雷,对下面的敌军都能造成巨大的杀伤,这漠南地区的山丘最适合修筑棱堡了,只要将底端挖掉点,建上城墙,再将中部挖平点,再建上城墙,然后将顶部弄平整,建上兵舍和城墙,这棱堡就成了。“
    第十卷 第三十章 三路齐出修棱堡
    孙承宗可是修碉堡的行家,朱慈炅稍微介绍了几句他就明白了,这棱堡果然不同凡响,非常适合发挥火枪和火炮的威力,敌军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点,都暴露在多个棱角面的攻击范围之内,守城的士兵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以漠南蒙古那种高低起伏的地形,根本就没法集中太多的兵力在个方向上攻击,有了这棱堡,建奴真是要哭了!
    他不由赞叹道:”皇上真是英明神武啊,这么复杂的城堡都能想出来,微臣佩服。“
    这个朱慈炅可不敢生受了,因为棱堡的原型热兰遮城堡可是荷兰人修建的,这个水师的官兵都知道,他连忙谦虚道:”这个其实是洋人想出来的法子,朕只是照猫画虎(fuguodu.pro)而已,太傅看修筑棱堡是否可行?“
    孙承宗连忙点头道:”当然可行,这棱堡比普通城池防御力强多了,的确可以节省半的防守兵力,这样的话,只要五十万大军就可以了!“
    朱慈炅却是摇头道:”还是保险点,三路同时出击吧,免得皇太极出什么幺蛾子,朕这路就留下禁卫军第二军团把守京城,北洋水师和北海舰队在东大营驻守就可以了;卢象升那路就还是不变,毕竟他那路要修建十座棱堡,需留下十万大军守城,如果只率十万大军进入科尔沁草原,恐怕有点不保险;太傅那路就留下东江军镇守关宁城吧,大家看怎么样?“
    百万大军变成了八十万,而且还是比较稳妥的堡垒合围战术,众将自然是放心了,纷纷点头附和。
    朱慈炅见大家都没意见了,便从孙承宗手中接过白蜡杆,开始与众将商议修筑棱堡的具体地点,待所有修筑地点确定,他立马脸色正,严肃的道:”朕命令。“
    众将闻言,立马抬头挺胸,站的笔直。
    朱慈炅继续威严的道:”令禁卫军第二军团秦军定辽军十日内抵达京城集结,定辽军负责押解十万俘虏;
    令天雄军边防军第军团武威军十日内抵达海州城集结,武威军负责押解三十万俘虏;
    令辽东军东江军十日内抵达关宁城集结,东江军负责押解十万俘虏;
    令河南预备兵团十日内抵达北大营,接管北大营防御;
    十日后,十月十五日辰时,三路大军同时出发,路将棱堡修过去,然后来个瓮中捉鳖!“
    众将立马齐声道:”末将遵旨!“
    朱慈炅又挥手道:”好了,都赶紧回去准备吧。“
    众将又齐声道了声告退,这才依次向外走去,朱慈炅直接对转身准备回去的孙元化道:”初阳,你跟我到书房去商议下军需物资调拨的事宜。“
    孙元化闻言,立马恭敬的跟在朱慈炅的后面,向殿外走去。
    来到门口,朱慈炅又对守候在外面的曹化淳道:”立刻通知工部尚书毕懋康,到朕的书房来趟。“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现在三路大军都开始集结了,这军需物资自然是要跟上。
    工部衙门里皇宫并不远,所以毕懋康很快就来到朱慈炅的私人书房,朱慈炅招呼他坐下后,立马问道:”孟侯,现在水泥厂的日产量是多少?“
    毕懋康知道皇上喜欢问具体的数据,说以他将工部所有工厂的产量库存等数据记得都很清楚,所以朱慈炅刚问完,他立马不加思索的回答道:”回皇上,现在水泥厂日产水泥大概百万斤,按皇上的要求,五十斤包,差不多两万包的样子。“
    朱慈炅点头道:”恩,这斤斤的算数量多了就不好算了,这样吧,以后在斤上面在加个计量重量的单位,叫吨,口屯吨,两千斤为吨,百万斤就是五百吨,知道了吗?“
    朱慈炅也懒得更他解释升纯水正好公斤,吨就是千公斤了,因为大明更本就没升这个计量单位,到时候反而解释不清楚,还是先把争霸世界的目标完成了,有空再来慢慢慢慢研究这些问题吧。
    毕懋康也不明白为什么两千斤是吨,不过皇上金口玉言,说什么就是什么,他只得点头应了。
    朱慈炅又问道:”现在水泥厂的库存有多少?“
