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第 25 部分阅读

    朱慈炅往书桌后的座位上坐,吴梅村便走到书桌前恭敬的行礼道:“皇上今天想看什么书?”
    看什么书呢?这是个问题,因为他是临时起意,就是想消磨下时间而已,具体要看什么书,他还真没想过。他想了会儿,实在想不出看什么书,于是他干脆把问题丢给吴梅村,很不负责任的道:“朕时也想不起来,有什么新鲜点的书没,成天都是经史子集,太枯燥了。”
    这下可把吴梅村给难住了,读书,不读经史子集读什么?给皇上准备的书籍里面就没有经史子集以外的!他僵直的站在那里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个新鲜点的东西,绝对新鲜出炉的,但却不是书,不知道皇上有没有兴趣,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从怀里掏出张信纸,试探道:“微臣这里有份邸报,是关于这次盖州之战的,不知皇上想看看不?”
    朱慈炅闻言,好奇的问道:“邸报是什么东西?”
    也不怪他不知道,因为这邸报是给下面的官员看的,主要抄录些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官员任免调迁军国大事等重要信息,说白了就是告诉下面的官员,皇上想干嘛,皇上在干嘛,皇上提拔谁了,皇上贬斥谁了,朝廷发生了什么大事,这些自然是不用给他看的,因为基本上都是他干的啊,他能不知道吗!
    吴梅村耐心的解释道:“邸报又称邸抄,并有朝报京报条报等别称,起源于汉朝,那时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邸’,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写在竹简或者绢帛上快马通报各郡官员,所以叫做邸报。”
    朱慈炅听,来兴趣了,这不就相当于后世的官方报纸吗,他急不可待的催促道:“快,快念给朕听。”
    吴梅村闻言,清了清嗓子,朗声读道:“崇正四年九月初六,我大明皇帝御驾亲征,率十五万大军亲临盖州卫,时有建奴贼首莽古尔泰率奴兵四万余据城妄抗天威”
    后面无非都是吹捧他崇正皇帝多么的英明神武,镇国公孙承宗是多么的竭智尽忠,兵部右侍郎孙元化是多么的忠勇机智,大明将士又是尽忠报国等等等等,朱慈炅听的如醉如痴,篇邸报读罢了,他不由鼓掌大赞道:“写的好!”
    写的好?吴梅村不由暗自撇嘴,好个屁啊,阿谀奉承刻意吹捧粗俗不堪毫无文采,这是人写出来的吗!
    朱慈炅自然不是赞叹这篇邸报的文采好,他赞的是邸报的内容,虽然吹捧的有点让人犯恶心,但宣传盖州大捷却是没有错的,如果能少点吹捧,多点激励和鼓舞,那就是篇标准的官方宣传文了。
    朱慈炅见吴梅村楞在那里不动了,不由追问道:“这篇邸报是谁写的,具体发给哪些人?”
    吴梅村闻言,尴尬的回道:“呃,这个是通政使司下属的小吏写的,具体是谁,微臣还不清楚,至于这个发放,这个发放。”
    朱慈炅看他这吞吞吐吐的样子,不由更好奇了,继续追问道:“发的人很多吗?你这都发到了。”
    吴梅村顿时羞的满脸通红,诺诺的道:“他们只发给三品以上的在朝官员,微臣这份是买来的。”
    朱慈炅闻言,眼冒绿光,大赞道:“好啊,竟然还会刊印发行了,几天发份啊?你为什么要买,多少钱份?”
    这话怎么听着是要收拾通政使司的意思,不会又大开杀戒吧!吴梅村偷偷的看了朱慈炅眼,皇上这不像是要砍人的样子啊,到底是什么个意思呢?他小心的回道:“这个,通政司好像有点懈怠了,具体几天份现在也没个定数,听说万历朝是天天都有的;这里面般会记些朝廷要事,所以微臣经常买来看看,份般是两百文,也可以月订,个月三贯钱。”
    晕,这么贵,开玩笑的吧,张这破信纸胡乱印点东西上去就要二十多块钱,个月要四五百!当然,他也知道这东西为什么这么贵:因为上面的信息!三品以上的在朝官员是可以上朝议政的,所以免费发放,其他官员可就没这待遇了,想知道朝廷的动向吗?来,来买份最新的邸报吧,上面有详细的记载!
