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第 7 部分阅读

    ,防止腐败,但他定的这些职责却被后面的些大臣无限放大,甚至放大到可以直接劝阻皇帝的程度!这也为后面的官僚集团与皇帝争夺国家控制权埋下了祸根,更使得各种党争愈演愈烈,往往导致百官把扯皮吵架当成了主业,朝政反而没人管了!
    钱谦益作为个争权夺利的高手,自然知道这些监察御史和给事中的作用,所以他的日常就是拉拢东林党内这样的‘言官’,准备利用这些‘言官’作为自己的晋升之阶。这准备了几年,今日终于派上用场了,钱谦益大手挥,弹劾徐光启的奏折便像雪片样飞向皇宫,砸向朱慈炅。
    朱慈炅对这些言官的厉害是有所耳闻的,他们“风闻言事”的本事可不是吹的,而且他们还喜欢疯,喜欢闹,动不动就宫,逼皇上接受他们的建言。你不接受他们就闹,所谓‘哭’‘二闹’‘三’,呃,这三嘛,三不是上吊,而是绝食,而且还是跪在皇宫绝食。
    你不听是吧,不听我们就绝食而死,到地下找太祖皇帝去告状去,看你们这些不肖子孙怎么面对列祖列宗!
    这招就狠了,这不孝在明朝那可是大忌,连皇上都不敢不孝,所以万历帝和天启帝都被这些言官烦的不敢去上朝!
    明神宗万历皇帝是躲在后宫修身养性,明熹宗天启皇帝干脆玩起了木匠活,惹不起,我躲总可以了吧?
    到了崇正皇帝朱慈炅这里是不是也会这样呢?
    朱慈炅听完曹化淳念的奏折之后,顿时头大如斗,吗逼的,这帮人是抽疯了还是怎么滴,建个军工厂关他们鸟事啊!
    这下麻烦大了,这帮疯子他倒不是很怕,但他不怕其他人怕啊!他总不可能自己亲自去建军工厂,还是要靠徐光启等人去做的,现在这帮疯子堵在前面,谁还敢去啊!
    时之间朱慈炅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得敷衍道:“呃,这个建军工厂的事情,不是恩师的主意,是朕的意思,要不太傅你去解释下吧,让他们不要闹了。”
    孙承宗无奈的看着朱慈炅,眼中写满了不信,你说你个六岁的小孩想建个方圆三四里的军工厂,谁信啊?但他也不是那种喜欢争斗的人,要不阉党和东林党斗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他就不会隐退了。
    他也想息事宁人,所以他勉强接受了朱慈炅的‘借口’,略为踟躇的回道:“那微臣就去试试吧,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听,如果可以的话,皇上还是把这事给停了吧。”
    开玩笑,这事怎么能停,就指着这军工厂来生产武器呢,停了那还生产个屁啊!
    朱慈炅也知道这并不是孙承宗的本意,所以并没有当面拒绝他,只是让他尽力去劝劝这些言官。他想着以孙承宗的威望,这事情应该很快就能平息了,却没想到,这事情压根就没那么简单。
    钱谦益并不是针对军工厂而来的,他是奔着礼部尚书的位置去的。他才没无聊到去管皇上怎么花钱呢,他的目的是把徐光启拉下马,就算朱慈炅下旨把军工厂建设给停了,他也不会善罢甘休的!
    第二卷 第四章 发威
    由于朱慈炅的错误判断,弹劾徐光启这件事情愈演愈烈,弹劾奏折日渐增多,众言官也日益群情激愤,事情渐渐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唯能阻止事情恶化的就是孙承宗了,但孙承宗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得并不是很积极,为什么呢?
    首先,不管孙承宗再怎么清正廉明,他毕竟是东林党人,而且还是东林党领袖,在情感上他是偏向东林党的。
    然后,徐光启并不是东林党人,跟他也不是很熟,两人就是普通的同事关系,他没必要为了徐光启而得罪党朋。
    最后,最重要的点,他也认为徐光启这件事做的不对,之所以答应小皇帝去劝那些言官主要还是不想把事情闹大。不想和不愿是有区别的,不愿那是发自内心的想去阻止,这不想吗,就是我不主动参与,还可以去劝劝,但是他们硬要闹那就闹呗,反正跟我没关系!
    所以孙承宗只是例行公事的去劝阻了下,并没有强求,意思就是你们要给我面子,那就不要闹了,硬是不给我面子,那你们随意。
    本来按道理这些东林党的言官是要给他这个面子的,但奈何后面还有人在推波助澜啊!
