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第五百九十六章 大国师、何以中兴大明

    在崇祯皇帝的这一番强硬做派之下。
    跟随崇祯皇帝的那十万流民也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而不少贪、官、污、吏,勾结了这些官员的豪族、乡绅、富商等等,也在这一场大明天子亲自下场之下,成了一个罪人。
    崇祯皇帝并没有下狠手,贪污比较少的。
    或者是本身还算是比较正派,有时候也会行一些善事的豪族富商等,也会重拿轻放。
    只要是对方交了粮食和钱财,也都放了他们。
    不仅如此,还会给一些富商和豪族以锦衣卫的官职,算得上是恩典了。
    当然了。
    这个锦衣卫在之后,肯定是要找个理由直接废了。
    国师都已经说了。
    锦衣卫现在就是一个空壳子。
    崇祯皇帝自然是直接利用这个空壳子,给了那些富商和豪族一个恩惠。
    堵住了他们不满的心。
    打压一批、拉拢一批。
    这也是江枫交给崇祯皇帝的手段,不能一味儿地打压。
    不然很容易就形成一个反弹,到时候会让陕西出现更多的难民。
    毕竟想要陕西之地休养生息。
    还是需要这些个富商和豪族来带动,他们身上的人脉和实力也是不能小觑。
    崇祯皇帝在陕西玩儿的不亦乐乎。
    袁崇焕和满桂联手,在辽东打了几场胜仗,大的鞑子不敢在屯兵山海关外了。
    因为皇太极死了。
    几个贝勒都在争夺皇位,为了这个位置,已经发生了一次内斗。
    大贝勒代善逼迫布木布泰、哲哲等站出来声明退位让贤,说皇太极以前说过,若自己战死,会把皇位交给代善。
    面对代善的出击,多尔衮、多铎、莽古尔泰、豪格等人自然不满。
    以至于联合起来起来,枪打出头鸟,直接镇压代善的强势上位。
    而代善则是联合了正红旗以及镶蓝旗等,对抗多尔衮和豪格。
    代善之子岳托则是联合了杜度以及其他鞑子贵族和部落,于沈阳大战多尔衮和豪格。
    所以山海关的鞑子大军其实已经被撤走了很大一部分。
    袁崇焕和满桂自然是趁着这个机会,直接亲自率军北上偷袭,杀的鞑子不敢屯兵山海关,直接撤走了。
    山海关的大捷,自然传到了京师。
    只不过内阁首辅韩癀以及其他大臣,是无暇顾及这个捷报。
    皇太极都已经被上仙出手杀死了。
    鞑子内乱,肯定是顾不上山海关,这个时候,要是还打不赢,也没有什么捷报。
    那他们可能要真的弹劾袁崇焕不作为了。
    而现在最让他们头疼的还是陕西的局势,万岁爷在陕西抄家抄的欢乐。
    已经让不少其他地方的豪族富商等都担忧起来了。
    这些人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开始向朝廷的官员建言,请他们能够出面阻止和劝说万岁爷。
    可是对于韩癀等人来说。
    这件事情明显就可以看得出来,不是万岁爷所为。
    以万岁爷的手段,可是没有那么的高明,能够真的彻查那些贪墨之事,还能够打压地方上的一些误作非为的豪族,然后拉拢一些人。
    肯定是万岁爷受到了大明国师的指点。
    如果不是大明国师脚踏金龙,又在陕西求雨成功,他们说不定真的要向万岁爷弹劾国师。
    这做的是什么事儿嘛?
    让万岁爷亲自去对那些个豪族和富商抄家,还要彻查整个陕西的官员。
    到时候这个火要是烧到了朝堂,又该怎么办?
    “韩大人,现在该怎么办啊!?”孔贞运颇为担忧地问道。
    现在不仅是陕西之地的一些豪族之人苦叫连连了,连其他地方的一些豪族和乡绅等等都对于崇祯皇帝的这一手,颇为不满。
    韩癀捋了捋自己的胡须,也是愁眉不展,“怎么办?现在谁能劝谏万岁爷?
    万岁爷整治那些贪、官、污、吏,还对当地的豪族以及富商动手,定然是听取了国师的建言。
    只不过,你们也看到了。
    这些地方上的官员还有那些个豪族和富商,也的确是罪有应得。
    我们又怎么去劝谏万岁爷?”
    众人相对无言。
    至于劝说国师,那是更不可能了。
    这本来就是国师建言,万岁爷亲自主持。
    “告诉这些个人,既然有所担忧,那就拿出一些诚意来,让万岁爷看到。
    陕西之地出现了这灾难,以后难免不会出现在其他地方。
    若想不引火上身,那就把招子放亮点儿!”
    韩癀觉得,劝谏不了万岁爷。
    那就只能是让这些豪族以及富商等人主动退让一步,放弃一些自己的利益,让地方上能够平稳下来。
    而在陕西之地,已经安抚了民心的崇祯皇帝,并不知道紫禁城的朝廷大臣们,因为他这一手而左右为难。
    “锦衣卫和东厂撤了之后,我担心设立的监察御史到时候不作为,或者是官官相护,又该如何?”
    崇祯皇帝正在取经。
    江枫也是倾囊相授,悉心教导他。
    “监察御史监察百官也只是监察的第一步,还要分化朝野官员的权柄。
    把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官职所负责的职能都要讲清楚,最好立在他们的办公之地。
    同时也要昭告天下,大明的子民如果遇到了问题,可以有地方伸冤或者是寻求帮助。
    最好能够形成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官员制度。
    比如监察御史,各个州县以及行省的监察御史和朝堂的御史台是想通的,如果地方上出现了监察不力,那上一级的监察御史就要受到相应的连带责任。
    如果地方上的官员出现了问题,那他的上一级也要受到连带责任。
    如此这般,上一级也就不敢再收手贿赂,包庇地方上的官员。”
    崇祯皇帝颇为赞许地点点头,这种官员制度,听起来当真是不错。
    取了几天经之后。
    平叛的洪承畴以及孙传庭也班师回长安城了。
    崇祯皇帝在府衙召见了两人。
    “臣洪承畴、臣孙传庭,参见万岁爷,万岁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皇帝抬手示意道:“免礼。”
    然后对起身的洪承畴问道:“洪卿,这平叛之事,你当居首功。”
    “孙卿做的也不错,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两人连忙躬身谦虚不已,又称赞了一番崇祯皇帝,一副君明臣贤的场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