    对通政使司这样变着法子赚钱朱慈炅倒没什么意见,但是,他们也太不会赚钱了,这个不能忍。于是,他就这灯光,打量起吴梅村来,这小子不错啊,文章做的好,诗词写的好,有文采;听说画画也画的好,有艺术细胞,不当个总编实在是太可惜了。
    吴梅村被小皇帝盯的心里直发毛,冷汗都流出来了,这不会是要拖出去砍了吧!要真是这样,那他就是有史以来死的最冤枉的新科状元了:就因为买了份邸报,把脑袋给丢了,你说冤不冤!
    朱慈炅越看越满意,不由学着大灰狼的口气引诱道:“通政使司怎么样,要不你去替朕把把关?”
    什么怎么样?什么把把关?吴梅村莫名其妙,他战战兢兢的回道:“通政使司,这个通政使司,这个,还可以。”
    朱慈炅考虑了下,拍板道:“恩,通政使是正三品,冒冒然把你提上去肯定会有人不服,你先去当个左通政吧,等干个两年再提为通政使。”
    哇特!吴梅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上不但没有骂他刻意钻营,还提拔他去当左通政,那可是正四品的大官!这人生的跌宕起伏来的也太剧烈了,前秒还担心自己被咔嚓了,后秒就被连升四级,吴梅村感觉幸福的快要晕倒了。
    朱慈炅见他傻乎乎的站在那里,不由没好气的道:“过来,朕教你邸报要怎么写。”
    吴梅村傻乎乎的走到朱慈炅跟前,捧着份邸报不知道如何是好。
    朱慈炅翻了个白眼,把夺过他手中的邸报,摆在书桌上指点道:
    首先,要起个好名字,这邸报太俗了,京报就不错,直接叫《新京报》吧;
    还有,这纸张太小了,巴掌大块纸,能写几篇报道,要换成这么大的;
    还有,这光是干巴巴的文章也太无趣了,要加点诗词什么的进去,最好能陪上简单的插图;
    还有,两百文份也太离谱了,谁这么有钱天天买啊,十文份吧,报纸要靠量,要靠客户的积累,我们的目标是每个官员都能买的起,童生秀才也要买的起,大家都看习惯了,发行量上来了,那钱不就多了;
    还有,内容太少了,每份最少要有十篇文章,个方面都介绍下,不要光盯着朕吗;
    还有
    在朱慈炅的淳淳教导下,大明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新京报》就这样诞生了,它是大明朝廷的喉舌,是所有官员和立志当官的读书人必读的刊物,是世界各国了解大明动态的窗口,是,这些都是后话,这里就不啰嗦了。
    第五卷 第十五章 阎王急了
    马上就要进入十月份了,辽东的气温开始急剧下降,朱慈炅不得不决定班师回朝,因为马上要下雪了,到时候天寒地冻,大雪封路,想回京师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他很有可能要留在辽东过年。
    他可是皇上,自然不能留在辽东过年,他离开京师两个月还没什么,如果大半年不回去,那朝廷非乱套不可,毕竟很多重要的事情朱由检和徐光启都做不了主,必须他去拍板。
    于是,他带着五万京营精锐匆匆赶回京师,孙传庭的秦军则被他留了下来,毕竟海州那里还有十二万后金大军虎(fuguodu.pro)视眈眈,如果人全撤了,皇太极可能会孤注掷,疯狂反扑,到那时,人数都不足十万的辽东军就不定能顶的住了。
    经过几番大战,辽东军损失了将近五万人马,除去毛文龙那里的十万人马和各地留守的军队,其实在山岔河堡和盖州城的辽东军连九万都不到,虽然皇上已经同意他补充战损,并可继续扩招十万,但那也不是时半会能招齐的,就算招齐了也还要操练几个月才能派上用场。
    天气转冷,伤兵满营,再加上海州卫那边还有皇太极的威胁,孙承宗不得不暂缓收复辽东南部的行动,他决定先把山岔河和盖州线经营的固若金汤再说。
    怎样使条防线固如金汤呢?那自然是修碉堡啊修碉堡,于是孙承宗又开始发挥专长,狂修碉堡。
    海州那边,皇太极见孙承宗又玩起了修碉堡的老套路,内心是绝望的,尼玛,小皇帝虽然走了,对面还有将近二十万大军呢,如果他们不修堡垒,那还有那么点希望,现在又开始修堡垒了,还打个屁啊!
    他真的有点后悔了,后悔自己小看了火枪和火炮的威力,更后悔自己错估了孙承宗对收复失地的决心。他直认为莽古尔泰完全可以守住盖州,可结果呢?不到天就被明军攻下了!
    不怪莽古尔泰无能,孙承宗那个老家伙就跟发了疯样,不顾伤亡,死命攻城,再加上火枪和火炮的配合,莽古尔泰直接就被他顿乱拳给干趴下了,连调整战术的机会都没有!