    钱谦益听说孙承宗出面了,本来是吓的要收手的,但看孙承宗这随便劝了下就不管了,他的胆子又壮了。
    这孙承宗摆明了就是敷衍了事,他还怕个屁啊!
    于是,崇正年间第次逼宫上演了,钱谦益唆使他的亲信礼部给事中瞿式耜纠集了三十多个言官,直接在乾清宫外闹开了。帮大男人在宫门外哭天抢地,仿佛皇上已经被徐光启给控制了,已经身不由己了!不除掉徐光启,大明朝就完了!那场面,真的是吓死个人啊!
    这下事情闹大了,军工厂的建设还没有开始就有夭折的危险了。
    礼部尚书徐光启被吓的直接把自己关在府邸,闭门思过,他不敢出门啊,万出门碰到那群疯子,那绝对会被海扁顿,打了都白打!
    户部尚书来道宗被吓的直接停了军工厂银两的拨付,他不敢拨啊,他要是拨了,马上就会被划入臣的行列,连他起斗!
    工部尚书毕懋康吓的连皇宫都不敢进了,他虽然是东林党人,但那帮疯子疯起来可是逮谁咬谁,万把他给咬了,他哭都没地方哭去!
    只有孙承宗和朱由检毫不在乎,该进宫批阅奏折就直接进宫,宫门口那帮疯子也没人敢拦他们。
    孙承宗那是东林党的领袖,帮小弟自然是不敢拿他怎么样的。
    朱由检那是亲王,皇上下面就数他最大了,身边跟着大帮锦衣卫呢,谁敢动他,他就敢让随身的锦衣卫将军揍人,揍了也是白揍。
    只有朱慈炅最郁闷,不就建个军工厂吗,有必要这么激动吗?
    他坐在乾清宫的书房内,双眼无神的看着孙承宗和朱由检,脑海里却在思考怎么解决眼前的困境。
    想着想着,他突然发现个问题,这朱由检都有点面带焦虑,时不时看向外面;这孙承宗却点都不在乎,慢条斯理的批阅着奏折,好像外面的人是空气样!
    难道在孙承宗眼里这压根就不是个事儿?
    他灵机动,试探着问道:“太傅,外面这帮言官好像都是你们东林党人吧,难道你就拿他们点办法都没有?”
    孙承宗闻言放下手中的奏折,无奈的叹息道:“唉,他们这也是为了皇上好啊,我实在不忍心去喝斥他们。”
    朱慈炅闻言恍然大悟,原来孙承宗也认为徐光启做的不对,所以没有真正去阻止那些言官。看样子他还是能把那些人赶走的,只是他不愿意去做这个恶人罢了。
    怎么让他主动去做这个恶人呢?朱慈炅眼珠子转,计上心来。
    他把曹化淳叫过来附耳交待了番,然后又对孙承宗和朱由检道:“太傅,五叔,先不忙着批阅奏折,我带你们去看样东西。”
    说罢,他手伸,旁边的秦明月,连忙上前把他扶下炕,两人就这样手牵着手向外走去。
    孙承宗和朱由检疑惑的对望了眼,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跟了上去。
    朱慈炅想让他们看的是新火药的威力,还是老地方,就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的小广场,不过这次木板摆在了六十步开外。
    “啪啪啪”几声枪响过后,朱慈炅让两个小太监将木板抬到孙承宗和朱由检跟前,得意的问道:“太傅你看这火药的威力怎么样?”
    孙承宗此时已经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原来这鸟铳的威力他是清楚的,六十步开外子弹别说直接嵌进木板了,连个坑都留不下来,现在威力竟然提高了这么多,如果明军用这样的火药枪,怕是后金骑兵都能斗斗了。
    他兴奋的问道:“这火药是谁发明的?威力提高了这么多!”