    毕懋康在心里换算了下这才回道:”回皇上,大概千吨。“
    朱慈炅想了想,直接下令道:”这千吨先留着,再准备千吨,大军这次出征漠南需要两千吨水泥,你尽快备好,三天后交给初阳。“
    原来是大军出征要用啊,毕懋康连忙拱手道:”微臣遵旨。“
    朱慈炅又继续问道:”东大营铸炮厂现在陆军用的榴弹炮的库存有多少?“
    毕懋康又不假思索的回道:”回皇上,先东大营铸炮厂库存有三七式榴弹炮千门四七式榴弹炮八百门五八式榴弹炮五百门六二零式榴弹炮五百门。“
    朱慈炅大概估算了下,座棱堡底层大概能布置百名三七式榴弹炮,中层大概能布置五十门四七式榴弹炮,顶层大概能布置二十门五八式榴弹或六二零式榴弹炮,这样算下来就需要三七式榴弹炮两千门四七式榴弹炮千门五八式榴弹炮和六二零式榴弹炮共四百门。
    这样算下来,五八式榴弹炮和六二零式榴弹炮共四百门库存量完全够用了,四七式榴弹炮只差两百门,三七式榴弹炮还差千门,他立刻下令道:”令东大营铸炮厂把其他炮都先停了,这两天加班加点造千门三七式榴弹炮和两百门四七式榴弹炮出来,三天后,你必须交给初阳三七式榴弹炮两千门四七式榴弹炮千门五八式榴弹炮和六二零式榴弹炮各两百门,这也是大军出征要用的。“
    毕懋康闻言,连忙拱手道:”微臣遵旨。“
    朱慈炅点头到:”恩,大战在即,你让王恭厂加班加点,多造点弹药储备着,不要到时候跟不上大战的消耗。“
    毕懋康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又拱手道:”微臣遵旨。“
    朱慈炅嘘了口气,疲惫的道:”初阳刚跟你说的粮草你定要在三天内调拨到位,孟侯你也辛苦下这两天盯紧点,好了,你们都下去吧。“
    两人连忙道了声遵旨,然后齐齐告退了。
    这两场会开下来,朱慈炅真是有点累了,但是想到皇太极,他又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干劲,为了收拾这个宿命之敌,再累也值!
    第十卷 第三十二章 四方皆动备军需
    用现代人的话说,打仗打得就是军需,打得就是钱,古代打仗也是个道理,崇祯朝的时候明军军力不如清军吗?错,明军无论是数量和装备都能碾压清军,为什么会输呢?因为没钱啊,前线的将士连饭都吃不饱,哪还有心思打仗!
    古代靠军需制胜的战例举不胜举,像秦始皇统六国,也许大家看到的只有白起王翦蒙恬等绝世武将的光辉,却不曾想过秦军的军需供给是多么的强大,像有名的’大风‘箭阵,那箭矢就像暴风聚雨般的罩向敌军,经久不息,知道那需要多少箭矢吗?分分钟的是上万甚至是上十万支箭射出去,如果军需不行,箭矢供应不上,别说大风了,小风甚至是微风都吹不起!
    当然,像军需装备制胜这种事情在史书上是很少会专门记载的,这些般都隐含在对国力的分析里面,国家综合实力强,军需装备供应自然就强,不需要专门去记叙那些搞后勤的。
    史书上记载的多为依靠军需粮草制胜的战例,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官渡之战了,曹操总共才两三万兵力,而袁绍富有河北四州之地,披甲数十万,随随便便就点出十万精兵,后来陆续参战的有将近二十万,按理曹操是输定了,但是,他招奇袭乌巢屯粮之地,袁绍十多万人没了饭吃,立马就溃败了,由此可见军需粮草的重要性!
    朱慈炅当然知道军需供应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专门将兵部尚书孙元化和工部尚书毕懋康叫过来,仔细叮嘱了番,其实主要负责的还是孙元化,毕懋康只是协助而已。
    孙元化回到兵部以后,立刻把兵部左侍郎右侍郎各司郎中,各科主事全部招集起来,将各种军需物资的筹备交待下去,这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粮草,这次可是八十万大军出征,还附带五十万战俘,需要的粮草是海量的,辽东和京城的储备加起来都不够,孙元化立马个电报拍到南直隶,令南直隶立刻筹备粮食百万石,牧草十万担,开专列,日夜不停往过发,三日之内必须送达!