    见收复盖州已然无望,皇太极只得留下大贝勒代善率领十万大军镇守海州卫,他自己则带着两万人马回盛京去了,朱慈炅不能长时间离开京师,他照样不能长时间离开盛京。
    场大明和后金的惊世大战就这样结束了,双方先后投入了四十多万人马,在辽东鏖战将近两个月,最后,大明凭借人数和武器上的优势,大败后金,夺回了三台子河和三岔河流域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拿下了辽东重镇盖州,从此辽东形势逆转,大明从被动防守转为主动进攻,辽东南部已然在望,收复全辽也不再是梦想。
    辽东是二十多万明军压着十五万后金军打,节节胜利,那么山西呢?
    可怜的五省总督卢象升,他手下的天雄军总共也就十万,而光集结在临汾的贼寇就有二十多万,他可不想被贼寇利用人数优势打的节节败退,所以他决定增兵。
    这个增兵当然不是扩招,没有皇上的允许,他可不敢胡乱扩招,现在他可是五省总督了,五省还有二十五万守城的新兵呢,虽然不能全部调过来,但调半应该没问题吧?皇上可是让他全权负责五省剿贼事宜,调动各省守军应该属于他权力范围以内吧?
    他已经来不及请示了,皇上已然远在辽东,他这可是迫在眉睫,如果不小心吃了败仗,那可就完蛋了。于是,他发出了总督令:
    令河南守军和北直隶守军各抽调两万人马,去往泽州,助副将张弘业镇守阳城;
    令山西守军和陕西守军各抽调四万人马,速速前来洪洞,助他决战贼寇主力;
    令四川守军抽调两万人马,赶往陕西,助陕西守军镇守西安。
    这样调动,北直隶河南陕西四川都有三万守军,这四省贼寇并不是很多,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至于山西,贼寇主力正在和他对峙呢,其他地方自然是安全的,留万守军镇守太原只是以防万而已。
    等五省兵马全部调动完毕,大半个月时间就过去了,此时辽东那边已经解了三台子堡之围,开始修筑三岔河堡了。
    山西和陕西八万守军到位以后,卢象升在洪洞已经集结了十七万大军,二十多万贼寇已然对他造不成什么威胁了。这个时候朱慈炅令人送来的二十门五五式臼炮也到了,卢象升让京营的炮兵演示了番之后,他的内心开始马蚤动了,好东西啊!
    这五五式臼炮射程虽然才三百步,但比起弓弩来那已经是遥不可及的距离了,再加上这东西移动方便,不管是用来攻城还是用来野战,那都是锐不可挡的利器啊!
    从那份密旨可以看出来,皇上并不急于剿灭西北的贼寇,他只要咬住贼寇的主力,不让他们发展壮大就行了。但问题是贼寇主力现在已经很壮很大了,再让他们霸着平阳南部,继续发展下去,到时候剿不剿的灭都是个问题了。
    原本他是很头疼的,贼寇占据着雄城临汾,坚城巨盾,他手下纵有四万火枪兵也拿他们没有点办法。现在有了臼炮就不样了,厚厚的城墙这玩意是轰不动,但那些木制的巨盾在它面前却是不堪击,只要把盾阵给击溃了,后面光溜溜的贼寇不又变成燧发枪的靶子!
    想着想着卢象升拍巴掌,拼了,不就是二十多万贼寇吗,不就是座大点的城池吗,只要轰破他们的盾阵,再多贼寇都没用,再大的城池你们都守不住。
    攻城当然不是头脑热,号子喊就往前冲,那是去寻死,你再有火炮,再有燧发枪,必要的攻城器械还是要造的,不然怎么爬上城墙。以前攻汾西和霍州的时候是造过批攻城器械了,但那是攻两人多高的小城池用的,这临汾可是三人多高的大城,原来的云梯和井阑高度就不够了。
    反正新来的守军也要操练,卢象升干脆边操练新军,边让老兵造攻城器械,准备个月后,再发起攻击。
    这次造井阑他可不敢再马蚤情的直接跑人家城墙跟前去造井阑了,二十多万贼寇里面能人无数,城墙上已经造了不少小型投石车了。你敢跑人家城墙底下去造井阑,虽然投石车那发射频率伤不到多少人,但砸烂你的井阑却是没有问题的。
    鉴于这种情况,卢象升干脆令老兵直接在洪洞县城的城墙下造井阑和云梯,而且井阑还要带轮子的,等井阑和云梯造好了,新兵也操练的差不多了,再把冲过去,攻下临汾城。
    贼寇也不是傻子,看见他们在洪洞城外造这么多井阑和云梯,自然知道这卢阎王是准备攻打临汾了,他们也开始狂造巨盾和投石车,时之间临汾和洪洞附近的树木都被砍伐空,到处都是光秃秃的山包,就像和尚剃头样,“唰唰唰”全部清洁溜溜。
    卢象升这边开始准备攻打临汾的时候,辽东那边也开始准备攻打盖州了,不过辽东那边可都是老兵,根本不需要操练,所以,卢象升这边还没准备好,那边已经开始攻城了。等他刚准备的差不多,盖州大捷的邸报已经送到他手上了!
