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娇的白月光》第37节

    魏谦:等着。
    ————————————
    正在疯狂码字,争取晚上加更,么么~
    第44章
    这天晚饭时, 顾惜惜想了又想,还是开口说道:“爹,娘, 我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商量。”
    顾和正对着眼前那盘白鱼剔刺,剔完了给她夹了一块, 又给罗氏也夹了一块, 想了想说道:“我也有件事, 须得跟你们商量商量。”
    罗氏笑着说道:“这是怎么说的,你们爷儿俩约好了,一齐要说什么大事不成?”
    顾和的筷子停顿了一下, 抬眼看她:“确实是件大事。”
    顾惜惜无端便有些担忧。她还从没见过父亲这么严肃的神情, 应该是件很重要的大事。
    顾和的目光从妻子身上移到女儿身上, 最后又看回妻子,慢慢说道:“陛下有意让我牵头, 加快组建海军。”
    顾惜惜一怔,头一个想起来的, 就是顾和的嗽疾。
    病根是当年南海那一战落下的, 呛了海水伤了肺, 大夫说很难根除, 只能小心保养。
    她记得小时候每到秋冬天, 顾和总要吃药, 门窗也都关得很严实,稍微不小心呛了风, 就要咳嗽一整个冬天,一直到这几年顾和才渐渐好些,冬天里很少听见咳嗽声了。
    建海军,自然是为了打仗, 可父亲的身体,吃得消吗?
    罗氏慢慢放下了筷子,道:“是要去东海?”
    她虽然很少过问政事,但这些天顾和总是翻阅兵法海图,有时候还会看着演武堂里顾家先祖留下的兵刃出神,她多少也能猜到一些端倪。
    顾和迟疑着说道:“若是我应下的话,就得去东海。”
    罗氏想了想,又问道:“你想去吗?”
    顾和犹豫了一下,没有直接回答:“我担心你和乖女……”
    “想去就去吧。”罗氏见他这么说,已经知道他是想去的,微微叹了口气。
    她记忆中的顾和,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鲜衣怒马,一杆银枪杀得蛮夷变色,如今的顾和是个温和顾家的好男人,终日里笑眯眯的,不相熟的人很难想到他当年也曾有锋芒毕露的一面。
    但夫妻多年,罗氏一直都是知道的,顾和虽然碍于母命再不曾上过战场,但他的心思,有一部分一直都留在那里。
    否则也不会一直留着演武堂,一直留着父祖辈传下来的兵刃兵法,近些日子更不会三更半夜挑灯观书,紧紧盯着东海的动静。
    这个男人,无论锐利还是温和,武者的热血都不曾变过。
    罗氏心想,安稳的日子过了将近二十年,也是时候让丈夫一展胸中的壮志,
    顾和脸上有些愧疚,低声道:“如今家里事情不断,乖女的婚事也没定下来,我实在不该走。”
    罗氏横他一眼,笑道:“我话还没说完呢。要走可以,不过得跟圣人谈妥了条件,一要带上熟悉你旧伤的大夫,还有你常用的药品,二来东海冬天湿冷多风,须得给你安排好暖和避风的住处,让你免受风寒之苦,第三,惜惜这边,须得圣人亲口答应护她周全,再不得让魏谦再来骚扰。”
    顾惜惜心中一动,下意识地想替魏谦说句话,张开口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只得咬着嘴唇,慢慢地又低下了头。
    顾和没想到一霎时罗氏就能想出三个条件,况且桩桩件件,看起来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他此时已然明白,他的心思罗氏早就已经察觉,心里又是暖意又是歉意,低声道:“建海军不是一朝一夕事,我这一去,少说两三年,多则五六年,你,要受苦了。”
    “走着看吧。”罗氏微微一笑,“如今这位圣人,看着不像是能等那么久的好性子,也许,很快呢。”
    她夹了一筷顾和爱吃的烧鹅签,道:“先这么定吧,等我再想起来什么了,咱们再说。”
    顾和吃在口中,却也尝不出味道,只是反反复复地想着将来的情形,目光突然落在顾惜惜身上,忙问道:“乖女,你方才说有事,是什么事?”
    罗氏跟着也看了过来,问道:“是呢,你要说的是什么事?”