    还好现在有了电报和铁路,要是换做以前,兵部的指令八百里加急发到南直隶,需要十来天,南直隶再组织人手,马拉人推的送到京城,起码得两三个月,那样子的话,不要说打仗了,军队你都不敢集结,集结起来两三个月没饭吃,那还不得造反啊!
    当然,这马可以只吃草,人却不能光吃白米饭,或者是白面,就算朝廷再穷那也得给配点腌菜什么的,更何况现在大明朝廷富的流油呢,北直隶各州府的官吏又有得忙了,兵部的订单那是什么都有,什么蔬菜瓜果,家禽干货,那都是论吨买的,呃,吨这个单位工部用上,发现还挺好用的,所以朝廷各衙门也跟着用上了,总之,只要储存时间能超过十天半个月的菜,兵部都要。
    光是吃的项北直隶各州府已经忙不过来了,还有什么棉衣棉被等生活物资兵部就只能把订单发往山东辽东等地了。
    工部各司,各工厂也忙到不行,朱慈炅给棱堡配备物资的时候其实还少算了很多东西,像配合水泥使用的钢筋,现在大明都流行用钢筋混凝土修筑建筑了,这沙子和石头都能在漠南的荒漠上就地取材,这钢筋可没地方捡去,孙元化后面也给补上了。
    还有电报通讯用的铜线朱慈炅也忘了交待了,孙元化同样给补上了,每个军团都配了上千里长的军方通讯专用的细铜线,把工部电缆厂忙的机器都快冒烟了!
    至于火炮和枪炮弹药那更不用说,通通都是个基数个基数的备,像燧发枪的子弹,个基数可是每个士兵百颗,数量之巨大可以想象。
    兵部和工部在忙,通政使司也没闲着这,吴梅村对发动群众支援前线早就轻车熟路,《新京报》开始长篇累牍报道此次北伐,什么建奴亡我大明之心不死啦,什么建奴在边境烧杀抢掠啦,什么建奴凶残历史回顾等等等等。
    特别值得提的是,有了电报网络以后,《新京报》终于实现了大明全境同步发行,当然,张《新京报》的内容用电报来发,最少也要耗费两个时辰时间,但是比以前用快马传递,边远省份需要两个月要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时间大明各地民众群情激愤,都恨不得扑上去咬建奴几口,当然咬是咬不到的,那就只能出钱出力了,这个力也不需要他们出了,因为有五十万战俘在替他们出力,最后老百姓对前线的支持都化为了钱和物。
    这钱就不说了,战后朱慈炅都会根据战功奖励给前线的将士,这物光是种类都数不清了,孙元化看傻眼了,这东西没法发下去啊,五花八门的怎么统发给前线的将士啊,他连忙写了篇通讯稿,给通政使司送了过去,大概意思就是感谢大明百姓的支持,但请不要捐其他东西,因为兵部没法统配给前线的将士,要捐就捐点耐放的地方特色小吃吧,让前线的将士们尝尝鲜。
    兵部尚书亲自写的通讯稿,通政使司自然不敢不发,而且是马上就发,第二天孙元化的通讯稿就见报了。
    这小可不得了了,各地的特色小吃那是车车的往京城送,什么山东的大葱煎饼,湖广的腊鱼腊肉,山西的各种腐干,陕西的千层饼,江南的火腿等等等等,现在大明的百姓都富裕了,自然会念着朝廷的好,再加上各地方官员也在为前程暗自较劲,因此捐献出来的地方特色小吃那叫个多的吓人啊!