    朱慈炅自然要把这功劳安在徐光启头上,而且还要再下剂猛药:”这火药自然是恩师徐光启发明的,他现在正在和工部毕尚书起研制新型的火枪,到时候就不用火绳了,直接用燧石撞击点火,射程也会更远,子弹在百步开外嵌进木板都没问题。“
    孙承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喃喃的道:”百步开外,那是五石强弓的射程啊,真有这样的枪吗?那岂不人人都成神射手了!“
    朱慈炅趁热打铁道:”当然是真的,这军工厂建好就可以开始生产了,要不朕怎么会拨百万两白银去建军工厂。“
    孙承宗恍然大悟道:”建军工厂原来是为了研制新式火枪,您怎么不早说啊?“
    朱慈炅假假的傻笑道:”呵呵,这不是时高兴,忘了跟你们说了吗。太傅你看这军工厂要建吗?“
    孙承宗急切的道:”要建,肯定要建,越快越好,能有射程和五石强弓样的火枪,我大明就再也不惧后金骑兵了!“
    朱慈炅又假装为难的道:”那宫外那帮言官怎么办,他们可哭着喊着不让我建军工厂啊。“
    这帮小兔崽子,翻了天了他们,老虎(fuguodu.pro)不发威真当我病猫啊,孙承宗眼中厉芒闪,冷冷的道:“帮无知小儿而已,微臣这就去让他们滚蛋。”
    他毕竟是曾经统帅过几十万大军的督师,那煞气散发出来,旁边的朱慈炅和朱由检都感觉到阵心慌,只有秦明月若无其事的把朱慈炅身搂在怀里,让他不必惊慌。
    孙承宗没注意这么多,他满脸煞气的拱手礼道:“微臣去去就来,皇上去书房等候即可。”
    说罢,转身,像头择人而噬的猛虎(fuguodu.pro)样像乾清宫外扑去。
    宫外那帮东林党的言官正闹的性起,突然看到个人影从宫门内蹿出来,接着就是声怒(shubaojie)吼:“吵什么吵?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是不是想造反啊?”
    众言官被来人的气势吓的往后缩,接着又被吼的浑身抖,这才看清楚来人竟然是他们的大佬孙承宗,所有人立马收声不敢闹了。
    他们都在心里嘀咕:“不是说孙大人不想管这事吗?怎么又突然跑出来骂人呢?”
    瞿式耜见众同僚都不敢闹了,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孙大人,我们这不是劝皇上不要轻信小人吗,百万两建个军工厂,亏他徐光启说的出口!”
    孙承宗这个气啊,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个礼科给事中懂什么军事?你读书读傻了吧?赶紧给我滚!”
    瞿式耜被骂的哑口无言,只得用眼神向同伴求助,众人哪里还敢出头,这可是他们东林党硕果仅存的领袖,跟自己的大佬对着干,他们还没那么二。
    孙承宗见他们还在犹豫,不由冷冷的道:“这建军工厂是我和皇上的主意,你们有意见吗?”
    众人哪敢有意见,纷纷摇头道:“没有,没有。”
    孙承宗又爆喝声道:“没有那还不给我滚?”
    众人闻言,立马从地上爬起来,慌慌张张的向宫外跑去,生怕个犹豫孙承宗就会撵上来揍人。
    第二卷 第五章 车床
    孙承宗发威果然非同凡响,东林党的言官们立马集体收声,连弹劾奏折都不敢写了。钱谦益纵有千般算计也只能偃旗息鼓等待下次机会了,他要是还敢撺掇这些人去闹事,估计倒霉的就是他了。
    言官们退,各部工作马上恢复正常,户部的来道宗立马开始拨付银两,工部的毕懋康也马上开始组织人手修建军工厂,礼部的徐光启也记起了自己还是帝师,终于敢进皇宫了。
    军工厂的建设终于开始了,按原定的规划,首先要修建个小高炉,先炼几炉上好的低碳钢再说。不管是枪管还是钻头刀具,都需要钢材,没钢材什么都造不了,所以必须把小高炉建起来。
    小高炉费不了多少时间,也用不了多少人,主要的人员还是用来修建厂房的。在规划里面,首先修建的是机加工车间,因为现在除了钻床已经‘研制’出来了,其他床子还在朱慈炅的脑海里装着呢,连个模型都没有。所以必须尽快将机加工车间建起来,全力研制其他机床。不然,等军工厂建好了还只有台钻床,根本就造不成燧发枪。
    这个研制其实就是朱慈炅将脑海里的机床图纸用引导的方式教给徐光启他们,朱慈炅首先教的是车床。这车床有个外号叫“工业母机”,为什么这么叫呢?因为这车床其实兼具很多机床的功能,只要有台车床,就能慢慢做出其他机床,就像母亲生小孩样。而且车床的精度越高,加工出来的机床精度就越高。
    车床其实也不复杂,将钻床左右两边互换下基本上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说钻床是钻头转而零件不动,车床是零件转而车刀不动。当然,要让零件转起来不掉,还要有个圆柱形的夹具,将零件牢牢夹住。还有,车床般都是能自动进刀的,这个也不难,只要在齿条上加个活塞带动的小齿轮就行了。
    朱慈炅将思路整理了下,尽量将车床和钻床的共同点找出来,然后才开始教授众亲信。
    徐光启他们果然听就懂,有台现成的钻床在那里摆着呢,就将左右两边调换下,然后再加两个零件谁不会啊!
