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风约》第一四四章 村东头有人喊:“起刀磨剪……”

    第一四四章刘达飙在村东头喊:“起刀磨剪……”
    杨笃宽并没有消失,而是他又改头换面到了“精建会”里,成了日本人对付共产党游击队的一把杀手锏,他凭借自己手下网罗密布的党羽,在乡下四处都发展了特务,大特务牛金瑞就是他的得力干将,亲手制造了“店上惨案”,在顽伪机关和日本人那里都得到了奖赏。
    王强跟刘达飙制定了擒拿大特务牛金瑞和大汉奸杨笃宽的计划。
    牛畅和王斌还是在那里等待那个女子的出现,只要她再次来到城里买东西,大家就会跟着她直接把大特务牛金瑞办了。
    果然不出他们所料,二天过后,那个女子又来到上次来的地方,酒肉果品等买了一大包。
    刘达飙带人四面散开形成了一个包围圈,跟上那女子到了韩村,顺利捉拿了大特务牛金瑞和那个女子。
    当天审讯后,才知道那个女子原来就是杨笃宽的姘妇,制造“店上惨案”也是杨笃宽派给牛金瑞的任务,完成任务后也是他安排其姘妇跟随伺候牛金瑞的,其实,他也是利用牛金瑞来做引线而保全自己。
    那天在城里杨笃宽已经发现了姘妇身后跟着的牛畅,为了证实他的怀疑,他故意跟他的姘妇搂抱了一下,同时,眼睛却在盯着牛畅的一举一动。
    这个大汉奸又一次溜之大吉。由于他的漏网,使隐藏在各个地方的特务无法查清,给锄奸队带来了困难,那个杀害冯广居的高家垴村的高安富被我锄奸队正法后将人头挂在了赵村国民党机关门前示众,对那些顽固派特务汉奸也是一个震慑。
    就在店上发生惨案的同一时间,驻扎在县城的莱田英夫中队配合长治日军趁着十二月事变的混乱局面,东进平顺县游风约龙镇等村进行惨无人道的大扫荡。
    从平顺返回路经常家池、西川、徐家后村时,兵分三路,实行“三光政策”,进了村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物就抢。
    烧毁常家池村民房五百六十四间,大庙二十余间,粮食五十多石,抢走牲口四十八头,衣服被褥抢劫一空,残杀全村群众四十人。烧毁徐家后村民房一百八十三间,粮食一千八百余石,抢走牲口七头,衣物千余件,杀害群众十九人。烧毁西川村民房一百二十余间,粮食一百余石,抢走衣物八百五十余件,杀死老牛三头,杀害群众五人。
    两期同时发生的事件,造成了全县人民和各个武装队伍极大的愤慨,就连驻扎在壶南一带的国民党四十军、二十七军和新五军的爱国官兵都开始对日军和那些掉转枪口的国民党顽固派产生了极大的义愤。
    在事变后,国民党那些爱国官兵,有的采取了中立态度,有的当了蒋、阎军的“拦路棒”,不许蒋、阎军通过他们的防区。
    特别是骑兵旅的两个团,他们在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张世杰和派到那里的一分校女政治委员蔡英裴的努力下,说服了驻扎在树掌村的骑兵独立十五旅旅长张占奎带领全部官兵起义,参加了八路军。
    十二月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占据常行,从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遭到破坏,国共合作分裂,以洛鸿章为首的抗日政权迁至盘马池以北游风约地区。
    壶关县三个区的全部武装力量都集中到一区所在地的崇贤一带改编,部队编成一个营,号称“太行子弟兵”,营长黄根昌,教导员车敏,特派员李辛昌。一连连长侯喜堂,二连连长刘达飙,三连连长陈紫来。
    日寇实行“三光政策”后,组织上为了打击阎军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革命军队以及地方组织的残酷进攻,在春节期间指示壶关县军政干校组成了“改善民生监督团”工作组。
    工作组奔赴山仓、料阳等村,宣传抗日救国必须改善民生,发动农民起来向地主阶级斗争,要求废契废约,焚烧了多年压在雇农贫农中农身上的地主债务文约,史无前例地、沉重地打击了地主剥削的气焰。
    当地农民扬眉吐气,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阶级斗争和抗日救国必须改善人民生活,“不抗日活不成”、“抗日高于一切”的口号在县东山游风约一带响彻云霄。
    日寇、国民党顽固派为了不让我党在壶关县留有一席之地,对游风约一带步步夹击,军政干校为保存有生力量,根据党的指示,转移到平顺县寺头村整顿。
    “改善民生监督团”的革命运动暂时失败,但它的精神已经贯穿在每个穷苦百姓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在这个艰苦的环境下,刘达飙游击队接到区命令,跟全县的三个区的全部武装力量集中在一区所在地崇贤一带改编为一个营,号称“太行子弟兵”,营长黄根昌,教导员车敏,特派员李辛昌。
    刘达飙游击队编为一连,为了保存这一支有生力量,队伍离开壶关到平顺县整训。刘达飙隐蔽在料阳附近主要保持队伍跟组织的联络。
