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大宅男》第四十一章 没见过帅哥?

    周山东麓洞府。
    一道碧绿色的遁光飞驰而入,不见其有任何的停留,卷起洞府中的澡莲池,便又急速窜出。
    遁光沿着周山崖壁而上,直奔那三十三天外的混沌!
    (作者:不是说好以后叫天宫的吗?)
    青莲一路奔驰,生怕因为回这一趟洞府而耽误了听道的时辰,要是真耽误了,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去。
    要知道,以青莲如今对于道的理解程度,已经无法再以感悟天道的方式来修行了。要想在道途与修为上再继续提升,就只能去听鸿钧讲道。
    但要是不回来带上这七个小青莲,青莲本人又不甘心。
    上次带着他们去听道回来后,虽然都尚未化形,但是各个都修为精进。毕竟当时鸿钧所讲之道,皆是先天之道,乃是为了给众修士打基础。而这恰恰是小青莲们所需要的。
    青莲知道,这次鸿钧所讲的应该是混元金仙之道。
    此等阶之道虽然对于小青莲们的帮助不大,甚至可能都无法理解,毕竟小青莲们的修为还没到大罗金仙之境,更是连化形之时尚且未到。但即使是这样,要是能去紫霄宫中吸收鸿钧讲道时所聚集的灵气,感受讲道中大道共鸣所产生的道韵,对于小青莲们的修行一会有大帮助。
    至少也必待在洞府中自行修炼要提升的快。
    青莲飞出洪荒,按照冥冥中的指引穿过混沌,一路紧赶慢赶,总算是在关门之前赶到了紫霄宫。
    “贫道多谢二位童子留门!”青莲对着昊天与瑶池笑道。
    青莲虽然知道,这门未关,乃是因为时辰未到的原因,毕竟青莲修习了元神之道后,对于这演算之法也是有一定的涉猎的,多的不敢说,这时辰到没到还是能算的出来的。
    而青莲之所以知道如此,还要说这句话,乃是为了与昊天和瑶池拉近一些关系,结一个善缘,毕竟他们两个在日后可是被鸿钧给推上了天帝与王母的位子的。而这昊天更是日后封神量劫的发起者,现在处好关系,日后说不得会少去很多麻烦。
    “青莲大仙客气了!这时辰快到了,道祖就要来了,请青莲大仙速速入内!”昊天和瑶池听得青莲的道谢也甚是高兴,也能感觉到青莲的亲近之意,心想:“总算有个明事理的了,最起码不是个白眼狼,还知道道声谢,也不枉我二人等他一等,不过想想也对,也不是什么牛奶人都叫接引.准提!”
    也难怪昊天和瑶池心里有这么多想法,要知道他俩二人虽是鸿钧的童子,看起来是身份尊贵,是鸿钧身边的人。
    但那也只是个童子而已!
    在这洪荒什么样的人身份最是底下呢?
    童子!
    什么样的人身份看起来高贵,其实最是底下呢?
    修为高深的修士的童子!
    什么样的人身份看起来最是高贵,但其实最是底下呢?
    鸿钧道祖的童子!
    童子乃是由修士对有灵性之物进行点化而化成的,其虽然也与正常的修士一样能够修行,而且修为的提升也不会受到影响,甚至一些大修士的童子,其修为的提升速度都能让散修们感到羡慕!
    但作为童子有一点是绝对回避不了的,那就是自身的身家性命,被点化其的修士所掌控!
    修士与童子之间的关系,比皇帝与太监的关系还夸张!
    可谓是:【一言而生,一言而死!】
    生,则为其做事。
    死,则形神俱灭!
    可以说,作为童子根本就无法反抗点化其的修士。
    包括自由!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天生根脚了得,底蕴深厚的先天神魔根本看不上昊天和瑶池的原因。
    昊天和瑶池的根脚就不高贵吗?
    当然不是!
    只不过是还没等他们化形,就提前被鸿钧给点化了而已,成了一个性命.自由皆被操控的木偶。
    哪怕他们是鸿钧道祖的童子。
    但是童子,就是童子!
    青莲听得昊天.瑶池答话,对二人作了一揖,便赶紧入得门内,找到属于自己的蒲团坐下。
    “唔哄!”宫门关闭。
    待得青莲坐下后,便感觉周围修士们的目光皆是在自己的身上“刷刷刷刷刷刷刷”
    青莲目光扫视一圈,道:“没见过帅哥?”
    众修士:“切!”
    “第二次讲道开始!”
    这句话突兀的在所有的修士耳边响起,所有人往主位上一看。
    只见鸿钧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
    修士们快速坐好,宁心静气。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欲)异于人,而贵食母。”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讲,又是三千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