    这军需物资的筹备是热火朝天,但是孙元化却遇到了个意想不到的麻烦,因为没有火车往海州和关宁送,时间京城各衙门的库房都堆满了军需物资,孙元化没了办法,只得将多余的物资露天堆放在工部西城区四个新厂里面。
    为什么会没了火车呢?因为北方各省的火车都被调集去运送卢象升的东路大军了,要知道那可是三十万将士加上三十万俘虏,如果从北大营走到海州去,十天半个月肯定到不了,只有通过火车运送了,孙元化为此调集了近四十趟火车日夜不停的运送。
    现在大明的火车都是十节车厢,节撑死能塞进去两多百人,野战炮帐篷的随军物资都只能吊装在车厢顶上,按辆火车两千五百人人算,四十辆火车趟才能运十万人,就算日夜不停的运行起码也要六天才能将人拉完,所以孙元化只能先等着了,好在筹备物资就花去了三天,他实际上只要等三天就行了。
    第十卷 第三十三章 痴心妄想截粮道
    大明终于出兵了,八十万大军带着五十万俘虏三路齐出,这么大的动静就算是个瞎子都能知道,更何况皇太极点都不瞎,锦衣卫在草原安插了无数密探,他何尝不是在中原安插了无数密探呢,大家都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说的又都是汉语,只要不傻帽的跑到敌人跟前大声喊我是细,般都能隐藏下来。
    八十万大军压境,皇太极不但没有惊慌,反而觉得很兴奋,他直盼望着小皇帝能来草原和他决雌雄,并不是说明军以任何种方式进入草原他都欢迎,其实有种情况他也害怕,那就是小皇帝学汉武帝和唐太宗,派精锐骑兵撵着他的屁股打,如果真是那样,他也受不了。
    明军虽然不是以骑兵为主,但等军团和二等军团的骑兵加起来也有二十多万,如果派上卢象升曹文诏曹变蛟这样的猛将统领,直奔他的汗庭而来,其他什么都不管,那他真要哭了,因为他满蒙骑兵加起来也才二十来万,而且装备还比人家差点,怎么打都是个输!
    还好小皇帝没有那么做,反而是以他最希望看到的方式来进攻草原的,他不怕明军人多,也不怕明军同时进攻三大草原,来的人越多越好,分的路也是越多越好,人越多截了他们的粮道之后崩溃的越快,分的路越多,越容易被他集合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话说明军都是火枪加火炮了,冷兵器在他们跟前简直就跟送菜无异,皇太极为什么还这么有信心呢?难道他在辽东吃的亏还不够吗?
    这个皇太极当然知道,他也是有底牌的,因为他偷学了大明的技术,清军可不同于农民起义军,农民起义军那是到处乱窜,胡搞瞎搞,压根就没想过要发展军工,也没想过要制造先进的装备,清军可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正规化部队,以前的后金和现在的满清那也是有工部的,在战场什么武器能克敌制胜,他们就会往那个方向去钻研,去发展。
    这个并不是瞎胡说,在历史上,在崇祯朝的时候,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后金就研究出了红夷大炮的制造方法,至少在火炮技术上点都不比大明差,甚至在当时整个世界上都是处于前列的,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列强中就有满清的身影了。
    但是,明朝对火药武器的粗制滥造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拿着热武器的明军甚至还不如满清降服的蒙古部落的骑兵,再对比下元朝和明朝的国力和战力,发展热武器的明军拍马都赶不上纵横欧(shubao.info)亚的蒙古铁骑,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满清渐渐放弃了火药武器的研制,转而重视冷兵器作战。
    每种武器的应用和发展都是要看战场实效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航空母舰动不动就抛锚,会儿发动机坏了,会儿核反应堆又泄露了,舰载的战斗机更是起飞就掉海里了,又或是降落就把甲板给撞个窟窿,甚至是炸的甲板上的工作人员死伤惨重,那还有哪个国家敢发展航母,这样的航母拉到战场上不是给敌人帮忙吗!
    出于战场实用性的原因,历史上满清放弃了火药武器的发展,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谁去干啊!也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崇正朝皇太极十分重视火药武器的发展,因为明军装备上火药武器之后太猛了,在辽东打得他简直找不着北,如果不跟着发展火药武器,那还怎么跟明军打,不如直接投降算了!
    像现在,皇太极也在察哈尔草原隐蔽处建立了军工厂,规模和布局甚至都跟王恭厂是样的,里面甚至也有简易的车床和铣床等机床设备!这些都是他花大价钱从大明不良商贩那里买过来的,现在大明并没有对民间实施技术封锁,民间的加工作坊还是能在工部买到简易的车床和铣床等设备的,只是没有军用的精良,也没有军用的功率大而已。
    这蒸汽动力说白了就是个简单常见东西,几乎每个人都烧过水,也都看到过蒸汽,只是没有往动力那方面想而已,所以满清现在其实已经掌握了蒸汽动力技术,只是他们没有大明那么多人才,发展起来比较缓慢而已。
    满清的技术是比大明差点,但是普通的二四式燧发枪,三七式榴弹炮和四七式榴弹炮都能量产了,皇太极的近卫兵团甚至还配备了少量的五八式榴弹炮!