    由于锄奸队没有将大汉奸杨笃宽手下的爪牙连根拔掉,我党地下革命同志不得不小心谨慎地各自分散转移在游风约山仓、料阳、牛居一带,这里的群众在“改善民生监督团”驻扎宣传期间,大都有了对共产党八路军的认识,知道了只有共产党八路军才能让穷苦农民翻身,当家作主。
    牛德山锄奸队没有跟随游击队转移,而是随刘达飙在游风约一带继续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锄奸反特任务,因为驻扎在常行的国民党顽固派派出大量特务分子在游风约一带活动,想把我们分散隐蔽在这一带的同志赶尽杀绝。
    “改善民生监督团”工作组在那一带工作时,发动农民起来向地主阶级斗争,要求废除契约,减少农民受到的剥削和压迫,大多数贫苦农民是欢迎的,可是那些少数地主富农却因为妨碍了自己的利益,对共产党八路军恨之入骨,巴不得共产党八路军在他们这里尽快消失。
    于是,就在事变后的春节前后,这一带的斗争是激烈的,到处都有便衣特务,到处都有卖山货的、卖年货的货郎担,还有要饭的乞丐。弄不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共产党八路军,谁是顽固派便衣特务和汉奸。
    刘达飙他们为了方便行动,也做了一些乔装打扮,王前扮作一个补锅的,身后跟随一个伙计牛畅,秦德彪扮作一个磨剪刀的,牛德山扮作一个吹糖人的,还有个伙计王斌,其余人员跟随隐蔽,时刻待命。
    不管是补锅的还是磨剪刀的,总之是行动起来方便有个靠,光明正大串家户,即使有人怀疑你不是正宗的是假冒的,也能遮挡一阵。
    正巧就在同一天山仓村出现了两个磨剪刀的。
    刘达飙在村东头喊:“起刀磨剪……”。
    不大一会村西也有人喊:“起刀磨剪……”。
    刘达飙摸摸身后的武器,硬梆梆的,心想,看来身后的家伙今天要有事干了,这分明是在跟老子挑衅,这特务也会干这个行业?于是,他停止喊叫,把担子放下,坐在一块石头上,单等那个喊叫的动静,看看他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那个喊叫的就没有停止,“起刀磨剪……”,“起刀磨剪……啦”。声音越来越近,好像就冲他这边过来了。
    秦德彪又摸摸后面的硬家伙,做好了迎战准备,这回要是抓个舌头,兴许还能找出一些线索来。
    等那声音到了跟前,刘达飙一下惊呆了,这不是县武装部长郭连保吗?他空着两只手,张着嘴还在准备喊 “起刀磨剪……”。看见秦德彪后,就没有喊完,脸上带着笑,一副悠游自得的样子。
    “郭部长!”
    “你进村喊第一句‘起刀磨剪……’,就听出来是你的声音。”
    “你在这个村?”
    “这个村安全呀,村小,大都是靠得住的老百姓,还有我们的亲戚类。”
    “我怎就没有听出来是你的声音啊。”秦德彪觉得丢了人,很尴尬。
    “大家都知道你扮作一个磨剪刀的,你也不知道我会在这个村学你喊叫呀,就是听出我的声音来,你会相信吗?”郭连保收了笑容一本正经地说。
    “大家?这个村有不少咱们的同志?”
    “嗯,最起码固村一带的同志们都在这附近,不怕他们个个把把伪装的特务。村里也没有告密的,还真是铜墙铁壁。”
    郭连保说着就帮他挑起担子朝村东走,“今中午到山上吃饭。”
    刘达飙随郭连保一路唠着到了山上,发现十来个同志都看着他笑不拢嘴,其中固村的县武装工作的大队长郭忠茂和区救联会主席张树芝笑着说道:“想不到我们的战斗英雄如今磨起了剪刀呀。”
    刘达飙道:“看我今天这个不顺当劲儿,还没开张就遇到了打劫的,还当了俘虏。”
    张树芝道:“你这个俘虏当的好呀,不捆不绑还能吃上顿好饭类。”
    在场的同志们“哈哈”一阵大笑。
    原来山仓村的村副就是固村姥姥家,十二月事变后,固村的党组织和一些民兵骨干就来到这里,加之八路军“改善民生监督团”工作组也在这里住过,使全村老百姓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
    村长就是一户富农大户,可是这位富户不但没有欺负老百姓,还不断救济有困难的群众,深受群众的拥护,如今,这里成了同志们的避难所。
    刘达飙中午饭就跟同志们一块吃,还是当时最可口的饭,豆杂面加黄蒸,厨师就是张树芝。
    大家一边吃一边给刘达飙分析这里周边的情况,还有那些特务汉奸可能出现的地方。
    “特务们最好隐藏的地方还是那些顽固不化的地主老财家中,就是扮作一个做买卖的也是先往那些地主家里跑,不然他们也没有个地方立足,谁给他们提供我们的情况呢。”张树芝道。
    “对呀,不像我们,都在穷苦老百姓家,老百姓多,也好藏身,跟那些特务不一样。”郭连保边说便给刘达飙装了一袋烟提给他。
    “这年月,把我的烟瘾也几乎戒掉了。”刘达飙点着烟,狠狠地吸了几口,吐出了浓浓的烟雾。
    晚上,刘达飙到了畅村碰头,牛畅把他领到一间土窑子里,只见牛德山和王前正在审讯一个特务,他是在料阳村一个地主家躲藏着,被群众举报的。
    经过审讯这个特务交代,他是晋庄人,在城里警备队当差,过年期间被派到这里,说是让他边过年边侦察共产党八路军的情况,一旦发现目标,报告给日本人,赏大洋10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