    这还得了,皇上那边把后金大军把守的盖州都攻下了,他这边却连贼寇把守的临汾城都没攻下来,得赶紧上了,不然皇上还以为我在这里玩呢!
    卢象升这下真急了,第二天早,他就集合了十五万大军,带着攻城器械直扑临汾城,只留下两万人把守洪洞。
    他这边刚出发,贼寇那边就收到消息了,所以当他抵达临汾城下时,众贼寇首领已经站在临汾的城北门的城门楼上准备看好戏了。
    为什么说他们是准备看戏的呢?你想啊,十五万人马攻打将近三十万人把守的大城,这不脑子有病吗!稍微有点常识的将领都知道,你兵力最少得有人家的倍才能考虑攻城的问题,你现在兵力才人家的半,跑过来攻城,人家不当你脑子有病才怪呢。
    卢象升脑子可没病,要没那二十门臼炮他也不可能来攻城,现在既然来了,那自然是有点把握的。
    他看见城门楼上字排开的贼寇首领大旗,不由撇嘴,在心里暗道:“孙子们,你们就站那看好戏吧,等老子攻上城墙,看我不把你们脑袋剁下来当夜壶!”
    贼寇首领们可不知道卢象升还有臼炮这个杀手锏,他们正在那指指点点拼命嘲讽这个脑子得了疯病的卢阎王呢。
    卢象升扫了眼城墙,只有二十门臼炮,压根就覆盖不了整个临汾北面的城墙,所以他挑了城墙右部,下面地面比较平整的段,把井阑推过去,云梯抬过去,阵势摆,臼炮架子往地上钉,然后直接大吼声:“井阑冲阵。”
    令旗挥舞,四万火枪兵在刀盾兵的掩护下,推着井阑就往城墙冲去。
    这下城墙上的贼寇乱套了,开什么玩笑,你这刚跑到临汾,连气都不歇口,招呼都不打个,直接就开打,赶着去投胎还是怎么滴!
    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传捷报
    卢象升自然不是赶着去投胎,而是想把临汾城里的贼寇赶去投胎。他这很认真的在攻城呢,城墙上的贼寇却抱着看戏的心理在那使劲嘲讽他,所以他这突然动,城墙上的贼寇就乱套了。
    贼寇毕竟是早有准备的,慌乱了阵子慢慢就整顿好了,排排巨盾出现在城墙上,块块巨石被投上天空,“嗖嗖嗖”大部分巨石都落在了空处,偶尔有砸到井阑了也只能造成把井阑砸的偏。要砸烂井阑块石头是不够的,但投石车只能大概瞄准个范围,而且要调整范围麻烦的很,所以它对移动的井阑几乎点办法都没有。
    还好这井阑不是攻城车,不能直接往城墙上怼,在距离城墙还有两百步远的时候就全停住了。下面的刀盾兵开始躲在井阑后面整队,火枪兵则直接往井阑上面爬去。
    看着火枪兵爬上井阑,举起火枪却不开枪,北门的城门楼上爆出阵哄笑声。这卢阎王真是病的不轻啊,老是用这招,现在傻眼了吧,俺们有巨盾,你那火枪能耐我何?
    卢象升的下个举动几乎让城门楼上的贼酋笑抽到地上,他竟然直接领着几万枪兵,抬着云梯就往城墙冲过来!
    额滴肾啊,这卢阎王不会是疯了吧!
    不过,他们马上就笑不出来了,卢象升刚冲出去,明军阵中就响起阵轰鸣声,“轰轰轰”排炮弹飞向城墙,准确的砸在整齐的盾墙上。
    时木屑四溅,鲜血狂飙,“啪啪啪”火枪兵开火了,盾阵后面抬着滚石和檑木的贼寇被打翻片。
    这下城墙上的贼寇慌神了,下面飞过来的炮弹虽然不多,但全部集中在卢阎王正前方那段城墙,现在那里连个站着的人都没了,如果让卢阎王冲上来,那就不得了了。
    两边的贼寇被小头目赶着,使劲往中间挤去,不会儿就把那个口子给堵上了。但是,“轰轰轰”又是排炮弹飞过了,“啪啪啪”又是阵枪响,中间又空了。
    城墙上的贼寇都吓坏了,不管小头目怎么催,就是不肯往中间挪,开玩笑呢,没见地上打的跟筛子样的尸体吗,还往那挤,不找死吗!