    机加工车间不是两天就能建好的,为了节省时间,朱慈炅决定还是先在乾清宫的偏殿里做个车床模型出来,先车个木头什么的试试,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等车床定型了,直接就在工部其他作坊开始加工零件,这样机加工车间建好,马上就可以组装正式的车床了。有了车床,其他机床很快就能造出来。
    徐光启他们想的办法更快,反正钻床他们已经摸熟了,有没有模型都无所谓了,干脆在钻床模型的基础上改下,这样光加工夹具和小齿轮就行了。
    朱慈炅自然是没什么意见,只要他们能把这些机床吃透就行,至于怎么做,他不会过多的干涉,他巴不得这些人多开动脑筋呢。
    车床模型很快就做好了,徐光启他们见识了神奇的自动进刀,无不目瞪口呆,在纯手工加工的时代,这种半自动的机械简直颠覆的他们的认知,原来加工东西还可以这么玩!人根本就不用动,把零件夹上去调准位置,然后按开关,机床就自动开始加工了!
    虽然是第次做车床,但前面已经有钻床模型打底了,而且用的大部分都是原来钻床的零件,所以机床模型的加工效果很好,车出来的木头气缸不管是内壁还是外延都比手工加工的光滑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可是个了不得的进步,内壁光滑了,密封性能就加强了,密封性加强,活塞的力就更大了,动作也更平稳了,机床的精度也会随之提高。加上外壁也车了圈,整个气缸看上去才真正像是个正规的产品,不像手工加工出来的,那粗糙的外观,怎么看都不像是高科技产品。
    看到车床的神奇之处后徐光启等人的热情更高了,不用朱慈炅催促,他们都门心思就扑在新车床上,吃透原理以后就开始不断的改进,不到两个月时间车床就基本定型了。等机加工车间建好,车床和钻床的零件就已经全部加工出来了。
    第台车床和第台钻床组装调试完毕以后,徐光启他们兴奋的都忘乎所以了,竟然邀请朱慈炅去军工厂为机床第次正式生产按动开机按钮!
    如果是在现代,国元首出门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古代就不样了,皇上出宫光护卫就得上万人,其他太监宫女随行官员不知道多少。
    虽然麻烦,朱慈炅还是想出宫去看看,他来明朝这么久了,就连外面的平民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这个样子,以后怎么能治理好国家。
    他原以为孙承宗和信王朱由检会反对,就算不反对也会劝阻下,没想到他把出宫的想法说,那两人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孙承宗还在继续批阅奏折,朱由检倒是回了句,但不是劝阻的,而是让他通知骆养性,安排好路的护卫。
    也不怪他们两个没什么反应,明朝的皇帝爱出宫是有遗传的,他这到京城里面逛逛还是好的,很多皇帝都爱到蒙古草原去逛逛,结果逛着逛着就有两个回不来了!
    既然没什么人反对,朱慈炅自然是欣然答应前往了。
    第二天辰时,刚下早朝,朱慈炅匆匆的换了身轻便的龙袍,便迫不及待的拉着秦明月出发了。虽然他没叫什么官员随行,但那场面还是骇人之极:
    整个队伍怕不有两三里厂,前面是五千锦衣卫开道,后面是五千神机营殿后,中间宫女太监排又排的都不知道有多少。自西长安街到王恭厂沿路排满了锦衣卫,真可谓旌旗如云,遮天蔽日。
    朱慈炅坐在队伍正中间三十二个太监抬的龙辇上,头顶是巨大的华盖,后面站着秦明月和曹化淳两大高手,龙辇左右还有信王朱由检太傅孙承宗忠贞侯秦良玉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打马相随,那架势,不用贴通告,全京城的人都知道是皇上出巡了。
    这下可不得了了,整个京城都炸锅了,所有人都拼命的向站满锦衣卫的街道赶去,要是能睹皇上的龙颜,这辈子就有吹嘘的资本了。
    朱慈炅看着道路两旁跪了地的平民百姓,心里那个自豪啊,到现在他才真切的体会到古代皇帝的尊贵。这些可都是他的子民啊,正所谓不看不知道,看吓跳,就算道路两旁密密麻麻都跪满了人,最多也就十来万,这场面已经壮观无比了。整个大明朝可是有将近两亿人口,两亿子民啊!他就是这两亿子民的共主!