    当然,皇太极对这些东西的保密工作都做的很好,从生产到装备到操练他都异常小心,跟做贼似的,不是正统的八旗子弟他压根就不会配备火药武器,而且他还严令这些东西只准在秘密操练的时候用,平时都不准拿出来,所以锦衣卫的密探并没有察觉到清军已经大量装备火药武器了。
    他就是要阴小皇帝朱慈炅把,给明军来下狠的,想着小皇帝看到装备着同样火药武器的清军时吃惊的表情,皇太极就爽的不行,来吧,来吧,赶紧来,进了大草原你就别想再出去了!
    明军并没有他想象中来的快,据探子来报,明军并没有直接进入三大草原,三路大军都在各个入口处停下来了,他们都在做同样的事情,那就是修堡垒!
    这点皇太极并没有觉得太惊奇,因粮草被截而导致大军溃败的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又不是什么新鲜事,小皇帝要这个都不知道那就是个白痴了,他认为朱慈炅让三路大军都在他们经过的入口处修个堡垒绝对是为了屯放粮草。
    他原来直不明白明军为什么要带上五十万俘虏,现在他终于明白了,原来是为了修堡垒,不过为了修三个堡垒而动用五十万人,小皇帝还真是奢侈啊,五万人就足够了吗,人傻钱多还是怎么滴!
    修堡垒用来做屯粮之所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粮草起码不是露天堆放的,敌人要来截粮是比较困难的,坏处就是屯粮之所就摆那儿了,敌人都不用去找,如果发了狠不顾损失的硬攻,粮草同样要被劫。
    皇太极分析了番之后,更兴奋了,小皇帝是不知道他已经有上千门火炮了,修个堡垒他以前是没有什么办法,现在嘛,把火炮全拉过去,顿轰,三下两下就攻下来了。
    在他看来,小皇帝这是走了步死棋,只要明军深入草原,他就率军去把三处粮草全截了,到时候明军绝对不攻自破,这天下必将是满清的天下!
    第十卷 第三十四章 惊慌失措调兵马
    明军修筑棱堡当然不是为了屯粮,而是为了限制满蒙骑兵的机动性,将他们困在三个大草原,让他们没法到处搞偷袭。再说,明军根本就不用专门修建屯粮之所,因为他们所经过的地方将堡垒遍(fanwai.org)布,粮道根本就不存在被截的可能性!
    十万人甚至是三十万人修筑座棱堡那速度是相当惊人的,再加上工部准备的军需物资充沛,不但水泥和钢筋备好了,甚至连浇筑钢筋混凝土用到的木夹板都准备好了,所以基本上是水泥干了座棱堡就修好了,修筑座棱堡最多也就是五六天!
    卢象升的东路尤其夸张,他这路人多势众也不怕清军来偷袭,所以他将手下的大军分成了两路,由他率天雄军五万武威军押着十五万俘虏为路,曹变蛟和李明甫率边防军第军团五万武威军和十五万俘虏为另路,两路在相邻的口子同时开工,相互照应,五六天时间他能修两座!
    满清这会可还没学会电报通讯,他们通讯还是基本靠吼,或者说靠快马传递,所以当皇太极察觉到不对的时候,南路和北路的明军都已经开始修筑第三座堡垒了,东路的卢象升更是已经开始修筑第五个和第六个棱堡了!
    皇太极把各方查探到的堡垒位置往地图上标,不由惊得冒出身冷汗,三大草原的出口和相互连接的通道都快被明军堵完了!
    ”孙承宗你个老王八!“皇太极气得直吐血,是真吐血,前文就分析过,他应该是有呼吸系统疾病,动不动就吐血。
    孙承宗简直就是他的克星,任他智计百出,这个老王八就只用招,修堡垒,修堡垒,还是修堡垒,他纵然有千种花样,人家就是不跟你玩,只知道个劲地修堡垒,你能拿他奈何?难道改变方向,去发展重甲步兵?让个游牧部落去发展步兵而不发展骑兵,除非是脑袋被驴踢了!
    吐完血他连忙分析起当前的形势来,时间不等人,按明军修筑堡垒的速度,再有十多天,三大草原所有出口和连接通道都要被堵上了,到那时候他就和科尔沁草原和海拉尔草原失去联系了。
    分析了会儿,他就发出了命令,令分散在科尔沁草原和海拉尔草原的清军立刻骑上所有能骑的战马,从仅剩的几条通道赶回察哈尔草原,至于科尔沁草原和海拉尔草原上的蒙古部落没了战马怎么办,他已经顾不上了,再犹豫,通道就要被堵上了,两大草原驻扎的十万清军等于就是白送给明军了!