    他们怕死,卢象升可不怕死,此时他已经领着队枪兵冲到城墙下,井阑后面的刀盾兵也跟上来了,枪兵把云梯往城墙上搭,卢象升毫不犹豫与的领着队刀盾兵就往城墙上爬去。
    他这段基本上没遇到什么阻碍,因为上面都被火炮和火枪清空两次了,暂时还没人敢过来,卢象升很快就爬上了城墙,这时候他们想过来都迟了。
    “唰唰唰”片刀光亮起,无数人头落地,卢阎王开始了他的本质工作:收割人头。
    他这段是比较幸运,其他地方就没那么幸运了,城墙上的贼寇躲在巨盾后面使劲往下扔滚石檑木,时间明军伤亡数字节节攀升,除了卢象升这段的几架云梯,其他地方竟然没有个人冲上城墙!
    两边的贼寇被小头目赶着往卢象升这个点压过来,他身边的天雄军士兵开始个个倒下去,眼看着就要剩下他个人了,他就算是真阎王,也顶不住两边潮水般涌来的贼寇啊!形势岌岌可危!
    “轰轰轰”火炮的轰鸣声再次响起,卢象升两侧二十架云梯上面的盾阵都挨了炮,“啪啪啪”火枪声跟着响起来,又有无数抬滚石檑木的贼寇被射杀,这二十架云梯上瞬间排满了往上攀爬的明军,无数明军涌上城墙,卢象升终于在城墙上站稳脚了。
    火炮又向两边挪去,越来越多的明军冲上城墙,虽然离攻占整个北面的城墙还远,但整个形势已经无法逆转了。
    北门城门楼上的众贼寇首领在火炮响起的那刻就集体傻眼了,这火炮还可以随便移动的吗?卢阎王是怎么把火炮搬到这里来的!
    后面火炮的分散支援证实了他们的猜想,这火炮还真可以随便移动,而且还打的贼准,这还怎么玩?火枪加火炮简直无敌了!
    众贼寇苦笑着相互看了看,最后紫金梁王自用无奈的下令道:“撤吧。”
    卢象升在城墙上疯狂砍杀了阵,猛然觉得前面的刀枪好像越来越稀松了,等他砍翻了眼前最后个贼寇,抬头看,我操,城门楼上的贼酋大旗面都不见了,他们竟然全跑了!
    卢象升这个气啊,大吼声:“来人。”
    后面的明军丛中稀稀拉拉走出几个亲卫,单膝跪地朗声道:“属下在。”
    卢象升气呼呼的道:“传令,让总兵曹文诏率三万骑兵前去追击,游击李明辅左光先崔宗荫李国奇各率火枪兵万随后策应,告诉曹文诏不要冲太猛,遇到顽抗不要硬来,等后面的火枪兵支援。”
    那几个亲卫拱手,飞快的从云梯上爬下去,传令去了。
    卢象升这次攻城倒没损失什么兵力,但也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光攻下了临汾城,贼寇却是全跑光了。
    他这是郁闷不已,曹文诏那里却是开心不已,要说这贼寇里面逃命高手却是不少,像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人那是出了名的会逃命,只要他们想逃,你就别想追上。
    这几个人有逃命的特长,其他贼酋却是没有,曹文诏抓的那叫个舒爽啊,跑个两里就抓到大堆,跑个两里又抓到大堆。他从临汾路追到翼城就没遇到过什么抵抗,基本上是围上去人家就投降了。
    后面的游击将军李明辅等人简直成了专业的押送人员,刚走两里地就有骑兵来通知他们去押送俘虏,刚走两里又有骑兵来通知他们去押送俘虏,来来回回次几千,他们都不知道曹文诏到底抓了多少贼寇,就是直押来押去,怎么都押不完!