    明朝的皇帝还是比较亲民的,并没有清朝那种平民在皇帝面前只能趴着,不能冒犯龙颜的臭规矩。所以道路两边的平民都直挺挺的跪在那里,伸长脖子仰望着他们的皇上,嘴里好像还在赞叹什么。
    朱慈炅很想听听他们的赞美之词,奈何刚开始段是西长安街,这街道有点宽,那些百姓又不敢高声喧哗,所以他直听不清他们在赞叹什么。
    待走过西长安街,道路就开始变窄了,朱慈炅终于听见百姓对他的赞叹了,基本上都是同句话:“哇,皇上好可爱哦!”
    原来这些老百姓‘赞美’的是这个!朱慈炅顿时满脸黑线,后面的秦明月却是忍不住掩嘴娇笑起来。
    呃,好吧,个六岁的小正太穿着个龙袍正正经经的坐在龙辇上,的确蛮可爱的!
    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
    这日辰时,庞大的王恭厂工地还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工部营缮清吏司的官员们早就已经安排工匠们将厂区清理的干干净净了,郎中宋应星大人更是到处奔走,满脸兴奋,满头大汗。今天是皇上来军工厂巡视的大好日子,作为这里的负责人,宋应星自然是倍感荣耀,他生怕有什么地方不妥,正四处检查呢。
    皇上还没到,工部尚书毕懋康工部左侍郎王徵和兵部右侍郎孙元化却已经打马赶过来了,刚远远的看见宋应星,毕懋康便大声问道:“长庚,准备好了没,皇上这会儿可是已经出发了,过不了半个时辰就要到了。”
    宋应星闻声转过头来,擦了把脸上的汗,气喘吁吁的回道:“毕大人,天刚擦亮我就把他们叫起来准备了,只是不知道这帮小兔崽子有没有偷懒,我这不正检查吗,要不您和王大人还有孙大人都帮我到处看看,看还有什么纰漏没。”
    毕懋康他们三人自是连声答应,然后便各自散开,四处检查起来。
    此时,新修的青石板路已经擦的尘不染,各种建筑材料也堆放的整整齐齐,从主路到机加工车间的小路更是已经铺上了红地毯,上万工匠已经在锦衣卫的监督下回各自的工地干活去了,整个厂区显得整洁而有序。
    他们四人检查了阵,发现没什么问题了,这才走到门口恭候皇上大驾。
    辰时刻,大量锦衣卫开始在厂区外集合,然后在各自的千户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列进入厂区,沿厂区里的大路依次排列下去,不到刻钟的时间,九条大路两边便站满了锦衣卫。
    此时皇上御驾已经快到厂门口,前头开路的锦衣卫开始进入厂区,他们也不停留,直接就沿着大道奔向机加工车间,很快就将机加工车间四周围了个水泄不通。
    朱慈炅自从进入厂区后就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规模,这道路,与他前世工作的军工厂太像了,只有厂房是木石结构的古代建筑,如果再将厂房换成现代的钢结构,那几乎就和前世是样的了!
    他当初规划的时候只是下意识借鉴了后世的布局,没想到,这修建起来竟然如此的相似,目睹着熟悉的场景,他不由感慨起来:
    唉,现代人都以为当皇帝好,当皇帝爽,不知道多少人梦想着有朝日穿越了,直接就是个皇帝,却不知当皇帝的苦处。
    这当皇帝,没有自由,没有隐私,没有活动空间,天就跟个木偶样被扯着线在皇宫里转来转去,犹如个高级的囚徒。
    在阵莫名的感慨中,他被众官员簇拥着进入机加工车间,这是个近万平米的大厂房,除了青石板铺就的地面,整洁大方,粗大的立柱整齐的排列着,厚重有序。两台崭新的机床就摆放门口不远处,此时已经准备好了蒸汽,夹上了零件,就等朱慈炅按键开机了。
    首批生产的是铜气缸和铜气管,都是为后续的机床准备的,等待加工的铜气缸和铜气管都是翻砂铸造出来的,呈圆柱状和圆筒状。铜气管需要先在中间钻孔,然后再两头车丝;铜气缸则是内外两壁都需要车光滑。
    朱慈炅首先走到钻床前面,他很快便找到了气阀开关的位置,此时宋应星恭敬的站在钻床前等候他开机。
    他深深的吸了口气,驱散脑海中对前世的怀念之情,然后毅然按下了气阀开关,“嗡嗡嗡嗡”阵轻响,钻头飞快的转动起来,宋应星熟练的转动着小齿轮的手柄,钻头慢慢钻入铜棒中。
    这次用的是新制的高碳钢钻头,硬度比以前高多了,所以根本就不用中途换钻头,次就钻穿了,前后花了不到刻钟时间。
    旁边的孙承宗等人还是第次见识机械的威力,无不看的目瞪口呆。
    他们没想到,平时要三个人配合,费九牛二虎(fuguodu.pro)之力,使劲钻上天才能钻穿的铜棒,在这个古怪的机器上不到刻钟就钻穿了,而且在边操作的宋应星压根就没费什么劲,只要轻松的转动齿轮的手柄就行了!