    他现在将十万清军全部调回来,还有搏的机会,因为小皇帝还不知道他有大量火枪和火炮的秘密,如果出其不意,举击败大明的东路大军,逮住小皇帝,就能重演蒙古瓦刺部的土木堡大捷,让明朝大乱!
    在皇太极看来,击败大明东路大军并非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据密探来报,东路大军总共也就三十万,小皇帝现在路修堡垒,每个堡垒最少都要留下两万人驻守,这样最后能用来进攻察哈尔草原的兵力最多只有二十五万,而清军全部集结起来以后就有二十万,在加上察哈尔草原蒙古各部的十万蒙军,总数就是三十万,三十万对二十五万武器上虽然有点劣势,但在骑兵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赢面应该很大。
    至于截粮草的问题,他已经不去想了,人家修了那么多堡垒,你知道粮草藏在哪个堡垒里面了,更有可能的是每个堡垒里面都有,那打下个两个又有什么意义,而且,据探子来报,明军的堡垒都是修在地形险要的山包上的,自己这边火炮没人家射的远,地形也不利于大军展开,根本就没办法短时间内拿下座堡垒,到时候小皇帝随便派哪路大军从后面抄过来,他都得完蛋!
    所以,皇太极放弃了截粮草的打算,全力整军备战,准备与小皇帝在察哈尔草原正面硬刚,决雌雄!
    而我们的崇正皇帝朱慈炅在干嘛呢?他这会儿正坐在修筑好的第三座堡垒中拿着电报发呆呢,皇太极竟然将科尔沁草原和海拉尔草原的清军全部撤回了察哈尔草原,而且还骑走了所有战马,也就是说他已经准备放弃这两个草原了,因为没了战马的蒙军战斗力就连大明的三等军团都不如!
    朱慈炅也在分析,不过他有详细的情报作参考,所以分析起来貌似更简单些,皇太极放弃了科尔沁草原和海拉尔草原又不逃跑,只有种可能性,那就是他认为他能打败自己的南路大军!
    如果皇太极知道朱慈炅这么轻易就猜到了他的想法,估计又会气的吐血三升。
    既然猜到了皇太极的想法,朱慈炅自然不会傻帽的就率这么点人跟皇太极去决战,他思虑再三之后,终于向卢象升和孙承宗发出了电令:
    令东路军主帅卢象升将天雄军五万精骑交由曹变蛟统领,赶回海州,坐火车赶到北大营,然后秘密赶往察哈尔草原西南角集结待命;
    令北路军主帅孙传庭将关宁军五万精骑交由曹文诏统领,赶回关宁,坐火车赶到北大营,然后秘密赶往察哈尔草原东南角集结待命;
    令兵部尚书孙元化分别调集三十列火车赶到海州城和关宁城,准备运送天雄军和关宁军的骑兵。
    当然,他还可以从东路大军和北路大军调更多的军队到南路来支援,但是,科尔沁草原和海拉尔草原毕竟还各有十万蒙军,如果调的东路大军和北路大军都只剩下十万了,或者十万都不到了,进攻起两个草原来就比较费劲了,再说,如果动静太大把皇太极吓跑了怎么办,各调五万已经是极限了,再多调点,皇太极必定会察觉,万他又跑了那又麻烦了。
    发完电报之后,他继续率领南路大军往察哈尔草原的下个出口赶去,还有两个堡垒要修呢,先把出口全给他堵死再说,修完两个堡垒曹变蛟和曹文诏率领的精骑也应该到位了,到时候两暗明,直扑皇太极的汗庭所在,看他还能耍什么花样!
    到十月八日,最后两座棱堡终于修筑完毕,而此时,曹变蛟和曹文诏所率的精骑也已经到位了,他们的通讯兵也早已将电报线路拉过来了。
    朱慈炅不再犹豫,直接率禁卫军第军团秦军和五万定辽军出发,直扑皇太极汗庭所在的位置,至于曹变蛟和曹文诏,他已经给他们发去电令,让他们率精骑悄悄的跟在左右后翼,注意隐蔽,到时候给皇太极来个惊喜!
    第十卷 第三十五章 两军对垒决雌雄
    十月十日是后世很流行的个节日’光棍节‘,当然,皇太极并不知道这个节日,但是,崇正十年十月十日这天,他很光棍的率领着满蒙联军三十万,排好阵型,直接堵在刚深入察哈尔的大明东路大军正前方。
    他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来吧,小皇帝,我们决雌雄!
