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录》分卷阅读4

    方便都不与你。”
    赵太丞医铺右边就是白提刑家宅,这时白宅门口站着个人,背着个包袱提着盒点心,向坐在门口的门房问话。白提刑看看不认识:“那个人像是走亲戚的,我却不记得有这样的亲戚。”
    来旺仔细辨识后一口咬定:“一个问道的路人。”
    那人大概问好了路线,抬头看了看要去的方向,转身走了。
    五、金国的奸细
    白提刑到了提刑司,鲁提刑已经在厅里坐等了。鲁提刑是正职,作为副职的白提刑,表面对他唯唯喏喏,暗中却嘲笑他碌碌无为。
    白提刑赶忙上前一揖说:“长官何事见召?”
    鲁提刑还一揖:“李巡按弹劾你我玩忽职守,今胡人驭驼来往京都,名为贸易,实是刺探我朝虚实,弹劾密抄在这儿。”
    鲁提刑拿出一份密抄递给白提刑,上面被弹劾的人名中,列有“鲁连横、白仕望”。白提刑吓出了一身冷汗:“长官可有消灾良方?”
    鲁提刑说:“所幸被弹劾的人中有不少新党,这奏折被蔡大学士截留未送,想来已经不碍事。”
    白提刑擦擦冷汗:“好险,我早就疑心来东京的胡人中有奸细。和我朝接壤的是北方辽国,如今辽国虚弱,无力对我朝大举用兵,辽国奸细不足为虑。”
    鲁提刑摇摇头:“李巡按厉害,竟然查出一个奸细是金国的。金国又在辽国之东北,越辽来宋,野心不小。朝庭已同金国缔结盟约,商议夹击灭辽,宋金两国交好,就算是金国来的奸细,也不过是想了解我朝地理风俗,李巡按小题大做了,要出政绩也不是这样耸人听闻的。”
    白提刑深觉不安,辽国已是案上鱼肉,金国不会那么仁义的,恐怕对约为兄弟国的宋,该出手时也决不会手软。就算预测到未来,也无能为力去改变什么,所有的现象都在表明积重难返。
    ……
    1125金国灭掉可做为北宋屏障的辽国。1127年,金国悍然发兵攻入汴京,掠二帝及后宫佳丽三千北归,北宋灭亡。《清明上河图》下落不明。
    尾声
    ……
    吱扭一声,临时库房的门被人推开了,脸庞圆圆的杨仁恺走进来:“白仕望,你还真在这儿?别人说你在这儿我还不信。”
    白仕望只管失魂落魄地站在操作台前,对同事杨仁恺的到来毫无反应。杨仁恺跟白仕望的关系不错,见他这样子十分惊奇,拉住他的胳膊摇晃几下:“白仕望,你丢魂了?”
    白仕望这才大梦初醒般回过神来:“你找我?”
    杨仁恺说:“你是宋画专家,我是请教来了。交接单上写这儿有三幅《清明上河图》,你说说张择端的会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白仕望又有点儿走神,但思路极清晰,仿佛一切历历在目:“溥仪盗出宫三幅《清明上河图》,估计他也不知道哪幅是真的。我告诉你,真迹中没有画到金明池,虹桥是木桥不是石桥,城门是土夯的,其它版本都是砖包墙。整个画面是实情不是实景,如果是实景的话,会限制住他以画谏言的苦心。杨仁恺,你将要成为《清明上河图》画成八百年后,新中国第一个签定出真迹的人。”
    ……
    杨仁恺真的成了第一个发现《清明上河图》真迹的人。《清明上河图》入藏故宫博物院。白仕望却不辞而别离开了东北□□,就像他来历不明一样,下落不明了。
    ☆、墙上有件男风衣
    墙上有件男风衣
    一、奇怪的旅店
    清清瘦瘦长发披肩的小晚,看起来小鸟依人,却是个独宿单飞的背包客,近些年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晚秋的一天黄昏,小晚走进了北方一个叫滨北的临海小镇,慕名住进了一家叫“解生禁”的旅馆。“解生禁”里的建筑呆滞冷硬,两座六十年代建的筒子楼,楼前栽种着合抱粗的白杨树,高高的围墙上拉着铁网,大门口有岗楼。“解生禁”里的设施虽然都做了新饰和升级,仍在力求复原和营造特殊气氛。走进禁锢欲如此强烈的地方,要是还不明白这儿的前身是什么所在,那就去看院中立着的简介牌吧:滨北监狱。
    北方滨北小镇,因临海晒盐成为旧时最有名气的晒盐场,上世纪六十年代,滨北设监狱,滨北晒盐场变为犯人劳动改造的场所,几年前,滨北监狱整体搬迁到现代化管理区,遗留下一座森俨的狱舍无人问津。滨北人杨老怀有感于许多人一辈子没有住过监狱,突发奇想把滨北监狱盘下来,开了家“解生禁”旅馆,要满足大多数人的好奇心。“解生禁”的前身虽然是监狱,现世却跟外界畅通无阻,每个“囚室”里都安装有电视、电话、卫生间,而且为了方便旅客,“囚室”多改成了单人间,旅客都有房门钥匙,出入随便。这儿的饭食特别好吃,做出的海鲜一品煲,也就是煲八爪鱼,香味老远就能闻到,让人垂涎。
    小晚风尘仆仆地走进了“解生禁”,办了入住手续后,一个五十多岁被人称为冯姨的女人,把她领到了302房间。冯姨给小晚打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