    曹文诏追到翼城终于遇到抵抗了,贼首王自用高迎祥等人都逃进了翼城,他们集结了近十万人马,根本不是曹文诏这三万骑兵能对付的了的,他只能遗憾的率军回临汾去了。
    卢象升这会儿反倒不郁闷了,看着城外越来越多的俘虏,他脸上笑得跟花儿样,不管是在城里抓到的还是在城外抓到的,只要抓到了就行。他原本以为这次是白忙活了场,就得到临汾城这个安慰奖,却不曾想曹文诏能给他抓这么多贼寇回来,这么大堆,怕不有十多万了,次就逮着大半,他能不高兴吗。
    等曹文诏回来给他把贼寇的情况说,这还得了,剩下的贼寇全部集结到翼城去了,还有十来万,不行,不能让他们有喘息的机会,不然过几个月他们又起来了。
    于是,第二天早,他留下曹文诏所率的三万骑兵并四万步兵留守临汾,看守俘虏,他自己则带着火枪兵和火炮,总共十万大军,直扑翼城。
    这次他更倒霉,还没到翼城呢,斥候就来报,王自用他们又逃了,全部逃到山西和河南交接的大山里去了!
    卢象升不由仰首望天,难道是自己出门没看黄历吗,怎么个贼寇都抓不到?早知道就派曹文诏来了,那家伙运气好到逆天,路追,路捡,轻轻松松就能捡来十多万俘虏!
    贼寇都逃进大山里了,卢象升只得放弃了追剿,大山里可到处都是木头,火炮又抬不进去,到时候遇到贼寇他火枪兵又只能当枪兵用了,十万对十万,他并不占点优势。而且那些贼寇钻惯了大山,到了山里面就跟回家了样,想要在大山里击败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
    好在贼寇主力不是被俘虏了就是逃进大山了,平阳府其他城池就没多少贼寇,正是收复的好时机。于是他亲率五万人马坐镇翼城,防止贼寇主力反扑,剩下五万人马则派往临汾以南,翼城以西去收复被贼寇占领的城池。
    等安排好切,个人静下来,卢象升才突然想到,自己还没给皇上报捷呢。这也不能怪他,从昨天早上开始他从洪洞路奔到临汾,亲自带人猛攻了阵,拿下了临汾城,贼寇是跑了但城池得接收得安排防御啊;等他忙的差不多了,俘虏又批批的送过来了,又得安排人看守,又得安排人清查登记,等这些忙完了,天就过去了。第二天他又直奔翼城来了,虽然连贼寇都没看到,但接收和安排防御同样免不了;等忙完翼城的事又要安排人去收复其他城池,等这些都安排妥了,他才算是暂时没事了,这才想起给皇上写捷报。
    对进士出身的卢象升来说,写份捷报自然是简单至极,他刷刷刷几下就将临汾和翼城的情况写好了,就这他还觉得意犹未尽,又将自己对火枪和火炮在攻城战中的运用总结了下,并写在捷报上,这才让人送到驿站,令他们三百里加急送往京师。
    朱慈炅刚回到京师就收到卢象升的捷报,自然是高兴的不行了,他原本以为卢象升还要与贼寇僵持几个月才能将临汾拿下呢,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连临汾带翼城全部拿下了。至于卢象升所担心的贼寇逃入大山,剿之不易,他反而点都不担心,逃进大山好啊,山西折腾的差不多了,该让他们去河南这个宗室的重灾区折腾折腾了。
    朱慈炅知道他们会往河南窜,但他就是不提醒卢象升,如果提醒,让卢象升跑到河南去守株待兔,把贼寇给打跑了,那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河南那帮宗室蛀虫!
    第五卷 第十七章 舆论引导
    看罢卢象升的奏折,朱慈炅不由想起了吴梅村所负责的《新京报》,要他尽快把首刊编辑出来,怎么现在还点动静都没有呢?首刊的内容都给他想好了,就是报道辽东大捷的相关消息,那么多人和事,随便写写就不止十篇文章了,按他的文采应该早就编辑好了啊!