    钻穿根铜棒之后,宋应星熟练的关上气阀,将钻好的铜棒用夹子夹到边的工架上,然后又从地上夹起根未加工的铜棒,上到钻床上继续继续加工。而朱慈炅却走到车床跟前,准备看看新车床的效果。
    这次操作车床的是工部左侍郎王徵,他见朱慈炅站在气阀开关旁边望向他,赶紧恭谨的点了点头,朱慈炅也不啰嗦,直接将车床两个气阀开关相继打开。
    圆筒状的铜气缸毛胚开始飞速旋转起来,最神奇的是它竟然自动靠向对面固定的刀具,根根铜丝飞溅,铜气缸表面慢慢变的光滑起来,旁边的孙承宗等人无不看的嘴巴张的老大。
    这机器也太神奇了,根本就不需要人动手,竟然会自动加工零件!
    当然,这是他们还不知道全自动和半自动的区别,其实这个车床加工还是需要人去装夹零件和调校刀具位置的,还不能做到完全自动。
    外壁车完以后,王徵关上气阀,开始熟练的调校刀具的位置。调校完毕以后,他先手动转动齿轮,将刀具靠在气缸毛胚上试了下,这才打开自动进刀的气缸,气缸的内壁又开始慢慢变的光滑。
    正当帮人目不转睛的盯着两台神奇的机器加工零件时,朱慈炅的脑海里突然想起了久违的声音:
    “叮咚,恭喜你玩成第三个生存任务,下面开始发放奖励,简易燧发枪图纸。”
    朱慈炅感觉又稍微眩晕了下,脑海里面多出套图纸,正是简易燧发枪的分解图。
    他还没来得及细细查看,系统美女的声音继续道:
    “叮咚,请注意,新任务提醒。
    你的第四个生存任务:在这个世界存活年。
    任务奖励:燧发式手雷图纸。”
    朱慈炅有点蒙了,他以为枪后面接着就是炮呢,没想到却是手雷。
    系统美女没给他思考的时间,又继续道:“友情提示:明朝即将进入快速衰败时期,请做好心理准备,马蚤年,加油啊!提示结束,祝你游戏愉快。“
    好吧,系统美女罕见的调侃了他句,但这提示内容却点都不好笑,对朱慈炅来说,这简直就是个噩耗。
    什么叫明朝即将进入快速衰败时期?前面在万历和天启两个败家皇帝手里衰败的还不够快吗!
    第二卷 第七章 兵变
    惊闻噩耗,朱慈炅瞬间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勉强保持着微笑,看着众官员惊叹的表情,脑海里却在想:“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大明现在好的很啊,没有点衰败的迹象啊!”
    明朝衰败的内因他还不甚明了,但外因却是很清楚的,无外乎东北的后金入侵和西北的农民起义。
    但东北那边,皇太极新败,暂时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宁锦防线近期是不可能被攻破的。
    西北那边,今年陕西和四川的确大旱,但赈灾银两早就拨付下去了啊,现在国库还算宽裕,朱慈炅下旨次就拨付了五百万两白银赈灾,按理应该够了啊。
    他实在想不出哪里还有问题,只得放下担心,陪着孙承宗他们四处巡视了圈,然后又将徐光启等众亲信单独叫到工部营缮清吏司的个书房里,将燧发枪的图纸画出来,同时详细的跟他们讲解了每个零件的功能。
    其他人或许时半会儿还理解不了燧发枪的原理,但毕懋康却是看就懂,学就会,他早就开始研制燧发枪了,只是直苦于没有借鉴,所以进境不是很快,现在有现成的图纸摆在面前,他自然是很快就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燧发枪讲解完这次巡视就算是圆满结束了,后面就等毕懋康他们做出样品来测试了。朱慈炅匆匆的接见了下营缮清吏司的各级官员,简单的勉励了几句,便摆驾回宫了。
    他想尽快回宫翻阅下最近的奏折,看有没有纰漏的地方,只有找出了问题,才能去解决,这都不知道是什么问题,再想解决也是老鼠拉龟无处下嘴啊。
    其实,他完全想错了,奏折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很多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大明现在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很多问题都处在爆发的边缘,衰败只是迟早的事情。
    崇正元年七月二十五日午时,辽东都司宁远卫。
    这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按理天气这么好,这些边兵应该心情愉悦才对,但大家都愁眉苦脸,打不起丝精神。倒不是后金来犯了,而是没发饷,四个月没发饷了!