    顾惜惜犹豫了一下,道:“表哥说,他们书院里都在传说张韶总往咱们家里跑,有心入赘。”
    “啊?”顾和怔了一下,“这是从何说起!”
    罗氏也吃了一惊,沉吟着说道:“怪道临走时,母亲突然问起张韶的事。”
    夫妻两个对望一眼,都觉得事情有些蹊跷,他们从来没有大张旗鼓地择婿,况且又是没影子的事,怎么这么快就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呢?
    夜深时,卧房里灭了烛,顾和闭着眼睛躺了许久,听着罗氏的呼吸并不像平时那么轻缓,便试探着叫了她的小字:“慧昭?”
    果然听见罗氏嗯了一声,显见得也没睡着。
    顾和翻身拥住她,轻声道:“咱们夫妻十八年,从来没分开过,我要是走了,别的都没什么,就是放心不下你和乖女。”
    “我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难道你还怕我照顾不好乖女?”罗氏低声说道,“放心吧,眼下唯一棘手的就是魏谦,除了这个,别的都应付得来。”
    “我明天见驾时,再跟圣人敲定一下,一定要圣人亲口答应保乖女平安,我才答应去东海。”顾和道。
    窗外突然传来几声响亮的狗吠,打断了夫妻两个的说话,顾和侧耳听了一会儿,见一条龙还在断断续续地叫,于是问道:“这是怎么了,一条龙一直叫?”
    片刻之后,值夜的丫鬟在外头回道:“大姑娘睡不着,起来遛狗玩呢。”
    顾和放下心来,重又躺回去,笑道:“乖女真是,大半夜的遛什么狗?”
    “她从小就喜欢猫儿狗儿,让她玩吧,”罗氏道,“如今没成亲还能自在几天,等成了亲,只怕不能像做姑娘时这么随心所欲了。”
    “那倒是不怕的,反正是入赘,有咱们在,谁也别想欺负她。”顾和说着说着突然想起来,压低了声音,“慧昭,你说张韶这个人,怎么样?”
    “人看着倒还稳重,”罗氏道,“不过他是家中的独子,势必是不能入赘的,而且看他的模样,也不像是池中之物,不妥当。”
    “我也听说,他马上就要升官了。”顾和叹口气,“要是在我走之前,能把乖女的亲事定下来就好了。”
    顾惜惜牵着一条龙,向三元和四喜说道:“你们别跟着了,我一个人走走。”
    三元和四喜双双退下,顾惜惜独自牵着狗,绕着狗舍附近的假山转了一圈,末后寻了一块石头坐下来,揉了揉一条龙的脑袋。
    一条龙便在她脚边趴下来,爪子搭着她的脚,哼哼唧唧的。
    顾惜惜想起上次它在魏谦面前谄媚的模样,自言自语说道:“你这个叛徒,为什么不咬他?”
    一条龙自然是听不懂她说的话的,只是仰起头看看她,跟着又趴下里,在她脚上蹭了蹭。
    “叛徒。”顾惜惜又揉了揉它的脑袋,想着晚饭时父母亲说的话,不觉出了神。
    父母亲都如临大敌一般防着他,大约也是她那些梦,还有他之前那些行径太让人不放心,可现在的她,总觉得魏谦,有些不一样了。
    不知道是魏谦变了,还是她的心境变了。
    总觉得如今这样防贼似的防着他,弄得他有些可怜。
    顾惜惜忍不住又揉了揉一条龙,低声道:“叛徒!我还罢了,你才见过他几次,为什么就不咬他?”
    一条龙突然一骨碌爬了起来,跟着就听见魏谦低低的声音:“它为什么要咬我?”
    顾惜惜吓了一跳,脸上一下子就红了,慌慌张张地站起来说道:“不是说好了不许随便到我家里来吗?”
    魏谦从假山石后面转出来,眼睛望着她,道:“只要你不知道,就不算来过。”
    他心里有事,一直睡不着,原本只在鼓楼上望了一会儿,到底还是忍不住,想着偷偷过来看看狗子,没想到她也在。
    顾惜惜觉得脸上越来越热,急急说道:“可如今我知道了!”
