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天王》第三百六十一节 愿逐月华盏(上)

    每一次轻擦,都仿佛是将体温与耐心轻柔的擦入木料之中。
    木纹吸取了匠心,变得渐渐清晰,每一个细节,都显得巨细无遗,似是时间流年中的浮华被返璞归真。
    十分优雅的画面。
    “我看到这里就觉得完成后的漆器一定非常美丽,融合一切的温柔、细腻、惊艳……”
    商雅一脸自得的丢出了新的夸奖套路,虽然三年来学识上进步不多,但拍马屁上她进步了啊,这就够了。
    “哈哈哈。”
    秦淮忍俊不禁,将原木色的果蔬盘翻来覆去的研究了一遍,觉得非常满意。
    “感受一下。”
    “轻飘飘的,重量不多,捧在手中宛如羽毛。”
    商雅把自己的感受如实分析出来。
    两萌娃也想要试一试,但被秦淮拒绝了,他怕小家伙塞嘴里咬上一口,留下两行牙印,要是那样,恐怕是一个小时的功夫完全白费了。
    “轻就对了,因为轻古人才夸赞它;羽殇流波泛,用羽字当形容词,便可窥见这种漆器的重量。
    而正因为它的轻,所以才会用于流殇曲水这种游戏。”
    曲水流殇,就是在小溪的上源,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这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也有记载。
    说了两句话,秦淮随即陷入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的创作状态。
    两小家伙出奇的安静,不吵不闹,有时候会发出笑声,但无伤大雅。
    “这是模具,然而不能在上面直接涂抹漆料,必须先在上面涂一层抹灰,封固,然后再涂抹漆料,一层一层的刷漆,每一层零点零几毫米,有时候需要上百层。”
    漆器其实非常复杂,需要经过设计、底胎制作、制漆装饰、封固、底灰、裱布、刮灰、水磨等十八道工序。
    紧接着,还需经历髹漆、打磨、推光等三十道工序。
    全部工序加起来,少则三个月,多则三年。(注)
    秦淮一边说,一边往木模具上刷抹灰,将模具涂抹成一片深红色。
    放置。
    阴干。
    尔后将漆料拿出来。
    漆料不能直接用。
    对于漆料,还是有艺术性要求的。
    首先,色彩必须纯正无暇。
    其次每一粒颜色粒子,都必须极其细微,否则漆器的表面无法达到光滑如镜的艺术效果,故而秦淮拿出网格细密得只有0.01毫米的滤网,将漆料倒入滤网中。
    粘稠的滤网被小家伙一人执一端,扭转,如同拧衣服一般,细细的漆料如泉水流出。
    由于此前一家人已经整整齐齐的过敏了一次,故而不必担心小家伙接触后会难受得嚎啕大哭。
    反正这一步,技术含量不多,让小家伙参与进来,倒也满足了两萌娃的好奇心。
    “爸爸这是干嘛呀?”
    “过滤,让它们变得更漂亮。”
    秦淮说得通俗易懂。
    其实过滤工序,在许多传统艺术行业都有涉及。
    譬如制造宣纸时,会将纸浆过滤,留下最细腻的那一部分。
    譬如蓝染颜料提取时,也会用滤网过滤,留下最精纯的那一部分。
    不得不说,在传统手工艺中,纯粹是一颗匠心永恒追求的境界。
    ……
    “爸爸,好像蛋糕奶油呀。”
    小雅再一次联系到了食物,吞了吞口水,有隔壁小孩馋哭了的即视感。
    闻言,秦淮哑然失笑,刚才疯狂暗示曲奇饼,现在疯狂暗示蛋糕奶油,小姑娘机灵得不像话。
    “真棒。”
    两萌娃成功将漆料过滤一遍后,秦淮随口夸奖了两句,但没有提及零食,因为商雅不让他们多吃。
    既然如此。
    秦淮选择充耳未闻。
    板着脸,拿起工具,在胎面上刮一层薄薄的生漆,漆料非常稠非常密,擦均匀后,胎器上便宛如瓷器烧出了釉色一般,游溢出令人神魂颠倒的色彩!
    这一步就是封漆。
    当然,事已至此,一件漆器却远远没有完成,只是初露光芒!
    封漆、刮灰、裱布、中涂、上涂、髹饰、装饰……
    宛如一位苦行僧,亦如一位耕田的老农,耐性十足,不慌不忙。
    每一个步骤,看似下手果断利落,但实际上缓慢而稳。
    每一层漆,都紧紧的粘合在上一层漆上。
    情投意合。
    如胶似漆。
    ……
    ‘沙沙沙’
    柔软材料与漆壳摩擦的声音充满工作厅。
    很久很久。
    两萌娃都被抱到房间睡觉了。
    秦淮方才停下手中工具,瞥了一眼窗外,即将圆满的月,让他眼神突然明亮,缓缓的,扭头看向桌上酒杯。
    “我有个想法!古人说葡萄美酒月光杯,也说举杯邀明月,我要是把月亮移到杯盏中,直接把它邀请到酒杯中心,你觉得怎么样呢?”
    秦淮将漆黑发亮的半成品漆器捧在手中,目光专注,笑容灿烂的想象着李太白这句诗。
    举杯邀明月……
    李白到底是如何邀请呢?
    想必是看到月亮落在杯心,才算是邀请成功罢?
    当然。
    这一点没有具体的记录,而且已不可考。
    但秦淮觉得这一定是最浪漫、最具诗情画意,最让诗仙满意的‘举杯邀明月’。
    商雅一脸蒙圈。
    她跟不上秦淮小哥哥的脑洞!
    记得当初雕刻青玉夔龙纹茶具时,对于秦淮小哥哥的描述,她也是一头雾水。
    只有等到成品出来时,才给她不可磨灭的艳然璀璨!
    毕竟艺术家的思维,总是和凡夫俗子与众不同的。
    “行。”
    秦淮自己也迫不及待了,立刻从抽屉中取出一些金粉。
    用细毫笔刷沾染了一些,在还未凝固的漆料上擦出一个线条优美的圆。
    轻轻的。
    舒缓的。
    一轮明亮的金色月亮,在杯底沉淀,汇聚又分散,升起又坠落。
    细碎的金砂,让明月显得朦胧模糊;
    金砂的光芒,让明月显得光华流照;
    两者结合在一起,惊艳得就像月光全部聚集在杯心,集天地灵气!吸天精月华!
    一时间流光溢彩,璀璨无比!
    “但我觉得,是不是差了一些?算是精品,但不是秦核舟式作品。”
    “哈哈哈,有进步哦。”
    秦淮赞许的夸奖了一句。
    能让他激动万分的灵光一现,当然不会仅此而已!
    “你记得我以前讲过明代玉雕宗师陆子冈之死吗?
    陆子冈的题款,只有在玉壶装满水的情况下,才能看到。
    还有,我们国内有些建筑,只有在特定的时间,才有一束阳光照入。
    这枚月亮,便与他们有异曲同工之妙。”
    商雅一脸茫然。
    她为什么完全没有听懂,而且更不能理解秦淮小哥哥的脑回路。
    “我还是做出成品来。”
    秦淮也知道,他脑海中对于一件作品的想象几乎就是成品,但有些东西,文字描述没有作品来得惊艳,于是秦淮埋首继续最后一道工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