    说到这个饷银,就不得不说边军的收入了,其实明朝边军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平时有粮草饷银衣物,打赢了还有赏钱,打输了也有补偿,打死了更有安家费。
    毕竟这些当兵的基本上都是个大家庭的主劳力,你把人抽调过来拼死拼活保家卫国,光让他个人吃饱是不够的,他还有大家子要养呢。很多不知道当时情况的都说什么宁锦防线的边兵没饭吃,饿的受不了了!这些都是屁话,你找个人饿几月再去跟人打仗试试,别说挥动武器了,爬不爬的动都是个问题。
    这不发饷银,其他地方的兵还好点,四川和陕西的兵就有点受不了了,皆因四川和陕西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大部分四川兵和陕西兵的家人就等着这点饷银过日子呢,再不发饷,真的要饿死人了。
    这天宁远军中的四川老兵杨正朝正好接到家里人稍来的口信,口信很简单,再不寄钱,家里五口人都要饿死了!他闻信自然是坐不住了,怎么办呢?
    他想了半天,实在是想不出办法,只能去找到同村老乡张思顺,这张思顺是个小队长,算是老乡里面混的比较好的,大家有事都去找他。
    来到张思顺的营帐,张思顺正好在休息,杨正朝走过去,急切的问道:“老张,有钱没,借几个给兄弟,家里实在熬不下去了。”
    张思顺闻言,愁眉苦脸的道:“唉,我哪里来的钱啊,上个月家里就稍信来了,米早就吃光了,这几个月都靠挖野菜维生呢。”
    杨正朝闻言,气愤的道:“这饷银到底什么时候发啊,都四个月了,连句话都没有,到底让不让人活了?”
    张思顺也生气着呢,发泄道:“是啊,我们为大明在这里拼死拼活,家里人连饭都吃不上了还不发饷,这些当官的也太不是东西了。要不我们组织大家伙围住巡抚衙门讨个说法?”
    杨正朝也豁出去了,他大声应和道:“好,我去叫人。”
    张思顺把拉住他,没好气的道:“要去就起去,还能让你个人担事儿啊!”
    于是两人各自跑到相熟的老乡那里鼓动起来,这鼓动可不得了,谁家里不缺钱啊,不光是四川兵和陕西兵,宁远卫十四个大营,几万人全部被鼓动起来了,所有人全部跑出营房,吵吵嚷嚷的跟着杨正朝和张思顺想宁远城中的巡抚衙门聚集而去。
    这人多就容易乱,几万人乱糟糟的来到巡抚衙门,也不知道是哪个王八蛋第个往里冲的,所有人也都不讲规矩了,直接跟着就冲进去了。
    巡抚毕自肃正召集众官员开会呢,还没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被蜂拥而入的乱兵给围住了,大家只有个问题:“巡抚大人,什么时候发饷银啊,再不发家里人就没法活了。”
    毕自肃看这情形就急了,他两袖清风,哪里来的银子啊,只能耐心的解释:“我也没钱啊,正跟朝廷要呢,要到了马上给你们发。”
    这帮乱兵听说没钱就急了,逮住毕自肃就是顿揍,旁边机灵点的官员,看形势不对撒腿就跑,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和推官苏涵淳还算有点良心,竟然跑上来劝阻。这些乱兵已经急红眼了,管你是谁呢,敢上来劝架,连你起揍。
    揍了半天,毕自肃都快被揍死了,还是念叨着没钱,没钱。看样子他真是没钱了,这些乱兵时无法,不知道是谁出了馊主意,干脆把他们都绑到钟鼓楼上示众,让他的亲朋好友拿钱来赎人。
    于是,场兵变演化成了绑票,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和推官苏涵淳全部被绑到了钟鼓楼上,乱兵们则将钟鼓楼团团围住,扬言不拿钱来就不放人。
    按理就算他们的亲友有钱也不敢拿来赎人,因为这里可有几万人,你再有钱能有几十万两,没有几十万两就补不上这欠饷,搞不好人没赎回来,倒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但真还有这不怕死的,这人就是兵备副使郭广,他东拼西凑整来了两万两白银,就跑来赎人了。
    乱兵们自然是不干了,这宁远卫可有五六万人,两万两怎么够分。郭广咬牙,干脆跑去县城中的商户那里,挨家挨户的借。人家不借就威胁道:“你们可看见了,这到处都是乱兵,你们要不借,他们直聚在城里,到时候万开抢,你们可就借条都收不到了。”
    就这样,他硬是借来了五万两白银,才算是把人给赎出来了,但乱兵说了:“这事没完,不把饷银给他们发齐了,他们就会直闹下去。”
    巡抚毕自肃自认监管不利,匆匆的写了份奏折,言明宁远的情况,然后便趁人不备,上吊自杀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宁远兵变,崇祯皇帝时是派袁崇焕来解决兵变的,崇正皇帝又会派谁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
    宁远兵变的消息传到京师,连向和颜悦色的朱由检都发飙了,他将毕自肃的奏折往桌子上拍,厉声道:“辽东上半年的粮饷不都已经拨付了吗?这户部怎么回事,王之臣又是怎么回事?”
