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第六百一十三章 平衡术、谁也别想做大做强

    面对已经是风雨飘摇的大明。
    崇祯皇帝表现出来的积极性,绝对是发自于内心,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刻印在了心中。
    和赵跑跑不同,崇祯皇帝没有真正能够扛起大旗的中兴四将,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一百零八将。
    文臣武将之中,忠君爱国者的确很多。
    但是这些人却也没什么太大的能力,能够像是吕颐浩、赵鼎等人那般有着宰执之能力,治理好整个大宋。
    同样是士大夫治国。
    大明的士大夫和大宋的士大夫还是差了一个等级。
    这其中或多或少还是有着锦衣卫以及东厂的原因,一个阉党之乱的后果以及大明的政权行驶到了现在,随着时间沉淀下来的问题和矛盾。
    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大明。
    处理完了奏折之后,崇祯皇帝对身边的王承恩问道:“可有曹化淳的密信?”
    现在崇祯皇帝最希望见到的和最不想见到的,其实都是曹化淳的密信。
    因为一旦曹化淳的密信出现了,也就代表着一定会有一个让他愤慨的消息。
    但是却也希望看到这个消息,然后立即安排人去解决它。
    如此才能够清肃整个大明。
    王承恩躬身回道:“启禀万岁爷,没有。”
    崇祯皇帝松了一口气。
    “今夜,去坤宁宫吧。”
    王承恩连忙叫道:“起驾,万岁爷临幸坤宁宫!”
    不到一会儿。
    崇祯皇帝大步走到了坤宁宫,早已经等候的周皇后亲自前来迎接。
    “妾身恭迎万岁爷。”
    崇祯皇帝上前,握着周皇后的小嫩手,亲切地问道:“媺娖可曾睡了?”
    朱媺娖乃是崇祯皇帝的次女,出自于周皇后。
    如今算得上是崇祯皇帝的小棉袄,才两岁不到,已经是水灵灵的孩童。
    周皇后连忙说道:“正在内间了,本来已经到了入睡的时间,可是就是不愿意睡,可能,她感觉到了万岁爷要来,这才没睡,一直眨巴着眼睛呢!”
    崇祯皇帝牵着周皇后的小嫩手,走进了内间。
    便见到小床上的朱媺娖。
    “呵呵呵呵……。”
    一见到崇祯皇帝,这位不到两岁的小女婴就笑了起来。
    清脆而又悦耳的声音,让崇祯皇帝本来疲惫的神色立即也露出了笑容,感觉一身轻松下来。
    “你是不是在等着父皇呢?”崇祯皇帝小心翼翼地抱起朱媺娖。
    对方立即朝着他吐了几个泡泡,清纯无邪的眼神中,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崇祯皇帝的心都要化了。
    而在崇祯皇帝享受着美好时光的时候。
    骆养性却沉重地回到了自己的府上,让人安排好了供桌,把圣旨和尚方宝剑放在供桌上,然后请了家将看守。
    “老爷,妾身以为再也见不到老爷了呢!”骆氏带着一大家子人前来迎接。
    并且准备了火盆、柳枝等等为其去去晦气。
    而骆养性一边站着享用,一边却又在沉思自己的前途。
    作为在李自成攻破紫禁城之后,献出了三万钱财想要闯王饶恕他的罪行。
    之后又是降服了鞑子,成为了贰臣。
    其本身算不得绝对的忠臣,对于权力的热爱程度,其实和很多人都是一样。
    “赵弘祖如何了?”
    骆养性想了一会儿,直接开口问道。
    骆氏连忙回道:“弘祖被御史台的人拿下了,说是以锦衣卫佥事之职以权谋私,如今正在清查弘祖的家中财产呢!”
    骆养性点点头,正要跨步而行。
    骆氏立即跟上说道:“老爷,这到底是怎么呢?好好的,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弘祖可是老爷的妹夫,一定要救啊!
    也不知道妹妹在赵家如何了,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传出来,急死人了。”
    骆养性停下来,看着骆氏,一板一眼地说道:“如今万岁爷要清肃整个朝野,东厂被废,现在轮到了锦衣卫。
    我也不是什么锦衣卫指挥使了,骆家这个锦衣卫世家可能到我这里就没了。
    你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安安静静地待在家中,照顾好这个家,不得插手其他的事情。
    以后不管是谁求到了你这里,都不要有一丝出手相助的意思。
    不然,骆家可能就是下一个周家!”
    不再理会已经愣住的骆氏,骆养性直接来到了书房。
    “万岁爷既然用我,那就说明我现在没事,都察院乃是左右都御史,我既然为左,那谁是右?”
    骆养性坐在太师椅上面,脑海之中的思绪瞬间涌出来。
    从锦衣卫指挥使到都察院的都御史,看起来没什么。
    可是骆家乃是锦衣卫指挥使的世家,往上八代,可以直接追溯到太祖之时。
    现在突然没了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官职,也没了锦衣卫。
    骆养性自然不习惯。
    在最开始,他联合了一些内阁大臣还有朝堂上的其他百官一起,想要保住锦衣卫。
    可是当崇祯皇帝一开口之后,这些人便沉默了。
    骆养性自己也感觉到了来自于崇祯皇帝的帝王之权力,不是他一个人,也不是朝堂上的一些官员可以抵抗的。
    东厂被废,大家自然皆大欢喜。
    可是锦衣卫被废,这的确是实实在在地违背了祖制,却无人敢站出来反对。
    万岁爷连亲信之臣如周延儒、王永光、温体仁等都直接斩杀了。
    更不用说他们这些人。
    一旦国师出面,业火缠身之下,他们当真是百口莫辩了。
    现在大家都在积极做着善事,希望可以清除身上的业火,那种看不见的刀,实在是可怕。
    想了一晚上。
    骆养性于第二日,带着圣旨来到了都察院。
    而孙承宗则是带着御史台开始清查整个锦衣卫,并且也知道了前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成为了都察院的都御史。
    而都察院出了监察百官,联合刑部、大理寺形成三司会审之外,还多了一个职责。
    那就是监察御史台。
    这便是帝王之术,平衡各个朝臣的势力。
    不会让孙承宗的御史台变成另外一个抄家灭族的锦衣卫或者是东厂。
    用前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则是刚刚好。
    因为孙传庭现在清查的对象就是锦衣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