    对《新京报》的刊行朱慈炅是相当重视的,后世的经验告诉他,只要掌握了舆论宣传的喉舌,就能把握国家发展的方向。
    你想要干什么就使劲赞美夸奖,把这样做的好处尽量夸大,老百姓就会认为必须这样做,才是对的;你不想别人干什么,就使劲批评谴责,把那样做的坏处无限放大,老百姓就会认为要是那样做,就是错的。这样,不管你想做什么,都会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推行起来事半功倍。
    朱慈炅现在有很多事情就必须舆论的支持才能推行下去,像推广西学,培养机械物理化学方面的人才;鼓励经商,建立市场经济体系;与洋人合作,发展对外贸易等等。
    这些事情本来就是无所谓对错的,但是他们必然会触动某些阶层的利益,有很多人眼里可是只有利益没有国家,旦动了他们的利益,他们便会疯狂反对。老百姓般是不持什么立场的,但他们有盲从心理,很容易被这些利益阶层煽动起来反对,到时候要推行就难了。
    现在有了报纸就不样了,这些事情都可以通过报纸宣传引导,潜移默(zhaishuyuan.cc)化的让老百姓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到时候再推行起来那些利益阶层想反对就孤掌难鸣了。
    可以说这《新京报》是他推行新政的关键,但吴梅村那里却迟迟没有动静,他怎么能不着急呢。既然吴梅村不来主动汇报,那就只有让他被动来汇报了,于是朱慈炅对着门口大喊声:“曹公公。”
    曹化淳应声而入,恭敬的行礼道:“微臣在。”
    朱慈炅把奏折往书桌上扔,有点不悦的道:“通知吴梅村给朕来汇报下《新京报》的编辑情况。”
    曹化淳领命而去,没过多久,吴梅村捧着张折叠好的报纸过来了。
    朱慈炅看见他手里的报纸,以为他都编辑好了,不由兴奋的道:“这是编辑好了吗?快给朕看看。”
    吴梅村恭敬的将报纸递上来,羞愧的回道:“这个,这个,微臣无能,还没有编辑完,请皇上责罚。”
    朱慈炅闻言,并没有马上发作,而是接过报纸仔细的看起来。
    按他的提示,报纸的纸张用的是最差的,没办法,这年头可没有广告收入,十文钱也就相当于后世的块多钱,要有利润就必须压缩成本,所以这纸张自然要用最便宜的。
    整张报纸并不是摊开的,而是折的方方正正,大概书本大小,正面是报纸的封面。
    封面正中间写着三个规整的隶书大字《新京报》,三个大字旁边是题字人的签名:大明内阁总理大臣摄政王,朱由检。
    恩,这五叔的字倒是越写越好了,很有大家风范,看样子这几年奏折没白批啊。
    封面的左上角写着副对联:国事,时事,天下事,包罗万事。要闻,新闻,时政闻,百姓皆闻。对联旁边又是溜小字:大明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徐光启。
    这两人都是朱慈炅打了招呼的,个摄者王个内阁首辅,证明了报纸的权威性,能起到很不错的广告效应。当然如果是他亲自题字,那更能证明报纸的权威性,奈何他那笔字写的,实在是拿不出手啊,权威性是有了,这美观性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他想了想还是算了。
    封面的右下角也是两溜字,注明了刊发机构和日期:大明通政使司衙门刊行,崇正四年月日。
    这封面倒是美观大方,有权威,有内涵,让人看眼就有读下去的欲望,不错,不错,朱慈炅点了点头,缓缓的将报纸展开。
    他看了看正面稀稀拉拉的两篇文章和首诗,又有点不甘心的把报纸翻过来,看了看反面,片空白!
    朱慈炅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把脸板,生气的问道:”怎么回事,这么多天了才两篇文章!“
    吴梅村惶恐的跪在地上磕头道:”微臣无能,微臣无能,微臣实在不知道该写什么好啊!“
    朱慈炅闻言,拍额头,好吧,自己有点太想当然了,这货又没看过报纸,怎么知道报纸该写些什么呢。难怪让他宣传辽东大捷,他就写出两篇文章,篇介绍三台子堡之战的,篇介绍盖州攻城战的,还有首赞美大明将士的诗,其他就没有了。
    朱慈炅想了想,口气变,轻声宽慰道:”起来吧,朕不是要怪你,只是这《新京报》以后可是要天天刊行的,你这速度怎么保证天天都出新刊?“
    吴梅村抹了抹额头的冷汗,爬起来躬身道:”微臣愚钝,有负皇上所托。“
    朱慈炅继续宽慰道:”这个不怪你,是朕没跟你说清楚。“
    吴梅村闻言,感动莫名,恭敬的请教道:”请皇上赐教。“
    朱慈炅思考了阵,问道:”你对太傅了解多少。“
    吴梅村正准备恭听圣训了,没想到迎来的是句提问,他有些不知所措的回道:”呃,这个,这个孙大人是顾命大臣太傅中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蓟辽督师镇国公。“
    朱慈炅追问道:”还有呢?“
    吴梅村想了想继续答道:”孙大人是先皇帝师,曾多次督师蓟辽,并主持修筑了宁锦防线,抵住了建奴的进攻。“
    朱慈炅继续追问道:”还有呢?“
    吴梅村额头上的冷汗又冒出来了,他结结巴巴的道:”这个,这个,其他的微臣还要去打听下。“
    朱慈炅拍巴掌,有些得意的道:”这就对了,你个新科状元,在朕身边待了这么久,还见过太傅本人,都只知道这么多,其他人若不是与太傅熟识,或者在太傅手下当过差,怕是比你知道的更少。“
    吴梅村闻言,灵机动,试探道:”皇上的意思是可以写篇文章,详细的介绍太傅的情况?“
    朱慈炅欣慰的道:”恩,不错,点就透。记住了,报纸不是只能报道事情,相关的人员情况也可以报道,特别是有功之臣,更要大肆报道,而且题目不能太俗套,要有定的震撼效果,比如介绍太傅的这篇文章就可以题为:三朝元老,功勋卓越记辽东主帅孙承宗大人。还有满桂孙元化孙传庭秦翼明秦拱明都可以介绍介绍嘛,多介绍介绍他们的光辉事迹,鸡毛蒜皮的琐事就不要写了。”
    吴梅村闻言,眼珠子转,继续试探道:“皇上是想树立榜样,让大家向他们学习?”