    朱慈炅早就有心里准备了,倒没怎么生气,他好奇的问道:“噢,辽东经略王之臣,这不是先帝时期魏忠贤任命的吗?他不是阉党吗?怎么会留任到现在?”
    孙承宗满脸羞愧的回道:“皇上,这都是微臣的错,我识人不明,请皇上责罚。”
    他心里这个悔啊,其实他早就听说王之臣善于巴结贿赂朝廷重臣,所以才能在魏忠贤当权时期爬上辽东经略的高位。但自己被东林党几个好友吹耳边风,竟然就把他给放过了,直让他留任,到现在终于出事了。
    他马上意识到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那些好友多半是被收买了,或者他们的亲戚朋友被收买了,不然不会无缘无故跑到他跟前说王之臣的好话!
    想着以清正廉明自居的东林党人也会被人收买,孙承宗不由感觉内心阵苦涩,现在的东林党与刚开始的时候已经不样了,已经慢慢被时间给腐蚀了。
    孙承宗知道是王之臣的问题,朱慈炅不知道啊,他还怀疑户部呢。
    他安慰道:“这饷银的拨付和太傅又没有关系,太傅不必自责,我们从户部开始查,路查下去,看到底是谁侵吞了这笔饷银。”
    孙承宗知道户部肯定是没问题的,来道宗的为人他很清楚,清廉自律,深谙为官之道,绝对不可能犯这种错误。
    果然,来道宗被召到乾清宫御书房的时候直接带来了证明他清白的接收文书,上面有王之臣的签名和印信,点问题都没有。
    事已至此,不用怀疑,肯定是王之臣的问题了,孙承宗苦涩的道:“此事因微臣而起,微臣愿亲自前往宁远安抚乱兵,惩治贪腐。微臣保证,定然还皇上个坚不可摧的宁锦防线。”
    朱慈炅本来还在苦思这件事情怎么解决呢,最合适的人选袁崇焕已经被他晾了半年多了,现在冒然去请他出山,肯定要许下督师之位,不然他是不会乖乖为自己去擦屁股的。袁崇焕旦被重用,挟功自傲的老毛病肯定又会发作,到最后还是免不了个凌迟处死,这是朱慈炅最不愿意看到的。
    现在孙承宗愿意亲自出马,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朱慈炅知道,孙承宗本就是比袁崇焕更合适的人选,只是直以来,孙承宗都是太傅的身份在辅佐他,让他忘记了这孙承宗本就是辽东经略,宁锦防线就是他手建立起来的。
    想到这里,朱慈炅欣然应允道:“那就麻烦太傅了,这宁锦防线乃是防御后金的根本所在,绝对不容有失,太傅能亲自前往,朕就放心了。”
    孙承宗又建议道:“微臣还要辅佐皇上处理政务,肯定不能在辽东久留,微臣斗胆请皇上给安排两个人,有此两人,便可保宁锦防线不失。”
    朱慈炅闻言,心里咯噔下,不会还是让袁崇焕去当蓟辽督师吧!他小心的问道:“是哪两个人啊,太傅但讲无妨。”
    孙承宗拱手回道:“三军营提督袁可立,老成持重,又曾和微臣起在辽东当过巡抚,若能出任辽东经略,辽东各镇必定固若金汤。兵部左侍郎袁崇焕,原本就是辽东巡抚,如果能再次赴任,这次兵变必能轻松解决。”
    朱慈炅闻言,暗自松了口气,只要不让袁崇焕去当蓟辽督师就行了,他实在?br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