    朱慈炅当然知道光棍节,但是在这大战前夕,在即将决出胜负的时刻,他哪里还有心思去想个后世无关痛痒的节日,不过,当他收到探子来报之后,他也很光棍的率领着手下的二十五万大军直直的对着皇太极的三十万大军奔去。
    当然两人都有很不光棍的面,像皇太极,直接在大阵后面隐藏了上千门野战榴弹炮,而朱慈炅则在大阵后面隐藏了十万精锐骑兵,要说阴险,两个人半径八两,不相上下,只是皇太极是蓄谋已久,而朱慈炅是临时起意而已。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天空中下起了鹅毛大雪,经过近半个时辰的急行军朱慈炅终于赶到了距满蒙联军十余里处,此处已经是察哈尔草原深处,地势平坦,望无垠,在望远镜中已经隐隐能看见前面密密麻麻全是黑点,横坦在那里,足有十余里宽!
    皇太极之所以选择这么平坦的地形,是想告诉朱慈炅,你看,我很光棍,根本就没有打埋伏的打算,来吧,我们堂堂正正打场。
    朱慈炅当然不会告诉皇太极,我埋伏了十万精骑,就在后面十多里外紧紧跟着呢,只要个电报拍过去,他们就会疯狂的冲上来,给你来个大大惊喜!
    他路都在思考,皇太极为何如此大胆,敢正面跟自己对决,要知道明军现在的火枪和火炮威力已经很恐怖了,就算是二十五万对阵三十万,那也是碾压,绝对的碾压,皇太极又不是不知道明军的火枪和火炮有多猛,在辽东他已经吃尽了苦头,为什么这会儿他好像点都不怕了呢?
    这次他思考了很久,不过最后他还是想到了,很有可能皇太极已经偷学了大明的技术,在装备上已经与大明不相上下,不然他哪里有胆来跟自己正面硬刚!
    要确定清军的装备其实很简单,抵近六里范围内,用望远镜看就知道了,现在大明的军事望远镜六里范围内已经能看的很清楚了,而且就算皇太极装备了六二零式榴弹炮最远也就能打三四里,六里的距离还是很安全的。
    可能有人要说了,为什么斥候去探查的时候没看见人家的装备,这古代打仗可不像现代,几十万大军前行,方圆十里之内都是斥候密布,敌方的斥候根本就别想抵近查看,只能远远看看大概人数和行军方向,要真敢靠近,绝对会被瞬间秒杀。
    此时,朱慈炅见清军点动静都没有,果断下令道:”全军停止前进,令所有炮兵将火炮拉到大军前锋里处布阵,三七式榴弹炮居前排成四排,四七式榴弹炮随后排成三排,五八式榴弹炮再随后排成两排,六二零式榴弹炮居最后排成排。“
    随着朱慈炅的命令,明军停止了前进,三万名炮兵驾驭着战马拉着两千多门榴弹炮从大部队中脱离出来,飞快的在前面排成排又排。
    皇太极今天仿佛是要光棍到底,明军都在他眼皮子底下开始布阵了,他还是点动静都没有。
    有炮阵在,朱慈炅并不怕清军冲上来突袭,他已然淡定自若的下令道:”令秦拱明率禁卫军第军军团五万精骑居左,祖大弼率秦军三万精骑居右,其余步兵居中,在炮阵前排标准战斗方阵。“
    随着他的命令,明军四散开来,两股骑兵左右分,三军的步兵穿过炮兵方阵,很快就在炮阵前字排开了。
    此时,两军相距已经不到七里,朱慈炅下了道让人目瞪口呆的命令:”将龙辇给朕抬到阵前去!“
    排骑马陪侍在侧的忠贞侯秦良玉连忙劝道:”皇上,不可!“
    朱慈炅淡定的微笑道:”没事,朕就上前看看,走吧。“
    众人见秦良玉都劝不住,只得陪着他来到阵前。
    龙辇来到阵前,朱慈炅便伸手接过曹化淳递来的望远镜,望向清军大阵。
    果然,清军中间的步兵方阵人手把火枪,看那样式分明就是二四式燧发枪,不过两翼的骑兵倒是没有配转轮步枪,还是拿着刀枪剑戟,看样子他们还没将转轮步枪研制出来。
    二四式燧发枪都能仿制出来,野战榴弹炮肯定也做出来了,虽然早有心理准备,朱慈炅还是忍不住眉头皱,这下有点麻烦了,不过还好,明军在骑兵的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赢肯定能赢,只是伤亡可能会很大。
    正好此时皇太极也打马立在阵前望向这边呢,看他手里拿着的分明就是大明产的军事望远镜,朱慈炅不由抬起右手,伸出食指,用开枪的动作虚点了他几下。
    这个动作皇太极在辽东的时候就见过了,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有手枪这玩意,所以不知道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现在他当然明白了,于是他毫不犹豫的抬起右手,做了个传统的割喉动作以示回敬!