    魏谦突然觉得,她的语调与平时,很不一样。带着娇,带着嗔,并不是平时平静温婉的口气,到底像什么,他也说不清楚,只觉得一颗心,突然就被撩得动荡起来。
    他忍不住上前一步,借着微弱的星光细细观察她的神色,又道:“我本来没想让你知道。”
    顾惜惜又嗅到了那股子带着微温的松叶气息,连忙拖着一条龙向边上退了几步,定定神说道:“那也不行,你没听我的话。”
    话一出口,就觉得似乎是说错了,连忙改口:“我要走了,不要再有下次。”
    “别走。”魏谦一把拉住了她,“让我看看你。”
    她今天,太不一样了。
    她的手握在手里,暖热,轻软,像是握住了一朵云,让他不舍得用力,又下意识地想要用力,再攥得紧些。
    魏谦想起昨天那个美妙得无法言说的拥抱,忍不住手上用力,想要再次拥她入怀,顾惜惜踉跄着,眼看就要撞进他怀里,却突然重重一脚踩在他脚上,嗔道:“你疯了!”
    她使出全身的力气,也只不过让他微微皱了皱眉,不过魏谦还是停了手,低声道:“昨天就抱了。”
    顾惜惜一张脸红透了,急急说道:“疯子,那边还有人呢!”
    她挣脱他,提着裙子飞快地跑了,一条龙犹豫了一下,转头也跟着她跑了,魏谦正要跟上,却听见了丫鬟们说话的声音,果然有人。
    四周围很快安静下来,魏谦独自站在假山的阴影里,将方才握过她的那只手送到鼻尖,深深地嗅了一下。
    甜的,香的。
    作者有话要说: 魏谦:改名了,请叫我魏·痴汉·谦。
    魏谦:嗯。
    第45章
    第二天大朝会时, 张韶的调令颁了下来,由工部调往门下省,任起居郎。
    连升两级倒也罢了, 去的竟然还是这样紧要的位置,顿时引得朝野瞩目。
    散朝之后, 非但工部的上司亲自向他道贺, 就连那些平日里从来没说过话的朝臣, 也都纷纷上前搭话,张韶正一一招呼着,一个小太监跑着过来说道:“张大人, 陛下让你去趟御书房。”
    张韶连忙向众人团团拱手, 道:“下官先走一步, 恕罪,恕罪。”
    “张右史快些去吧, ”众人纷纷说道,“陛下还等着呢。”
    众人目送他往御书房走去, 一些人很快散了, 一些人仍旧留在原地, 带着几分艳羡喃喃说道:“平步青云, 平步青云啊!”
    张韶来到御书房门外, 未曾进门, 先听见了顾和的声音:“……陛下若是能约束住魏统领,令他再不得骚扰小女, 臣才能放心去东海。”
    张韶忙停住步子,反而往阶下避了避,又过一时,就见李复走出来, 含笑说道:“张大人请进去吧。”
    张韶这才迈步进门,向燕舜行礼时,眼睛下意识地看了下顾和,心想,他方才提的那个条件,也不知道皇帝答应了没有?
    很快见燕舜含笑说道:“洵美,顾侯已经决定前去东海。”
    张韶松了一口气。看样子,皇帝已经答应了顾和的条件,有皇帝作担保,即便顾和走了,魏谦应该也不敢再去骚扰,那么前天那种事情,应该不会再发生。他连忙说道:“臣恭贺陛下,喜得良将!”
    燕舜笑道:“顾侯的确是难得的良将。洵美,朕把你先前上的万言书给顾侯看过了,顾侯也有些想法,你们可以一起参详参详。至于兵员抽调方面,朕的意思是最好不要从东海驻军中选,你两个再帮朕想想,还有哪些兵员可用。”
    张韶知道燕舜的顾忌。东海官场与江中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顾和此去仍旧使用东海的驻军,很难说会不会像先帝在的时候那样,几年下来连个船坞都没建成。
    顾和便道:“先从沿海几处州县各自抽调一批兵员,一来这些人有海防的经验,二来不是本地人,也能防止与原有的人马串连。先建起第一批,后续的看情况再定。”
    燕舜点头道:“是个办法,不过海军所需的兵力不在少数,单是抽调的话,恐怕很难补足编制,况且东海情势复杂,新兵一时半会儿也难上手,洵美有没有什么主意?”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