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天王》第三百六十节 要不是遇到瓷器……

    漆艺……
    商雅有些了解。大概六年前,秦淮在中华工艺美术博览会上,与还原出犀皮漆的漆艺大师甘老先生,有过一面之缘。
    只是没有见到甘老先生的作品。
    想必漆器应该很美吧?
    商雅面露期待,其实三年都没看到秦淮小哥哥全神贯注的打磨一件艺术品了,怀念秦淮小哥哥的神情与眼神。
    晚上。
    商雅将秦淮这三年的成果摘录了一些图片,发布动态。
    【第一年,秦核舟没有任何作品。
    第二年,秦核舟没有任何作品。
    第三年,秦核舟依旧没有作品。
    第四年,秦核舟建了一座老兵博物馆,由历经战争的老兵们亲口讲述的历史,供在博物馆中,每一个人都能免费听到,恳请大家来感受。】
    动态中,用了恳请二字。
    这不是秦淮小哥哥的性格,却是秦淮小哥哥的要求。
    他一向是自负的。
    无论创作什么作品,总是你们爱看不看,爱买不买,我不会求你们的态度。
    唯独在有关于老兵的博物馆上,秦淮小哥哥破天荒的让她使用恳求一次。
    想必。
    也是为了呼吁更多的国民,了解那一段历史罢?
    秦淮小哥哥真的是用心良苦。
    ……
    接下来几天。
    秦淮偶尔会出门前往老兵博物馆,多数时候,则是呆在书房,慢慢找回曾经创作时的生活节奏与心态,不急不忙,不悲不喜。
    虽然欠了两个亿。
    但总有一种蜜汁淡然。
    这些天。
    小雅和小如从幼儿园放学,都是由秦淮和商雅一起接送,只要一开门,两萌娃就会蹦蹦跳跳的冲出来,扑入秦淮怀里蹭啊蹭,小雅更是撒娇好能手。
    全程要秦淮奶爸背到家,仿佛是脚底下长了钉子一样。
    时间悄然流逝。
    秦淮购买到木料与漆料终于到了。
    这天晚上,秦淮将他们叫到工作厅。
    “第一次接触大漆,是会过敏的。但是第一次过敏后,就会增加免疫力,产生抗体,所以我们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过敏一次罢。”
    秦淮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先打预防针。
    于是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过敏。
    ……
    “爸爸你在干嘛呀?”
    小雅因为过敏的事情,对工作厅都产生了一丝阴影,不过秦淮爸爸在里面,她又想要粘过来,因此探出一个小脑袋,偷偷往里瞧。
    “我在做漆器。”
    秦淮回答了一句,正在拿木刀削香樟木胚胎。
    “曲奇?是曲奇饼干吗?做完了我可以吃吗?”
    小姑娘将漆器自动联想到曲奇饼干。
    秦淮:“……”
    “爸爸在工作,不要随便打扰。”
    商雅此时抱着小如走了过来,三人坐在秦淮对面,默默观看。
    六年前的秦淮小哥哥也是这样。
    在她面前专注的雕刻着一件又一件即将成为经典的作品。
    六年眨眼而逝,没有物是人非,只有倾盖如故,白头如新,初心不改。
    也许是太安静了。
    也许是秦淮怕商雅和小家伙觉得无趣。
    秦淮缓缓开口:
    “在青铜器的凝重被渐渐掩埋进历史尘埃,瓷器的光芒尚未来临之际,华夏历史上,漆器曾一度风光无限。
    它是‘买椟还珠’的‘椟’,珍贵程度胜过金银珠宝;
    它是‘曲水流觞’的‘觞’,漂浮于曲折的溪流上,承载琼浆玉液;
    它还是‘举案齐眉’的案,托举着夫妻间的相亲相爱……”
    商雅陷入蒙圈中,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中的器具,都是漆器吗?
    她完全不知道哇,唉,恐怕这一辈子,都要不学无术了。
    秦淮望着商雅,宠溺的笑了笑,耐心的解释着: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其中‘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就是漆器,而且是非常顶尖的漆器。光看描述就知道,一定非常昂贵。
    曲水流殇中的殇,是一种酒器,常采用木料制造,能漂浮在水上,多数为漆器。
    举案齐眉的案就更好理解了。”
    商雅连连点头,算是稍稍懂了一些。
    至于两萌娃,压根就没听,也听不懂,反正爸爸妈妈在他们就开心的笑。
    “其实说起来,有两种树,对我们中华文明的进程,有深刻的影响。其一是茶树,其二就是漆树。而漆器确实是大自然赋予中华家最真实、最天然、最优雅、最宝贵的艺术品。
    但不幸的是,它遇到了瓷器。
    瓷器优点太多了!
    首先,制造周期短,相较于漆器动辄两三年的工期,瓷器的烧制过程,可以说是闪电般的速度。
    其次,瓷器美轮美奂、巧夺天工,所有漆器拥有的优点,瓷器都拥有,甚至于瓷器总是比漆器更省时省力。
    另外,瓷胎上可以自由创作、设计花纹。
    因此。
    漆器不得不慢慢退出主导位置,虽说保存了许多工序,但辉煌年代已经不复存在。
    现今。
    福州脱胎漆艺、平遥推光漆艺、蜀川漆艺、扬州漆艺依旧是中华家四大漆艺。
    可名气,却远远不如许多窑窖。
    你或许能够脱口而出青花瓷、白瓷、景德镇、汝窑、哥窑、釉下五彩……
    但若是提及漆器产地,恐怕只能支支吾吾,一头雾水。
    从历史进程来看,漆器的衰弱是必然。
    不过。
    在这一项相较于瓷器来说,显得有些衰败的艺术行业里,同样有大师在坚守。
    譬如甘老先生,便是十年磨一剑,还原出了唐宋时期顶尖工艺—犀皮漆,将原本已经势微的漆艺,从被瓷器淘汰的边缘拉了回来。”
    秦淮手底下凿出了一个小果蔬盘。
    正在用砂纸打磨干净,让宽口圆腹酒杯的表面变得平滑如纸。
    他正在为上漆做准备,为了让成品有光滑如镜的效果,那么此时的漆胚,绝不能出现有一星半点的坑坑洼洼!
    酒盏在秦淮掌心旋转,利用指腹不断试探胚表的光滑度,假若有一处坑洼,秦淮是能够察觉出来的。
    一寸一寸的抚摸器具表面,甚至做到每一寸胚表,都了然于胸。
    这就是匠心。
    也是秦淮一如既往的认真态度。
    修长的手指与香樟木摩擦,发出节奏感十足的、沙沙的声音,仿佛那就是艺术在浅吟低唱。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