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悍女难逑沈锦年颜初》第163章 西席

    最后还是惊动了德妃,派人来将她弄走了。
    明远帝气得脸色发白,令宫人叫了谢冠父子进宫,也不知跟谢冠说了什么,谢家父子带着几近癫狂的谢夫人出了宫,回了府里,立刻称病,闭门谢客。
    谢夫人这一闹,阖宫尽知谢莹之死有异。虽有禁令,宫人们不敢议论,东宫却已被戒严起来。
    太子的昏聩,终于让明远帝耐心尽失。
    谢莹的丧制以妃礼举办,宫中对谢家颇多安抚。谢家父子只能接了赏赐,闭口不言。唯谢夫人受了刺激,一病不起。
    东宫残暴不仁,已是铁一般的事实。而前朝,却诡异的平静起来,无人发声。
    东宫封锁,已将将三月,明远帝迟迟不处置,也没人敢问,人人都在观望,这样的时节,少有敢寻明远帝晦气的。
    那个始作俑者,出了混账主意的老道。早被明远帝派人拿了,秘密审问处理。并未牵连他人。沈钧信中,寥寥数笔,沈锦年却能想象这其中的血雨腥风。
    太子多年圣宠,已渐骄横。齐王自优王一事之后,十分低调。然而如此阴狠的路子,处处透着他的影。瑞王呢?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明远帝真的一无所觉吗?
    不难想到,东宫出了这样的丑事,皇家迫切的需要一件喜事,来将人们的注意力从东宫移开。林珏诞下麟儿,宫中百般重视,未尝没有借机渲染的打算。好在这打算,于林家而言,于德妃而言,都是利大于弊。
    想来,经了谢莹一事,宫中有孕的皇子侧妃们,都要沉寂些了。
    而谢莹,因了父兄前程,如花年纪,就葬身于深宫谋算。除了真心疼爱她的母亲心碎哀伤,于旁人,也只多了几分谈资,一声叹息罢了。
    沈锦年握住掌心冰冷的茶杯,轻轻叹了口气。自己这双手,不是也已沾上了鲜血?
    世道艰难,只好如此。
    过得几日,沈重忽然叫了沈锦年过去。
    书房里,沈重脸色难看的拿了封信给沈锦年,沈锦年细细看来,信是跟林家的信一起到的,但是字迹完全不认得。简简单单的一封短信,却让沈锦年变了脸色。
    半响,沈锦年将信还给沈重,道:“这事爹爹怎么看?”
    沈重怒色未消,道“这信,是瑞王派人送的。当初离京,蓉华不肯跟着,我也就随她了。想不到她竟办下这样的事来!”
    沈锦年皱起眉:“爹爹,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得拿个主意。咱们家远走边城,就是为了避开是非。蓉华如此不安分,还搭上齐王侧妃钱氏,其用心昭然可揭。本是自家事,但这时节,也未免太巧了些。”
    沈重不语。沈锦年又道:“珏儿姐姐虽嫁了安王,外祖父却是并没有准话的。瑞王又能有多放心?叫人送信,想来已是不悦。”
    沈重默然许久,颓然道:“原想着,她出身不高,过两年给她挑个合适的夫家,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也算是对得起她。想不到,人心不足啊!”
    沈锦年并不意外,只是心里十分腻烦:“咱们家好不容易有了如今的局面,若是蓉华一意孤行,怕是要糟。”
    沈重何尝不知?现在天高地远的,他又能如何?
    沈锦年思索片刻,道:“爹爹就派个人回去,把蓉华接过来吧。至于慧姨娘,娘亲现在还在将养身子,煜哥儿还小,暂且就让她留在府里诵经念佛,过些日子,都安定了之后再说。”
    沈重有点迟疑:“让她们母女分离,怕是......”
    “蓉华才多大年纪?如今做下这等事,身后是谁教授怂恿,爹爹心里难道不知吗?”沈锦年毫不客气的道:“爹爹怕是忘了,当年慧姨娘如何存心算计的?”
    沈重哑然。
    第二日,沈重派了个身边的常随回京,接沈蓉华到边城。
    大半个月后,常随传了信来,沈蓉华跌伤了腿脚,不能来边城了。沈蓉华自己也写了封信来,满纸凄切。言说自己不愿与姨娘分离,不得相见,求沈重就留她在京都。
    沈重震怒。
    前思后想了几日,又与林晚商量过。沈重叫了沈锦年去吩咐道:“你娘亲身子也恢复的差不多,自己带着煜哥儿已经没什么问题,家里的事也能管一管了。我思来想去,蓉华那里还是不能放松。你就替我回京一趟,查清事情始末,万万不能......”沈重吞下后半句话,脸色凝重。
    沈锦年静静听完,抬头看着沈重:“爹爹的意思我明白。回京,女儿没什么问题。只是,我到底只是个做姐姐的,若蓉华捅了娄子,闯出祸事。我又该如何管束呢?”
    “此事非同小可,动辄要牵连全家的。爹爹让我去查清始末,查清之后呢?若是蓉华真的存了心思,我又能如何?”
    沈锦年冷静道来,看着语塞的沈重毫不退让:“爹爹若只是想让我回京看住她,那恕我不能从命。她一个大活人,我自认没有那个本事。”
    良久,沈重黯然道:“罢了,你回京之后,先查清始末。必要时......以大局为重。”
    沈锦年得了话,也不多言,回去收拾东西去了。沈重独自在书房中,叹息良久。
    隔了两日,沈锦年轻车简从,去了凉州。对外只说是去凉州小住。在凉州转圜了一日,就悄悄改装换车,往京都而去。
    颜初得知沈锦年来了,坐立不安。然而林韬规矩大,内宅又无别的女眷,他也找不到借口相见。且第二日就被林韬叫去,打发他去趟西宁,为沈钧延请名师。
    林韬看中的名师,正是万怀安。颜初有些惊讶。林韬道:“钧哥儿日后还是要科举的,我身边的谋士,多强于谋划,真正做学问,还是差了些。万先生当年是京都有名的才子,若能屈尊前来,为钧哥儿教授西席,林家沈家,都感激不尽。”
    颜初想了想:“舅舅身子不便,我也不敢替他做主。侯爷有话,我就跑一趟,问问舅舅的意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