    朱慈炅见状,不由轻蔑的嗤笑了声,心道:”哼,敢跟我玩热武器作战,找死!“
    如果是指挥冷兵器作战,朱慈炅可能连祖大弼祖二愣子都不如,更别说和身经百战狡猾如狐皇太极相比了,但是,要论玩热武器作战,这个世界上还没有谁有他经验丰富,他不但有前世无数见闻做参考,穿越以来还指挥了数次作战,那可都是热武器的战斗,而且明军都获得了大胜。
    反观皇太极这边,连操练热武器都是偷偷摸摸进行的,指挥热武器作战更是大姑娘上轿头回,能厉害到哪里去!
    从他的排兵布阵来看,朱慈炅估计,这货可能连《步兵操典》都并偷学了,不过没关系,给他来点《步兵操典》上没有的战术就行了,看他怎么应对!
    朱慈炅会用什么战术呢?本章完,请看下回分解。
    第十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冲锋乱敌阵
    朱慈炅对付皇太极的方法很简单,按大明《步兵操典》的规定,炮阵般都架设在步兵方阵后方里左右,而且要按射程远近依次排列,就如同他现在布的阵型。
    也就是说,就算清军有现在射程最远的六二零式榴弹炮,最远也就能射到清军步兵方阵前面两里左右,朱慈炅就是要利用这个射程差,来个反其道而行之,让炮兵先冲,而且是六二零式榴弹炮冲在最前面,冲到距离清军三里左右架炮就轰!
    这个时候清军的火炮是够不着明军的炮阵的,但是六二零式榴弹炮却能轰进清军的步兵方阵中,几轮炮弹下去清军必将大乱,后面五八式榴弹炮四七式榴弹炮三七式榴弹炮再依次上前,架炮就轰,然后就是步兵散开往前冲,这种乱战法《步兵操典》上可没有,皇太极绝对傻眼。
    当然,要这样冲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清军的骑兵不来捣乱,如果炮兵冲到阵前炮还没架好清军的骑兵就冲上来了,那就是给人送菜了,对付清军骑兵朱慈炅自有办法,他回到阵中立即下旨,将所有炮兵营级以上将领所有步兵和骑兵团级以上将领全部招到龙辇前。
    很快所有将领全部奉旨前来,在龙辇前黑压压的跪了大片,朱慈炅站在龙辇上朗声道:”朕现在告诉你们,对面的清军也有燧发枪,也有火炮,你们害怕吗?“
    众将领自然是齐声吼道:”不怕。“
    朱慈炅点了点头,继续朗声道:”此战必然艰辛,但此战过后,北疆必然平定,大明四周将再无威胁,大明的百姓将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你们愿意为此抛头颅洒热血吗?“
    众将领以更高的声音齐吼道:”愿意。“
    朱慈炅郑重的点了点头,继续朗声道:”很好,大明百姓不会忘记你们,朕更不会忘记你们,朕在此宣布,此战过后,定辽军提为二等军团,秦军提为等军团,禁卫军第军团饷银翻倍,此战中杀敌立功者,赏银翻倍此战中为国捐躯者,抚恤翻倍,阵亡将士家属工部将统安排月俸丰厚的工作,让他们以后衣食无忧!“
    下面众将领闻言,激动的齐吼道:”多谢皇上恩典。“
    士气激励完毕,朱慈炅开始安排具体的战术,将各兵种出击的顺序和时间都做了详细的安排。
    待切安排妥当,众将领散去之后,朱慈炅立马下令道:”电令曹文诏曹变蛟,即刻出发,以散兵阵直冲清军左右两翼,让他们什么都不要管,只管冲!“
    下完命令,他立马屁股坐回去,气喘吁吁,尼玛,这没麦克风的年代开个会就是费劲!
    龙辇旁的秦明月见状心疼到不行,她立马从旁侍奉的太监那里?br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