    朱慈炅点头微笑道:“恩,孺子可教也,不但是我方将领,敌方的重要人物也可以介绍介绍嘛,像皇太极莽古尔泰代善都可以写写嘛。”
    吴梅村大胆的揣测道:“往丑里写?”
    朱慈炅闻言,抚掌大笑道:“哈哈哈哈,不错,不错,有前途,朕果然没看错人,给朕使劲恶心他们,最好让他们看了就吐血;定要把他们写成十恶不赦的大坏蛋,让大明百姓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
    吴梅村认真的道:“他们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个倒不用怎么夸张。”
    朱慈炅闻言,翻了个白眼,提示道:“听说他们几十年前,还没有归化大明的时候就跟野人样,吃生肉喝兽血年到头不洗澡,身上爬满了虱子。”
    吴梅村闻言,眼睛都快鼓出来了,您这说的是人还是野兽啊!旋即他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好像是明白了朱慈炅的意思。
    朱慈炅继续提示道:“还有辽东的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这些也可以写写嘛。”
    吴梅村会意道:“微臣明白,如此大好河山被建奴给占据了,我们定要夺回来。”
    朱慈炅点了点头,突然严肃的问道:“你知道这次之所以能战胜建奴,凭借的是什么吗?”
    吴梅村这次会错意了,他马上吹捧道:“靠的是皇上的英明神武,还有孙承宗大人的忠勇机智,还有孙传庭大人的赤胆忠心,还有。”
    朱慈炅哭笑不得的阻止道:“好了,好了,这些是部分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大明的武器比建奴先进,我们有新型燧发枪建奴没有,我们的大炮比建奴的打的更远,更准。”
    吴梅村有些摸不着头脑的问道:“皇上的意思是?”
    朱慈炅没好气的道:“这些都是靠人做出来的,朕现在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你想啊,要是朕个月就能生产上千门大炮,而且射程比建奴的远的多,那收复辽东多轻松的,到时候你就可以写篇文章:万炮齐发,建奴灰灰湮灭。”
    吴梅村当然知道万炮齐发是不可能的,所以这话的重点就在人才二字上,他若有所思的问道:“皇上是准备推广西学。”
    朱慈炅点了点头,告诫道:“有些事情你知道就行了,这些不能从正面报道,要从侧面引导,懂了吗?”
    听这话的意思,皇上是把自己当亲信了,吴梅村激动的点头道:“微臣明白。”
    第五卷 第十八章 迅急筹划
    朱慈炅想了想,感觉般的报纸差不多也就这些内容了,如果把这些全写上去,不要说十篇文章了,二十篇都没问题,于是,他微笑着问道:“还有什么问题吗?”
    吴梅村闻言,有些为难的道:“这天刊,微臣个人怕是写不过来啊。”
    朱慈炅闻言,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通政使司最小的官吏都是举人出身吧,你可以让他们写啊,你把把关就行了。还有,大明这么多官员,进士出身的多如牛毛,写几篇文章对他们来说不是手到擒来,你可以征稿啊,只要给点稿费,他们还不抢着给你写啊!”
    吴梅村闻言,眼睛亮,对啊,写两篇文章对大明的官员来说还真不是个事,不过这个稿费,他继续请教道:“皇上,不知稿费给多少合适?”
    朱慈炅被他打败了,以手抚额道:“这个你可以算啊,看有多少利润,再看看官员的收入水平,你感觉多少钱能让他们抢着给你写,就给多少钱啊。”
    利润?吴梅村有点不能理解了,这都降到十文钱?br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